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合作粉絲團上線啦~魚友們千萬錯過!
🐟 角落水族
水族館展示魚種玲瑯滿目,每種喜歡每種想買一點!而魚缸只有一個,該怎麼選擇幫自己魚們挑選室友呢?
一起來建立魚隻混養概念,避免牠們打架受傷,合體!選擇混養夥伴能讓牠們展現色彩與行為!儘管市面上看到水族生物,大多數是人工繁殖個體,但來自世界上各種水域牠們是多多少少帶著原始習性,像是湖泊、大河、溪流、沼澤…,水下樣貌盡,例如: 激流沖刷岩石上游、水草水域、細沙地、枯木落葉黑水域。
而每一種魚牠們棲地中扮演著自己角色,像草原裡有掠食者獅子、草食動物斑馬、大象、撿拾腐肉鬣狗,水下世界生態需要各種角色一起維持,這什麼我們養魚前,能做好事前功課,或是有專業店員一旁你解説每一種魚習性!錯誤混養組合會發生……
1. 因為爭搶地盤,導致魚隻打鬥,發生死亡或傷口感染
2. 魚,喜歡環境差異過,使適應魚不吃飯、死亡
3. 直接室友吃掉(俗稱合體…)上面情況我相信沒有人會想遇到,希望我能透過這篇文章大家分享一些觀賞魚混養時要這注意事情!
混養觀念:魚種分層
所有觀賞魚牠們活動水層領域,可以分為:
上層魚、中層魚、底層魚
下圖是各層魚分佈位置
各層做介紹
上層魚:
中大多是吃掉落到水面昆蟲,棲息水頂層,使牠們嘴巴大多是上,喜歡吃水表浮性飼料
經典孔雀魚、精靈孔雀、雙劍孔雀,屬上層魚。
鱂魚女王燈會吃油膜是上層選擇。
有一些魚種是喜歡待水表層,離水面,例如燕子魚,有銀燕子、大理石燕子、陰陽燕子、古代蝴蝶、飛船類、銀水
這是我飼養陰陽燕子,姿態
適合草缸養十大首選魚有燈科魚、小精靈魚、珍珠馬甲、孔雀魚、七彩神仙、神仙魚、美人魚、斑馬魚、虎皮魚、七彩裙。
來説,草缸造景基本是水草主,遊魚輔。
推薦草缸裡飼養多種類的魚,這樣會顯得而且很讓魚變成主題,從而讓費心思弄水草造景人掉。
草缸中出現魚類不要超過4種,選擇小型、性格文靜顏色魚。
1、燈科魚、微光環境下,它們喜羣遊於水草之間,外型色彩,身上紅光、藍光或綠光,可以反射出閃爍光芒,稱為會游泳寶石。
2、美人科、這一系列魚分佈於澳洲,性情温和,行動,喜愛中性水質,為卵生魚,是一種且飼養魚類。
3、小精靈魚、稱為水族箱中最佳工。
它們性情温和,可以與大多數性情温和小魚混養。
藻類食,温度22~30℃。
紅綠燈是熱帶魚類中觀賞魚類。
體長4釐米。
體嬌。
全身籠罩着青綠色光彩,頭部到尾部有一條藍綠色帶,體後半部藍綠色帶下方有一條紅色帶,腹部藍白色,紅色帶和藍色帶貫穿全身,光彩奪目。
光線下或環境中,其色帶顏色時時。
性情温和,飼料,喜水族箱中下層成羣地遊動,可其他品種魚混養。
飼養水温22~24攝氏度,水質微酸性軟水,水色要求透明。
餌料小型活食主。
其喜光線水族箱中生活,禁止強光下照射。
飼養水質舊水主,過多地加入水;否則患白點病。
PH:6.8 H:8 T:24C L:2.5~3 V:40L 小型魚飼料,卵生,可以與大部分小型魚混養,適合水草缸。
寶蓮燈魚學名日光燈魚、新紅蓮燈魚,英文名Cheirodco axclrodi,脂鯉科屬,原產南美洲巴西。
寶蓮燈魚,體長4-5釐米,是帶魚中珍品。
其體側,呈紡錘形,頭、尾柄,吻端。
特色是,身體上半部有一條藍綠色帶,下方後腹部有一塊紅色斑塊,全身帶有金屬光澤,閃閃發光,遊動時。
寶蓮燈魚性情温和,宜羣養,泳姿歡撥,十分討人喜愛。
荷蘭鳳凰,它們和玻利維亞鳳凰同屬,但是顏色,成魚身上有着和鱂科一花紋。
並寶石閃光。
雄魚鰭上有紅邊。
背上黑斑加上紅色眼睛可謂。
雄魚展開背鰭上四根黑色美麗。
本種飼養需要植有綠色水草水草箱裏。
並保留活動空間。
繁殖。
產卵繁殖方法和玻利維亞鳳凰。
但水質要求。
每次可以產下150-200枚卵。
29攝氏度中孵化率。
開口餌料需要洄水或者豐年蝦幼蟲。
喜食活餌但冰凍餌料和人工餌料能接受荷蘭鳳凰耐藥品。
化學藥品。
如果感染疾病會麻煩。
壽命2-3年。
飼養水質PH值7左右、硬度10左右弱酸性軟水, 水温25-28攝氏度 ,繁殖,本種魚耐藥。
單養植有綠色水草水族箱,肉食性活動中底層水域,性情温和但需要單養 。
PH:6.8 H:7 T:27c L:5cm V:40L 喜愛活食,卵生,適合草缸加沉木缸中,上中下層魚,可以與同科混養,如:神仙,七彩。
4、白鼠,原產於南美洲水域,現大多為人工培育種。
白鼠是咖啡鼠白子品種,體表乳白色,眼可見,性情温和,可成羣飼養。
PH:7.3 H:12 T:24c L:7cm V:40L 雜食性(活餌或人工錠狀飼料),卵生,可小型魚混養,適合水草和沉木水族箱,底層魚。
建議鋪上暗色底砂保護他們觸鬚。
5、金翅珍珠鼠,原產秘魯境內Ucayali河及相關水系。
黑色體色基底,上面佈白色斑點,胸鰭橙色,是十分討人喜愛魚種。
PH:7.2 H:9 T:25c L:6cm V:60L 雜食性(喜歡活餌),卵生,可小型魚混養,適合水草和沉木水族箱,底層魚。
建議鋪上暗色底砂保護他們觸鬚6、熊貓鼠,原產於秘魯境內,現已有人工培育種。
屬於小型且知名度鼠魚品種,眼睛部位有帶橫過,尾柄及背鰭上有黑色斑點,像是小熊貓,十分可愛。
***是屬於品種,可水族箱中鋪滿小石子,猶如原始棲息地。
PH:7.0 H:10 T:24c L:4.5cm V:50L 雜食(喜歡活餌),卵生,可小型魚混養,適合水草和沉木水族箱,底層魚。
建議鋪上暗色底砂保護他們觸鬚。
7、黑線飛狐,可稱食藻魚之王。
如果他沒有人工飼料寵壞話,於那些令人須狀藻和絲藻是有。
不要飼養,他躲起來出來。
喜歡密植草缸。
PH:7.0 H:10 T:25c L:12cm V:100L 雜食性(藻類),卵生,適合有水草和沉木水族箱,可以與小型魚混養。
8、小精靈,蔓生藻及變異種破壞力而聞名。
即使如此,特的個性十分內向,很食藻時受到其他同居者幹擾。
加上敏感度強,因此表現並非有效率。
但黑線飛狐他貪飼料,專心食藻。
PH:6.5 H:6 T:26c L:5cm V:50L 專以藻類餵食,卵生,適合有水草和沉木水族箱,可以與小型魚混養。
9、苔鼠,原名泰國食苔魚,多年來是食藻魚名單裏不可或缺一員。
但近年來發現該吃其他食物,而且他後,會變得懶散,並可能轉而攻擊水族系統中其他生物。
但時候是~ PH:7.3 H:11 T:25c L:13cm V:150L 雜食性(藻類),卵生,適合有水草和沉木水族箱,時候可以與小型魚混養。
10、鼻剪刀,原產於南美洲巴西。
體型同屬其他品種相似。
頭部紅色,吻部紅色,故稱鼻魚。
全身銀白色,透明,尾鰭上有剪刀魚相似黑白條紋,故得名。
鼻剪刀魚普通鼻魚區別於紅鼻魚各具有3條黑白條紋,而鼻剪刀魚具有5條條紋和4 條白條紋。
身體,飼養。
性情温和,可同體型性格小型魚混養。
飼養水質宜弱酸性軟水(pH5.4~6.8),水温22~26℃。
吻部顏色身體狀態及水質變化而變化。
水質、水温適合,或身體欠佳時,鮮紅色即櫥變為粉紅色而。
羣遊效果。
PH:6.5 H:6 T:24c L:8cm V:90L 小型魚飼料,卵生,適合飼養水草密植水族箱裏,可其他小型魚混養,中層魚。
11、尾鯊,原產地泰國。
德國人尾鯊魚稱為“火尾魚“,因為尾鯊魚遍體漆黑,只有尾鰭好象一團燃燒烈火,尾鯊魚幼時,身體各鰭呈黑色到8釐米左右,尾鰭變為金黃色,到10釐米時即達到性成熟時尾鰭會變成鮮紅色。
水温過時尾鰭顏色會退為橙黃色會變成黑色。
飼養缸可以鋪上暗色砂石,這樣尾鯊魚尾鰭會變得,缸中應多種水草,這種魚膽子小,缸中放入兩面個花盆供它們藏匿之用,不要放在光線地方。
尾鯊魚愛水下層遊動,但是可以看到它們不中上下游動,追逐嬉戲。
它水質要求嚴格,22-30度水温下生,可以和體形熱帶魚混養,尾鯊魚愛吃動物性餌料。
但是吸吮魚缸上青苔餵一些切碎焯過波菜會使其身上顏色明麗。
PH:7.5 H:10 T:26c L:12cm V:200L 雜食性,卵生,適合水草和沉木水族箱,可以和中型混養(建議養一隻)。
12、弓箭鼠,原產於哥倫比亞境內,Papuri河及厄瓜多Canambo。
黃褐色體表上,有一條脂鰭延伸尾柄黑帶,其背鰭黑色,體型短短小小的,模樣十分可愛。
***若飼養環境,其帶紅色體色和黑帶襯託下,十分美麗! PH:7.0 H:10 T:26c L:6cm V:60L 雜食性,卵生,適合在水草和沉木水族箱,可以和大部分小型魚混養。
13、吻嘴魚,產地印度尼西亞,泰國,馬來西亞。
體卵形,側。
體色銀白,帶粉紅色,吻部紅色。
野生接吻魚體有30~40釐米。
性情温和,可其它品種魚混養。
飼養水21~28,水質要求。
生長,體質,患病。
餌料活食主。
此魚有十分奇怪行動,常用有鋸齒嘴親吻同伴,這並,可能是一種。
時常用刮食缸壁藻類。
親魚性成熟年齡6個月。
雄魚繁殖期具婚姻色,體色粉紅變為紫紅,身體雌魚;雌魚腹部肥圓。
繁殖水温27~28,水質中性。
100釐米x50釐米x50釐米水族箱水面漂浮幾棵水草,一對親魚放入,雄魚不築浮巢,追逐雌魚,雌魚卵產水草上。
產卵結束後親魚撈出。
受精卵經24時孵出仔魚,剛孵出仔魚浮水面,待腹內卵黃囊吸收完後可遊動覓食。
雌魚產卵量 。
PH:7.0 H:10 T:26c L:30cm V:400L 雜食性,卵生,適合有水草和沉木水族箱,可以和小型魚混養。
14、劍尾魚,原產地墨西哥南部及危地馬拉。
外形和習性 野生劍尾魚體色呈藍色,姑稱藍劍.劍尾魚體長可達l0一12釐米。
人工飼養後變小型化,7-8釐米。
體形和月魚相似,但尾柄,背鰭居中,腹鰭腹位,突出標誌是雄魚尾鰭下葉延似劍,劍長超過體長,由此得名。
