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 2023 一整年我讀了 93 本書,發表 81 篇閲讀心得,趁著歲末選出我今年喜歡 10 本書。
這次挑選書推薦有三個特色:(1) 能夠顛覆舊觀念、(2) 帶來思考方向、(3) 值得反覆回味書。
希望大家都能透過閲讀書鍛鍊思想、學習新知,追尋屬於自己新方向。
以下書單我閲讀日期排列(讀排愈前面),我會分享這些書籍讀後心得、我得到啟發、以及適合推薦怎樣讀者。
每一本書我會附上讀書心得長文結,如果你有話,可以直點進去閲讀全文。
接下來,讓我們開始今年書推薦吧!p.s. 如果我前幾年 Top 10 書單感興趣,歡迎延伸參考我 2022年、2021年、2020年、2019年、2018年推薦書單。
第一本書是我打心底認為「每個人讀」。
《愛藝術》這本書談論主題了,而且談得太好了。
這個主題:愛。
這本書挑戰了我們於愛看法,刺激我們評估和省思自己價值觀,並且鼓勵我們一種主動、更負責任方式,生命當中去愛。
像是作者認為,愛是一種主動能力,而不是等待。
愛,是一門可以理解、分析和練習「藝術」。
愛,是一種喚起愛能力。
他透過這本書批評了新聞產生消費行為,他提出了如何充斥著各種資訊世界中找到自我,如何這個和我們大腦原始設計完全相反世界裡,避免陷入資訊超載困境。


只有在我們主動給予同時,愛會喚醒。
有一個讓我感到印象觀念:如果我愛一個人,我會愛所有人,會愛世界,會愛生命。
愛,不是限於和對象關係,而是一種態度。
我相信,如果能讓多人認識這本書,這個世界會變得。
《你拿什麼定義自己?》這本書是「英國當代管理思想大師」查爾斯.韓第(Charles Handy)自傳,整本書會流於古板傳統説教,而是很多自我反省和現況質疑,並且身體力行去實踐和驗證。
我讀這本書時候,感到一股共鳴,以及一種「理解」感覺。
韓第 49 歲那年起,他身體力行他理論,離開組織,成為一隻跳蚤工作者,身兼作家、廣播節目主持人、教授、演説家、企管顧問多種職業。
書中鉅遺分享了這段心路歷程轉折和發展。
我覺得,我運能年時候體驗到這種領略。
這本自傳當中,我能窺見了管理大師視野高度,能看見我自己他之間相似之處。
是於大組織工作過、未來「想要」或者「」轉換跑道讀者來説,這本自傳會帶你收穫。
《打造第二大腦》是我今年讀過談「筆記方法」和「知識管理術」寫得一本。
作者提亞戈.佛特(Tiago Forte)是一位知識管理領域專家,他這個領域深耕了十多年。
這本書提倡「第二大腦」觀念。
人類大腦(第一大腦)之間差異,第二大腦擁有數位工具帶來所有處:這是一個、可控制、可持續、可共享知識管理系統,而且它可靠,能儲存大量資訊,確保你未來想要使用時候,能夠即時地找到這些資訊。
我認為這本書現代人。
作者提供了一個全面性知識管理系統,這套方法可以幫助我們地收集、整理和管理知識想法,進而提高我們工作效率和學習效果。
無論你有沒有用過數位筆記工具,我大力推薦這本書你,幫自己打造一個可靠實用數位第二大腦。
《晶片戰爭》這本書外表雖然是一本談晶片歷史科普書,可是它讀起來説要精采。
這本書的敍事手法十分平易近人,我敢保證任何對晶片產業一竅外行人,能這本書中獲得很多閲讀的樂趣和紮收穫。
本書作者克里斯・米勒(Chris Miller)採訪上百位晶片業相關人士,抽絲剝繭大量參考文獻,完成這本橫跨歷史、國家和產業史詩級著作。
我認為是身台灣人我們,需要瞭解晶片發展背後來龍去脈,對自己世界局勢優勢和風險能有理解。
我想像有作者可以這種看似艱複雜龐主題,這麼吸引人方式寫出來。
這本書業內人士讀起來會熱血沸騰之外,圈外人讀起來會感到很震撼啟發。
