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下旬,走進湖北省南漳縣東鞏鎮陸坪村一片吊瓜基地,一個個圓滾滾吊瓜掛藤蔓下,構成豐收畫卷。
“半成品生瓜子深加工後,每畝收益可達6000到8000元。


“現在是吊瓜採摘旺季,基地每天打籽能打5000斤以上,沖洗、晾曬,然後加工。
”當地吊瓜產業發展迅速,王春玲家裏4畝地流轉給基地種吊瓜。
村裏像她這基地做零工有五六十人,在家門口一天能掙100元。
“半成品生瓜子深加工後,每畝收益可達6000到8000元。
”東鞏鎮副鎮長方晴説。
今年9月份以來,方晴吊瓜採摘、加工和銷售事,因為他有另外一個身份——東鞏鎮吊瓜產業鏈黨委書記。
”方晴説,零散發展吊瓜產業現在覆蓋東鞏鎮陸坪村、杜家坪村19個村,年產值1000萬元以上,惠及農户784人。


延伸閱讀…
”方晴説,企業、農户普遍希望有個有力組織各類資源整合起來,於是有了產業鏈黨委,鄉鎮領導任黨委書記,農業龍頭企業負責人任副書記,零散吊瓜種植合作社、企業聚集起來,抱團塑造產業鏈條,提升產品附加值,拓寬銷售渠道。
“黨組織建在產業鏈上,聚集黨員共謀產業發展,像有了‘大腦中樞’,能及時調配、統籌各方資源,農技專家、種植能手、龍頭企業家、黨員志願者是產業鏈黨委‘後援團’,解決產業發展難題。
”方晴説,零散發展吊瓜產業現在覆蓋東鞏鎮陸坪村、杜家坪村19個村,年產值1000萬元以上,惠及農户784人。
延伸閱讀…
看似不起眼吊瓜成為村民“金瓜”。
南漳縣是山區農業縣,農户打獨鬥、分散經營、競爭力不強問題是當地農業發展痛點。
去年以來,南漳資源稟賦,圍繞食用菌、吊瓜、有機稻優勢產業,強化黨建引領,黨組織建在產業鏈、黨員聚產業鏈,推動農產業鏈、集體經濟壯產業鏈、鄉村治理融在產業鏈,通過輪值商事、書記例會制度,及時協調解決項目建設、用工、資金難題,助力產業發展。
黨建引領聚合力,目前南漳縣食用菌產業鏈聚攏生產、加工、銷售環節經營主體932家,形成菌種研發、菌菇生產、加工全鏈條發展模式,吸納業人員超3萬人,預計2023年綜合產值可突破42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