體色橄欖色,鱗片邊緣褐色。
兩側中部有一條紅色條紋,鰓蓋後起直至尾部,條紋上下有藍色鑲;劍尾呈綠色或橙色,邊緣黑色。
背鰭上有斑點。
雌魚色澤不如雄魚,無劍尾。
劍尾魚變異和雜交而產生新種,其中流行是劍,有黃劍,白劍、黑鰭紅劍、黑鰭白劍、鴛鴦劍。
鰭形有變化,如有尾鰭上下葉均延長似劍,有背鰭、尾鰭。
這些品種,深受歡迎。
劍尾魚適應能力,水温20-25℃,弱酸性、中性或微鹼性水中,能生長和繁殖,生長水温24℃,能耐16-18℃低温。
雜食性,各種餌料攝食。
劍尾魚雖然備“劍”,但並戰,恰恰相反,它們性格、,不欺侮弱者或種者。
和別的熱帶魚混養。
劍魚6-8月齡性成熟。
雌雄魚識別,雌魚尾鰭外緣弧形,無劍尾,雄魚體;雄魚各鰭。
雌雄親魚比例5:1;親魚温度,餌料、環境優良條件下,每隔4-5周繁殖1次,每次產仔魚20-30尾,多近百尾。
繁殖水質硬度6-9度,氫離子濃度 63.09-100nmol/L(pH7-7.2)。
雌劍尾魚有性逆轉現象,劍尾魚仔魚中總是雌魚多於雄魚,一部分雌魚成長中會變成雄魚,這種現象會發生其生命中任一階段.發生這種現象原因論.但無雄魚轉變成雌魚現象發生過。
PH:7.3 H:14 T:25c L:13cm V:60L 雜食性,胎卵生,喜歡水草密植水族箱,可以與小型魚混養15、印第安鼠,產地巴西境內Humaita河,厄瓜多的拿坡河水系,秘魯Pacaya河。
其特徵那條嘴邊開始,穿過眼睛,背部達尾柄黑帶,但背鰭和尾鰭上並沒有斑點。
和弓箭鼠,喜歡晚上出來覓食。
建議夜間投食。
PH:7.2 H:10 T:25c L:5cm V:50L 雜食性,卵生,喜歡有水草和沉木水族箱,可以和小型混養。
16、玻璃貓,原產地泰國、爪哇、蘇門答臘、馬來西亞、婆羅洲及印尼一帶。
叫貓頭水晶魚,好看,特點魚體是透明,骨骼看見,內臟佔全身5%不到。
嘴部有兩條鬚,於感覺和搜尋食物,水草中遊弋,若隱若現,所以有人叫“幽靈魚”。
性情平和,不應單養,但不可行動且有攻擊性魚混養。
喜鹼性水,有硬度,但不應超過10°dH。
水温22-26℃。
背鰭於臀鰭,背、臀鰭緣弧形,體色多變,有、淡黃、藍、紫紅色,有有,有或,滿身有10餘條縱向星點條紋,背鰭上佈深色星點,其星點條紋像美國國旗星條圖案而得名。


水域可達10cm。
PH:7.1 H:8 T:24c L:10cm V:100L 活餌,卵生,適合養水草和沉木水族箱中,可以和小型魚混養。
17、珍珠馬甲,原產地亞洲泰國、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
珍珠馬甲是鬥魚科帶魚中麗,是受水族者歡迎魚類。
銀褐色身體,乃至鰭邊均佈了珍珠狀斑點,顯得雍容華貴,這是它名字由來。
它嘴部到尾柄基部,身體兩側側線各有一條黑色圓斑組成條紋。
珍珠馬甲腹鰭演化成一對細細長長、金黃色絲狀觸鬚,平時可以前後左右地擺動,猶如盲者探路竹杖,敏鋭。
性格,和小型魚類混合飼養,它們不擇食,愛肉食性餌料。
屬於易養熱帶魚種類,但是它們適合生活弱酸性水質環境中,所以一些酸鹼度環境裏不能生活,以至於讓它們顯現出色彩。
雌雄很區別:雄魚背鰭、腹鰭長而飄逸,鰭末端;雌魚各鰭顯得。
性成熟階段,雄魚眼部以下直至腹部區域,呈現出豔麗桔或火“婚姻色”,而雌魚是腹部顯得膨脹,身體色彩不及雄魚美豔。
(圖中是一雄性) PH:7.0 H:8 T:26c L:10cm V:100L 雜食性,卵生,適合飼養密植水草缸中,可於中小型魚混養。
18、頭鼠,原產地巴西境內尼格羅河上游聖加布裏耶魯水域。
有着橫貫眼睛黑帶,背部背鰭基部尾柄有着既黑又亮黑帶,是其肩部有着亮橘色,十分美麗。
***若能將水質維持弱酸性,其橘色會! PH:7.0 H:9 T:25c L:6cm V:60L 活餌,卵生,適合有水草和沉木水族箱,可以還小型混養。
19、盲魚,原產於墨西哥。
它是一種觀賞魚,體長8釐米,身披亮銀色鱗片,所有鰭部呈奶油色。
數萬年前,盲魚祖先水流帶到了只有很少光線或完全沒有光線地下洞穴內,歲月流逝,它眼睛無用武之地而退化,變成了今天盲魚。
於動物來説,沒有眼睛是不能生活,但盲魚眼睛雖然失去了它應有作用,能夠依靠其它器官感覺來進行生活。
它是一種遊速魚,能夠自由自在地水中遊動,會遊動撞上水草、石塊或其它魚。
説,眼睛退化並沒有它生活帶來什麼影響。
現在成為熱帶魚愛好者普遍飼養品種,是動物學家關注對象之一。
人工飼養時,盲魚水質要求嚴格,20—32℃水温條件下生長。
盲魚可以和其他飼養條件相近熱帶魚混養,但如果條件許可,它飼養一個魚缸裏。
盲魚挑食,喜歡黑暗環境中攝食。
PH:7.4 H:14 T:22c L:7~8cm V:60L 雜食性,卵生,適合在有水草和沉木水族箱中,可以和小型魚混養。
20、泰國鬥魚,分佈於泰國、馬來西亞地。
體長,側;頭背部淺弧形,背部腹緣。
背鰭位置後,鰭條;腹鰭位於胸鰭下方;臀鰭基甚,鰭發達,前部鰭條,後延長;尾鰭扇形。
野生魚體色,各鰭。
經人工培育,形成目前飼養眾多品種,其體色五彩繽紛。
有、、青、藍、色,有間雜品種,鰭顏色有、藍、紫、色。
於背鰭、臀鰭、尾鰭達,是雄魚各鰭垂,顯得,加上體色豔美,極具觀賞價值。
體長50~80毫米。
五彩搏魚類具鰓上副呼吸器官,能呼吸空氣,故離水死亡。
能棲息於池沼、溝渠中,孑孓水生昆蟲食。
伺養水温24~30C。
水質中性酸性宜。
PH:7.0 H:8 T:26c L:6cm V:40L 雜食性,卵生,適合在水草密植水族箱中,可以與小型混養(但同類魚不可混養)。
21、腰鼠,原產地巴西境內,Rondonia東部,Guapore河上游。
一眼看到尾柄上一塊黑斑,尾部有黑紋分佈,體型修長。
有人稱之為瓜波鼠。
***個性,要一段時間才能適應環境。
PH:7.0 H:8 T:25c L:4.5cm V:50L 喜歡活食,卵生,適合有水草和沉木水族箱。
可以和小型魚混養。
22、非洲鳳凰,非洲慈鯛,幼魚鮮黃色體色身體上半部分幼兩條黑色條紋吻延伸到尾鰭。
背鰭上有一條黑色條紋。
成年後雌魚保持着這種體色,雄魚變成了黑色體側有一條發出金屬光芒藍色條紋腮蓋後緣到尾柄末端。
這種魚領地觀念。
幼魚期可混養,雄魚爭鬥所以混養需要水族箱和多水草、岩石隱蔽場所供弱勢魚躲藏。
成魚應單養。
本種魚口孵魚類。
因此繁殖。
親魚性成熟年齡6個月,雄魚有婚姻色, 體色變成灰黑色,背鰭黃色,體側黑帶泛有藍色;雌魚腹部膨大,體色。
繁殖水温27~29 ,水質鹼性或中性,可選50X30X35釐米魚缸,親魚放入。
雌魚產卵後,將受精卵含自己口中,然後受雄魚臀鰭上偽卵吸引,嘴巴靠近雄魚臀鰭,從而使口中卵受精。
卵經約三天孵出仔魚,孵化期間,雌魚不能餵食,以便它地鼓動雙鰓,增加口中氧氣。
仔魚游水後,若有險情,雌魚將仔魚含入口中遊離。
1~2周後仔魚長大,這時可雌魚撈出。
雌魚每次產卵30~6粒。
PH:8.1 H:22 T:27c L:20cm V:200L 雜食性,卵生,適合岩石造景缸,類(馬湖鯛)外,不可與其他魚混養。
23、畫眉鯛,原產地亞馬遜盆地到圭亞那西部水草地區。
能夠適應多種水質,但如飼養得給予其PH6.5、DH5弱酸性軟水。
而且於此魚產於水草水域,因此飼養它們時候。
需要密植水草。
植入水草要求,比方説:大水蘭、扭葉蘭、椒草、皇冠草。
本種魚和菠蘿魚外形上有相似之處。
劃過眼睛一條黑紋,是它命名畫眉原因。
尾柄處偽眼是它們防衞一種策略。
於是亞馬遜河慈鯛品種。
它擁有所有南美亞馬遜慈鯛習性和特點。
畫眉鯛領地觀念,但和其它慈鯛魚,它們和水草有共生關係。
所以會破壞它們。
而且它們屬於膽魚類。
受到驚嚇。
本種魚雌雄鑑不便。
和神仙、七彩鑑別方法基本一樣,配對魚中鰭肢,以及瀉殖孔突起形狀來鑑別。
來説,雄魚各鰭,瀉殖孔突起。
雌魚鰭肢。
瀉殖孔突起。
PH:7.2 H:10 T:24c L:15cm V:150L 活食,卵生,適合在有水草和沉木水族箱,飼養。
24、國王豹鼠,原產地巴西Rondonia東部及瓜波雷河上游水域。
外形和寶貝鼠相似,不過國王豹鼠尾柄且有黑斑,野外十分難捕捉。
PH:7.0 H:9 T:24c L:5cm V:50L 雜食性,卵生,適合在有水草和沉木水族箱,可以和小型魚混養。
25射水魚,原產地東非到澳大利亞沿海地區鹼性河流都有分佈。
大多生活印度洋到太平洋一帶熱帶沿海以及江河中,所以實際上射水魚是一種半鹹水魚類。
水族箱裏需要加鹽,是一種中小型觀賞魚類。
它們身體側,嘴,可以伸縮。
下頜突出,眼睛,頭前半部,它們身體顏色搭配美麗,身體呈橄欖綠色,有幾條石青色條紋橫背部,尾部黃色,是一種欣賞價值魚類。
肉食性、吃大型餌料、喜昆蟲活動水層,。
射水魚是一種傢伙。
大家知道,這個傢伙會管狀下顎噴出一股水柱,將水面枯枝、草葉上昆蟲打落水中然後吃掉。
這種習性,水族世界中是有。
這種魚會跳出水面,直接昆蟲吞入腹中。
所以飼養時要注意加蓋。
射水魚噴射水柱可達1米射程,而且百發百中,跳出水面時它可以跳到水面30釐米。
所以餵養射水魚要注意避免損失。
它們嘴可以看出它們需要大型食物。
餌料方面雖然它們挑,但適口度要。
射水魚雌雄鑑別困難,人工飼養環境下繁殖難。
現知道其產卵浮性卵,且射水魚會吃掉自己卵。
PH:7.5 H:12 T:28c L:15cm V:200L 活食,卵生,適合在水草密植水族箱中,上層魚,可以同等大小魚混養。
26、這蕭峯大哥養泰國虎,原產地東南亞地區泰國、婆羅洲及蘇門答臘。
幼魚體色5 – 6條黑色和白色帶紋參差相間,成長,白色轉變乳黃形似“虎紋”,加上原產泰國,故稱“泰國老虎魚”,色彩。
