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導幹部要胸懷兩個大局,一個是中華民族偉復興戰全局,一個是世界百年未有變局,這是我們謀劃工作基本出發點。
”站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歷史交匯點上,領會《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中論述,於我們做好未來各項工作意義。
謀全局者,不足以謀一域。
胸懷“兩個大局”,要具有世界眼光和戰略思維,看大勢、方向、謀長,於危機中育先機,於變局中開新局。
當前,和平發展是國際形勢主流,我國處於發展戰略機遇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前景光明。
同時,世界和平、合作遭遇霸權主義、單邊主義損害,前進道路會一帆風順,做好應各種困難局面準備。
胸懷“兩個大局”,目的於掌握發展主動權。
中國致力於和平解決國際和地區爭端,努力爭取和平化解矛盾和分歧,積極撮合各方協商話,兑現了世界和平建設者承諾。


當務急是加快實施人才興國、科技強國戰略,加快自主創新步伐,構建國內大循環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促進發展格局中實現大作為。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領導幹部要胸懷兩個大局,一個是中華民族偉復興戰全局,一個是世界百年未有變局,這是我們謀劃工作基本出發點。
從意義上説,中華民族偉復興戰全局是國內大局,即要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世界百年未有變局是國際大局,興行體強勢崛起引發了國際格局和國家關係洗牌和重塑。
國內大局國際大局交織、激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既影響互為機遇,中國世界深度互動和並肩前行中推動建設新型國際關係和構建人類命運體。
中華民族偉復興核心是“復興”,其世界百年未有變局帶來是全球治理改善中中國智慧和世界秩序重塑中中國力量;世界百年未有變局核心是“變局”,其中華民族偉復興帶來是全球要素配置中中國機遇和國際力量洗牌中中國機會。
兩個大局是當代中國謀事基。
只有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兩類規則,推動構建人類命運體,中華民族偉復興才能夠世界百年未有變局中披荊斬棘、破浪前行、不勝。
實現中華民族偉復興是近代以來中華民族夢想,現在,我們歷史上任何時期接近、有信心和能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復興目標。
中華民族偉復興屬於中國,屬於世界,中國共產黨是中國人民謀、中華民族謀復興政黨,是人類進步事業而奮鬥政黨,中國共產黨人類作出貢獻作為自己使命。
因此,中國共產黨領導和推動中華民族偉復興事業,天然地世界和平發展和人類進步事業地聯繫一起,成為世界百年未有變局組成部分。
當今世界歷百年未有變局,中國共產黨人而負責任地提出了推動構建新型國際關係和構建人類命運體戰略主張,並作出了做世界和平建設者、全球發展貢獻者、國際秩序維護者政治承諾。
這是大國主張,是強者宣言。
一方面,中華民族偉復興離開和平國際環境和國際秩序,因此,渝走和平發展道路、奉行互利贏開放戰略,是我們自身發展需要;另一方面,中華民族偉復興是穩定、包容互惠國際關係和世界格局“壓艙石”,世界和平發展離不開中華民族偉復興。
中國致力於和平解決國際和地區爭端,努力爭取和平化解矛盾和分歧,積極撮合各方協商話,兑現了世界和平建設者承諾。
1978—2018年期間,中國GDP年實際增長率達9.4%,是同期世界上增長速度,對世界經濟增長貢獻。
與此同時,作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體實踐,中國積極提出並努力實施“一帶一路”倡議,不僅響應者眾多,而且十分。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國際經濟體系總體上是一個開放性貿易體系,一些國家藉自己優勢成為戰後經濟全球化和國際秩序受益者,但近年來出於自身利益考慮,他們反而成為反全球化、單邊主義倡導者和國際秩序破壞者。
中國堅定擁護國際政治經濟秩序中主權原則、民族自決原則、集體安全原則,主義和強權政治,兑現了國際秩序維護者承諾。
【學習進行時】9月7日,習近平總書記黑龍江省哈爾濱市主持召開時代推動東北全面振興座談會並發表講話。
這篇講話,聚焦是一域,但中可以體會習近平總書記於全局戰略謀劃。
新華社《學習進行時》原創品牌欄目“講習”今天推出文章,您學習。
大局上謀勢,於關鍵處落子,是習近平總書記治國理政特點。