我半導體工作過十年經驗大家大力推薦,這是值得人手一本精采著作。
如果只能你一個建議,讓你活出人生,我建議會是:「不要讀新聞」。
《拒看新聞生活藝術》作者是瑞士作家和企業家魯爾夫.杜伯裏(Rolf Dobelli),他是「愛讀新聞重度使用者」,但後來他發現,過度吸收新聞我們心智和身體可能造成影響,像是過度攝取糖分會傷害我們身體。
他透過這本書批評了新聞產生消費行為,他提出了如何充斥著各種資訊世界中找到自我,如何這個和我們大腦原始設計完全相反世界裡,避免陷入資訊超載困境。
他鼓勵我們要有選擇性地消費資訊,是新聞,這樣才可以讓我們思考、想法有價值,進一步做出決策。
引用這本書中我喜歡一句話:「剋制聞消費並意味著痛苦捨棄。
恰好相反:它意味著回饋——你會擁有多時間,並擁有一種新視野,得以看出什麼是、讓我們事物。
」這是一本會徹底改變你看待新聞識讀書。
這本書挑戰我們於金錢和人生觀傳統看法,提出了一種膽富有啟發性理財哲學。
《你錢留到死》作者是美國知名沖基金經理人.柏金斯(Bill Perkins),他提出了一個膽觀點:「死前財產歸零」。
他認為,人們注重於積累財富,卻了金錢價值——為生活帶來和經驗價值。
我覺得,這本書值得一看原因,於它徹底挑戰了傳統儲蓄觀念,提供了一種、個人導向財富管理方式。
作者談不只是關於理財方法,一種生活哲學探索,鼓勵我們在為了未來儲蓄同時,要懂得活當下,充分享受人生。
我而言,有收穫部分我會透過這本書方法,試著規畫一些符合人生活力階段活動、能讓自己擁有多體驗,讓金錢能夠及時發揮功效計畫。
這本書影響了我 2024 新年展望,我節紀錄另一篇文章〈如何做年度回顧和新年計畫?5 個步驟實現目標〉。
《原則:生活和工作》作者是瑞.達利歐(Ray Dalio),他管理原則和人生哲學聞名,是當代受尊敬思想家之一。
他認為,自己並不是因為他個人特質,而是因為他懂得失敗中反省,進一步淬煉出做人、做事原則。
我們可以這本書中學到三件事情。
(1)作者創業故事提供創業者和企業家啟示。
(2)透過這本書汲取他人生智慧和原則,用來反思自己價值觀和人生目標。
(3)於管理者來説,書中工作原則提供了許多實用管理策略和領導技巧。
我認為這本書值得所有「想生活和工作上取得成果人」來閲讀。
透過這本書我們可以體會到,如果想要獲得,要認清自己弱點,並且設定預防措施。
於很多人出於自我保護本能,願意麪自己缺點,這樣反而會妨礙到做出優質決策過程。
《禪摩托車維修的藝術》作者是美國哲學家及作家羅伯.波西格(Robert M. Pirsig),遭逢精神病院折磨 122 家出版社拒絕打擊下,他長子展開期 17 日橫越美國摩托車旅,這段旅程裡,他反思人世界關係,回溯過往研究,後於完成這本書。
這本書地方,長途旅行之下,隱含著作者於哲學探討。
這本書哲學背景,挑戰我們思考日常生活中忽視或誤解價值和意義。
它鼓勵我們不要表面的和困難所困,而是要深入探究事物本質。
例如所謂「摩托車維修」這本書裡不只是一個實際活動,是一個生活哲學比喻。
我們面一台掉摩托車時,我們有兩種選擇:要麼繞過它,要麼去修理它。
這像我們在生活中遇到問題時抉擇。
想要徹底讀懂一本書?這篇文章可以幫上你〈抗碟閲讀最佳武器〉。


延伸閱讀…
《我可能錯了》作者是約恩.納提科.林德布勞(Björn Natthiko Lindeblad),他 26 歲那年放棄了前途企業主管職位,前往泰國一個森林僧人修行了 17 年。
後來,他後回到瑞典,要適應現代社會,還要症和凍症搏鬥。
書中充滿了他隱居森林時學到修行智慧,以及如何運用這些智慧面人生挑戰。
書中包含了關於念頭覺察、人際關係思考和內心追尋。
作者完全坦然和,一字一句可以感受到他面困難時掙扎和,像一個朋友我們分享人生故事。