原產地泰國,是屬高級食用魚,數量多,故捕到此魚時,漁民捨不得出售留着自己食用。
適水温23 – 26℃,喜好弱酸性到中性水質。
突出嘴可魚一口吞入,但同體型魚即可親。
原產地是棲息於多洞口岩石地帶,並喜愛洞內打滾玩耍頑童穿洞,討人喜愛。
其身上體色是此魚狀態指示器,情緒,或身體有缺陷時,其體色會變得無光彩。
PH:7.0 H:8 T:26c L:38cm V:400L 活食,卵生,適合在水草和沉木水族箱中,適合飼養。
27、白豹鼠,原產地厄瓜多境內,Pastaza東邊,Tigre河水系及秘魯境內Nanayi河。
水域中常和海盜鼠棲息一起,不過其體型,嘴呈圓形,體側上黑色斑點海盜鼠多,眼睛處有一黑色帶橫過,背鰭及尾鰭無斑點。
有豹鼠2型,其體色和1型有所不同。
1型體色銀灰色(如圖),2型體色黃褐色,且背鰭棘條黑色,魚鰭上有斑點。
PH:7.2 H:9 T:25c L:4.5cm V:50L 活食,卵生,適合在有水草和沉木水族箱中,可以與小型魚混養。
28、金菠蘿又名西付羅魚,科魚。
原產於南美洲亞馬遜河流域。
主要分佈於巴西、圭亞那境內。
金菠蘿體長可達到18-20cm。
橢圓形,體色金黃,頭部有紅色花紋。
眼,口,眼虹膜呈金紅色。
幼魚呈黃白色,並不起眼,但成長過程呈現金黃色彩及紅色圓珠點和斑紋煞是迷人,深深吸引魚迷。
雄魚體側有紅色小點組成縱條紋,呈菠蘿紋狀排列;雌魚體形略小於雄魚,色彩呈白色。
金菠蘿水質要求不是,合生於水温20-25攝氏度,PH 7-7.2。
愛水族箱中底部活動。
平時性情安靜,但在發情期和極度飢餓時性情變得,具有攻擊性。
喜好吃紅線蟲、水蚯蚓。
成魚血蟲或水蚯蚓餵養。
如喂水蚤小型魚蟲,會使其營養,發育,導致成為僵魚。
所以,4cm以上,要喂大型魚蟲。
PH:7.3 H:12 T:25c L:20cm V:200L 雜食性,卵生,適合在有水草和沉木水族箱中,可以和同樣大小魚混養。
29、魔鬼,原產地南美洲亞馬遜河流域、蓋亞那。
而魚體,是名符其實“黑鬼魚”。
外型是令人黑色,尾柄突出如狀而有白色線條,可説是奇形怪狀。
游泳方式是長長尾鰭波浪狀擺動而前進後退,有時會橫卧而睡。
眼睛退化,看不見東西,只能感覺到。
於身體會發出電流具有雷達功能,因而擅於游泳。
適水温24 – 26℃,喜好弱酸性軟水。
魚性,但成魚會吃魚,注意。
PH:6.6 H:7 T:26c L:47cm V:500L 活食,卵生,喜歡黑暗環境,適合在水草密植水族箱中,長成成魚後單養。
30、寶貝鼠,原產地巴西境內,Rondonia東部及靠近Guajara-MirimRibeiro河。
與芝麻鼠相仿,但體形,圓,斑點但數目多而密,所以看起來反而不明顯,引人注意,環境適應能力。
PH:7.0 H:8 T:25c L:5cm V:50L 喜歡活食,卵生,適合在有水草和沉木水族箱中,可以和小型魚混養。
銀鯊,原產地泰國,印尼蘇門答臘和加里曼丹島。
身長可達30餘釐米,亞紡錘形。
各鰭端呈形,背鰭、腹鰭、臀鰭三角形,尾鰭叉形。
體色銀色,腹部泛白,各鰭黃,明顯特徵是:背鰭、腹鰭、臀鰭和尾鰭外緣有黑色,黑邊內側淡灰色寬帶,十分醒目。
銀鯊水質要求,水温22-26℃,能適應温度。
攝食量,生長,體格,飼養,要大型水族箱,加蓋防跳。
性情温和,喜歡集羣遊動。
幼魚時期可和它種魚混養,後單養或者和體格魚混養。
PH:7.1 H:8 T:26c L:36cm V:500L 雜食性,卵生,適合在水草和沉木水族箱中,性情温和,可以和同體型魚混養。
32、黃鰭鯧,原產地東南亞沿海到南非洲沿海。
身長10-23釐米,菱形,側,背鰭臀鰭形狀、大小相近,臀鰭前端後彎如手指狀。
體色銀白,背鰭和尾部呈金黃色,頭部有2條黑色橫條紋貫通眼和鰓蓋後緣。
祖先生活沿海,喜弱鹼性和含些鹽分水質,水温22-28℃。
飼養中要常換新水,保持弱鹼性質,氫離子濃度10-31.63nmol/L(PH7.5-8),如不換水,水質變酸,會生病,死亡。
見到黃鰭鯧體色灰暗,表明水質酸化,應及時換水,並適量加些鹽。
受驚後體色會變,呈灰黑,但幹擾過後,原體色會恢復。
黃鰭鯧游泳活潑輕快,宜大型水箱飼養。
喜食動物性餌料及活餌料,幼魚可用切碎新鮮魚蝦肉餵養。
種間出現相鬥,對外族魚類不然,會欺侮弱小者。
s PH:7.2 H:10 T:25c L:23cm V:250L 喜歡活食,卵生,適合水草和沉木水族箱,可以和同體型魚混養。
33、鯊,原產地泰國、蘇門答臘、婆羅洲、爪哇、蘇拉威西島。
全身灰色,眼睛而外突。
幼魚時性情温和,成魚後其他魚有攻擊性。
PH:7.5 H:10 T:27c L:60cm V:800L 雜食性,卵生。
適合在水草和沉木水族箱中,可以和同體型魚混養。
葉形魚,又名枯葉魚、葉魚、多棘葉形鱸。
原產地亞馬遜河、圭亞那。
體長10釐米,體高,側,酷似一張樹葉。
頭吻部尖。
口,口裂下斜。
下頜突出,上有觸鬚。
眼上位及頂。
背鰭、臀鰭鰭基直至尾柄,棘數多於軟鰭條數。
胸鰭小,腹鰭位於胸鰭以下前。
尾柄短小,尾鰭圓形發達。
體色隨環境光線而變化,有綠色,有枯黃色,偽裝成一張落葉飄落於水,既躲壁敵,獲得獵物棗小魚、昆蟲,是裝能力魚種。
葉魚温度25~28℃。
活動於水上層和水面,時間地不動聲色,地接近目標,爾後來個突然襲擊。
小魚混養。
喜歡活食,卵生,適合在有水草和沉木水族箱中,建議飼養。
35、象鼻魚,又名鸛嘴長頜魚、象鼻子魚。
原產非洲剛果。
身長20-50釐米,體形,像一把多用刀。
頜延小管狀,能動,用以探覓食物,故得名象鼻魚。
頭吻部,眼小,口小變異。
頭後背部胸腹部。
胸鰭,腹鰭短小。
背鰭後位臀鰭稱,且形狀相似。
尾柄變長如。
尾鰭叉形。
全身黑色,但背鰭臀鰭邊緣及其間體上,有淡淡的白紋。
尾鰭叉形,有淡淡的白邊。
象鼻魚種類多,品種體型、頭型、口形和尾柄短等方面,顏色和條紋有所不同,但其管狀“鼻”,令人確認是象鼻魚。
體“鼻長”象鼻魚可愛。
這是非洲特產魚類。
象鼻魚小腦發達,下頜上佈神末梢突,能感覺辨別食物;尾部肌肉演化成能發出電流,用以衞。
象鼻魚喜歡中性、弱酸性軟水,水温22-28℃,愛食沙中線蟲小型活餌料。
成魚性情,種間爭執相鬥。
要大型水族箱飼養,環境光線要暗些,設小石條、沉木、水草起隔離作用,可以減少矛盾爭鬥。
可以別的魚混養。
屬夜行性魚類,白天攝食,夜間活躍,能躍出水面。
PH:6.8 H:6 T:26c L:23cm V:100L 喜歡活食,卵生,喜歡環境,適合在有水草和沉木水族箱中,可以體形魚混養。
36、三間鼠,又名皇冠泥鍬、小丑泥鰍。
原產印尼蘇門答臘、加里曼丹島。
野生種體長可達30釐米,飼養於水族箱內有10餘釐米,但是,比大差。
體形簡式,背部,尾部側,下頜及胸腹部較。
頭吻,觸鬚。
尾鰭叉形。
全身顏色桔黃色,有3條寬帶,橫貫於眼、背鰭前胸、腹鰭間和背鰭後臀鰭,胸鰭和尾鰭呈紅色。
三間鼠魚喜溶氧量水質,温度23-28℃。
活動覓食於水底層,愛吃動物性活飼料。
性情温和,。
水族箱內宜多植水劃,設置假山,保持安靜,以使它進入環境後,能有個安全適應過程,如果同種數量多,它們適應習慣過程短,消除。
魚混養,不要有挑釁行為魚類混養。
三間鼠魚眼下有棘,受到攻擊時,能彈出此棘,但不足以衞。
PH:7.0 H:8 T:24c L:30cm V:200L 喜歡活食,卵生,適合有水草和沉木水族箱,可以與中小型魚混養。
37、紅肚鳳凰,原產地西非洲。
體長橢圓形,側,長7-9釐米。
背鰭鰭基長,末端上翹。
臀鰭。
尾鰭稜形,上有1-3個黑色圓斑。
體色背部青藍色,兩側青紫色,腹部紅色。
背鰭外邊紅色,內邊色,頭部有橫斑,美麗。
雄魚雌魚長,背鰭後端尖長接近尾鰭後緣,色澤;雌魚腹部紅色,膨大。
適應中性水質,水温22-29℃。
喜愛水草叢生環境,活動於水下層。
不擇食,較偏食動物性餌料。
性情温和,可和他魚混養。
PH:7.0 H:8 T:26c L:8cm V:80L 雜食性,卵生,水族箱佈景有岩石和水草讓他們是和躲避,同類之間會有爭鬥。
39、大帆鼠,原產地哥倫比亞境內,靠近LomalindaAriari河。
體形修長,和太空鼠像,而其身上花斑點和花鼠形似。
特點他有背鰭,有其雄魚長長伸展着(如圖),是一種十分品種。
***喜温度水質,若高温之下飼養,可能會產生一些問題 PH:6.8 H:8 T:21c L:9cm V:100L 喜歡活食,卵生,適合有水草和沉木水族箱,可以和小型魚混養40、埃及神仙魚,稱神仙魚。
原產地南美洲委內瑞拉境內歐利那可河和哥倫比亞Rio Orinoco流域及其上游支流Rio Atabapo有發現。
外形與神仙魚相似,但體形,長可達15釐米,體色銀灰中帶黃,背部黃色,腹部,且背部有棕色班點。
體側有4條垂直條紋。
黑眼珠紅眼圈。
額頭角度較普通神仙魚高,因此顯得嘴巴看起來略為翹起。
它們背鰭和臀鰭高度普通神仙魚而言,顯得額外而修長,其魚鰭完全伸展時候,整體感覺會顯得分外雍容高貴,而且野性味道!具有令人無法抗拒魅力。
埃及神仙魚生長水温24-28℃,喜弱酸性軟水,溶氧量,水域,葉水草和光照條件,餌料,吞食魚苗。
神仙魚愛靜,受驚,受驚後,對侵犯幹擾能迅速作出憤怒抗爭反應。
有時愛欺侮種類神仙魚、小魚,故混養。
PH:5.9 H:8 T:25c L:13cm V:100L 雜食性,卵生,適合在有水草和沉木水族箱中,適合單養或同類魚混養。
41、神仙魚,稱黑燕,墨燕。
這是神仙魚變異種,經人工選育定了遺傳性狀。
體型神仙魚相似,鰭翅鰭形,如燕似蝶,全身墨黑。
有黑神仙魚,尾鰭基部出觀一條垂直透明方格,美觀別緻。
神仙魚性情温和,泳姿姍姍,高貴,深受人們喜愛。