9月7日,黑龍江考察期間,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時代推動東北全面振興座談會,新時代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大棋局中,落下一子。
新華社總書記在座談會上講話報道中,“戰略”一詞出現8次。
時代、全面振興,這些關鍵詞呼應,是黨二十大報告提出“推動東北全面振興取得突破”;所擘畫,是征程上波瀾東北實踐。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推動東北全面振興,根基實體經濟,關鍵科技創新,方向是產業升級。
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首要任務。
習近平總書記謀劃東北振興,是謀劃如何掌握我國發展和安全主動權。


延伸閱讀…
推動質量發展,東北是一。
同時,作為中國工業搖籃,東北長期計劃經濟積累了體制性、結構性矛盾。
要突破推動質量發展一系列卡點瓶頸,東北是一關。
於質量發展全局來説,推動東北全面振興,既是鍛長板,是補短板,重要性不言而喻。
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肯定了推動東北振興方面取得進展新:國家糧食安全“壓艙石”作用進一步夯實,產業安全基礎鞏固,能源安全保障作用強化,生態安全屏障築,國防安全保障能力提升,改革開放呈現氣象。
時代征程推動東北全面振興,總書記強調,把握東北維護國家“五大安全”中使命。
習近平總書記談到產業體系、生態資源、能源基地,是國家發展戰略性問題。
對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總書記給予高度重視,他強調,國家糧食穩產保供“壓艙石”,是東北首要擔當。
要保障國家糧食安全擺首位,加快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提高糧食綜合生產能力,確保平時產得出、供得,極端情況下頂得上、靠得住。
當前,世界百年未有變局加速演進,世界進入動盪變革期。
黨二十大報告提出,我國發展進入戰略機遇和風險挑戰並存、確定預料因素增多時期,各種“黑天鵝”、“灰犀牛”事件可能發生。
前進道路上,統籌發展和安全是我們把握一條原則。
端自己“飯碗”才能做好自己事情。
習近平總書記謀劃東北振興,是謀劃如何掌握我國發展和安全主動權。
延伸閱讀…
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東北提出了一項任務:加快建設現代化基礎設施體系,提升內外開放合作水平。
近年來,經濟全球化遭遇逆流,國際經濟循環格局發生深度調整。
習近平總書記提出構建國內大循環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促進發展格局,為把握未來發展主動權下了一招“先手棋”。
確保經濟循環暢通無阻,離開現代化基礎設施體系建設。
內,促進東北國家其他戰略接,可以使東北融入全國統市場。
外,東北是我國向北開放門户,這是實行高水平外開放舉措。
習近平同志江西考察時指出:“領導幹部要胸懷兩個大局,一個是中華民族偉復興戰全局,一個是世界百年未有變局,這是我們謀劃工作基本出發點。
”看清這兩個大局及其相互作用態勢,有助於我們精準定位中國處歷史座標世界座標,從而幹事創業時胸懷大局、謀劃工作覺服大局。
謀全局者不足以謀一域,謀萬世者不足以謀。
思考問題、謀劃工作需要胸懷大局,這樣才不會迷失紛繁複雜現象中,而是能夠透過現象看到本質和規律;會陷入多如牛毛細節中,而是能夠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主要方面;不會因一時一處成敗得失方寸,而是能夠研判趨勢、順應趨勢,準方向、保持定力。
中華民族偉復興戰全局,一個“”字,表明它是全體中國人民夢想,我們各方面工作要致力於、服務於實現這個夢想。
世界百年未有變局,一個“變”字,高度概括了當今世界形勢特點。
這個變化,不僅體現生產方式、生活方式、思維方式正在發生改變,體現世界經濟格局、全球治理體系、國際力量比正在發生改變。
中華民族偉復興戰全局與世界百年未有變局,這同一時空下兩大趨勢會形成歷史性交匯,相互作用、激盪。
當前,中華民族偉復興迎來了無光明前景,但處於進愈進不可時候,繼續深化改革開放任務十分艱鉅。
同時,世界百年未有變局中,世界面臨定性定性突出,世界格局演變要經歷一個長期過程,人類社會面臨各種挑戰。
這種內部發展外部變化疊加在一起,既藴含機遇,帶來挑戰。
變化之中藴藏着機遇,藴藏着解決矛盾“鑰匙”。
如果我們能發揮主觀能動性,許多時候能轉危安、化危為機,獲得發展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