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楊堤紅蓼灘頭】沉醉東風 |黃蘆岸白蘋渡口 |全文翻譯賞析 |

【綠楊堤紅蓼灘頭】沉醉東風 |黃蘆岸白蘋渡口 |全文翻譯賞析 |

黃蘆岸蘋渡口,
楊堤紅蓼灘頭。

雖無刎頸交,
有忘機友。

點秋江白鷺沙鷗。

殺人間萬户侯,
不識字煙波釣叟。

白樸(1226-1306年) 字仁甫、太素,號蘭谷先生。

他關漢卿、馬致遠、鄭光祖並稱「元曲四大家」。

其雜劇、散曲作品見長。

所作雜劇今知有十六種。

另有詞集《天籟集》,集後附有散曲小令三十七首,套數四套。

雙調:元曲宮調之一。

沉醉東風:曲牌名字,於宋詞中詞牌。

漁夫:這首曲題目。

這樣生活是多麼自由自在、啊!讓那些居廟堂萬户侯們空羨慕吧。

綠楊堤紅蓼灘頭 Play

蘆:蘆葦,多年生草本植物,常生於水邊。

蘋:蕨類植物,生於水中,叫田字草。

蓼:一年生草本植物,花色淡紅或淡綠,叫水蓼。

刎頸交:友誼可以掉腦袋朋友。

忘機友:淡泊寧靜,毫無機巧之心朋友。

鷺:一種鳥,而,頸長。

其中白鷺、蒼鷺。

鷗:一種鳥,多生活水邊,魚食,頭、嘴扁平、羽毛多白色。

殺:態度來鄙視。

萬户侯:漢代侯爵一級,享有一萬户農民賦税。

後來泛指高官貴爵。

煙波:煙霧籠罩水面。
綠楊堤紅蓼灘頭

釣叟:釣魚老翁。

黃蘆片片岸邊,蘋生長渡口旁;
綠色楊柳輕拂堤壩上,粉紅蓼花蓋灘頭。

雖然有捨命至交,但不乏毫無心機朋友:
且看碧綠秋江上,點綴著斑斑點點白鷺沙鷗。

煙波江上不識一字釣魚老翁,
地鄙視人間萬户侯!
沉醉東風  漁夫詞    白樸《翻譯》       秋江岸上黃蘆搖盪,渡口旁邊蘋點頭,堤旁上楊葱鬱,江灘頭蓼。

這秋日江南水鄉,持一支釣竿,駕一葉扁舟,泛舟江上。

雖有刎頸交,有許多毫無機巧之心朋友,那點綴秋江上白鷺沙鷗,我伴侶。

這樣生活是多麼自由自在、啊!讓那些居廟堂萬户侯們空羨慕吧。

問我是誰嗎?我只是一個一字不認江上釣魚老翁。

       秋江岸上黃蘆搖盪,渡口旁邊蘋點頭,堤旁上楊葱鬱,江灘頭蓼。

這秋日江南水鄉,持一支釣竿,駕一葉扁舟,泛舟江上。

雖有刎頸交,有許多毫無機巧之心朋友,那點綴秋江上白鷺沙鷗,我伴侶。

這樣生活是多麼自由自在、啊!讓那些居廟堂萬户侯們空羨慕吧。

問我是誰嗎?我只是一個一字不認江上釣魚老翁。

