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會意。
甲骨文字形,從( xuān),表示號呼;中間象一人擗踴子。
哭訴説);哭踴(哭泣踴跳。
——《説文》秦伯素服郊次,向師而哭。
——《左傳·僖公三十三年》蹇叔子師,哭而送之。
——《左傳·僖公三十二年》(3) 如:哭哭嘶嘶(哭喊);哭嘮叨(方言。
哭訴説);哭踴(哭泣踴跳。
為古代喪禮一種儀節);哭臨(到現場啼哭。
古代帝王喪事,往往集眾舉哀叫哭臨)(4) 弔唁,祭奠死者並慰問家屬 [condole]傷心或而流淚,發出悲聲。
如:「嚎啕大哭」、「痛哭失聲」。
《説文解字.哭部》:「哭,哀聲。
延伸閱讀…
」唐·杜甫〈佳人〉詩:「但見新人笑,那聞人哭。
」1. 傷心或而悲泣出聲。
如:「嚎啕大哭」、「痛哭失聲」。
《説文解字.哭部》:「哭,哀聲。
延伸閱讀…
」《論語.進》:「顏淵死,子哭慟。
」唐.杜甫〈佳人〉詩:「但見新人笑,那聞人哭。
」2. 弔唁、慰問。
《淮南子.説林》:「桀辜諫者,湯使人哭。
」漢.誘.注:「哭,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