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馬渡康王】泥馬渡康王 |泥馬渡康王 |楊麗花歌仔戲 |

【泥馬渡康王】泥馬渡康王 |泥馬渡康王 |楊麗花歌仔戲 |

靖康二年四月,徽、欽二帝蒙塵,鑾輿播遷。

金人雖趙姓皇室譜牒宗室男女老幼擄走,然欽宗之弟、徽宗第九子康王趙構(1107一1187)於上一年年底任為天下兵馬大元帥,河北集結援軍,故而得脱。

故李綱了兩個多月宰相,所謂「杜絕言路,獨擅朝政」、「招軍買馬」罪而罷職。

泥馬渡康王 Play

五月,康王趙構於南京應天府(今河南商丘)即位,改靖康二年為建炎元年(1127年),是宋高宗(1127一1162)。

歷史上高宗即位後宋朝稱南宋(公元1127年一1279年),它後定於臨安(即杭州)。

高宗即位初,收拾人心,以示抗戰,乃起用抗戰派李綱相。
泥馬渡康王

綱力主派人組織河東、河北抗金力量,推薦宗澤東京留守,主持開封防務。

但高宗乃父、乃兄一樣,害怕金人勢力,為保持皇帝權位而一味求和苟安,他寵信乃是主和派黃潛善(?一1129)、汪伯彥(1069一1141)人。

故李綱了兩個多月宰相,所謂「杜絕言路,獨擅朝政」、「招軍買馬」罪而罷職。

陳東、歐陽澈(1091一1127)伏闕上書,力陳李綱不可罷,黃、汪不可,要求高宗親徵,迎二帝,文辭殺。

當時宗澤上書,要求高宗京北圖,但高宗不思進取,反以金兵逼,於建炎元年十一月南奔至揚州。

高宗逃駐揚州後,宗澤堅守開封,數度擊退金兵進攻。
泥馬渡康王

「澤前後請上京二十餘奏,每潛善抑,憂憤成疾」,後於建炎二年(1128年)七月抱恨而。

死前歎吟杜甫悼諸葛亮詩句:「出師末捷身死,使英雄淚滿襟」,連呼三聲「過河!」宗澤死後,金人決計南侵。

兩府侍之家,或身死兵刃,或父母妻子離散、兄弟保。

泥馬渡康王 Play

延伸閱讀…

泥馬渡康王_百度百科

楊麗花歌仔戲-泥馬渡康王(全集)

二月,高宗聞報金兵,乃披甲上馬,渡江而南逃鎮江府,時帝南狩者三十六人。

《建炎維揚遺錄》一書記及宋室南渡慘狀:「王侯之族,婉冶姿,盡流異域。
泥馬渡康王

官府案牘,煨燼,片紙不留。

上至乘輿服御,盡委棄。

兩府侍之家,或身死兵刃,或父母妻子離散、兄弟保。

延伸閱讀…

泥馬渡康王_關於保生大帝

泥馬渡康王

及今,未有此境界!」過去有些説編出「泥馬渡康王」神話﹐趙構美化﹐謂其得天助故能金兵鐵蹄下逃脱﹐這些掩蓋趙構貪生怕死﹑倉皇逃竄狼狽相。

高宗慌忙南渡後,後逃至常州、無錫、吳縣(今江蘇蘇州)、杭州。

杭州下詔罪己,雲「昨金人逼近,倉卒南渡,錢塘,勢」。

,江寧(今南京)為建康府,升杭州臨安府,擬於建康。

是年十月,金帥兀朮即完顏宗弼(?一1148)率兵繼續南下,高宗倉皇建康逃至臨安,赴越州(今浙江紹興)。

十一月,金兵渡江,陷建康,高宗逃至明州(今浙江寧波)。

十二月,金兵連下臨安、越州,於是高宗逃至定海(今浙江鎮海)、昌國(今浙江定海)一帶,由此入海而南,奔至温(今浙江温州)、台(今浙江臨海),於建炎四年(1130年)正月,舟次温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