    黃蘆、蘋、楊、蓼,色彩紛呈,相映成趣,畫出江南水鄉明豔秋景。

秋是垂釣季節,岸邊、渡口、堤上、灘頭,漁夫足跡到之處。

    環境,漁釣為生,世無爭,有刎頸交無妨,但有忘機之友確更中意。

而那點綴秋江碧水上白鷺、沙鷗這樣忘機友!鷗鷺友,可知漁夫羣,見人間、沒有忘機友可尋。

這種環境中生活,一字不識漁夫會鄙棄人間萬户侯。

    隨著人類社會敗壞,人間有相交朋友。

作者只能眼光投向古人讚頌過忘機鳥 — 白鷺和沙鷗。

人類啊,這嗎?如果人人能處世、善意待人、忍讓克己,世界至於此呢?《詳細賞析》      〔沉醉東風〕〈漁夫〉其中有代表性一首小令。

「黃蘆岸蘋渡口,楊堤紅蓼灘頭」,小令開頭兩句描寫了漁夫處環境。

描寫這一環境時,作者顯然是精心選擇了四種具有色彩景物,「黃蘆」、「蘋」、「楊」、「蓼」,這四種景物不僅説瞭一個區域———即江南水鄉和時令季節,一個垂釣季節———秋天。

而且,作者這四種景物「岸邊」、「渡口」、「堤上」、「灘頭」聯繫起來,以此展現出「漁夫」所處環境是那樣、。

小令開頭兩句,仗工整,展示了優美的風景畫。
綠楊堤紅蓼灘頭

       處風景如畫環境中「漁夫」,需要有朋友交流談心。

「雖無刎頸交,有忘機友」,「雖」、「卻」這一關聯詞語運用,突出了「漁夫」有坦誠相見知心朋友。

「刎頸交」,極言交誼,能性命朋友。

「漁夫」雖沒有「刎頸交」朋友,事實上「漁夫」世無爭,淡泊名利,他需要性命朋友。

他需要是「忘機友」,是那種彼此之間相待,毫無心機朋友。

那麼,「漁夫」「忘機友」哪裡呢?「點秋江白鷺沙鷗」,這一句表面上看來是作者寫江上景,「漁夫」色彩、風景如畫環境中垂釣,眼前他看到是,千里清秋碧波蕩漾「秋江」,是江上展翅飛翔白鷺、沙鷗,藍天、綠波,加之白鷺、沙鷗,使「秋江」優美的景色,生機盎然。

然而,作者此用意寫江上景緻,而是點出「漁夫」「忘機友」不是別的,恰是那些江上飛翔「白鷺沙鷗」。

言下之意,「漁夫」所需要「忘機友」人間是尋覓到,因為朝廷、官場中人人之間爭權奪利到了你死我活地步,有誰能毫無心機呢?!既然如此,「漁夫」只得人世外找「忘機」白鷺、沙鷗為友了。

       中國古典詩詞中,鷗鷺是一種具有內涵意象,如「不羨魚蝦利,尋鷗鷺盟」(宋黃庚〈漁隱〉)、「避虎狼,盟鷗鷺,是個識字漁夫」(元胡祗遹〔沉醉東風〕),鷗鷺成為毫無機巧之心一個象徵。