但神仙魚難養,對水温、鉺料和環境要求一些,飼養中要細心。
應魚友要求,此神仙魚做一下介紹:原地產南美亞馬遜河。
魚體呈菱形,側,尾鰭後緣,背鰭、臀鰭鰭條向後延長,上下稱,張開帆。
腹鰭特長,呈絲狀。
側面看像空中飛翔燕子,故稱其燕魚、神仙魚有豔麗色彩,原種魚體基色是銀白色,背部金黃色,體側有四條黑色橫向條紋,第一條穿過眼眶,第二條背鰭和臀鰭基部前緣,第三條背鰭端臀鰭端,第四條尾柄基部。
其背鰭和臀鰭黃色,尾鰭透明,佈黑色縱向條紋,眼眶紅色。
體長可達150毫米,體高可達200毫米。
神仙魚性情温和,舉止文雅,愛水中層遊動,水中不動,習性,單缸飼養。
水質沒有嚴格要求,喜歡弱酸性軟水,神仙魚可20℃水温中生活,但水温偏低,生長且病,26℃左右。
換晾曬新水,可減少患病機會,喜食動物性餌料。
要求水體,水質,氫離子濃度39.81-316.3nmol/L(PH6. 5-7.4),葉類水草和光線照射(但陽光不能直射)環境。
喜食絲蚯蚓大個餌料。
性格文殂,遊動,忽升忽降,忽進忽退,忽隱忽現,出沒於草叢中。
同種、少養。
目前人説“神仙魚”,包括四個原種,即神仙魚(P. sccalare)、陰陽神仙魚(P. eimekei)、吻神仙魚(P. dumerilii)和埃及神仙魚(P. altum),其中神仙魚和陰陽神仙魚兩種可以雜交繁殖,而長吻神仙魚體型和陰陽神仙魚類似,故此四個原種中,只有埃及神仙魚一種生物學上確立了它地位,而其他三種有待詳細調查研究才能確定。
,神仙魚改良品種,原種神仙魚水質,繁殖,而改良品種並無此現象,人可以地進行人工交配。
神仙魚種類: 神仙魚經人工一代代篩選、雜交定向培育後,現在黑神仙外,產生了很多花色和體態神仙魚,如:灰神仙、雲石神仙、長鰭或短鰭神仙魚、黑白神仙魚、斑馬燕、鑽石燕、金頭燕、熊貓燕、紅眼白燕以及黑金絲(金絲黑燕),。
(1)黑金絲:鰭形,尾鰭上下端延長,體色烏黑中有縱橫交錯規則金線,閃閃亮麗,顯高貴。
(2)黑白神仙魚:軀體變小,而諸鰭,尾鰭延長。
體色黑自分明,第三、四根條紋寬帶,與第一、二根條紋形成反差,其形態和色彩顯得威武。
9Y (3)紅眼白燕:兩眼似寶石紅亮,全身潔白,腹鰭、臀鰭和尾鰭鰭條極長,飄帶身下身後飄飄灑灑,美若仙女。
(4)鑽石燕:體形神仙魚相似,腹鰭、臀鰭,後平展如槳,滿身閃爍着鑽石光彩,光照下,每一個鱗片似一顆鑽。
42、太空飛鼠,原產地聖保羅。
太空飛鼠是鼠屬中體形魚種,其體型和其他鼠魚。
雄魚身上佈着金色條紋及斑點,雌魚些。
依輸入個體差異可分三個區域類型,一棲息於裏內盧間冷水浴;二為棲息於聖保羅近郊都市排水管沉積區;三棲息於聖保羅南方地帶。
***飼養是要注意水温差異。
PH:6.6 H:7 T:20c L:13cm V:75L 喜歡活食,卵生,適合在有水草和沉木水族箱中,可以和小型混養。
43、愛琴魚,原產地非洲西部。
外形美麗,雄魚尾鰭、臀鰭具橙色帶。
雌魚鰭形、色彩不如雄魚。
是發情期,雄魚,弱酸性水質,飼養時注意水質不要變化,喜歡吃活餌,如水蚤、豐年蟲。
體長:5~7釐米,水温:25~27℃ PH:6.5 H:3 T:25c L:6cm V:40L 喜歡活食,卵生,適合水草密植水族箱,可以和小型魚混養。
44、美國旗魚,又名旗魚、星條魚。
原產地美國佛羅裏達州。
身長達6釐米,體形似月魚,但背腹,尾柄。
頭吻部圓。
尾鰭外緣。
背鰭於臀鰭,背、臀鰭緣弧形,體色多變,有、淡黃、藍、紫紅色,有有,有或,滿身有10餘條縱向星點條紋,背鰭上佈深色星點,其星點條紋像美國國旗星條圖案而得名。
美國旗魚可耐18-20℃低温,水温22-26℃,食性,攝食動物性活食外,吃配合飼料,需嫩葉植物性餌料。
喜陽光,水質苛求。
性情,可以和其他魚混養。
同種魚宜雌雄魚。
PH:7.5 H:12 T:21c L:5cm V:75LRCB 雜食性,卵生,喜歡有太陽光,適合在水草密植水族箱中,可以與小型魚混養。
45、紳士鼠,原產地巴西境內,厄瓜多Aguarico水系,秘魯Napo河水系。
原始紳士鼠體側上有數條黑色條紋分佈着(如圖),但1型紳士鼠成體表面上半部有黑褐色斑紋,還有些金色光澤,十分美麗。
PH:7.0 H:10 T:25c L:5cm V:40L 喜歡活食,卵生,適合有水草和沉木水族箱中,可以和小型魚混養。
46、頭尾燈,又名電燈魚。
原產地南美洲圭亞那和亞馬遜河流域。
體長4~5釐米。
體長而側,頭,腹圓。
兩眼上部和尾部各有一塊金黃色斑,燈光照射下,反射出金黃色和紅色色彩。
魚遊動過程中,於光線關係,頭部和尾部色斑亮點時隱時現,宛若密林深處熒火蟲,閃閃發光。
性情温和,身體,喜羣聚遊動,可其他品種魚混養。
飼養水温22~26℃,水質要求。
餌料小型活食主。
喜水族箱中層活動、覓食。
B6 PH:7.0 H:9 T:25c L:4cm V:40L 雜食性,卵生,適合密植水草缸中,可以和小型魚混養。
47、食人鯧,原產南美巴西亞馬遜河流域。
食人魚長着鋭利牙齒,巴西亞馬遜河流域,成羣食人魚誤入水中各種動物時間裏啃成一堆白骨,有着人葬身魚腹記錄。
於是,它們列入當地危險四種水族生物 一,稱為:水虎魚,它兇悍聞名於世。
原產地,有許多食人魚分佈各個水域,它們定名為:黑食人魚、黑斑食人魚,具有代表性是一種稱為腹食人魚品種,它們體型小巧,25公分;色彩:墨綠色魚背,綠色魚體,火紅色腹部,性格是。
國內水族市場上,食人魚屬脂鯉科另一種翅鯧魚混淆,因為這兩種魚幼魚階段一模,只是食人魚下額發達,使它嘴撕咬角度,而更具危險性。
生長,會發現兩種魚本質區別,翅鯧魚是一種大型(體長超過80公分)雜食性魚類,會吞噬水中植物,而食人魚基本動物性食物主,並且習性它們並適合和其他魚類一起混合飼養。
PH:6.8 H:10 T:26c L:30cm V:400L 活食(魚蝦),卵生,適合有水草和沉木水族箱,飼養。
48、紅寶石,又名紅花鱸、寶石魚。
原產地加納到多哥剛果河、尼羅河流域森林溪流中。
屬於非三湖慈鯛類非洲慈鯛。
體形鯛。
應該可以屬於鯛一種吧。
本種魚特點於全身藍色斑點和尾柄前面大型黑斑。
紅寶石名字來源於它們繁殖期間會出現豔麗色。
但是實際上本種魚有一些全身豔個體,但是市場上看到。
本種有挖掘習慣,應該是來源於其原產地會挖掘底砂鋪着砂中食物。
所以飼養這種魚時候要有專門底砂,且種植水草時候要注意,避免種植密度過它們鑽空子挖掉那些可憐草。
水質要求並。
中性水質。
弱酸性和鹼性水質並太合適。
肉食性且有魚食性會食小魚。
且地域性強。
< PH:7.5 H:12 T:26c L:15cm V:200L 雜食性(喜歡活食),卵生,適合岩石造景缸,建議飼養。
49、藍寶石,又名蘭玉鯛、蘭玉鳳凰、藍口孵魚。
原產於南美洲亞馬遜河,幹圭亞那、巴西、烏拉圭。
魚體呈紡錘形,們,尾鰭扇形,背鰭。
體色淺灰藍色,幼魚有花紋,時全身佈豔色斑點,是其頭部,光線照射下閃閃發光,十分美麗、體格, 體長可達20釐米以上。
大型魚,頭部隆起,有挖掘底沙習性。
繁殖期,有領地觀念。
性情,和小型魚同箱飼養。
食性,喜食蚯蚓,但食活魚活蝦。
飼養,水質要求嚴格,喜歡弱酸性或中性水,水温20℃以上;喜食動物性餌料。
PH:7.0 H:10 T:24c L:20cm V:150L 喜歡活食,卵生,適合在岩石造景缸,建議飼養。
50、德州豹,源產地墨西哥。
體長20~30釐米。
體格。
體幅,背部。
體橘黃色,體表有灰白色、青色小點和斑紋。
成魚體表斑點呈珍珠色,十分。
性情,不可與其他品種魚混養。
飼養水温22~26℃,水質要求。
屬肉食性魚類,喜吃紅蟲、水蚯蚓、麪包蟲、小魚和小蝦活食。
親魚性成熟年齡12個月。
雄魚體,頭部有“脂肪隆起”,背鰭、臀鰭末梢尖長,體色豔;雌魚體色,腹部隆起,頭部無“脂肪隆起”。
PH:7.0 H:10 T:25c L:20cm V:200L 活食,卵生,適合水草和沉木造景,飼養51馬面鯛,原產地非洲東部馬拉威湖。
馬面鯛體型象一把刀,鼻嘴向前突出,面貌有點嚇人,單色鯛(Haplochromis)屬中具一格,因其臉部體型,深受歡迎。
適水温22 – 28℃,喜好鹼性(ph7.5 – 8.0)硬水。
此魚英名為“馬拉威食眼魚”,由此可知其生性,是完全肉食性,水族箱中混養時,只有大小之相近魚種才能無事。
此外,宜使用活餌喂飼,食魚、河蝦。
雌雄是雄魚體呈金黃色,背鰭和臀鰭呈硃色並鑲有,雌魚全身呈銀色。
PH:8.0 H:22 T:28c L:26cm V:300L 喜好活食,卵生,適合岩石造景缸,可同科(馬鯛)混養。
52、維納斯,原產地非洲東部馬拉威湖。
體長可達30公分大型慈鯛,體表具有如海軍陸戰隊體紋,故早期稱為“海陸仔”。
幼魚體色,雄性成魚出現寶藍色第二性徵,雌魚否。
善吞食小魚,避免與小型魚混養。
適應力強,飼養,是能鬆上手入門魚種。
Ha PH:8.1 H:22 T:28c L:28cm V:300L 喜好活食。
卵生,適合岩石造景缸,可同科(馬鯛)混養53、藍茉莉,(我覺得應該羅漢)馬拉維湖單色鯛屬魚種,但幼魚是即既擁有於成魚藍體色,雌雄魚體色相當。
雄魚額頭隆起較凸出,體長可至20公分,因為屬於馬拉維湖少見“隆頭”魚種,觀賞魚飼養者追求體形,所以市場價值歷久不衰。
PH:8.1 H:22 T:28c L:23cm V:300L 喜好活食,卵生,適合岩石造景缸,可同科(馬鯛)混養。
54、花小丑,原產地非洲東部馬拉威湖。
吻部突出,嘴巴開口向下,有如大鼻子小醜樣,是本屬魚種特徵,但此特徵會人工雜交過程中消失。
體長13公分,是個性中型慈鯛,喜歡刮食石頭上青苔,繁殖速度快交。