這本書智慧濃度高到不可思議,值得反覆翻閲。
像是書名寫「我可能錯了」,如果認為自己是正確、知道了,你會變得接近,會錯過很多事情。
如果我們允許自己可能是錯、可能知道,可以放下執念,反而有可能獲得多智慧。
如果你下一本讀什麼沒有頭緒,不用想多,挑這本。
如果要説這輩子我造成「改變」書,我可以肯定這本書。
我四年多前詳細讀過《錄》這本書,最近則讀了第二次。
這本書在思想上、生活哲學上、心態設定上,徹底改變了我看待自己和外部世界濾鏡。
這本流傳了兩千多年經典著作,影響了許多古今中外歷史偉人們。
這本書作者是馬可斯.奧理略(Marcus Aurelius),人稱「哲學家皇帝」。
於其他帝王是,他不只是一位政治家,還是一位哲學家。
他統治期間面對了無數戰爭內,但他保持著一顆理性心。
這本書便是這樣背景下誕生,記錄了他生命、道德、宇宙和自我思考。
很多讀者我提問,像是:如何且地看待酸言酸語?如何讓自己人生有動力前進?如何受外界新聞和消息幹擾?如何地處理人際關係,避免別人情緒勒索?這些問題答案,寫這本書裡面了。
這是一本不讀會怎樣(人生改變),但是讀了人生會書,我大力推薦你。
以上我今年喜歡十本書推薦,如果哪一本有引起你共鳴,歡迎留言我分享你想法。
另外,歡迎你留言分享「你 2023 年喜歡書」是哪一本?我希望從大家留言中,找到一些我原本沒有注意到書籍。
讓我們持續透過閲讀,成為自己。
如果你喜歡我分享「讀書心得」,歡迎訂閲「閲讀前哨站電子報」,我每週會寄送閲讀心得和書金句。
如果你喜歡「聽」方式吸收資訊,歡迎訂閲我 Podcast 説書頻道「下一本讀什麼?」,我會鬆方式説書、聊書,讓你能利用通勤之類時間,吸收我一本書裡得到收穫。
如果你想加入讀書社羣跟其他書友一起聊天、分享有關書籍一切,你可以加入「閲讀樂會」Discord 書友語音聊天頻道(延伸閲讀:Discord 是什麼?)。
後,提供一些關於閲讀學習資源。
想要培養閲讀習慣?可以參考我這篇文章〈養成這3個習慣,一年讀50本書改變人生軌跡〉。
想要徹底讀懂一本書?這篇文章可以幫上你〈抗碟閲讀最佳武器〉。
延伸閱讀…
想要學習書中記下重點?這篇文章有多訣竅〈一流人讀書,哪裡畫線?〉。
2024 年開始了,一年你想要讀哪些書了嗎?你下一本讀什麼呢?今年喜歡 10 本之外,我彙整了我讀過各主題裡書單,今年寫是這三篇〈個人品牌/媒體/斜槓創業 13 讀書單〉、〈希望我 10 年前讀到 10 本職場書〉和〈書名騙?錯過這 6 本書名耽誤書〉,歡迎前往參考。
如果你想挑選其他書籍,歡迎參考我 2023 年發表 81 篇閲讀心得。
我主題分類全部整理下方,每一項是一篇讀書心得文章,歡迎前往閲讀。
加入 60,000+ 多位愛書訂閲者,透過閲讀成自己。
每週收到兩封電子報:讀書心得、作者專訪、書金句、能激發思考問題。
瀏覽歷年電子報 →如果內容適合你,可以取消訂閲。
書評部落格《閲讀前哨站》和 Podcast 説書頻道《下一本讀什麼?》創辦人、《卡片盒筆記實戰課》和《化輸入輸出》線上課程講師,分享讀書心得和書評賞析,喜歡將書中所學加以活,實踐職場生活當中。
你想要掌握一套會隨時間成長知識管理系統嗎?源自於德國學術圈「卡片盒筆記法」你首選!我過去兩年來實踐這套方法經驗,精心打磨成一堂線上課程。
你會學到筆記原理、操作步驟,以及各種情境應用。
歡慶開課 1/12~1/31 期間優惠 78 折!那麼,《化輸入輸出》和《卡片盒筆記實戰課》有什麼差異?你是想提升學習朝九晚五上班族?還是正職壓到喘過氣斜槓創作者?我是瓦基,科技業正職之餘,建立閲讀和寫作習慣,打造個人品牌。
這堂線上課程我會教你輸入、精準整理、品質輸出的訣竅。
