梅州興寧市素有齊昌府、循州稱,景點多達20多個,下面盤點興寧其中十大旅遊景點。第十:興寧古城牆位於興寧市興田街道,該地評為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現存興寧古城牆大部分為明成化年間建。第九:興寧市鴻源溫泉生態園鴻源溫泉生態園位於興寧市坭陂鎮合湖村,鴻源生態園所在地坭陂合湖村素有“溫泉鄉”美稱,擁有溫泉資源。第八:月形山鄉村旅遊區月形山鄉村旅遊區位於廣東省興寧市徑南鎮東昇村,該旅遊區月形山森林公園主心軸,串聯起東山寺、官廳、李花坡特色景點。 2018年,月形山鄉村
越自衛反擊戰時期:圖中手擎紅旗而屹立不倒戰士名叫“張大權”,中彈犧牲!一、陸軍第十一軍(6人)1 蔣金柱(1955-1979.03.07,江蘇丹陽人)11軍31師91團2連班長,戰鬥英雄。葬於雲南金平烈士陵園。 2 陶少文(1956-1979.02.17,雲南馬關人,苗族)11軍31師91團9副班長,董存瑞式戰鬥英雄。葬於雲南金平烈士陵園。 3 和(1951.06-1979.02.27,雲南麗江人,納西族)11軍32師94團6指導員,英勇獻身模範指導員。葬於雲南金平烈士陵園。 4
廣東省歷代地方舊志目錄,包含從明代至民國各府縣縣志PDF電子版 府志 州志,以及廣東省通志,是研究廣東省歷史文化、地域特色、民俗習慣、風土人情絕佳資料康熙羅定州志日本藏本廣東省 鶴山縣志PDF電子版[道光] 十二卷末一卷 刻本廣州簡書齋康鴻文 (清)徐香祖修;(清)吳應逵纂 清道光6年[1826]廣東省 鶴山縣志PDF電子版[道光] 十二卷 油印本 (清)徐香祖修;(清)吳應逵纂 1957廣東省 開平縣志PDF電子版[道光] 十卷 刻本 (清)王文驤修;(清)李科纂 清道光3年[1823]廣東省
造紙術、指南針、火藥、活字印刷術這四大發明是老祖宗造福後人智慧。同時,下面這些古物,即使依靠我們現代技術仿製!來看看吧!乾隆白玉蚩尤環這個手鐲 橫截面豎著分成2部分,每個部分是環
1911年,全國共有2個以“興寧”名縣份。廣東省直隸嘉應州興寧縣(今廣東省直轄、梅州市代管縣級興寧市)東晉咸和六年(331年),龍川縣析置興寧縣,縣名興寧江而得,縣治所在地設今五華縣華城鎮雷公墩。南朝齊永明元年(483年),分興寧縣設齊昌縣,今興寧地其轄境,縣治設古寧昌鄉,即今城北1千米處洪塘坪(稱楓林坪)。梁天監二年(503年),齊昌縣併入興寧縣,興寧縣治遷龍川縣佗城(古龍川城)。唐武德五年(622年),復置齊昌縣。貞觀元年(627年),撤齊昌縣,置寧昌驛,隸屬於興寧縣
廣東興寧羅家風水大師是誰、河源廣東梅州有風水大師嗎、興寧最出名風水師梅州風水師傅求前大師、廣東風水師梅州氣風水大師顏廷利先生;梅州,一座譽為“文化之鄉”、“華僑鄉”城市,這裡有千年人文文化底蘊,有建築歷史;泰安樓,建於清朝年間,距今已有200多年歷史,經歷過戰爭風雨洗禮,泰安樓保存,是一座樓中有屋,屋中有樓獨具特色建築,樓內後人居住泰安樓,守護著這座歷史名樓,地址:梅州市大埔縣湖寮鎮龍崗村;花萼樓,是圍龍屋中少數保留一個,400
鄧逸凡(1912.6.14—2004.9.3)
開國中,廣東省興寧縣水口鎮峭峰堡村(今小豐村)人。
1984年離職休養後。將軍隱居家中,唯以養雞種菜…
廣東興寧劉氏家族 Y基因類型 O-Y62450 資料及樹形發展判斷疑似客家劉開七,雖然號稱有2千萬後裔,但大部分自認劉開七後代劉姓朋友很多屬於該類型,說明族譜上超級祖先可靠,不靠譜不可信,明清近代各個姓氏喜歡大聯譜導致此類亂象。本人家族明朝往上是挂靠,認為不可信。但是影響於自家主流Y基因研究,一步步探明。可以看到廣東興寧劉氏家族 Y基因類型 O-Y62450上游是目前推測劉邦家族,這是有爭議,如有古DNA那論證。但是沒有 不管上上面祖先是什麼,自己所在家
為小伙們檢索自己想看縣市,目錄整理了一下(751集)。中國影像方志 第1集 浙江安吉篇 中國影像方志 第2集 貴州黎平篇 中國影像方志 第3集 河南靈寶篇 中國影像方志 第4集 廣西寧明篇 中國影像方志 第5集 湖北赤壁篇 中國影像方志 第6集 四川富順篇 中國影像方志 第7集 陝西韓城篇 中國影像方志 第8集 廣西大化篇 中國影像方志 第9集 江蘇句容篇 中國影像方志 第10集 湖北監利篇
興寧建縣於東晉咸和六年(331年),古龍川分治而立,縣轄區有今五華、興寧全境以及龍川縣東部和紫金縣東北部。南朝齊永明元年(483年)宋天禧三年(1019年),數次析古興寧置齊昌縣(府),轄境多次變遷。宋熙寧四年(1071年)分設長樂縣(今五華縣)後,縣境。古代屬龍川縣地。東晉置興寧縣,境內寧江而得名。此後這裡發展成廣東、江西、福建交界處地區性重貿中心,有“南京”稱。 1994年撤縣設市,地級梅州市代管。宋末元初,文天祥興寧組軍抵抗元軍。明代才子祝枝山55歲時授
一、 古時石城有位異人叫做秦業,二十歲時候奇門遁甲術。他城中名妓張依相愛,終生。石城公子看中張依,想納張依做妾。張依推脫很久,而秦業身邊,終於熬下去,跳樓而死。秦業於是城中施展異術,石城居民全部喪命。當時有人說秦業是個好人,做出這樣時,肯定會遭天譴。幾年後,秦業好友韓望得到了秦業一份手稿。仔細閱讀,明白了秦業鑽研了幾年邪術,極陰地獻給了邪神一千魂魄,換取了起死人肉白骨藥方。廣東興寧地區何氏家族古老《何氏譜》記載
第一章 明代書法明代初期書風是元代書風延續。三宋(宋克、宋廣、宋燧)開始有個人風格。是宋克,趙氏提倡章草發展到高度。臺閣體盛行,書法發展起到阻礙作用。臺閣體是一種官場應程式