PH:8.0 H:22 T:28c L:13cm V:100L 喜好活食,卵生,適合岩石造景缸,可同科(馬鯛)混養。
藍小丑,原產地非洲東部馬拉威湖。
本屬魚種特徵:吻部突出,嘴巴開口向下,有如大鼻子小醜樣,但此特徵會人工雜交過程中消失。
全身型藍色基地,背鰭,臀鰭有金黃色卵形追星,尾鰭末緣有紅色雲,胸鰭色澤但有黑色邊帶。
PH:8.0 H:22 T:28c L:13cm V:100L)喜好活食,卵生,適合岩石造景缸,可同科(馬鯛)混養。
55、閃電王子,原產地非洲東部馬拉威湖。
體長12公分中型慈鯛,地域變異種5種,食性上偏向藻食性,藍色體色基本色調,且對比,體紋轉為深藍黑色,和平温順魚性,與其他品種一起飼養,是外銷評價魚種。
PH:8.0 H:22 T:27c L:10cm V:100L 雜食性,卵生,適合岩石造景缸,可同科(馬鯛)混養。
閃電戰神,體長9~12公分,體色呈藍色,身體上部有黑色緞帶貫穿,背鰭及胸鰭有白色雲邊,臀鰭有金黃色卵形追星,母魚底色成黃色。
雜食性,但以食藻類為主,棲息於有藻類附生礁岩區附近。
PH:8.0 H:21 T:27c L:12cm V:100L 雜食性,卵生,適合岩石造景,多洞穴,可以和同類混養(馬鯛科)。
56、紫水晶,幼魚時期體色泛着粉彩淡藍紫色,且因具金屬光澤而深受矚目歡迎。
有一黑色緞帶橫過眼睛其特徵,魚性,所以需要較充分空間,並提供可躲藏處。
PH:8.1 H:21 T:27c L:15cm L:200L 雜食性,卵生,適合有水草和沉木水族箱,可以和同類混養(馬鯛科)57、皇帝,幼魚體色不明顯,雄魚後全身轉變金黃色澤,點綴着金屬藍點,鰓蓋完全呈現華美的金屬藍,雌魚體色則不若雄魚具有觀賞價值,慈鯛眼中是焦點魚種。
PH:8.1 H:20 T:27c L:16cm V:200L 雜食性,卵生,適合岩石造景,多洞穴,可以和同類混養(馬鯛科)58、珍珠蝴蝶,原產於非洲坦幹伊克湖。
幼魚是黑色身體上有白色珍珠點故稱,而後,只有一條白色寬帶出現胸部後方。
喜歡吃食附着性藻類,種間競爭,混養時要小心。
PH:8.0 H:20 T:27c L:9cm V:100L 雜食性,卵生,適合岩石造景,多洞穴,可以和同類魚混養(坦鯛科)。
59、火狐狸,原產於非洲坦幹伊克湖。
身體是靚顏紅色,背鰭有紅色綴着。
背鰭和臀鰭基部發亮藍色。
喜歡吃食附着性藻類,性情,混養時要提供足夠混養空間。
PH:8.1 H:20 T:27c L:10cm V:100L 雜食性,卵生,適合岩石造景,多洞穴,可以和同類魚混養(坦鯛科)。
60、白玉鳳凰,原產於非洲坦幹伊克湖。
體色米黃色,體側背鰭基部各有一條橫線,體側黑線並有類刮痕紋路,各魚鰭黃色,尾鰭基部有一黑色圓點。
飼養,可以雌雄飼養。
PH:8.2 H:20 T:27c L:15cm V:100L 雜食性,卵生,適合岩石造景,多洞穴,可以和同類魚混養(坦鯛科)。
61、天使,原產於非洲坦幹伊克湖。
有世界慈鯛稱,飼養是有“夠”空間,以免淪落食用魚下場。
下額有藍色斑點,且黃褐色軀體上有着黑色大斑點。
PH:8.1 H:9 T:27c L:100cm V:1000L 雜食性,卵生,適合岩石造景,飼養。
62、藍眼貝,原產於非洲坦幹伊克湖。
有性格特徵,雄魚成灰褐色,有89條橫帶,雌魚無橫帶且體形渾圓。
喜歡卵產貝殼內,飼養是放入兩倍魚數目的貝殼。
PH:8.2 H:18 T:27c L:5cm V:80L 雜食性,卵生,適合岩石造景,並配貝殼,可以體形同類魚混養(坦鯛科)63、薩伊藍六間,原產於非洲坦幹伊克湖。
體色懸,且白色部分藍色。
性情温和,動作,但因為提醒,肉食性,所以適合於小型魚混養。
PH:8.3 H:22 T:27c L:35cm V:400L 雜食性,卵生,適合岩石造景,建議飼養。
64、棋盤鳳凰,原產於非洲坦幹伊克湖。
與紫杉鳳凰混淆,有着黑白交錯棋盤花紋縱橫身軀外,各鰭上有扇形黑白花紋陳列其中。
有後代出生後,儘量不要超過1英寸小魚親魚混養,以免親魚會追逐魚仔。
PH:8.2 H:22 T:28c L:13cm V:100L 雜食性,卵生,適合岩石造景,可以同類魚混養(坦鯛科)。
65、噴點珍珠虎,原產於非洲坦幹伊克湖。
身體是黑色為基本體色,胸部以前,全部白色珍珠點裝飾着。
,是行捕食主獵食性魚種,基本上,只要生物,會有吞食危險。
PH:8.0 H:21 T:26c L:13cm V:150L 雜食性,卵生,適合岩石造景,多洞穴,可以同體形同類魚混養(坦鯛科)66、虎皮天堂鳥,原產於非洲坦幹伊克湖。
背鰭黃色,而眼睛是呈現迷人淡藍色,尾鰭及臀鰭部分,則有些需藍色斑點墜落其中。
身體部分金黃色。
水質不加時,嘴部顏色會變,性格。
PH:8.2 H:22 T:27c L:8cm V:100L 雜食性,卵生,適合岩石造景,多洞穴,可以和同類魚混養(坦鯛科)。
67、火口,原產北美洲墨西哥、危地馬拉。
火口魚屬於慈鯛科魚類,體色呈灰色,魚體兩側有七條黑色豎條紋,生長火口魚口部和鰓蓋前部鮮紅色,因而得名。
鰓蓋後部有色斑塊,周圍有豔色斑塊和條紋。
眼眶綠色,光線照射下閃閃發光。
各鰭暗紅色,佈色條紋。
火口魚水質要求嚴格,喜歡中性水質環境,18℃以上水温中能夠地生長,是飼養一種中型熱帶魚。
火口魚不擇食,但以攝食動物性餌料主,並且食量。
火口魚性情,會吞食自己體型其他魚類,因而將火口魚體型相若、習性相近魚類一起混合飼養,千萬不可其鯉科、脂鯉科小型熱帶魚飼養,以免發生意外。
火口魚10個月生長進入性成熟期,雌雄鑑:火口魚雄魚背鰭雌魚而且長,魚體雌魚,體色豔麗;雌魚背鰭,末端呈圓形,魚體,但其腹部膨脹,體色雄魚遜色。
PH:7.0 H:8 T:24c L:18cm V:200L 喜歡活食,卵生,適合有水草和沉木水族箱,可以和同體形慈鯛類混養。
68、紅魔鬼,原產地中美哥斯達黎加、尼加拉瓜。
魚體亞紡錘形,長可達38釐米,家養。
鰭形。
唯體色多變,灰白變黃褐、橙紅到紅色,成魚有黑斑點,有頭部隆起成瘤狀。
游泳。
成魚,混養。
喜弱酸性軟水、老水,水温26度左右。
愛食動物性餌料。
PH:6.8 H:8 T:26c L:30cm V:400L 雜食性,卵生,適合有水草和沉木水族箱,可以和同體形慈鯛類混養。
69、血鸚鵡,十四年前,中國台灣島,小型魚流行,市場上大型慈鯛魚市場萎縮。
一個名叫蔡建發人自己魚場裏魔鬼和紫紅火口養一起,結果無意中陽差之下,雄紅魔鬼和同居雌紫紅火口產下一羣稀奇古怪魚種出來,這血鸚鵡了。
上市時,於業者血鸚鵡來源當作商業機密看待,保密措施出色。
一時間關於血鸚鵡身世謠言四處流傳開來。
其呢,血鸚鵡並不是一個物種。
它是一個情況下,一次機遇,被人創造了出來,並且一下子成搶手魚種。
血鸚鵡狀碩,什麼吃,象人工餌料、薄片、顆粒、紅蟲、豐年蝦、水蝨。
它象一個垃圾桶一樣,什麼來者拒,照單全收。
而且總是整天吃個。
加上它們水質適應力弱酸性到中性水質可存活。
所以要養活它們。
於血鸚鵡是兩種物種雜交所產生新物種,所以它們自身是無法繁殖後代,大家不要枉費心機了,要得到血鸚鵡只能買進紅魔鬼和紫紅火口來了。
這一點我們可以用來確定兩個物種是否親緣種亞種關係。
於這樣特性,血鸚鵡表現出定性和多樣性,於是就出現了血鸚鵡、紫鸚鵡、金剛鸚鵡、羅漢鸚鵡、鸚鵡、斑馬鸚鵡、花鸚鵡好多種品種。
70、戰艦,原產地東南亞大巽他羣島河流湖泊中。
但於本種魚東南亞是食用魚種,養殖。
所以目前東南亞到處有它們影子。
本種魚飼養可以説。
什麼地方。
弱酸性、中性、鹼性水質能適應。
但是喜歡弱酸性到中性水質一些。
所需要温度是23-28度。
種魚分到絲鱸屬當中。
如今劃歸嗅腺鱸屬。
以前嗅腺鱸屬認為只有一屬一種。
但近年人們發現這一屬魚種當中包括有另外兩種品種。
它們原產地是一種食用魚。
很多魚場飼養它們。
所以我們可以不必要擔心其來源。
本種魚屬於體格超級魚種。
而且生長迅速。
可以時間內得。
所以應該注意千萬不要它們養到水族箱裏,水族箱應於120釐米。
不然會它們生長造成影響。
戰艦是雜食動物。
它們綠色食物愛。
但這並影響它們吞食小型魚類和小蝦。
它們喜歡小魚和小蝦。
這些高蛋白食物它們生長可以起到作用。
所以餵養古代戰艦時候要注意植物性飼料投餵並且不能少了動物性飼料投餵。
古代戰艦是可能水族箱裏繁殖。
但是如果你有大型水池倒是可以試一試。
它們屬於典型泡巢繁殖攀鱸品種。
雄性戰艦頭部有象鵝隆起。
雌性戰艦頭部。
所以雌雄鑑別會。
戰艦繁殖方式和暹羅鬥魚。
是泡巢產卵。
雄魚負責卵和幼魚保護。
開始遊動幼魚,於體形所以可以攝食水蝨、絲蚯蚓大型餌料。
飼養應該。
幼魚有一點攻擊性。
2年齡,古代戰艦達到並且可以繁殖下一代了。
這種魚於具有攻擊型,且體形。
所以只能和大型魚類混養。
古代戰艦人們飼養過程中出現了一種白化品種黃金戰艦。
叫招財。
另外近年科學界披露了古代戰艦兩個亞種:翅戰艦和七間戰。
71、地圖魚,原產地亞馬遜河流域。
魚體呈橢圓形,頭,嘴。
體色有紅花地圖和白地圖分。
紅花地圖體色主基調黑褐色,體表有規則橙黃色斑塊和紅色條紋,尾柄有橙經色邊緣圓斑點;白地圖體色主基調黃色,體表醒目紅色斑塊和條紋。
性情,只能飼養。
飽食後或處在擁擠環境時,它洋洋地側卧水底,但遊速,反應,捕食,深受人們喜愛。
PH:7.2 H:10 T:26c L:35cm v:200L 或是(小魚),卵生,適合裸缸飼養,建議飼養。
72、胭脂魚,原產地我國長江。
成魚個體30千克,長可達1米。
體色和色彩隨生長而變。
仔魚體細長。
幼魚體高三角形,背鰭起自背部處,鰭基,前1/2-1/3鰭條聳,常後傾頭背部成斜線。
下頜胸腹壁。
頭,吻圓,眼上位。
