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納捷科技是2017年資策會衍生獨立公司,秉持國家資源精神,打造產品化產業化解決方案,主軸是能源相關AIoT解決方案。
碳排能源息息相關,企業目前面臨困境是國家管制,金管會、經濟部到中小企業部敦促減排;是國際管制,像歐盟碳邊境關税;第三客户立場,我們輔導過多客户,不管是Apple、台積電、愛迪達要求供應商往淨零邁進,每年要做碳盤查、能源盤查到減碳。
[NOWnews今日新聞]金兔年封關倒數,在台積電領軍下,台股突破萬八關卡,台股今(29)日漲124.6點,漲幅0.69%,指數來到18119.63點,創波段新高。
而以往農曆年節前後台股漲多跌…【財訊報/劉敏夫】外電報導指出,知名金融研究調查機構Wrightson ICAP方面認為,美國聯準會退出縮表啟動時間看起來部分預期要,且。
【時報記者任珮雲台北報導】2023年後疫情時代,2024金龍年全球經濟各地地緣政治風險持續不斷,紅海危機幹擾全球應鏈中,揚帆起航。


但是,引發回購市場領域錯配情況下,聯準會是否誤判了可以收緊程度,於這個問題,市場爭論。
幾位投身論戰聯準會決策者並認為量化緊縮(QT)是個迫在眉睫問題。
同時,隔夜逆回購協議工具需求下降速度超過了聯準會資產負債表規模下降速度,表明流動性正在回歸銀行系統,銀行準備金,這使得此類轉向那麼。
Wrightson首席經濟專家Lou Crandall週一在研究報告中寫道,目前估計這並不能完全排除聯準會到7月拍賣週期美國公債減碼規模每月600億美元降至300億美元可能性。
然而,這確實表明量化緊縮退出時間表啟動日期有可能偏向於,而不是。
市場參與者預計,本週利率決定後,會聽到有關聯準會資產負債表計畫訊息。
世界貿易組織(WTO)首席經濟學家歐薩(Ralph Ossa)29日指出,有鑑於全球經濟預期,復海危機地政治因素影響跨國貿易,WTO恐會下調於貨物貿易成長預測。
【時報記者任珮雲台北報導】2023年後疫情時代,2024金龍年全球經濟各地地緣政治風險持續不斷,紅海危機幹擾全球應鏈中,揚帆起航。
瑞銀集團本週當前經濟環境產業,提出洞見。
瑞銀預估今年台灣經濟成長率可達3.1%,其成長速度是亞洲冠;但受到美國可能出現經濟衰退,FED今年3月啟動降息,台灣央行基於FED降息和台灣通膨已降温,信貸增速回歸常態下,料台灣央行可能3月跟進美國降息,幅度半碼。
台股加權指數預測方面,瑞銀估台股企業獲利年增19%支撐下,預估年底目標指數18450點,指數區間16450點19920點之間。
瑞銀投資銀行研究部亞洲和中國經濟師鄧維慎(William Deng)認為,2024年全球經濟會放緩。
預期會2023年3.2%年增,進一步放緩到20273.1%。
美國方面,2024年經濟增速會放慢,可能衰退,因此,FED會3月啟動降息。
亞洲經濟增速下滑到5.1%,其中,中國大陸方面,會2023年5.2%下滑到4.6%。
三大法人買超169.15億元,其中外資買超127.76億元,投信、營商買超15.08億元及買超26.32億元。


延伸閱讀…
這反應了瑞銀台【時報-台北電】台股29日股匯雙漲!在外資擴大買超及台積電及AI族羣漲勢持續下,指數開高走高,攻上萬八收18119點,上漲124點,續創近2年,不過農曆封關量能開始收斂、交投,台積電將引領指數表現。
美股收盤,財報預期,主要指數續創高,其中道指上漲224點、那指收高172點,台積電ADR下跌0.24%。
元投顧指出,台股突破前,惟周KD、周MACD未過,指數技術指標呈現背離現象,有技術性修正風險,下檔支撐觀察走揚13周移動線。
元投顧表示,台股29日隨著權值龍頭台積電(2330)續強表態,AI概念包含ODM、板卡、散熱、PCB、伺服器滑軌指標股,股價全面走揚,激勵指數創下波段高點,農曆封關日進入倒數,市場追價意願略顯保守,終場加權指數上漲124.6點,18119.63點作收,成交量2257.45億元;櫃買指數漲幅達0.8%,持續5日均線之上高檔震盪。