先秦以來,擇日(叫選擇)風水(叫堪輿)是流行於中國民間社會兩種數術,民間社會“事生事死”文化消費活動起著強勢範導作用。無論是“奉正朔”皇曆是“民間所用”通書(先秦叫日書),是這兩種數術主要載體之一,但後者堪稱是民間社會實用文化一種權威解釋文本。本文嘗試中國東南地區以及東南亞華人社會影響洪潮和通書例,探討民間通書流行對近世中國風水術民俗化所產生影響。考古學家張光直教授地提出:中國文明是種“連續性文明”,保持著“民糅”特點。本文或可稱是此觀點做種印證。從文化變遷角度講,先秦以來數術方技學為主知識傳統延續,程度上促使了傳統中國所謂“國家”與“社會”呈現並維繫著一體化局面,並存在著分離或對立。皇曆到通書發展,地反映官方民間文化傳統上。而官民共信風水習俗是這種文化整合過程中像徵資源。
先秦時期,於同屬“人之際”學,堪輿術選擇術有著密切關係,堪輿、選擇是“官學”一部分,用以占卜時日吉凶和決定舉事宜忌。可以說,重視趨避宜忌堪輿擇日傳統影響著中國民間社會日常生活。
儀禮典籍《週禮》記載了“春官宗伯”、“地官司徒”、“夏官司馬”官員職責,他們活動堪輿、曆算事有關聯。《左傳.桓公十七年》記載,“天子有日官,諸侯有日禦”,日官、日禦即後來事堪輿選擇日者。漢以來帝國統治者事關國是(如國祭祀及喪娶事),重視堪輿、選擇活動。如《史記.日者列傳第六十七》載漢武帝聚會五行家、堪輿家、建除家、叢辰家問事。 《漢書.數術》曰:“數術者,明堂、羲和、史蔔職。”《後漢書》卷二五載東漢日官主“掌奏良日及時節禁忌”。唐敦煌文書“陰陽人”(堪輿、選擇家)官員職名並列。 [02]宋朝設有“司天監”,將一些風水名家納入其中(如楊惟德、吳景鸞風水名家授司天監監),擔負風水、相陰陽、定方向、諏吉興工事。元朝於元二十八年(1291)各路衙設“陰陽學”,“括天下陰陽戶口,立各路教官,有於藝者,歲貢各一人”,“果有異能,於司天臺內許令近侍”。 [03]明清兩朝除繼設地方陰陽學掌管“陰陽人”外,中央“欽天監”各科(如清有漏刻科、時憲科和天文科)集中各地陰陽、選擇雋,逢國有內外宮室營建、師旅、冠婚擇日、郊祀候時、陵寢擇地時備。
於曆日安排向來統治者視為象徵著正統權威,乃治理一統帝國不可或缺(所謂“奉正朔”,天命所授),故歷朝司職堪輿或選擇官員,主導著曆書(皇曆、官曆)編撰權。黃一農先生研究,適應民間社會擇日需求,唐朝政府開始雕印官頒曆日(皇曆或曆),並附上行事宜忌內容。宋元以來政府頒佈律例,處罰私造、盜印或販賣曆日者。但唐宋以來,民間利私印官曆,不止。直至清乾隆十六年(1751),政府民間翻刻憲書,嘉慶二十一年(1816)奉旨廢除禁例。 [04]
於普遍百姓而言,曆日宜忌吉凶生產、生活息息相關。但官曆內容畢簡,不能兼顧各地風俗習慣,滿足民間社會實際需要。從出土文獻看,戰國秦漢時期,中國民間已有流行“日者”所造《日書》,曆法配合禁忌,供人選擇時趨吉避凶。 《日書》多堪輿術內容,如放馬灘秦簡《日書》甲種有建除、土忌,乙種有門忌、月忌(室忌)、四時啻禁忌,睡虎地秦簡《日書》甲種有室忌、門忌、土日(土事或土功)及宇池方位吉凶。 [05]
隨著擇日術發展,元代,“通書”名選擇術書籍印售,基本可分為“理論型”和“實用型”兩大類,前者總結和闡發堪輿、選擇理論知識,高深,非百姓所能懂,時效性;後者俱體說明各年度事各事項時日吉凶,,故流傳,時效只有一年。實用型通書編造,要以理論型通書基礎。 [06]乾嘉降,於編纂通書有違法虞,許多選擇家樹幟出版己名或堂號標誌型通書。事實上,通書皇曆並無本質性區,“通書”基本是“發明皇曆隱”,只是形式上民間化和通俗化罷了,所謂“皇曆,;通書,傳。傳以疏經,非任意妄作,耳目”是。 [07],時代變遷和語境轉換,無論是皇曆是民間通書,術語和用法上《日書》有所差異,卻基本繼承了出土《日書》“驅避宜忌”事項。可以說,“通書”只是先秦“日書”傳統近世變體罷。
古代《日書》相比較,近世以來皇曆及民間通書收入了多風水宜忌內容。清朝皇曆《欽定協紀辨方書》屬理論型的曆書,乃民間通書“訛襲謬見”修訂,重視風水術利用。如卷三十三《利用一》,錄有“選擇要論”、“楊筠松造命歌”、“疑龍經”、“論造葬”、“論補龍”、“論扶山”、“論立”“論相主”、“論開山修山修向”、“論修方”、“論修方兼冊及中宮”、“論用盤”、“羅經圖”、“定方隅法”條目。至於民間流行各類實用型通書,適應識字不多基層民眾需要,選擇相關風水知識寫得通俗易懂。因此,實用型通書是基層民眾獲取風水常識平臺。於年度實用型通書發行量甚,且基礎內容變異,於民間社會崇信風水風氣,多具推波助瀾功效。風水術走向民俗化歷程中,我們不能忽視通書其中所扮演角色。
眾周知,秦漢降有北方漢民遷徙進入閩中,北方選擇宜忌傳統跟著傳入。是宋元後,擇日作為蔚風水理氣派組成部分之一,獲得了發展市場空間,明清尤盛。例如,宋元時福建建陽是中國刻書中心之一,其書肆歷史,刻書數量多,可謂獨冠全國。入明後,隨著東南地區商品經濟發展,建陽刻書業呈興隆勢。建陽各書肆堂號刊刻了大量選擇書籍,如
於地利關係,明嘉靖年間建陽縣儒學尊經閣藏四百多部藏書中,選擇術相關有《魁本百中經》、《關煞百中經》、《萬年一覽》、《大百中經》、《台司纂》、《通書大全》、《曆府通書》、《克擇便覽》,[09]見擇日深受當時“官學”重視。