口下位,馬蹄形,唇外翻,上有乳突,。
仔魚期體色灰白色;3-10釐米幼魚體色灰褐色,3條黑色橫帶前傾,第一條始於頭後背部胸鰭,第二條始於背鰭頂端腹鰭,第三條始於背鰭臀鰭和尾鰭下葉,尾鰭上葉淡灰白色;仔幼魚期體色,線條分明,形態;成長到12-13釐米以上時,體色變,黑色橫帶散亂如麻點,而後遍及全身,體形變長,失去觀賞價值。
成魚梭形,雄魚粉紅色並有1條胭脂紅色縱帶,吻尾柄末。
雌魚暗紅色,縱帶色暗呈紅色。
胭脂魚喜棲息於水中下層,以底棲生物、硅藻、有機碎屑食,愛吃絲蚯蚓活餌料。
高氧水質,能耐低温。
生長,個體大,抗病力強,飼養。
幼魚作為觀賞,成魚可以食用,肉味。
其體上黑色橫帶消失時,應送到天然水域中去放生。
73、孔雀魚,又名彩虹魚、百萬魚。
原地產委內瑞拉、圭亞那、西印度羣島地。
孔雀魚體形修,有着花尾巴,故名孔雀魚。
雄魚體長4釐米左右,尾部(包括尾柄及尾鰭)佔全長2/3左右;雌魚體達5-6釐米,尾長佔全長1/2以上。
雄魚滿身閃爍金屬光澤,有、橙、黃、綠、青、藍、色,基色調有淡紅、淡綠、淡黃、淡紫、紅、和孔雀。
尾鰭上花色圖形,妙不可言,有1/3行排列,大小黑色斑點或是一個彩色圓斑,狀孔雀尾翎上圓斑。
雜交選擇,出現了變化萬千,如花似錦各種孔雀魚,有滿身銀點閃爍,有斑紋發光和蛇皮,有尾鰭如火炬,有一身淡紫,有半身紅一色、一色,有分段綠、紅、黑色。
北京熱帶魚愛者這些魚稱這:蛇皮孔雀魚、火炬、紅袍、紫袍、黑袍、藍袍。
尾鰭形狀多達13-16種,有圓尾、三角尾、旗尾、火炬尾、琴尾、齒尾、燕尾、上劍尾、下劍尾、裙尾。
雌魚體色雄魚單調遜色,各鰭,但尾鰭呈豔色、藍色、淡綠、淡藍,散佈着大小不等黑斑點,於體色和別的鰭顯著,突出了尾鰭,遊動時似許多小扇扇動。
孔雀魚適應性,能耐16℃低温和髒水質,沒有調充氣設備水族箱中生活。
生長温度22-24℃,鹼性氫離子濃度39.81-63.09nmol/L(PH7.2-7.4)]水質,能適應中性水質。
孔雀魚雖然飼養,但如要獲得色彩豔麗,體形、尾鰭孔雀魚,仔魚開始放入水族箱中飼養,有水體、深顏色砂底、多水草、水質生活環境。
它食性,各種飼料肯攝食。
但不能因此而飼養中餵養太差,以免影響生長和色澤。
孔雀魚性情温和,能和其他熱帶魚混養,平時好動,雌魚受驚後跳躍。
PH:7.0 H:8 T:27c L:4cm V:40L 雜食性,胎卵生,適合在有水草和沉木水族箱中,可以和小型魚混養。
74、斑馬魚,又名條魚、花條魚。
原產地印度和孟加拉。
斑馬魚體裏梭形,長5釐米左右,胸腹部圓,尾部側。
全身基調黃色,背部橄欖色,從背部腹部、臀鰭,有多條藍色縱條紋達尾鰭,滿身條紋似斑馬而得名。
背鰭、臀鰭後,尾鰭叉形,諸鰭黃色透明。
斑馬魚品種有10餘,主要區別色彩豔麗多。
斑條紋有多有、有有,有成點狀,有鰭形上產生變異,如鰭斑馬魚,其尾鰭、臀鰭、腹鰭,一簇黃色尼龍綢身後盪漾。
斑馬魚水質條件苛求,水温於20℃即能生活,生長温度25℃,氫離子濃度100nmol/L(pH7)。
各種動物性餌料、幹飼料,肯攝食。
斑馬魚性情温和,,愛結羣游泳,宜羣養。
PH:7.0 H:8 T:27c L:5cm V:40L 雜食性,卵生,適合在有水草和沉木水族箱中,可以和小型魚混養75、虎皮魚,又名四間魚、四間鯽魚。
原產地馬來西亞,印尼蘇門答臘島、加里曼丹島內陸水域。
虎皮魚體,似稜形,側,長5?/FONT>6釐米。
體色基調黃,布有紅色斑紋和小點,頭尾有4條垂直黑色條紋,斑讕似虎皮。
背鰭,位於背上中部,尾柄,尾鰭叉形。
生長水温24?/FONT>26℃,要求含氧量老水。
雜食性,但愛吃魚蟲、水蚯蚓活餌料,幹飼料攝食,愛吃貪食。
虎皮魚羣聚,游泳、,成魚會襲擊它魚,尤愛咬絲狀體鰭條,和有絲狀體鰭條魚(如神仙魚)混養。
宜同種羣養。
虎皮魚變異種有綠虎皮魚、金虎皮魚。
綠虎皮魚體形、鰭形未變,但體色改變綠色斑塊和條紋,美麗:綠虎皮魚要求溶氧水體。
金虎皮魚體金紅色,眼紅色。
J8JgK PH:6.5 H:3 T:27c L:8cm V:80L7@ 雜食性,卵生,適合有水草和沉木水族箱,可以和小型魚混養(神仙魚)。
76、藍三角魚,又名三角魚、異形側。
原產地泰國、馬來半島、印尼蘇門答臘島。
藍三角色是1種小魚,亞紡錘形,體長3-5釐米,4釐米。
眼,眼虹膜發紅色光澤。
尾德叉形。
背部硃色,軀幹前部銀色,背鰭、尾鰭、臀鰭紅色,胸、腹鰭透明。
藍三角魚突出特徵是,軀幹中部尾部有1塊黑色三角斑,閃閃發藍光。
該魚軟水、水中生活,氫離子濃度251.2nmol/L(pH6.6),水温24-28℃,若2℃能忍受,但時間內温差不能於2℃以上,晝夜温差不能變化了。
喜食活餌料,食幹飼料。
藍三角色性情屬於活潑型,能魚,但不能因此而它和大型魚、型魚混養,常會受欺而使其遊動、攝食大受影響,,會體質,色澤黯然,降低觀賞價值。
PH:6.5 H:3 T:26c L:5cm V:40L-雜食性,卵生,適合在有水草和沉木水族箱,可以和小型魚混養。
77、玫瑰鯽,原地產印度。
魚體紡錘形,長5-7釐米,野生條件下可達14-15釐米。
幼魚體上泛銀白色,成長,背上銀白,背側黃綠色,後身有一黑圓斑,背鰭上有黑斑。
繁殖期間出現婚姻色,雄魚全身呈玫瑰紅色,豔美麗。
玫瑰鯽可16℃低温,水温22-25℃。
可適應中性水質。
喜歡水草水體和老水,一次大量換大,宜定時定量換水。
111、紅鰭鯽,又名鰭銀鯽、翅鯽。


延伸閱讀…
性情活潑羣,但有欺小癖。
與其它魚養。
PH:7.0 H:6 T:26c L:15cm V:80L雜食性,卵生,適合在有水草和沉木水族箱,可以和小型魚混養。
78、金絲魚,又名白雲山魚、白雲金絲魚、唐魚。
原產地我國廣東廣州市郊白雲山溪流。
金絲魚體梭形,全長3-4釐米,眼。
體色背部褐中帶藍,腹部銀白,體兩側沿側線有1條金光閃耀金線,這條金線一端是黑眼珠,另一端是黑眼珠黑斑。
鰭,背鰭、臀鰭後位,尾鰭分叉,背鰭尾鰭鮮紅色,其餘鰭透明。
體上有一些色彩,但體色往往隨環境條件變化而發生變化,金絲不變。
此魚因最初發現於我國廣州市郊白雲山溪,故英文澤名白雲山魚。
變異種長鰭金絲魚。
金絲魚適應性,能耐低温,可以適應10-30℃水温,生長水温18-25℃。
不擇食,愛食活餌料、動物性飼料。
冬季能接受幹飼料。
性情温順,宜混養。
羣遊於中上水層。
79、彩虹鯊,原產地泰國。
體態和尾鯊相似,長達12釐米。
幼魚階段體色是混合色,接近成色時呈青灰色,各鰭呈紅色,但豔麗。
能適應中性和鹼性硬水,水温24?/FONT>28℃。
挑食,身體,生長,飼養。
有領地觀念,種幾尾魚一起會發生爭執,不家種間羣養,可以和其他體格大小魚混養。
環境或餌料缺乏時,會體色上反映出來。
PH:7.5 H:10 T:27c L:12cm V:200L雜食性,卵生,適合有水草和沉木水族箱,可以和同體形魚混養。
80、T-字魚,又名T紋魚、T字鯽魚、郵戳魚。
原產地泰國,馬來西亞,印尼加里曼丹、蘇門答臘島。
體亞紡錘形,可達18釐米左右。
它特徵是魚體兩側有一T字形大黑紋,於T字前有1條橫紋┝形,似國外郵戳,故得名郵戳魚。
幼魚時此花紋,5釐米以上時此T紋可見。
成魚性腺時,T紋開始散亂褪色。
弱酸性軟水,水温22-28℃。
雜食性,吃水草。
小魚混養。
PH:7.2 H:6 T:25c L:20cm V:200L,雜食性,卵生,適合有水草和沉木水族箱,可以和同體形魚混養。
^81、七星刀魚,又名鮑孔駝背魚、弓背魚、花刀魚、東洋刀、七星飛刀。
原產地泰國、緬甸、印度。
魚體可達90釐米,頭部,口角。
背似弓形隆起,前半身體幅,背鰭後變,尾鰭呈尖刀形,微凹上翹。
背鰭、腹鰭短小,臀鰭,並尾鰭,佔體長4/5,一條刀刃。
全身灰黑色,但有,臀鰭上方魚體上有3-10個鑲白邊黑色圓斑,基本上呈一字形縱向排列,圓斑數和排列盡,有1-2個圓斑,兩側圓斑數有。
七星刀魚適應性,水質中能成長,水温24℃以上。
生長,飼養。
屬夜行性魚類,白天慢悠悠地來回遊蕩,或潛伏不動,到了夜間翻騰似飛刀。
食肉主,碎肉、魚塊可投餵,會食掉水底剩餌,但喜歡吃活魚蝦。
不能小魚混養,可以和大型魚混養。
82、倒遊鯰,原產非洲坦幹伊克湖、馬拉威湖、維多利亞湖、奈及利亞湖、尼日湖以及薩伊水系有出產。
一種趣怪熱帶觀賞魚類,它色彩和體型不是,但吸引人是它遊動姿態–它們明目張膽地肚子天敏捷地遊動地時候,只要是看到人會發出一聲感慨,這是反遊貓吸引了眾多水族者飼養它們原因。
魚體色呈棕褐,遊動時腹部超天,觀賞魚中堪稱一絕,上部顏色於下部,於,喜食浮性餌料,進食中任呈倒遊。
PH:7.0 H:8 T:27c L:10cm V:100L’ 雜食性,卵生,適合有水草和沉木水族箱,喜歡環境,可以和中小型魚混養。
83、紅尾鯰,又名尾貓、狗仔鯨。
原產地亞馬遜河。
魚體達1米,頭、背、胸、腹部扁平且闊,臀、尾部側且。
眼睛,嘴,口周有3鬚。
頭背顏色淡黑色,並有黑斑,腹部乳黃色,黑色和乳黃色之間,吻部尾柄,有白色帶縱貫其間,十分。
尾鰭和背鰭有紅色,但豔麗,其餘鰭黑色。
紅尾鯰適宜弱酸性水,能適應中性鹼性水質,水温22?/FONT>26℃。
喜食動物性餌料,如魚、肉塊,冷凍食,食量驚人,生長。
應放於大型水族箱中飼養。
能人親近,食後搖頭擺尾,。
84、鼻六間魚,又名六間魚、鼻魚、皇冠之間。
原產地剛果。
體形似鯉魚,體長達30釐米以上,背弧,腹弧。
背鰭,起點腹鰭起點稱。
尾鰭叉形。
全身黃色,有6-7條基本間距黑色橫帶。
各鰭是紅色。
幼魚有些像虎皮魚,30釐米體時,全身變黑,失去觀賞性。
鼻魚鼻,所以稱它鼻魚,是因為有體態相近之長鼻魚而得名。
