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追求,過於“福壽雙全”了,《百福圖》《百壽圖》合稱“福壽圖”。
是中華民族文化瑰寶,是官方和民間喜愛吉祥珍品。
《百福圖》《百壽圖》之所以成為世人尊崇禮品,於它自身所特有藝術價值。


家裏:掛《百福圖》或《百壽圖》,代表百福降臨、辟邪驅惡、歲歲,福壽雙全、延年益壽; 經商朋友:掛《百福圖》或《百壽圖》,代表着財源、生意興隆 、四方來財、辟邪驅惡; 政府朋友:掛《百福圖》或《百壽圖》,代表官運亨通,鴻運當頭,福星高照,保佑吉祥珍品。
人生追求,過於“福壽雙全”了,《百福圖》《百壽圖》合稱“福壽圖”。
是中華民族文化瑰寶,是官方和民間喜愛吉祥珍品。
《百福圖》《百壽圖》是一百個“福”或“壽”字組成圖像,篆體基礎字字異形圖案,它人們排列得整整齊齊,書寫得端端正正,並且帶有一種主義色彩,往往能夠產生一種藝術效果,人富麗堂皇、意藴感覺。
《百福圖》《百壽圖》之所以成為世人尊崇禮品,於它自身所特有藝術價值。
字種類而言。
有”高鼎”、”周鼎”、”漢鼎”、”魯篆”、”燕文”、”甲骨文”、”金文”、”筒書”。
包攬了宋以前歷代書法家各種書體。
某種意義上説,《百福圖》《百壽圖》是中國文字,書法史演變圖,可看作華夏文明史一個縮影。
危在旦夕之時,領頭船筐中傳出光芒,船頭風平浪靜。


延伸閱讀…
雖然古代交通閉塞,但歷代達官詞客競相遊覽觀瞻。
南宋以來,歷代有專事拓印《百福圖》《百壽圖》作坊久盛不衰。
朝臣,書香世宦人家,百姓士庶擁有《百福圖》《百壽圖》而自豪。
得到《百福圖》或《百壽圖》,懸掛中堂,門庭生輝,賓客盈、門爭觀賞! 相傳鄭和下西洋時,有人攜《百福圖》隨船隊出海,突遇驚濤駭浪,五船剩領頭船。
危在旦夕之時,領頭船筐中傳出光芒,船頭風平浪靜。
延伸閱讀…
狂風巨浪過後,人們發現剛才閃光者,乃《百福圖》。
眾以為是《百福圖》顯靈。
自此後《百福圖》名揚四海,認為能辟邪驅惡、防病消災、延年益壽、保佑。
民國年間,蔣介石五十大壽,廣西省主席黃旭初攜《百壽圖》,作為壽禮送蔣介石。
後來這份《百壽圖》作為政府禮物,贈賀英國女王伊麗沙白之壽誕日。
1958年,周恩來首次出訪非洲,適逢摩洛哥國王壽誕,周總理是《百壽圖》作為禮物相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