加入超過 7,400+ 位學員一起學習!其他學員怎麼説?前往參考課程學員投稿作品和心得評價!👋你好,我是瓦基,歡迎收聽 Podcast 頻道「下一本讀什麼?」我會回答這個愛書人問過自己問題。
我會和你分享關於閲讀大小事,有許多書籍心得和評論。
是,我如何運用書裡面學到東西,開拓自己視野,改變自己生活。
希望你這個認識多書,找到你下一本讀什麼。
高希均指出,改善「V型」選擇七個因素,是台灣人民挑戰責任,面對,不能逃避。
我們地盼望:2024年1月13日能選出一位、能做事、兩岸交流總統,台灣終於能夠地啟程出發。
亞馬遜創辦人傑夫.貝佐斯(Jeff Bezos)説,經常有人問他,未來10年有什麼事會改變。
「沒有人問過我『未來10年有什麼事會改變?』」他説:「我要告訴你是,第二個問題第一個問題要。
」
2023年書推薦推薦書單,中你提供解方,告別過勞,重得選擇權力。
自我成長十大書推薦:《踏實感練習》、《轉唸力量》、《工作、上班自主人生》、《與有:高效能人士七個習慣》、《第二座山》、《成為你》、《能自處,能別人》、《怕成為你人生註解》、《歡迎來到志祺七七!搞笑、談時事,資訊設計可以》、《心靈療癒助手冊》。
天下文化2023年十大自我成長書推薦。
不但能助您解決來自家庭、愛情、職場人際關係困擾、能您正在職涯瓶頸提供一點解方。
希望各位讀者能一年,朝向自己嚮人生邁進。
《能自處,能別人》1、《踏實感練習:走出過度努力耗損,打造》● 靜靜坐著會忍不住拿手機,不時查看社羣?
● 有點,覺得自己很久沒有休息?
● 想建立運動和閲讀習慣,瑣事綁住?
● 讓自己從中停下,心情反而會?如果你總是過度用力,總有一天會筋盡。
本書分享26個踏實感練習帶領你邁向、成功之路。
➢【精彩書摘】:你是否覺得「自己不夠」,而追求目標?讓踏實感練習,幫你擺脱莫名空虛感!2、《轉唸力量:念頭綁架,選擇你人生,讓心靈》打破「我不夠」魔咒,學習擁抱自己拿起這本書,讓你能夠看清楚「念頭」如何影響生活品質、掩蓋生命光彩。
同時可以這本書裡學會一套方法,淨空腦袋,享受內心,做出對自己選擇。
是目標,轉念是方法。
學會駕馭思緒,是一生必修課。
3、《心靈療癒助手冊:心理學家教你看穿情緒,找回人生》資深心理學家分享,療癒自己一點!如果你能深入瞭解心理運作模式,能解決自己問題,達到以下境界:
治癒過去創傷、人生中找到意義。
控制或戒除自己行為、地處理工作上難題。
並學會如何建立並維持人際關係。
掌握十個關鍵心理治療原則,一步步成為理想中自己➢【精彩書摘】:你總是因為一點小事譴責自己嗎?設下「自我界線」,別人行為你並沒有關係5、《第二座山:當世俗成就滿足你,你要如何為生命找到意義?》看見層自我,追尋靈魂渴求進階人生世人往往事業稱為第一座山
但有些人嘗到滋味後,感到人生並只要攀爬世界你樹立第一座山
家人、志業、人生觀、社會四種元素,打造第二座山,值得你努力征服承諾,會帶來,會產生無窮力量!➢【精彩書摘】:工作腔血你,是否發現職場讓你迷失了自己…追求之際,如何面內心,人生?你一生是履歷表中成就,還是追悼文中讚美而活?
一生,我們要求同時具備兩種自我。
學會這兩種對抗中自處、修練高尚品格是每個人生命必修課題。
成為你,展開自我對抗那一刻起。
7、《能自處,能別人:大人該有33個心理習慣》與差別年齡,而安放情緒能力。
學會「和自己」,從「我」瞭解「我們」。
享受,但每個時光、每段關係。
成為既維持自己個性,能修正理想行為大人你渴望歲月靜好,但不是現在這本書,這樣你而生永遠忘記眼裡有光、心中有火自己
記住,夢想該是我們人生註解!➢【精彩書摘】:「説了,放棄」人生本來,但機會願意嘗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