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水變清】罕見畫面史載 |僅43次 |史載僅43次 |

【黃河水變清】罕見畫面史載 |僅43次 |史載僅43次 |

紅星新聞報導,遊客薛先生表示,他是2024年元旦假期過去參觀,當時景區所有遊客免票。

「印象中黃河水是,結果去了後看到河流和瀑布,陽光照射下能看見彩虹,。


薛先生説,當時觀看壺口瀑布有上百人,讓他印象有冬天景區欄杆和河岸上結了厚厚的冰,有種東北冰天雪地感覺。

報導,壺口瀑布陜西側工作人員確認,這些天壺口瀑布水確實。

今年1月,壺口瀑布陜西側所有遊客免費,來打卡人多。

報導指出,黃河水利委員會黃河上中遊管理局原副總工程師李敏分析稱,壺口瀑布水質變清有三點原因,一是近年來黃河水基礎含沙量變少,二是冬季上游來水變少,三是萬家寨水庫沉澱。

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綠色發展基金會鄰裏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組副組長馬盛表示,幾代人努力,目前黃河治理顯著,變清變綠。

「然而這種目前還是階段性、季節性,要想徹底消除泥沙影響,還需要繼續加強黃土高原植樹造林工程,嚴格控制黃河流域汙染物排放,盡可能減緩氣候變化速度,並及時發現和處置水環境突發事件,防止水環境質量惡化。

東漢時期,班固寫《漢書·地理志》中詳細描述了當時黃河,書中首次出現了黃河二字。

黃河水變清 Play

今年春運期間預計每日有16班、合計共有640… 初,《三國演義》作者羅貫中寫過詩詞:「普天有道聖人生,大地山川盡效靈。

塵濁想應淘汰盡,河萬裏一時」,這首詩和黃河清聖人出一個意思。

清朝雍正四年,黃河水突然變清,持續了幾年時間,舉國上下視為祥瑞,雍正寫下了2000多字《河清頌》。

古代重視黃河變清,是因為黃河變清代表那幾年黃河上游降雨量增大,全國上下農業產量增大,農業社會這代表著人民生活變好,所以是祥瑞。

至於黃河清聖人出這句話來歷,可以追溯到唐朝鄭錫《日中有王子賦》中所寫傳世名句「河清海晏,時和歲」。

黃河變清了,大海了,會天下太平,五穀豐登。

因為唐朝後黃河是,,而以前不是這樣。

黃河是中華民族母親河,但以前並,叫黃河。
黃河水變清

中國最古老字書《説文解字》中,黃河稱謂是「河」。

,沒有一個叫黃河,以前黃河水,否則可能孕育中華民族。

但春秋戰國時代開始,黃河水開始變得。

《左傳·襄公八年》中寫過這樣句子,「俟河之清,人壽幾何」,意思是人壽命,黃河變清是可能了。

這句話説戰國時期,黃河了。

但稱為黃河,因為那時候黃河並不是。

漢朝初年,史書中首次出現了「濁河」這樣字眼,這是「河」、「上河」、「九河」、「中國河」徹底變標誌。

東漢時期,班固寫《漢書·地理志》中詳細描述了當時黃河,書中首次出現了黃河二字。

唐之後,黃河成為了黃河稱謂,流傳。

但習慣了數千年黃河人們,盼望突然變黃河能某一天突然變清。

於是,唐朝鄭錫留下了「河清海晏,時和歲」這樣名句,而黃河清聖人出這樣諺語民眾中口口相傳。

但是黃河,這一黃1000多年,一碗水半碗沙,中間只有時間能變,所有時間河水是黃色。

,中國大陸氣温變低了,降雨減少了,黃河流域植被無法生存,導致水土流失增加,中間氣温反彈時間寥寥無幾。

但如今,黃河變清了,而且是那種,連沙漠開始積水了。

如今你去黃河旅遊,看不到黃色河水了,黃河度和長江差不多了。

整座黃土高原全部坐落黃河流域,其面積佔到了黃河流域85%,可以説土高原狀態直接決定了黃河狀態。
黃河水變清

建國前,黃土高原森林覆蓋率是0.9%,寸草不生,到處是黃土,毛主席當年延安住窯洞照片很多人看過。

説建國前,就算是30多年前,黃土高原是下面這個樣子。

這種地方到處是黃黃土,放眼望去一點綠色沒有,人類怎麼種莊稼?是怎麼活下去?當時黃土高原農民通過「淤地壩」方式來保留水土,意思山丘溝道中修建大壩,強行攔截所有衝刷下來水土,砂土流到這裡後會堆積一起,形成一片平原,然後利用這點水土種莊稼。

