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娑樹】樹影婆娑 |樹影婆娑 |

【婆娑樹】樹影婆娑 |樹影婆娑 |

娑羅樹(學名:Shorea robusta),又名沙羅雙樹、缽羅叉樹、波羅叉樹,摩訶娑羅樹、沙羅樹、鶴林、鵠樹、無憂樹,龍腦香科娑羅屬植物,產於印度及馬來半島南亞雨林之中。

屬多年生喬木。

印度境內阿薩姆邦、孟加拉邦、賈坎德邦延伸到哈里亞納邦。

婆娑樹 Play

因為氣味芳香,木材,可以來製作傢具或建材,可供作藥用或香料。

佛教視聖樹之一。
婆娑樹

娑羅樹是印度次大陸原生種植物,主要分佈喜馬拉雅山以南地帶,緬甸延伸到印度、孟加拉國和尼泊爾。

印度境內阿薩姆邦、孟加拉邦、賈坎德邦延伸到哈里亞納邦。

娑羅樹是那裡森林中主導樹木。

娑羅樹生長,樹高度可達30—35公尺,樹幹直徑是2—2.5公尺。

葉子10—25公分和5—15公分寬。
婆娑樹

地方它是植物。

傳釋迦牟尼入涅槃時,娑羅樹同時開花,林中變白,白鶴降落,因此稱鶴林[6]、鵠林。

婆娑樹 Play

延伸閱讀…

娑羅樹-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樹影婆娑_百度百科

娑羅,梵文為 sāla,是「」意思[2]。

相傳摩耶夫人蘭毗尼園中,手扶娑羅樹(一説無憂樹),產下悉達多太子[3]。
婆娑樹

玄奘印度求學時,此樹枯死[4]。

後釋迦牟尼拘屍那羅城外跋提河邊娑羅雙樹下入滅[5]。

傳釋迦牟尼入涅槃時,娑羅樹同時開花,林中變白,白鶴降落,因此稱鶴林[6]、鵠林。

延伸閱讀…

樹影婆娑

樹木婆娑是什麼意思

玄奘造訪過此處[7]。

龍樹《十住毗婆沙論》中説,毘首婆佛(毗舍浮佛)娑羅樹下成道[8]。

因此,此樹佛教中受到尊敬,認為是一種樹木。

樹影婆娑,漢語成語,指是跳舞樣子;舞蹈,.指舞姿飄逸,另指形容樹枝葉紛披樣子。

例句為“雖然夜了,但一輪皓月當空,使得黑夜不算黑暗,森林月光照耀下樹影婆娑,詩意”。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