而入清以來,連城四堡書坊刻書業得到發展,刊刻了東南地區市場需求量擇日用書。如馬屋一帶大量刊刻《甯通書》、《永吉通書》、《協記通書》,大批行銷商這些通書銷往福建、廣東、廣西、江西、湖南、浙江、四川、山東、雲南地。 [10]這種情況亦可從清雍正元年(1723)科臣碩色奏請申禁事見出端倪:“江南、浙、閩省民間所用曆日,多系無印私曆及通書。今海內外遵奉正朔,宜令私曆公行,請各省私曆徧行禁,令布政司將用印官曆交貿人發賣,民間俱有官曆看,通書、私曆廢。”[11]《溫陵脞牘》提到清代泉州擇日之風盛:“建築、婚喪、修舍、醮神、作醮、拜懺,均命克擇家擇日,初生小兒剃發必擇日行。”[12]
誇張地說,明清以來民間社會崇信風水風日,通書普及無關係。
筆者嘗試東南地區流傳、影響泉州繼成堂洪潮和通書(已有二百餘年歷史,稱為擇日南派)例,以期管窺通書流傳近世風水信仰民俗化密切關係。
清代降,“術數之家,推衍,吉凶禍福,無矛盾。而一二克擇者流,泥無稽之神煞,愚庸眾之聽聞,宜忌混淆,是非倒置。星學道,愈晦而不彰矣”,故乾隆年間官方“採西洋新法,著《協紀辨方》暨《數理精蘊》諸編,集古今之大成”,[13]試圖破盡世俗術家選擇附會拘忌說,使閱覽者鹹得曉然於趨吉避道。雖然《欽定協紀辨方書》皇曆後世選擇堪輿家奉為圭臬,“然其書頒行雖,或則聞之而弗及見,或則習焉而不能察,克擇之家,抵牾,迄無定論”,[14]因此,福建民間各種通書大行其道。洪氏繼成堂通書是當時影響一家。
關於洪潮和其人其書,同治《重纂福建通志》載:“洪潮和,字元池,星學,著通書,濱海數十郡及外洋無不購。子彬海,能習父業。”[15]洪氏姻親吳煥彩《〈繼成堂趨避通書〉序》稱:“元池洪先生,世以堪輿克擇。購書京師,考訂粵南,乙卯(:乾隆六十年)下廉溫陵,餘時相考證。觀其所造通書,原原本本,一遵《協紀辨方》、《數理精蘊》,憲書無不吻合。洵趨避津梁,而吉凶著鑒。”[16]吳氏序作於嘉慶丙辰年(1796)端午月,故洪氏可能是同年開始編撰《趨避通書》,隨後泉州發行。 [17]
關於洪潮和其人其書,同治《重纂福建通志》載:“洪潮和,字元池,星學,著通書,濱海數十郡及外洋無不購。子彬海,能習父業。”[15]洪氏姻親吳煥彩《〈繼成堂趨避通書〉序》稱:“元池洪先生,世以堪輿克擇。購書京師,考訂粵南,乙卯(:乾隆六十年)下廉溫陵,餘時相考證。觀其所造通書,原原本本,一遵《協紀辨方》、《數理精蘊》,憲書無不吻合。洵趨避津梁,而吉凶著鑒。”[16]吳氏序作於嘉慶丙辰年(1796)端午月,故洪氏可能是同年開始編撰《趨避通書》,隨後泉州發行。 [17]
繼成堂擇日館開張後,其發售通書、春牛圖福建民間社會影響擴大,以致發行有窺利盜版者。如筆者見民國初年度三房繼成堂通書,[20]錄有一則道光七年(1827)六月晉江縣發佈示禁文,謂“嘉慶十年十一年間,匠施雕串漳州城內聚文樓書店假冒翻刻……混造發往各處散賣,累害不休”,道光六年(1826),“萌故智,串謀漳州城內文林號書店翻刻通書。其書皮及每帙中線刊列刻‘繼成堂洪潮和□□□□造’假冒字型大小,發臺灣各處銷售”,這一個側面反映了洪氏通書泉州、漳州、臺灣有勢市場需求。民國04年12月,晉江縣知事應長房洪應奎要求示諭民眾,謂洪應奎造曆書奉頒官曆推算相符,“流傳二百餘年,所有推造民間日用曆書分秒,絲毫坊舛錯”,而民間其他通書有關民國乙卯年月建推算有誤,要“各界各宜慎用,誤會”。 [21]洪應奎自稱:“本館歷來推算月份節氣未嘗舛錯,政府在案保護告示盈箱篋。因限於篇幅,不及備載,茲檢出乙卯年十二月告示列於卷首,俾知本館曆書是有根著作物。”[22]民國15年,晉江縣知事應三房洪鑾聲、洪永言請出佈告,稱三房發行通書及春牛圖推算憲書吻合,倘有“奸徒假冒翻印魚目混珠希圖漁利”,嚴究不貸。 [23]這些足見洪氏各房通書獲得官方民間雙重認可,具有權威性。而洪潮和祖籍地同安,老百姓洪氏通書當成是避邪去煞聖物。如馬巷洪厝及臨近鄉村建厝舉行上樑、點梁、安屋儀式時,必備之物包括通書一本。 [24]
民國初年繼成堂三房刊發函授招生廣告稱:該館開館後薪火相傳已有七代,“雅慕虛名來館參學,接踵而至”,[25]此並非虛言。這些早年來館參學有成者,大都列入“參校門人”當中。 [26]宣統二年(1910)之前,於交通及郵電業達,該館主要面授形式傳授選擇和堪輿知識,但每年參學人數並。有鑒於“外地諸君或因路途窵,或山水迨遙,川資旅費虛耗,兼伙食住宿諸多不便”因素,繼成堂於宣統二年始設函授科。民國初年三房廣告曰:該年度招收函授生20名,學制一年,學費每月捌圓。另招面授科10名,半年畢業,學費一百六十元。速成科10名,四個月畢業,學費二百元。 [27]而長房洪應奎和洪翥鶤設擇日館,設有太乙遁甲函授科和普通擇日科,年限一年,“完全畢業後,給予畢業證書外,加給‘國粹哲學士’此榮譽稱號”。 [28]繼成堂定例,該堂畢業生員可隨地開設日館,並尊名列該堂年度通書頁內。繼成堂堪稱是閩南民間擇日師及堪輿師速成培訓基地。其參校門人是閩台民間社會風水術實踐者和傳播者。
關於洪氏通書東南一帶影響程度,我們可從現存一些版本“參校門人”列表中略知一二。如嘉慶二十一年度(1816)通書所隸參校門人62位,其中57人籍屬福建,泉州府24人,興化府24人,永春州
4人,福州府 4人,延平府 1人,浙江溫州府 4人,臺灣鹿港
1人。光緒二十五年(1899)三房參校門人累計達
229位(嘉慶廿一年參校門人名單全部收入),浙江增為
7位元,臺灣地區增至21位元,漳州府出現
5位。 [29]民國19年度三房通書參校門人累計達
398人,其中臺灣累計列入達