而鼻魚鼻確實,恰如其名,鼻孔吻端的長度,於鰓益後緣1/2,致使頭部拉長變小了。
鼻六間魚水質要求,喜弱酸性軟水,20℃水温能生存,生長温度22-26℃。
動植物性餌料攝食,吃水草。
身體,但性情,同種相鬥,吞食小魚,與小型魚混養。
PH:7.0 H:10 T:25c L:35cm V:200L愛素食,卵生,適合在有水草和沉木水族箱,適合於中大型魚混養。
85、剛果扯旗魚,又名剛果霓虹魚、剛果魚。
原產地非洲剛果河水系。
魚體達8-10釐米,紡錘形。
頭,眼,口裂。
背鰭。
腹鰭、臀鰭。
尾鰭外緣,但外緣中央突出。
體色基調青色中混合金黃色,大大的鱗片具金屬光澤,光線映照下,多彩,美麗。
剛果魚喜弱酸性軟水,水質,水温22-26℃。
喜食活餌料。
性羣聚,宜羣養。
能和其他大小魚混養PH:6.8 H:7 T:24c L:8cm V:100L喜歡活食,卵生,適合在有水草和沉木水族箱,可以和小型魚混養。
86、血翅魚,又名紅鰭魚、紅翅魚、紅鰭脂鯉。
原產地阿根廷。
魚體亞紡錘形,偏長,可達5釐米左右,側。
背鰭居中,形與扯旗魚類相似。
腹鰭腹位後,臀鰭、脂鰭後。
尾鰭叉形。
銀白色,背部淡青褐色,各鰭血紅色。
血翅喜澄清水質,含氧,水體環境,能適應中性水和16~30℃水温,但水温偏低會影響其血紅鰭色,最佳水温22~24℃。
受到驚擾後,諸鰭上紅色會消褪。
不擇食,但餌料質量要求,宜供應活餌料或觀賞魚專用配合飼料。
可以混養,以其主體羣養。
PH:7.0 H:10 T:24c L:7.5cm V:75L喜歡活食,卵生,適合在有水草和沉木水族箱,可以和小型魚混養。
87、鈎扯旗,原產地南美洲亞馬遜河、哥倫比亞,屬擬鯉科。
體長5-6cm ,體色桃紅色,背鰭高大挺拔呈黑色,臀鰭粉紅色有,尾鰭上下葉各有一個紅斑,位置,美麗。
飼養水温22-26攝氏度,繁殖水温26-28攝氏度,喜弱酸性軟水。
餌料魚蟲主。
親魚性成熟年齡6-8個月,雌魚繁殖期間體色桃豔,背鰭末梢尖長,雌魚腹部膨大,體色,屬水草卵石生魚類, 雌魚每次產卵200-300粒。
PH:7.0 H:10 T:26c L:6cm v:60LP雜食性,卵生,喜歡水草密植水族箱,適合於小型魚混養。
88、黑裙魚,又名半身、蝴蝶魚,原產地巴西、巴拉圭、阿根廷,屬擬鯉科。
體長6-8cm,圓盤形。
體色銀灰色,臀鰭,顏色漆黑,醒目,故名黑裙。
更換新水或遇到驚嚇時,黑裙顏色灰變淡,但安靜下後,顏色會變。
飼養水温20-26攝氏度,水質喜弱酸性軟水,餌料魚蟲主。
繁殖水温27-28攝氏度,親魚性成熟年齡6個月,雌魚體色個體,雌魚色淡體形,屬水草卵石生魚類, 雌魚每次產卵300-500粒。
同類中有裙。
PH:7.0 H:10 T:23c L:8cm v:75L喜歡活食,卵生,喜歡水草密植水族箱,適合於小型魚混養。
89、銀屏燈,又名銀屏魚,原產南美洲亞馬遜河、圭亞那地,屬擬鯉科。
體長5-7cm,紡錐形。
銀灰色,鱗片邊緣黑色,眼上部有鮮紅色斑,虹膜上生有紅色反光點,尾鰭基部有一黑色橫帶紋。
飼養水温22-25攝氏度,喜弱酸性軟水,水族箱中上層活動。
繁殖水温26-28攝氏度,親魚性成熟年齡6個月,雌雄區分,雄魚瘦小,雌魚略,屬水草卵石生魚類, 雌魚每次產卵300-500粒。
PH:6.8 H:10 T:25c L:7cm V:75L喜歡活食,卵生,適合有水草和沉木水族箱,適合於小型魚混養。
90、蘋果,又名新幾內亞彩虹魚、舌鱗魚、美人,原產地新幾內亞島,屬虹銀漢魚科。
體長10-15cm ,卵圓形側,頭尖,背鰭分為前後兩個,魚體腹部鮮紅色,背部茶褐色,背鰭、臀鰭鮮紅色,尾鰭鮮紅色,水族箱中豔無,好似一團遊動火,。
飼養水温22-26℃,水質鹼性硬水,餌料有水蚯蚓、紅蟲、魚蟲。
繁殖水温27-28攝氏度,雄魚體色是金屬光澤酒紅色,雌魚體色茶褐色,屬水草卵石生魚類,雌魚每次產卵100-200粒,產卵是斷時續,需要3-5天才能產卵完畢。
91、馬達加斯加彩虹,又名馬達加斯加虹魚、石美人,原產地馬達加斯加,虹銀漢魚科。
體長6-8cm ,卵圓形側,背鰭分為前後兩個,背鰭、臀鰭上下稱,鰭條帶狀。
全身青綠色,隨光線環境出現粉紅色、黃色、淺紫色、銀白色色彩變化,美麗,背鰭、臀鰭、尾鰭有黑色邊緣。
飼養水温22-26℃,水質鹼性硬水,餌料魚蟲主。
繁殖水温27-28攝氏度,屬水草卵石生魚類。
雌魚每次產卵時間,3-5天完畢。
PH:7.3 H:12 T:27c L:10cm V:100L 雜食性,卵生,適合有水草和沉木水族箱,可以和小型魚混養。
92、火鶴魚,壽星頭、壽星魚,原產中美洲尼加拉瓜、哥斯達黎加地,屬慈鯛科,體長20-30cm,體形類似金魚。
頭,頭頂上方生有一個圓形肉瘤,眾。
體色粉紅,幼魚體色灰黑,成魚變成火紅色,體色多變,有時體色橘紅或黃色。
飼養水温22-28℃,餌料有魚蟲、水蚯蚓、活魚。
繁殖水温27-29℃,水質是弱酸性軟水,親魚性成熟6-8個月,雄魚頭頂肉瘤,體色鮮紅似火,雌魚體色,每次產卵200-500粒,岩石或大理石板作產巢。
PH:7.2 H:12 T:25c L:20cm V:200L 喜歡活食,卵生,適合裸缸,可以體形慈鯛魚混養。
93、茅尖魚,原產地南美洲亞馬遜河,屬慈鯛科,圓筒形。
體色青綠,體側眼睛到尾鰭中央各有一條黑色縱帶,黑帶上方有數十個圓形黑斑。
頭尖,背鰭矮小但。
飼養水温22-25℃,餌料有活魚、魚肉、水蚯蚓。
性情,不可魚小型魚混養。
繁殖水温27-28℃,親魚性成熟8個月。
雌魚色彩,選用岩石或大理石板作產巢。
雌魚每次產卵500-600粒。
自然界主要棲息水流溪流中。
飼養,養殖水體要求,否則,繁殖。
PH:7.0 H:8 T:24c L:20cm V:125L 喜歡小魚,卵生,適合有水草和沉木水族箱,可以體形魚混養。
94、棘鰍,原產於印度以東東南亞區域,台灣產,分佈於台北桃園一帶。
本魚體形,似鰻魚,眼前下方有棘,背鰭前部有許多分離小棘,故英文名之為“棘鰻”。
咖啡色身體上,有3 – 10個規則圓形黑斑,口吻長,且可扭轉,此口吻砂中挖採食物。
適水温24 – 28℃,喜好弱酸性軟水,是屬夜行性,故白天潛伏砂中,只留鼻口在外,或隱藏於,靜待夜晚來臨,始出來活動覓食。
雖性會傷害他魚,但個體大,時有追逐小魚行為,故不要與小型魚混養。
砂中穿梭,水草常會連根挖出,所以水草種植需用石塊壓住保護。
水箱密蓋,防止其爬出箱外。
PH:6.7 H:7 T:28c L:25cm V:200L 喜歡活食,卵生,適合有水草和沉木水族箱,可以同體形魚混養。
95、黑帶,原產地南美洲尼革羅河、布蘭可河。
本種特徵於成魚和稚魚體色完全,成魚體色和銀帶相似。
超過去10公分左右時,全身黑色會變為帶灰色,金色帶狀紋會模糊不清,後體色中腿去。
觀賞此魚體色變化,是其他魚類沒有。
適水温25 – 28℃,喜好弱酸性到中性澄清軟水,所以每週應換掉三分之一水一次。
水槽要加蓋,以防範魚只跳出。
餌食宜用大肚魚、金魚活餌或肉丸、火腿片。
性情,應注意避免驚嚇它。
PH:6.5 H:6 T:27c L:40cm V:200L 喜歡小魚,卵生,適合有水草水族箱,可以同體形與魚混養。
96、五彩琴尾魚,又名豎琴琴尾魚、澳洲琴尾魚,原產地非洲,屬卵生鱂魚科。
體長5-6cm ,梭形。
嘴尖鮮紅色,體表粉紅或橙黃色,體側有色斑點,鰓蓋有紅色花紋,背鰭底部棕色上部紅色,臀鰭底部紅色邊緣黑色。
尾鰭藍色或棕色,上下葉邊緣紅色或白色。
魚體五彩繞身,。
飼養水温22-26℃,水質弱酸性軟水。
餌料魚蟲主。
繁殖水温26-27攝氏度,雄魚體色豔,雌魚產卵時間,7-10天。
屬水草卵生魚類。
PH:6.5 H:3 T:25c L:4cm V:40L 喜歡活食,卵生,適合水草密植水族箱,可以和小型魚混養。
97、羅氏琴尾魚,原產地非洲,卵生鱂魚科。
體長5-7cm ,梭形。
體表鱗片天藍色,鱗片邊緣紅色,全身紅藍相襯,吻部黃色,眼睛藍色,背鰭、臀鰭藍色有棕色斑點,尾鰭藍色有紅色和黑色邊緣。
飼養水温22-26℃,水質弱酸性軟水。
餌料有魚蟲、顆粒飼料。
繁殖期間雄魚具有豔婚姻色,雌魚色淡。
屬水草卵石生魚類。
雌魚每次產卵50-100粒,7天左右才能產卵完畢。
PH:6.5 H:3 T:26c L:5cm V:40L 喜歡活食,卵生,適合水草密植水族箱,可以和小型魚混養98、麗麗魚,又名桃核魚、小麗麗。
原產地印度。
麗麗魚體長5釐米,體形呈長橢圓形,側。
頭,眼,翹嘴,尾鰭截形。
雄體呈、橙、藍三色,頭部橙色,嵌黑眼珠紅眼圈,鰓蓋上有藍色斑;軀幹部有橙藍色和紅色斜條紋,背鰭、臀鰭、尾鰭上飾有、藍色斑點,鑲紅色。
雌魚體色,呈銀灰色,但綴有彩色條紋,色彩。
腹鰭胸位,演化成2根長絲體。
生活水温21-30℃,生長水温23-26℃。
水質和餌料苛求,愛老水,,水中應多放水草、石塊,供它們棲息。
性情温和,可以混養。
當外界安靜沒有幹擾時,麗麗魚會水底游上水面,噴水發出啪嗒聲響,水中氧少,輔助呼吸器官交換氣體。
雌雄魚區別花色外,雌魚色澤花紋,諸鰭、背鰭;雄魚背鰭鰭端,具婚姻色。
PH:6.8 H:7 T:28c L:6cm V:80L 雜食性,卵生,適合水草密植水族箱,可以和小型魚混養。
99、藍曼龍,原產地泰國,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屬鬥魚科。
體長10-12CM,橢圓形。
天藍色。
飼養水温22-27攝氏度,水質要求言。
餌料有魚蟲、水蚯蚓。
繁殖水温26-27攝氏度。
雄魚體色豔,背鰭末端尖長,雌魚體色。
屬泡沫卵生魚類。
