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爐意思】這麼重要 |民俗亂彈 |香爐是什麼意思 |

【香爐意思】這麼重要 |民俗亂彈 |香爐是什麼意思 |

歡迎回來《獨立評論》!
您可以使用此天下雜誌羣帳號,繼續體驗天下雜誌會員服務,詳細內容請參考此結。

廟宇是人們祀神祈報場所。

民間信仰是信仰、儀式、觀念表徵生活各層面,包括了實體廟宇營建,空間中間、、前後、近去解析諸神世界;上香、獻供、化金去維持運作;從五官感受、肢體行為去體驗。

」古籍裡「馨」字或「香」字,是描述食物或酒所散發甜味。

香爐意思 Play

香火儀式中,香爐是不可或缺用具。

香爐安置神像前位置,伴隨廟宇發展、興修或重大事件而換,可能新增祀神而增加,會廟宇規模擴大而製作尺寸、作工緻爐。

香爐廟宇共存,是廟宇社經地位神靈力量展現。

廟內神像香爐重要性、神聖性,是要信仰脈絡中看待,沒有附著祭祀空間、沒人膜拜神像,或是沒人行香爐,淪為物品,像一間廟如果沒有祭祀行為,只是空有外殼建築。
香爐意思

漢人信仰香火觀念中,是一種媒介,焚香、香灰、香爐三者結合,是展現。

漢文化焚香祭祀作法始於漢代,先秦時期,氣味是上通神媒介,如《詩經》〈大雅‧生民〉説:「印盛於豆,於豆於登。

其香始升,上帝居歆。

」古籍裡「馨」字或「香」字,是描述食物或酒所散發甜味。

歷代香爐造形有豆式、鼎式、鬲式、簋式、樽式,大多是承襲先秦時期於盛放食物或酒青銅食器或酒器。

從先秦時期食物或酒所散發氣味祭祀神靈,到漢代有焚香祭神行香儀式,焚香上昇氣煙霧食物或酒所散發氣味結,有「香象徵著食物,爐象徵著食器」觀念。

台灣民間形容神靈「吃香火」,這種説法作神食物,認為神靈如人類每日需進食,香煙,可常保靈力存在。

許多廟宇執事人員早晚需向廟內諸神上香、奉茶,有聚落居民採取輪流方式,每日負責人前往廟內上香。
香爐意思

人神靈之間互惠,受人煙祭拜神靈有能力去庇佑人祈願,感受到神靈眷顧人自稱「爐下」。

曆12月送神後,封爐插香。

廟宇諸多供具中,香爐製作到啟,需遵循傳統禁忌儀式。

作為神靈人中介物質,實質香爐往往代表無形神靈場,可以讓人接近神靈。

香爐意思 Play

延伸閱讀…

【民俗亂彈】為什麼台灣民俗中的「香爐」這麼重要?

搜索結果_説別人是香爐,香爐是什麼意思?

安爐時會爐腹內入寶,其位置經堪輿師擇定。

若是分靈,廟宇會香爐內添入祖廟香灰,安爐過程如神像開受到重視。

而新廟落成入火安座時,香爐是神像迎入新廟。
香爐意思

香爐在台灣民間信仰重要性,表現祭祀時,可以有香爐而無神像,卻不能有神像而無香爐。

神像是祭拜主體,許多祭祀場閤中有爐,因為香火能使神靈存在。

於神像而言,香爐擺放在廟宇處,並位在廟宇參拜動線上,香客可以觸及。

作為神靈人中介物質,實質香爐往往代表無形神靈場,可以讓人接近神靈。

延伸閱讀…

香爐是什麼意思- 心情板

香爐- 維基百科,自由嘅百科全書

廟入火安座,迎香爐入廟。

行香,是空間營造方式廟宇是民間信仰崇祀神場所,其建築營造室內神像、香爐、匾額器物安排,是空間位序運作,藉由有形建築器物,表徵民間信仰意涵。

信仰者集聚廟內,凝聚對信仰共識,並透過五感,體驗廟宇空間傳達出的神聖性。

台灣傳統廟宇院落建築,格局內外象徵了祀神主次分明,而一些格局廟宇建築,組羣中表現各空間層次差異。

香客從三川門到正殿位移、正殿與偏殿互動,乃至整座廟宇結構,構成連續性流動空間。

廟宇中香爐祀神主次,而有天公爐、主神爐、祀神爐、陪祀神爐,空間而爐配置廟宇各處。

一座廟宇香爐數量不僅是應廟內祀神,是考量空間規劃。

許多民眾應該有經驗,進入廟宇後點燃線開始祭拜,廟宇入口處附近會有告示説:要燒幾枝線、要如何參拜、參拜順序,會爐位置一一標示繪製成圖,讓香客可以遵循著參拜動線前往各座香爐祭拜上香。

40年代中國四川事科學技術史研究Joseph Needham注意到,中國人祭拜行為香爐密不可分:這種爐是大型,,往往十分古老,青銅或鑄鐵製而成,安置殿前庭院內,殿內祭壇或經桌上安放一具……一座道觀中對象並非任何神像,或是神畫,或是道教三位一體(三清),不是神壇本身,而是放在它上面香爐。

……每一次典禮,香爐中點著了火(發爐)開始,而每一次典禮隨著回到香爐(復爐)而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