142人,浙江有14人,餘福建各地人。而長房洪應奎遷金魚巷開業後,改自家通書累計門人慣例,聲明“本館門人多,篇幅敷排列,故代無新式證書者,概行刪去。若要登載尊名,本館註冊證,方可照例登載。即請注意荷”。 [30]如長房民國16年度通書所錄“傳授普通門人”共30人,其中福建14人,臺灣13人,浙江紹興
2人,南洋
1人。長房民國17年度通書所錄門人新增19人(列入民國16年度30人),其中臺灣新增
7人。民國27年度廈門長房來孫洪煮鶤參校門人累計達
198人(包括民國17年度泉州長房通書中49人),其中臺灣屬泉廈房門下達57人,福建各地佔一半多,浙江有20位,廣東、上海、江蘇、江西、南洋地零星。二百多年發展,繼成堂參校門人及其弟子東南各省及東南亞地自立了許多門戶,影響。
福建各縣民間書攤上,能看到印有洪潮和通書字樣小冊子,屬洪氏派下各類參校門人作。如今浙江蒼南和福建閩東福鼎設星華堂董珍輝,自稱是“洪潮和親傳洪觀清門人白益三、趙遇卿同授”,屬“洪潮和房派”(洪觀清系洪應奎門人)。其所編年度通書——《陰陽日表趨避通書》,閩東及浙南一帶具有銷售量。該通書基礎內容,基本襲自早期繼成堂通書。 [31]乾嘉降,大批泉州人移居臺灣,泉台交流密切,來繼成堂祖館參學的臺灣人氏多。日時期,日本局為了使臺灣文化“脫中國化”,禁止大陸各類通書入台。然而繼成堂祖館(包括長房和三房)及各門人分館推動下,是祖館通書台發行量,說全盛期可達十萬冊,而祖館有“售臺灣”版本。 [32]各分館自行編著發售量。黃一農考察,今臺灣出版通書有三分之二源自繼成堂各房派。 [33]洪氏前輩多次到臺灣傳授曆法。臺灣富有民族情感漢人,通書作是維護傳統漢文化利器,如鹿港詩人林鬆民國初年寫詠《日曆》詩中,有“留子孫知漢臘”之句。漢臘,指主要是洪潮和通書。 [34]此外,一些源於繼成堂的臺灣選擇家登報作廣告以招攬門徒或授書。如《臺灣日日新報》日本曆十三年(1924)九月十日號載:“艋舺益慶堂擇日,夙有聲譽。其家學淵源,自施可斯氏遞授其孫施定川氏。定川潛心研究,躬造泉州洪潮和派下應登處,執弟子禮。返梓,龍山寺町重整舊業。艋舺來青年有志留學於內地,故如日家受其刺戟,不肯故固。”[35]施定川名字列入民國16年、17年度泉州長房通書“傳授普通門人”名單之中。可以說,以來閩台基層民眾繼成堂門人及通書,既接受一些常識性風水知識,加深了風水觀念理解認同。
二百年來,泉州繼成堂面授或函授學員時,形成較教學計畫,並編寫了完善教材體系。如民國初年三房函授招生廣告曰:“本堂孔聖天隱宗旨普及人,不出戶庭可及完滿學業,一年。有講義可,兼載有嫁娶六十女逐女列吉凶、總局造葬廿四山各山列吉凶總目,學者閱之,一目了然。人擇吉,既免紛繁之苦,複無差錯之虞。別項書冊免買,關係教案質問。”而講授內容,主要是“教科嫁娶六孔並裁衣合帳、安床冠笄,以及週書合卦各卦各爻六神六親起例、並吉凶生旺補助法,並排便內;作灶並灶卦豎造、伐木剪料、避宅出火、動土平基、起基定磉、豎柱上樑、安門放水、安碫合脊、入宅進火,一一內。安葬、開生墳、添葬、修墳、木、祈福設醮、齋醮功課、造橋造船、上官赴任、開光塑繪,並三儔四課七層鬥首演禽諸秘訣。”這些內容,可謂涉及民間事生和事死活動方方面面。
民國初期,三房洪鑾聲和洪永言初級學員進學程度,編寫出一本選擇教材——《克擇講義》共12期。 [36]而長房洪應奎和洪翥鶤編初級教材《日學講義》12期,主要嫁娶主,但涉及豎造、安葬要廿四山總論、開生墳、入宅內容。 [37]學完初級講義後,高級學員要授學洪氏祖傳一些秘笈,如《洪氏錦囊》、《克擇南》、《廿四山會解正宗》、《地理銓》、《洪氏六十女命稼嫁娶大全》。如洪應奎授《克擇南針會集全書》,於蓋屋泥飾、造門修門、造大廂作灶、移徙入宅、修方、造神廟寺觀有深入論述。是《廿四山會解正宗》,堪輿術關係密切。如所述“選擇指要”,系陰陽五行理論出發,闡述瞭如何判斷龍氣問題:[38]
選擇法,五行推詳,取龍旺有氣,山嚮大利、歲君、貴人、祿馬、拱山拱、從月令收。春則東方木,夏則南方,秋則西方金旺,冬北方水旺,此謂龍旺。倘龍氣,接來生氣。退所謂,春火為相,夏則金相,秋則水相,冬則木相。所謂來生氣,必合旺是龍旺。至於土旺,則四季十八日後即休囚。夫木夏秋無氣,火則秋冬無氣,金則春冬無氣,水則春夏無氣。即有吉地,所乘無氣必不發,重補龍法。如亥龍入首,用亥卯未而補龍,用水局補,餘如此。古來名師此法。若無氣之地,猶人無氣脈,安能興旺。
可以說,該書是擇日師及堪輿師選擇豎造及安葬課工具書,書中詳錄了各個山頭吉凶及所宜忌年月日時,於閩台民間社會事生死活動有影響力。
《克擇講義》系參照洪氏家族祖傳秘本,以及民間克擇通例編排而成,通俗易懂,堪稱是繼成堂三房年度通書理論大綱。該書雖是三房所編,但其所涉及克擇義理,是房通書認同。無論是長房是三房各版通書,納入了彼書微言大義,人們反復調豎造安葬活動生者利害關係,我們且以其涉及堪輿內容略作分析,以期把握繼成堂閩台民間社會堪輿實踐作用。
各種事生活動中,豎造宅舍(包括宮室、官衙、寺觀、神廟、宗祠、倉庫、宅舍,俗稱陽宅,即生人所居。)堪輿術有著密切關係。繼成堂講義專門豎造項目及豎造過程選擇宜忌作了緻分析。如第六期“豎造宅舍條目”列有:動土平基、興工折卸、企廠作灶、安魯班公、架馬作梁、安分金石、起基行牆、定磉石日、豎柱扇梁、穿屏歸岫、上樑上眷、上子孫椽、蓋屋平簷、合眷收規、安梯門樓、入宅歸火、安櫥作灶、安門安砛、放水吉日、開廁池塘、造畜椆欄。於學員記憶,講義各條目的內容集成短章,名曰碎金賦,各種神煞忌例(所謂神煞者,神即神明,煞即殺,凶神,代表著一種時空中生殺予奪力量,有表現於時間者,有表現於空間者。)作詳細的註解。各條目的碎金賦中,講義反復調了豎造宅舍所應遵循準則,即要“制化玄妙”(陰陽生剋原理),並坐山來龍及事主主命,來確立豎造日期及生氣方位,使“宜者而趨,忌者而避”。茲擇錄“造宅碎金賦”,觀其要略:
由來造宅要推詳,趨吉避凶作短章。此中製化兼生剋,後人指綱。 (解:此篇諸例之條分縷晰,或宜者而趨,或忌者而避,制化玄妙,後人張綱。)山頭三殺休輕,四柱逢沖殃。 (解:神煞雖多,惟三殺之例不可犯,故坐山大忌。向者審別。四柱如有沖山,不可。)陰府雖兇分死活,渾天後辯山方。 (陰府乃山頭納卦合化,受四柱之克大凶,如庫運同者,活則吉。山方殺例後六卦爻官鬼忌日,吉不能製。)……修造兼分四邊看,大小月建星。 (解:修宅例,前後左右而看。擇坐修坐,擇向修向,非新造。至於月家,加忌大小月建,犯之吉難抵制。)……時師拘執諸般殺,矛盾能無笑自相。 (解:古之名師,選擇原原本本,尋源察理,後學津梁。今時師,執死訣,矛盾貽誤耶。)
這“碎金賦”中,繼成堂講義突出了時間宜忌於空間秩序建構影響。而透過歸避神煞確立時空秩序,是個體生命秩序賴以維繫物質基礎。
民間社會觀念中,灶是維持個體生命物質供給場所,是家庭生活象徵。講義第七期“作灶全章”,強調了灶風水好壞於家庭運途影響,並提出作灶要求:
灶列五祀之中,實為一家之主,關係匪。所擇日不可,宅母主饋神衝破,俱得明現。
陽年(申子辰寅午戌)灶宜坐東西,年(巳酉醜亥卯)灶宜坐北向南。灶式雙連為成格,長七尺九寸,下應九州,上應北斗;闊四尺,應四時;三尺,應三才;灶門闊一尺二寸,應十二時;安兩釜,應日月;穴八寸,應八風;……取土水宜天月歲德方、亭部方、方、二倉方、生氣方,吉。 [39]
灶確立流年中方位,灶各部位尺寸擬象宇宙時空結構,灶賦予了“天人合一”而超越意義了。宇宙秩序意味著生命狀態。做灶理念轉化建灶實踐時,基層民眾其說認知一種有序化宇宙觀念,毋寧說潛地感受到了現世生命所處位置。
看第八期“安葬全章”,繼成堂重視理氣派中辰法,討論了事死活動中如何歸避(制)凶神(煞、殺)獲吉法門,並做成了口訣。如時間方面有“年家”、“月家”、“日家”、“時家”神煞,空間方面有時間而造成吉凶——“山家”:
選營葬覓生方,知歲破死路強。三殺遁謀利,假使佔犯逃亡。
羅天大退休縱礙,馬前有難助化工。陰罕克運山家例,年家吉凶滋味長。
年家大利月稱情,三殺無犯喜門庭。劍鋒八座一例推,月無衝破退無靈。
陰府死活山家載,克擇例同一樣排。箭及官符宜安靜,年月吉日時裁。
年月日時求,三殺沖山。陰府克運柱中看,橫天八座不堪留。
重日並三喪,退日月破開及收。歲押呼均避葬,白虎有帛樂山邱。
時乃四柱結果,年月日期幫助。陰府龍運前例,日時相沖乃顧。
三殺退時山頭沖,回頭貢殺四柱中。經命諸空一局棋,主事得合是和融。
既得年月時日,山嚮地。運若有克尋制化,殺如無犯歸可欽。
延伸閱讀…
羅天大退休縱寬,沖坐沖兼重。箭射雙蕭牆,陰府死活認庫音。
馬前災退,補助資扶是妙方。三山羅猴未患,一派汪洋別。
劍鋒八座一例,荊榛夾路逢。消滅辯氣候,犯燭風。
星曜殺兮山方排,沖丁殺兮是禍胎。文曲金火陰陽次,日流莫臨土王開。
空亡燥火闢其謬,天罡四殺協紀裁。安葬諸例詳於此,諸君請讀疑猜。
,安葬時仔細推算年月日時及葬主仙命的五行沖克關係,來確立安葬日期,墓地坐山方位、朝向分金,防止沖犯各神煞獲得吉利。
第九期講義,詳細地論述了修添及開生墳(指人死找墳地)年/月/日/時家、山凶神忌例。第10~11期,講義圖表形式地記錄了造葬二十四山列吉凶。羅盤的佈局,有關二十四山坐、分金應注意時間宜忌,有規定。
大體,繼成堂長、三房擇日講義有關時空宜忌設定,其實有其世界觀基礎,即有序生活狀態乃有序宇宙狀態表現,但有序宇宙狀態呈現於時空之中。而堪輿克擇所要確定這種時空中有序,從而保證世俗生活處於和諧有序狀態中。,通書有關秩序建置中,時間是第一性,起著決定性作用。
嘉慶降,洪潮和祖館年度通書年年會收入風水論題。如筆者所見長房和三房民國各年度通書,基本收入了《羅經理氣解》、《羅經圖經說》、以及十五層羅經圖(圖略附)、陽基陰地佈氣妙法、克擇吉凶神煞要論(論太歲歲破、論利中、論鬥首、論生剋制化、論五脈六氣扶助地脈、論相主、論補龍補山活法、論六吉、論六、論三式、論天符、論消滅氣候、論修方及山嚮,論選擇當論年月日時)、數涉及風水水法“”和“公斷”四大局圖讖,以及洪潮和論自生、論收山出殺、論分房位法、論格局、論水法宏論。時期流行風水流派或觀念,洪氏通書吸納並予以通俗化。如近年來大陸東南沿海及港臺南洋一帶流行所謂“三元空學”,李豐成大通書納入這種風水理論,從而充實了成堂通書實用文化內涵。隨著洪潮和通書閩台民間社會廣為傳佈,這些專門化風水知識部分,會基層民眾吸收,轉化民間社會認同一些風水常識或共識。
繼成堂年度通書反復調:豎造安葬活動生者運途存在著利害關係。如每年度通書“豎造全章”總曰:“今夫宅者乃生人居聚區。人宅而生,宅人興,宅廢人息。造者不可不謹,擇者不可。”“安葬全章”總曰:“蓋聞葬者藏,是人子關終要事,選推之家。葬乘旺氣之期,丁財俱興;葬乘衰敗之期,禍。”[40]年度通書中,繼成堂會推算出本年度各個時間段(精確到“時”)豎造和安葬活動宜忌事項,並列表說,讓人一目了然。適應識字不多普通百姓需要,繼成堂每年要發行通書春牛圖(堪稱“迷你型通書”),簡略標明各年月日時吉凶宜忌,價格,通俗易懂,發行量年度通書大。泉州農村民眾,農曆年或年初會購買一張春牛圖貼於牆壁上。部分民眾會春牛圖,判斷年月日時及山嚮宜忌,決定豎造或安葬事宜。