,這種辦法不是每個地方可以,只有地形才能產糧食,而且居民用水,頂多養活一點莊稼。

但沒辦法,有得吃了,所以黃土高原農民了上千年。

到三四十年前,黃土高原中國農民,通過「淤地壩」方式換那一點點可憐糧食。

但如今,黃土高原大變樣了。

這個洪水,有多?照片上所謂湖泊,會會只是臉盆積水?淹出來湖泊確實不是什麼大湖,但足夠倒逼塔克拉瑪幹沙漠駱駝學游泳。

黃河水變清 Play

延伸閱讀…

黃河清-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黃河變清了?民眾拍「清流飛瀑」罕見畫面史載「黃河清」僅43次

同樣黃土高原窯洞,如今變成了這個樣子,眼綠色。

整個黃土高原變綠了,水土流失減少。

以前,每年黃河帶走泥沙高達12億噸,2021年有2.68億噸,水土流失只剩下了一個零頭。

黃土高原變綠,名列中國四大沙地之一毛烏素沙漠,徹底消失了。

毛烏素沙漠位於鼎鼎大名河套平原,遠古時期是牛羊、水甜草美的土地。

但是唐朝初年,毛烏素沙漠開始形成,侵吞了大量草地。

嗯,是唐朝,中國漢唐盛世尾巴。

整整一千多年,毛烏素沙漠是北方一霸,風沙漫天,寸草不生。
黃河水變清

但如今,毛烏素沙漠中國徹底消滅,一點沙沒剩那種徹底消滅。

放一個毛烏素沙漠前後比圖,看得。

之所以出現這樣情況,原因是氣温升高,氣候活動增強,降雨增大。

農牧分界線是降雨400毫米,南方降雨量動不動800~1600毫米,增大個幾十毫米不起眼。

但北方乾旱地區要是增大個幾十毫米,那效果逆天。

加上我們人工幹預,植樹造林,大大加速了黃土高原變綠和毛烏素沙漠消失進程。

北方地區多個幾十毫米降雨,效果有多逆天?今年10月份,新疆中國沙漠,塔克拉瑪幹沙漠發了洪水,沙丘中出現了大量湖泊,場景震撼,顛覆人類三觀。

這個洪水,有多?照片上所謂湖泊,會會只是臉盆積水?淹出來湖泊確實不是什麼大湖,但足夠倒逼塔克拉瑪幹沙漠駱駝學游泳。

延伸閱讀…

「史載僅43次」黃河水變清壺口瀑布見彩虹

黃河變清了,沙漠積水了,駱駝在游泳逃命

如果有駱駝偷不肯學游泳,那只能淹死沙漠裡。

這不是塔克拉瑪幹沙漠第一次發洪水了,今年7月塔克拉瑪幹沙漠發過一次洪水,中石化沙漠裡設備淹了,迫使中石化沙漠裡抗洪搶險,保護設備。

當年塔克拉瑪幹沙漠設計產油基地時,設計師做夢沒想到沙漠裡要考慮防洪問題吧。

中國北方降雨增長同時,今年中國南方出現了大旱,洞庭湖水域縮小。

比如説發洪水塔克拉瑪幹沙漠,年降水超過100毫米,年份只有四五毫米,北方大部分乾旱地區降雨量兩三百毫米。

而長江流域降雨量,800~1600毫米之間。

給北方加100毫米降雨量,植被水平會天翻地覆,而南方減100毫米降雨量撓。

當年黃河變清時候,南方降雨一點,可能如今要,因為全球氣温升高帶來是海洋總蒸發量提升,帶來是全球總降雨量提高。

當年長江流域雲夢澤,堪稱是。

王者榮耀裡瑤,為什麼説雲夢澤有東和西?因為雲夢澤以前了,看不見東邊,看不見西邊。

「跳進黃河洗不清」最初用來形容黃河,但近日有民眾陝西延安黃河壺口瀑布拍到「清流飛瀑」景像,人感慨「黃河水變了」。

實際上,大陸民間傳説中有句話是「千年見黃河清」。

《貴州日報》指出,史料記載黃河水清一共有43次,一次1727年,黃河澄清2000多里,持續20多天。

2020年發生過,濁浪滔天黃河壺口變成清流飛瀑。

壺口瀑布過去是濁浪滔天,如今拍到是清流飛瀑。

為何黃河水是?實際上,是因為中游流經黃土高原,支流帶入大量泥沙,使其成為世界上含沙量河流,1977年錄得含沙量達920公斤/立方公尺。

有民眾調侃,舀一碗水,半碗是沙。

古籍有載:「黃河鬥水,泥居其七」。

近代實測資料分析,黃河幹流含沙量為世界河流冠,年輸沙量達39億噸。

黃河泥沙九成來土質疏鬆、易蝕易散黃土高原。

這裡每逢暴雨衝刷會流失大量水土,奔入黃河。

不過,1949年後,當局加強黃河治理,「沙退河清」正成為現實:測算,近20年來,黃河中游每年攔減入黃泥沙超過4億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