因此,那些離塵世、淡泊名利隱士願意鷗鷺友。

「點秋江白鷺沙鷗」一句,可謂一箭雙雕,既形象生動地展現了「漁夫」垂釣時所見江上景色,含蓄地表露出「漁夫」情操,情景融一體。

⑷忘機友:機,機巧、心機。

綠楊堤紅蓼灘頭 Play

延伸閱讀…

白樸《沉醉東風·漁夫》全文翻譯賞析

黃蘆岸白蘋渡口,綠柳堤紅蓼灘頭。

字仁甫,一字太素,號蘭谷。

原籍隩州(今山西河曲),後居(今河北)。

父親白華曾任金朝樞密院判,母親早亡。

白樸幼年時鞠養於元問。

後,博學能文。

其後父親居於滹陽。

金亡後,放浪形骸,堅決不仕。

元朝一統江南後,移居金陵(今南京市),諸寄情山水,詩酒娛。

白樸是元曲四大家之一,幼經喪亂,常有滿目滄桑歎。

詩詞、散曲作品甚多,其中散曲工。

所著雜劇十六種,現存《梧桐雨》、《東牆記》及《牆頭馬上》三種。

白樸(1226—1306) 原名恆,字仁甫,後改名樸,字太素,號蘭谷。
綠楊堤紅蓼灘頭

漢族,祖籍隩州(今山西河曲附近),後徙居(今河北縣),晚歲寓居金陵(今南京市),未仕。

他是元代文學家、曲作家、雜劇家,關漢卿、馬致遠、鄭光祖合稱元曲四大家。

代表作主要有《唐明皇秋夜梧桐雨》、《裴少俊牆頭馬上》、《董月英花月東牆記》。

翻譯金黃蘆葦鋪滿江岸,白色蘋花飄蕩渡口,碧綠楊柳聳立江堤上,豔野草渲染着灘頭。

雖然沒有生死之交,有毫無機巧算計之心朋友,數那些秋江上自由自在鷗鷺。

鄙視那些達官貴人們,那些不識字江上釣魚翁。

註釋⑴黃蘆:綠柳水邊生長植物。

蘋(pín):一種水中多年生植物。

⑵蓼(liǎo):一種水邊生草本植物,開白色或紅色小花。

⑶刎頸交:刎,割;頸,脖子。

刎頸交即生死朋友意思。

友誼,雖刎頸後悔朋友。

⑷忘機友:機,機巧、心機。

延伸閱讀…

【元曲欣賞】沉醉東風.漁夫

沉醉東風漁父

忘機友即設心機、無所顧忌、毫無算計技巧心朋友。

⑸點:點點、數,這裏是形容詞作動詞。

⑹殺:鄙視。

萬户侯:是漢代具有萬户食邑侯爵,此泛指高官。

⑺叟:老頭。

  這支曲子一二兩句,仗,寫景如畫,點染出無比秋江圖。

然而這是表層,作者另有深意。

作畫顏料是精心選擇,所畫景物是精心選擇,整個環境是精心選擇。

選取“黃”“”“綠”“紅”四種顏料渲染他精心選擇那四種景物,不僅獲得了色彩豔效果,而且展現了地域和節令。

看到“黃蘆”“蘋”“楊”“蓼”相映成趣,聯想到江南水鄉秋光。

而秋天,垂釣黃金季節。

讓“黃蘆”“蘋”“楊”“蓼”搖曳於“岸邊”“渡口”“堤上”“灘頭”,這活畫出“漁夫”活動場所,同時“漁夫”那些場裏怎活動,以及一種什麼樣心態活動,想象了。

  那麼環境裏打魚生,固然,但如果只是一個人,,所以還該有朋友。

三四兩句,那位“漁夫”找來了情投意合朋友。

“雖無刎頸交,有忘機友”是偶句,讓步,後轉進,有回環流走。

友誼,雖刎頸後悔朋友叫“刎頸交”。

“漁夫”人無爭,沒有這樣朋友並不得事。

淡泊寧靜,毫無機巧之心朋友叫“忘機友”。

於“漁夫”來説,他需要這樣朋友,有這樣朋友,令人羨慕。

  一二兩句寫了“岸”、“堤”、“渡口”和“灘頭”,意味着那裏有江,但沒有正面寫江,因而無法描繪江上景。

寫“漁夫”應該寫出江上景,此,作者不僅是懂得,而且懂得什麼時候寫。

寫了“有忘機友”後,他寫江上景了。

“點秋江白鷺沙鷗”,寫景生動。

“秋”字修飾 “江”,點明瞭季節。

一個“點”字,得。

如果平平淡淡地説,那過是:江面上有點點鷗鷺。

如今變形容詞動詞,並且鷗鷺着色,出現了白鷺沙鷗點秋江生動情景。

寫景而言,這夠高明了。

但高明之處於借景寫人。

前面寫漁夫有“忘機友”,那“忘機友”指 “點秋江”“白鷺沙鷗”。

鷗鷺友,既表現“漁夫”,説“忘機友”,人間無法找到。

古代詩人往往讚揚鷗鷺“忘機”。

於他們認為只有鷗鷺沒有“機心”,所以願鷗鷺友。

李白説:“明朝拂衣去,白鷗盟。

”黃庚《漁隱》詩,“不羨魚蝦利,尋鷗鷺盟”表現漁夫高尚品德,可作這隻曲子註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