清代以來,福建民間(是閩南一帶)惑於擇日家說,總是拘泥於年月時令及山嚮宜忌,故停柩不葬或遷葬風盛行。如清福州梁章鉅嘗稱:“吾鄉蔔葬,擇日者以山嚮,有一年利東西、一年利南北之說。漳泉合葬之日,有一數一遇者。”[41]洪潮和通書是此種陋俗催化劑。譬如年度通書或春牛圖會註每年“年利”(或“大利南北,東西”,或“大利東西,南北”),安葬造墳或豎造宅舍得參考該“年利”。如果當年是“大利南北”,那麼墓葬朝向得以南北方向主軸,否則葬後吉。若所擇葬山走向或已擇墓壙朝向當年“年利”不符,要麼停柩堂,要麼“寄山”(即在擇墓壙旁邊空地下葬,或葬山找一空地安葬),符合“年利”年份遷葬於原擇或新擇墓壙。於有葬山鄉村,“年利”不符時,“寄山”了。如2001年太歲辛巳年,是“大利南北,東西”,《李豐成大通書》(2001年度)即本年度葬山生氣方位提出建議:“洪範大利水土山,次利火山,忌用金木山,正體通天竅,利壬子、癸醜、巽巳、丙午、丁未乾山,三煞寅卯辰山,歲破亥山,坐煞甲乙,向煞庚辛山。”於禁革民間陋習活動推行,民國以來停柩不殯或不葬者。 [42]但今泉州民間“寄山”風尚存,惑於年利問題而改遷葬事。時間宜忌來決定葬山葬向觀念,根植於民眾日常生活結構之中,並非能杜絕。 [43]
值得一提的是,清以降閩中關於風水房分爭已有愈演愈烈勢。譬如:清漳浦理學家蔡世遠《葬論》提及:
有鄉俗寡識,惑於房分見者。夫風水說,不可苟略,而房分說理所必無。 ……即考郭璞《葬經》,及《素書》、《疑龍經》、《撼龍經》諸書,無所謂房分者。此乃後來術家藉此使子孫者尊信而延請,陰以誘其厚利,陽以得其奉迎。不知其遺害,使死者不得歸土,而生者不得相和,此說誤。 [44]
魏晉以來,士大夫之家多溺於風水說。有親沒數十年而不克葬者,問曰:“吾擇一地以利吾子孫。”有兄弟數人,曰:“是固彼利而我。”有營葬,事稱意,歸咎於地之不吉而徙去者。於是治形家者得乘間而鼓其說,不厭其欲。 ……是吾閩中多有,而泉州一郡。 ”[45]
舊時邑人停柩惡習,惑於形家言。以為某地吉,某地吉;某地利某房,某地某房。擇地之家兄弟意見,致親柩不能安於(抔)土,堪浩歎。 [46]
停棺習,邑多有。蓋於葬墳酷信風水,惑於堪輿家說,以為某地吉,某地吉;某地某房利,某房,以致兄弟意見不合,年復一年,迄無定,有數十年不葬,數世停者。 [47]
葬地惑堪輿術,致敬,聽指擇;合乎年命,其房分,寄厝多年。強者每貪吉地,佔葬,牙角交訟,虛詞限遷,破耗資產不恤。山鄉鱷藉傷煞為詞,挾制阻撓,捐索賄賂,不厭不止,痛懲。 [48]
各種版次洪氏通書,地論述陰宅風水房分。是書中四大局水法圖讖文(共48局,圖參見附錄1),各類墓局水法及相應房分吉凶福禍厘析甚詳,東家這些圖表,可判斷出自家某塊陰宅坐向及分金房分吉凶。據泉州擇日家說,民間這些水法圖崇信。如火局生向墓流(艮寅,水出辛向)、木局生向墓流(立向坤申,水出乙)、木局生向墓流(立乾亥,水向丁)、金局生向墓流(巽巳,水出癸),“四大局長生法公位斷”曰:
生向龍來入旺居,天然結穴左無提,右宜官繞堂過,前會養生歸庫池,定主房房丁財旺。下砂長裹二房(此言下砂長水流子午卯酉胎位而去,故二房丁財稀),砂昆時二房敗,長三興不移,砂尾見庫,二房敗後光輝,若無養生有官旺,二子榮華丁亦微,生來見有官,長二三房財,無生無旺有臨冠,三房富貴長二平(三房養富貴丁),養水有來生旺失,三房富貴盛且多兒,二子人衰財散,長房裁夷。或來冠到長生,駁上龍身官,生水朝堂千古秀,後歸左庫竅猶真,應主長三兩子,二房敗後無人,養方無水流,吉位無峰來拱迎,長子二子,三房,或然生向變絕,左右水來放,外轉左邊歸庫消,龍行冠旺入墓死(死龍吉墓龍次),三兩房永興旺,二子。左邊內砂,壓穴前不成樣,穴頂不見左庫流,發手(此言出庫後歸龍庫)。 [49]
此中玄虛語詞,我們自審問,但四大局水法圖墓地房分吉凶強調由是可見一斑了。洪氏通書發行量、傳播範圍及流傳時間長觀,這些圖讖無疑會強化民間社會房分差異觀念認可,增添民間社會喪葬活動中社會成本付出以及親情紛爭。風水觀念滲入民間社會並轉化為習慣性民俗信仰過程中,不登大雅之堂通書推力有多,我們作定量研究,但這種推力畢客觀存在。
延伸閱讀…
嘉慶十二年(1807)刊本洪氏通書八月鋪注末尾有段讖語曰:“事宜,首遵國憲書,吉凶神例;附遵《協紀》,兼究諸家五行。‘憲宜’事後註‘通宜’,以便俗用。”[50]民國以來、三房各版本繼成堂通書強調:
通書設,以利人趨避。顧術數之家,推衍。神煞之名愈多,而選擇之用愈淆,是欲利人反以害人。可?清朝欽定《協紀辨方》一書正神煞,推詳根源,邁古超今,諸書未及。即如月建一節,天干起例,既有不接之處,而協紀地支起例,確有定論。懂生今世,遵今法。何不惜貲購集諸書參詳考訂,著為一篇公諸同人,每日之下註,盡書通書宜事,參與協紀,。開列於左。一、凡通書而憲書宜者,……俱憲書注。一、凡通書注宜注忌,憲書注忌注宜者,……俱憲書注忌。
毫無疑問,關於豎造宅舍及安葬活動趨避神煞判斷,皇曆(憲書)和民曆(通書)是有爭議。這牽涉到是否遵照正統權威(奉正朔)問題。洪潮和年度通書採取了一種權宜辦法:凡通書憲書判斷者,憲書注。此舉表面上憲書的註解,實際上是婉轉地表達了通書適於“俗用”,因為通書懂今世,尊今法。這種現像透露出了民間社會於代表正統權威知識體系價值認同異化趨向。此外,從上述“造宅碎金賦”、“年家凶神忌例”可知,洪氏克擇通書於民間俗成一些“神煞”及宜忌雖認同,能各地差異,反映出其作為地方知識體系權威同民間習俗有一種良性互動格局。而基層民眾通書設定宜忌行事時,潛移默化地形成一種文化習慣,會趨吉避凶信仰心態,來處理個人及族群豎造宅舍、安葬風水事宜。通書標榜“趨避”二字,可謂地抓住了基層民眾功利化宗教信仰心態。