美股收盤方面,美國財政部調降本季融資需求,週一美債殖利率下跌,激勵、亞馬遜科技巨擘收紅;、超微延續漲勢;終場道瓊、標普500上漲0.59%0.76%【時報-台北電】市場傳出有關消費國中國,房地產行業困境新消息,令投資者中國需求前景疑慮加劇,加上美元指數美國聯邦儲備理事會(FED)會議前上揚,使得銅價承壓下挫,價吸引承接買盤進場,致倫敦(LME)銅價小幅上揚。
分析師表示,此前消費國中國,央行銀行系統注入大量資金,推振上週銅價一度觸及3周以來新高8,599美元,但中國國家統計局週六公佈,2023年全年中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同比下降2.3%,與此同時,多次延期盤聆訊後,主要境外債券持有人羣體加入羣攻下,背負逾3,000億美元巨債中國恆大集團,週一香港高等法院頒令清盤,隨著中國房地產困境定性,以及情緒消退,另外上海期貨交易所監控倉庫中銅庫存自1月初以來增加50%以上,庫存增加,疊加美元指數上漲,美元走強使得美元計價金屬價格貴失去吸引力,打擊多數有色金屬價格下跌。
終場週一(1/29)報價,倫敦金屬交易所(LME)期錫下跌335美元,報每公噸26,329美元;期鎳下跌346美元,報每公噸16,439美元;期鋅下跌25.5美元,報每公噸2,552美元;期鋁下跌10美元,報【時報-台北電】台股29日加權指數收18119.63點,漲124.60點或0.69%,總成交值2304.63億元。
三大法人買超169.15億元,其中外資買超127.76億元,投信、營商買超15.08億元及買超26.32億元。
延伸閱讀…
外資賣超前十大個股,依類分,9檔電子股、1檔傳產股;依股價分,3檔百元股、1檔中價位股及6檔銅板股;賣超張數方面,2檔賣超上萬張,榜首聯電(2303),賣超2萬7906張,羣創(3481)、華航(2610)名列二、三名,賣超1萬2797張及賣超7894張。
第四及第五名旺宏(2337)、緯創(3231),其他依序英業達(2356)、華邦電(2344)、(4968)、(2409)及(2382)。
●外資29日賣超前十名: 1.聯電(2303)收49.45元,跌0.35元或0.70%,外資賣超2萬7906張。
2.羣創(3481)收16.95元,跌0.05元或0.29%,外資賣超1萬2797張。
3.華航(2610)收20.70元,股價持平,外資賣超7894張。
4.旺宏(2337)收29.50元,跌1.05元或3.44%,外資賣超7407(中央社記者張良知台北2024年1月30日電)統一企業(1216)董事會通過授權,擬透過持股100%子公司凱友投資持有韓國熊津食品(Woongjin Foods Co.,Ltd.)20.68%股權股東提出股權收購要,將持股提升100%;若收購,將有助進一步提升認列轉投資營收及獲利。
統一集團多角化經營策略下,統一之前持有韓國熊津食品79.32%股權,統一集團董事長羅智「打造亞洲流通生活平台」戰略,疫情後加速串連亞洲各點,擬進一步提高熊津食品股權。
統一企業食品業起家,集團採行「多角化」經營策略,跨足通路、生技醫藥、美妝、百貨、物流,居台灣食品業龍頭地位。
統一日前完成併購台灣家樂福,進一步鞏固在台灣零售業龍頭寶座,營業額直接跳升「坐五望六」,下個目標年營收7000億元邁進。
事業體多角化發展,統一企業1992年開始拓展海外市場,統一速食麵進軍中國北京生產上市,開啟中國市場佈局,接著日廠合作,並事業版圖延伸東南亞市場。
統一集團2013年完成世代交棒,羅智先正式創辦人高清愿手中接下董事職位,製造、通路基礎下,帶領統一集團轉型,朝向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