嘉慶二十一年(1816)度繼成堂通書有一則廣告,文曰:
造葬、婚嫁事,不拘日用、夜,俱宜照標起點,各得時刻。讀用者,務請開明事年、月、日、時,僭以便按是候日永、日,畫明日、夜,更宜認真確認系繼成堂館號製造,庶無差。 [51]
有一代,洪氏製造定時刻,有其高明商業策略,但於使用者而言,是某個時間宜忌緊密相關。世俗時間控制住了,信仰者時間中感受到一種人未完成性,從而自我強化了無秩序感,地遵守某種時間宜忌,以防誤時觸犯神煞,引來厄。意義,通書製造兩種時間觀過渡轉換,無形中強化了秩序敬重與追求,使得風水觀念能轉化基層民眾文化心理積澱,從而決定其事生及事死活動中行為選擇取向。
值得注意是,嘉慶以來,各地洪氏派下通書內容遵照基本是洪氏祖館通書體例。但為應擇日市場需要以及地方風俗,各地門人損益,業呈現出一些迥異於祖館通書特徵。我們試舉一例:洪氏祖館通書並附加鎮宅或鎮墓符籙,而民間洪氏派下通書,卻添入安鎮符咒用法。如福鼎董珍輝大通書列有《符法雜篇》,收入做生墳所用“陽壙靈符”(安放於男墓室)和“陰壙靈符”(安放於女墓室),適應閩東一帶百姓需要(圖參見附錄2)。 [52]王育成先生考證,上述兩種壓壙符在明代基本定型,貴州、湖南、陝西明代墓穴中有發現。 [53]清潭陽魏編纂《增補象吉備要通書大全》(康熙六十年版)卷二八“生墳壓壙靈符”條目,這兩種壓壙符收錄其中。 [54]董先生將“壓壙符”收入年度通書中舉動,佐證了通書能地適應民間社會風水習俗。
說明是,洪潮和祖館通書(長、三房)及其派下通書雖然風行閩台浙地有二百餘年之久,但於民間通書需求量甚,其他各門派通書流行。譬如:
清建陽麻沙劉爾昌、爾蕃,“太祖翰林修國史,傳得欽天監天機秘書”,傳至父劉春沂,“於星辰度數、陰陽理氣三其微奧”,“考正古今通書二十餘部刊刻行世”外,編有《劉氏家藏闡微通書》(屬理論型通書),“廣集諸家談,規,訂訛闢謬,備苦心,開捲,明若指掌。初但秘藏家中,後乃授梓公世,紙貴洛陽,遐邇宗其克擇書,傳海內造葬藉指南”,以致“書坊翻刻,止知簡圖利,罔顧舛錯悮人”。到康熙甲子年(1684)孟秋,劉爾昌、爾蕃“爰是捐貲繕寫,妄意刪增,訂選梨,悉付良工剞劂”。 [55]康乾年間汀州籍欽天監副大史“桂亭馬裕良先生,博覽群書,尤精選擇,其術試驗”,乾隆丙子年(1756)發行《催福通書》(此屬理論型通書),時人如是評價該通書特點:“明季暨國朝則重用西曆,但以測乎。問及每日宜,而吉凶神煞不著焉。若《象吉》、《鼇頭》諸通書,無慮數十家,神煞著矣,而本源詳略不備焉。今彰其源而逆其流,條而晰其縷,精選者於翻閱,不習此者,一覽此書,吉凶瞭若指掌。”[56]上述兩種通書,乃是福建擇日師參考理論通書之一。
福州林九均,人擇日架屋於布政司後,不避三煞。時布政使郭青螺善曆日,聞而大駭,取梯登牆觀。問:“擇日誰?”主人雲:“林九均以此時有紫薇星照牆,諸煞皆伏,所謂逢凶化吉。”青螺異。由是九圴術行。今稱後曹為擇日街者,以九圴得名。林龍光、林伯行九均子孫,發祥於祖,世其業。明欽天監薛一白,兼精地理,擇蓮花峰葬焉。戰阪數鄉,雞犬不鳴。眾汙其墓,失傳。今奇門稱薛一白者,冒其後。明季蕭覺寰卜者餘光鬥,同以小事系獄。獄中有僧,罪當死,善曆日、蔔筮,乃以曆法傳覺寰,蔔筮傳光鬥。後覺寰曆名於時,乾隆間,猶世其業。光鬥順治初,垂簾賣蔔,問者盈門,午後即謝客,以此,後無神明之者,傳。 [57]
另民國《霞浦縣誌》卷三十七《方技》載:“吳可泮,號藻山,柘洋東源人,庠生,品學兼優,孚鄉望,尤精天文,曆日酬世,諏吉課神驗,遵行,傳五代,與泉州洪潮和相媲美,著有《星像地理》藏於家。”
值得注意是,閩中,鄰省廣東興甯通書有著市場佔有率。洪潮和本人“購書京師,考訂粵南”後而成一家之言。近代堪輿家所用沿海型風水羅盤,便是福建漳州及廣東興寧地代表。 [58]直至今日,興甯發行通書閩西、閩西南客家人及閩南人中口碑甚佳,較出名者有宗睦堂、集福堂、九星堂、崇道堂、天寶堂、萬興堂、廣善堂,其中興寧福興鎮黃畿村宗睦堂羅家推算通書(稱造福通書)(該通書已有三百餘年發行史)。這些粵地通書洪氏派下通書市場擴張,造成了衝擊。筆者訪談所知,今閩浙洪氏派下門人流傳如是傳說:乾嘉年間,洪潮和擇日“應驗”甚多,欽天監考試錄取一等後,朝廷授權於閩浙贛粵一帶發行通書。他本人廣東興甯羅家擇日名師擇日術擺過擂臺,結果洪氏推算。雙方定,羅家通書因此洪氏通書晚三天才能發行。從此,洪氏通書發行量蓋過了興甯羅家通書。這傳說是否屬“亮瑜情結”反映,不得而知,但多少反映了兩派通書南方影響力度。許多民間小派擇日館,洪、羅兩派通書糅合一起。如今浙江蒼南立館聚德堂《合吉通書》(該通書流行於浙南及閩東一帶),提到:“閩洪氏、廣羅氏通書盛行於世,而莫之或禁。邑餘君鑒巧鄉先哲餘榮光夫子,傳弟子黃開通,俾良師益友,故歷數學有心得。為便民計,依洪羅二氏例編籍通書。”[59]
有意思是,今在閩浙贛交界一帶生活祝氏宗族,族中曾有一老者東山祝先生,作《增補萬福全書》,並請一路過西洋人赫巴作序。 《祝氏族譜》記載其序文曰:
曆府書何而作?蓋間選諸家通書變而作。近因兵燹荒沒,纂亂不周,故有悮人吉凶。嗟哉謬矣!予遊中國,蒙恩覃任保章。昔嘗赴京過此,見峰石鼎插,形色,一登遊,乃以王命曠延。今遣歸國,複此一宿,可以不遊者。於是繞步而登,偶見蓬廬,額載“東山草堂”,案居皓翁有若仙丈,俯視曆書。餘因長揖而問曰:“先生孰號人耶,仙耶?”翁茫興答,詳道共曆。知為先年徵仕不出,東山祝先生隱乎斯。先生學術,經考史,無書不覽。今複敬述璿璣玉衡法,旁及吉神凶煞、奇門、趨避制宜。凡克擇家守經行權妙之術,參二十四山嚮煞禁忌、五行生剋、砂水,並陽宅收水開門諸法,考證,參補,悉釐定,分款定式,彙集補。予觀之而曰:“東山先生其唐虞之羲和,東南之梓慎甘石歟!”先生答曰:“吾聞世人事擇日,故此補,以利選用。庶幾趨吉避凶,獲其福耳。雖然搜索妄談,有失聖訓咎。幸今日奇逢,乞為首序,徵民。”餘違,妄弁不佞語曰:“此書如探囊取物,可為濟世之奇。俾仁人孝子得以心恔,富商巨賈得以利從。上下,人享榮吉。此書造福要旨,闡悠然福澤,啟萬代吉慶,曰小補之哉!《萬福全書》名可,即先生萬福之造。予異域人,沐中國文化,揣,於是乎序。[60]
作序者是否洋人,不得而知。若所言不虛,歎中國傳統文化鬼斧化夷功了。而祝氏築草堂隱,而是借增補通書尊聖訓,通民情。這乃要讓通書“奉正朔”,補皇曆。祝氏事略知,當時閩北及浙西(如浦城、江山),豎造或安葬吉課,是何等盛行了。姑不論赫巴是否有其人,祝氏族譜編撰者潛意識裏,通書是種“國粹”,學通書者是“國粹哲學士”,足以教化異域夷狄了。
大體,清代以降閩中民間各地流行各類實用型年度通書,基本是《欽定協紀辨方書》標準,《象吉》、《憲書》、《鼇頭》、《崇辯謬》、《選擇求真》、《催福》坊間理論型曆書參,結合本地和鄰省贛粵一些地方慣例編撰而成。涉及堪輿方面,各類通書內容洪氏通書小異,無非是一些豎造要論、修整要論、安葬要論、修理墳塋、入宅歸火、修作廚灶(安葬方位)。如宗睦堂通書強調:“蓋知發福於地脈,催福出自良期。然地理其明速,而選擇及精考驗速。”[61]各類民間通書流行,地推動了基層民眾豎造、安葬活動宜忌事項瞭解,使得風水信仰進一步滲透入民間社會文化生活當中。
總說來,西漢“獨尊儒術,罷黜百家”後,原屬“私學”儒家張揚成“官學”(宋明以來官辦地方教育機構稱“儒學”),成為歷朝政府用以教化地方“生民”意識形態工具。而列入“子部”數術方技如選擇、陰陽,、方式,是“官學”(官方)與“私學”(民間)共用文化資源。從文化變遷角度講,先秦以來數術方技學為主知識傳統延續,程度上促使了傳統中國所謂“國家”與“社會”呈現並維繫著一體化局面,並存在著分離或對立。如果說儒家文化屬於“傳統”(正統),而數術方技屬於“傳統”(統)話,那麼這種“傳統”是官民繼承古老傳統。從“奉正朔”皇曆到“民間所用”通書發展,毋寧說反映官方民間文化傳統上,官民共信風水習俗是這種文化整合過程中像徵資源。
毋庸置疑,皇曆相比,通書代表著民間社會實用文化一種權威解釋文本,民間社會“事生事死”文化消費活動有著勢範導作用。這種文本反復調了某種潛藏、超自然力量,或危險力量(主要是時間神煞)人日常生活拘與限制,其構設風水豎造或安葬活動,是種積極維護時空禁忌(通書文本所構設時空向量關係是:時間禁忌→空間禁忌,時間選擇→空間選擇)文化活動,從而使人能避免某種超自然力量或危險力量帶來災禍或。而實用型年度通書流通量,及其基礎內容複程度,是時空禁忌主題——隨之而來是風水吉凶主題,獲得展示數量指針之一。
毋庸置疑,皇曆相比,通書代表著民間社會實用文化一種權威解釋文本,民間社會“事生事死”文化消費活動有著勢範導作用。這種文本反復調了某種潛藏、超自然力量,或危險力量(主要是時間神煞)人日常生活拘與限制,其構設風水豎造或安葬活動,是種積極維護時空禁忌(通書文本所構設時空向量關係是:時間禁忌→空間禁忌,時間選擇→空間選擇)文化活動,從而使人能避免某種超自然力量或危險力量帶來災禍或。而實用型年度通書流通量,及其基礎內容複程度,是時空禁忌主題——隨之而來是風水吉凶主題,獲得展示數量指針之一。
這種有些實用文化一“通”而“”,是生民小幸,抑或耶?借用《法華經》中佛陀話頭:止止說,我法妙難思……
[01]本文係作者博士論文《事生事死——風水福建社會文化變遷》(廈門大學2002年06月)第三章《神聖帷幕——走向民俗化和儀式化風水信仰
》第1節,於體例原因,發表時略作改動,導言。
[02]伯二六七五《陰陽語殘卷》曰:“咸通二年歲次辛巳十二月廿五日,衙前通引並通事舍人範子盈、陰陽範景詢二人記”。
[04]黃一農:《通書——中國傳統天文社會交融》,載《漢學研究》第14卷第
2期(1996年12月),第165頁。
[05]吳小強:《秦簡日書集釋》所錄睡虎地、放馬灘秦簡《日書》,長沙:嶽麓書社2000年07月版。
[06]黃一農先生通書類型分為“百科全書式通書”(綜合整理各種選擇神殺規則意義)和“年度通書”(官頒曆日增補本),見《通書——中國傳統天文社會交融》,引,第165頁。
[08]參見謝水順、李珽:《福建古代刻書》第3章,福州:福建人出版社1997年06月版,第231-369頁。
[09]《建陽縣誌》卷五,影印天一閣藏書嘉靖三十二年刊本,上海古籍書店1962年版。
[10]包發生:《四堡雕版印刷業情況調查》,載《客家縱橫》1998年第1、2期合刊本,第36頁。
[11]席裕福、沈師徐輯:《皇朝政典類纂》卷四一五,《近代中國史料叢刊續編》景印光緒二十九序刊本。
[13]吳煥彩:《繼成堂趨避通書.序》,載陳國仕輯錄:《豐州集稿》上冊,福建南安縣誌編纂委員會1992年10月版,第259頁、260頁。此序民國版三房繼成堂通書有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