雌魚每次產卵500–1000粒,間隔產卵時間10-12天。
親魚性成熟年齡6個月。
性情温和,可和其它魚混養。
水中缺氧時,可直接露出水面呼吸。
PH:6.8 H:6 T:27c L:15cm V:200L 雜食性,卵生,適合水草密植水族箱,可以和小型魚混養。
100、黃曼龍,原產泰國、印度尼西亞,屬鬥魚科。
體長10-20cm,是藍曼龍變異品種。
飼養水温20-27攝氏度,水質要求言。
它有一個輔助呼吸器官,當水中缺氧時,可直接露出水面呼吸。
繁殖水温26-27攝氏度,親魚性成熟年齡6個月。
雄魚繁殖期間有豔婚姻色,雄魚背鰭末梢尖長,雌雄交易。
屬泡沫卵生魚類,水面飄浮幾顆水草,雄魚依託水草吐出大量泡沫浮水面,受精卵浮泡沫中。
雌魚每次產卵500–1000粒。
PH:6.8 H:6 T:27c L:15cm V:200L 雜食性,卵生,適合水草密植水族箱,可以和小型魚混養。
101、銀曼龍,原產泰國、印度尼西亞,屬鬥魚科。
體長10-20cm,體色銀白,背部呈銀灰色,腹鰭演化成絲狀觸鬚。
,可其它魚和平。
酸性軟水最佳,但苛求。
水温24-29℃。
PH:6.8 H:7 T:27c L:15cm V:200L 雜食性,卵生,適合水草密植水族箱,可以和小型魚混養。
102、藍眼鯽,原產地亞洲南部馬來半島、蘇門答臘。
藍眼鯽的體色銀白色,眼睛受光線照射,其下半部分閃爍着青綠色光輝,所以稱“藍眼鯽”。
背鰭白底而有一大型黑色斑點,此學名“dorsiocellata”由來,是一種小型魚。
雌魚腹部,尾鰭黃色,而雄魚身體細長,尾鰭,可加以區別。
適水温22 – 26℃,喜好弱酸性軟水,宜飼養於多栽植些水草水槽中,欣賞其羣遊景緻,令人遐思忘憂。
體質,飼養,能接受人工餌料,但供應些動物性活餌。
性情温和,能同體型魚種混合飼養。
PH:7.0 H:8 T:27c L:6cm V:80L 雜食性,卵生,適合有水草和沉木水族箱,可以和小型魚混養。
103、黑斑鯽,原產地亞洲南部印度、斯里蘭卡及緬甸。
體色銀色,受光線照射,會閃耀金屬狀黃光輝,尾柄上有黑色斑紋其主要特徵,故稱這“黑斑鯽”。
稚魚時體側有4條斑紋,成長而消失,只留下尾柄處斑點。
適水温22 – 26℃,喜好弱酸性到中性硬度水質。
性情温和,體璺,飼養。
但注意是,水槽需加蓋以防範其跳出而成魚幹了。
PH:7.0 H:8 T:25c L:13cm V:150L 雜食性,卵生,適合有水草和沉木水族箱,可以和小型魚混養。
104、大點鯽,原產地亞洲南部印度、馬來西亞、新加坡及蘇門答臘。
大點鯽體型雖小,卻不失美麗,橙紅色身體上具有一個大黑點,故稱為“大點鯽”。
遊動時,十分引人注目。
適水温12 – 26℃,喜好弱酸性(ph6.2 – 6.4)軟水,故每週需換掉三分之一水一次。
水槽內多栽植些水草,並需有陽光照射。
性情,能其他小型魚混合飼養。
能接受顆粒幹餌,能加些水蚤喂飼。
PH:6.5 H:3 T:25c L:2cm V:40L 雜食性,卵生,適合有水草和沉木水族箱,可以和小型魚混養。
105、五間魚,原產地亞洲南部馬來半島及婆羅洲。
種名“pentazona”,即是拉丁文五帶意,而英名稱“Five – Banded”,意五帶。
實際上是如此,體型體色,乍看之下誤認四間魚(P.tetrazona),但本種即因體側有五條黑帶,故稱“五間魚”,可作。
適水温22 – 27℃,喜好弱酸性到中性軟水。
性情,能同體型其他小型魚混合飼養。
能接受任何餌料,喜歡活餌。
PH:6.8 H:4 T:26c L:5cm V:40L 雜食性,卵生,適合在有水草和沉木水族箱, 可以和小型魚混養。
106、金線鯽,俗名尾線鯽。
原產地亞洲南部泰國及馬來西亞。
金線鯽的背部褐色,帶銀色,腹部色澤。
體側中央黑色縱帶上方鑲有金邊,尾柄尾鰭末端呈暗紅色,是其主要物徵。
適水温24 – 27℃,喜好弱酸性軟水。
魚性,飼養,對任何餌料挑食,適合初學者飼養。
PH:6.8 H:6 T:24c L:4cm V:40L 雜食性,卵生,適合在有水草和沉木水族箱, 可以和小型魚混養。
107、長鰭鯽,原產地亞洲南部印度。
體型如鯉魚,體色淡黃帶,有規則黑紋,尾鰭臀鰭鮮紅色,搭配得,而且受光線反射,魚鱗會閃出金屬性青色光澤,吸引人。
適水温22 – 26℃,喜好弱酸性軟水。
性情温和,動作活潑,小魚混養一起。
防止其跳出水面,水槽需加蓋以防範之。
雄魚背鰭鰭條伸長,形如梳狀;雌魚腹部膨大,區別。
PH:6.8 H:6 T:26c L:12cm V:150L雜食性,卵生,適合有水草和沉木水族箱,可以和小型魚混養,建議同類魚混養。
108、棋盤鯽,原產地亞洲南部蘇門答臘。
身披鱗片,背部綠色,腹部銀白色,因其鱗片排列形如棋盤,故稱“棋盤鯽”。
適水温23 – 28℃,喜好弱酸性軟水。
性情温和、,可小型魚混合飼養。
體質,飼養,是具魅力,嬌小玲瓏小型魚,故大、中型魚混養。
繁殖期時雄魚會有紅霞婚姻色出現,且雄魚背鰭和臀鰭鑲有黑邊,馮此可作為雌雄區別。
PH:7.1 H:7 T:26c L:5cm V:40L-雜食性,卵生,適合有水草和沉木水族箱,可以和小型魚混養。
109、豹紋斑馬魚,原產地。
體色金黃色而微帶白色和藍紫色相間豹斑花紋,色彩豔麗,是斑馬魚類(Danio)中一種,吸引熱帶魚愛好者喜愛。
最近有各種改良品系出現,如白豹紋斑馬、鰭豹紋斑馬……適水温22 – 28℃,喜好澄清、溶氧量水質。
體質,飼養,適合初學者飼養,應水槽內多栽植些水草。
雌雄:雌魚,繁殖期時腹部膨大,區別。
PH:7.0 H:8 T:27c L:5cm V:40L 雜食性,卵生,適合有水草和沉木水簇箱,可以和小型魚混養110、點_魚,俗名牛糞鯽、紅目鯽、高體(魚旁)(魚皮) 。
產於整個歐亞大陸,台灣有土生土長。
台灣大學醉月湖數量多。
魚體側而,呈卵圓形。
體色因魚大小、雌雄以及季節而有。
稚魚背鰭前方有一個黑斑,成魚褪。
雌魚體色呈淡土黃色,尾柄中央有條向前藍色條紋。
雄魚繁殖季節時,體色豔,尾鰭中央紅色縱紋,於尾柄處有一豔珠斑點,故稱“點__魚”。
胸鰭上方有一淺紅色斑,頭頂後方有藍色金屬光澤,胸鰭、背鰭臀鰭末端紅色,眼睛紅色,故稱為“紅目鯽”。
適水温14 – 28℃,水質並挑剔。
此魚性情温和,成羣遊動覓食,喜好而植有水草水槽。
以前在台灣各地平原區溝渠、池沼可見其芳蹤,近年來環境破壞,工業廢水污染,得一見了。
PH:7.0 H:10 T:20c L:6cm V:75L 喜歡活食,卵生,適合有水草和沉木水族箱,可以和小型魚混養。
111、紅鰭鯽,又名鰭銀鯽、翅鯽。
延伸閱讀…
原產地泰國,印尼蘇門答臘、加里曼丹島。
魚體紡錘形,像我國鯽魚,但體幅,長30?/FONT>35釐米,當地食用魚。
成色體色銀光閃爍,背鰭、尾鰭鮮紅色,尾鰭上有邊紋。
幼魚體色。
於體幅,個體,羣養於大型水族箱內,十分氣派。
水温22?/FONT>28℃,不擇食,吃水草、菜葉。
體,生長,飼養。
喜羣遊,行動,小魚混養。
PH:6.8 H:5 T:25c L:40cm V:400L雜食性,卵生,適合在有水草和沉木水族箱,可以和中大型魚混養。
112、變色魚,原產地亞洲南部印度。
如其英文名字Chameleon Fish(注:Chameleon非洲產蜥蜴,中名變色龍),其體色會其情形及情緒如何及環境而改變。
適水温25℃左右,喜好中性到鹼性水質。
性而,與任何魚混養,會避之而不出,所以想觀賞其變化體色,只能飼養本魚。
體質,易養,喜食活餌,能接受人工乾燥餌料。
PH:7.0 H:8 T:26c L:8cm V:80L喜歡活食,卵生,喜歡水草密植水族箱,底層魚,可以和小型魚混養。
113、三棘獅子魚,俗名淡水獅子魚。
原產地東南亞沿岸及各河口水域。
此魚體色配合環境而擬態,並不出眾,但頭,佔體長三分之一,而且口大齒細。
頭雖然大,但生着一對小小的紅眼睛,稱形態,。
體長可達30公分左右,適水温22 – 28℃,環境要求並,但以鹼性而帶鹽分水質。
個性,不可小魚混養,否則成為其腹中物。
性喜光線地方,會尋找洞穴或其他可隱藏地方躲起來,故需水槽佈置流木、洞穴,供其隱藏。
114、黑星銀,原產地東南亞沿海地區,台灣各河川河口區有。
其體色暗褐色,而有規則黑星點。
幼魚呈橄欖色而有金黃色光澤,但其體色魚情緒和狀況有密切關係,身體時,金黃變為暗灰色,興高采烈時,不但發出金輝光芒,頭部會現出紅霞。
適水温22 – 25℃,喜好鹼性水質,水帶酸性,所以每星期應換掉三分之一水。
本魚種沿岸岩礁區魚,雖能淡水飼養,但還是能加些鹽份,可使其發育得。
其背鰭各棘,有毒液分泌,刺後會有陣陣痠痛,故撈魚時應避免手去捉。
體質,食性,飼養,加上其性情温和,體色變化,深受愛魚者寵愛,但會吃水草,惟一美中不足。
PH:7.9 H:20 T:28c L:33cm V:400L雜食性,卵生,適合有水草和沉木水族箱,飼養。
115、玻璃飛刀,俗名愛情星光魚.原產地南美洲北部熱帶地區廣泛分佈。
是透明飛刀魚,體型,臀鰭完全透明,動作,手一伸入水族箱中會有反應,並且會身體發出電流。
雖然沒有腹鰭和背鰭,但泳技並輸給任何其他魚類.適水温25 – 27℃,喜好弱酸性澄清軟水,適合栽植有水草水族箱。
喜吃魚活餌。
PH:6.9 H:10 T:25c L:45cm v:500L喜歡活食,卵生,適合有水草和沉木水族箱,喜歡環境,可以和大型魚混養。
116、珍珠虹魚,俗名亞馬遜河魟 。
原產地南美洲全域。
珍珠魟魚是目前水族館中常見的魟科魚類之一。
具有斑紋,背部色彩褐色淡褐色,有呈圓形奶油狀斑點散佈,形似珍珠,故稱“珍珠魟魚”。
腹部,一年到頭置身水底,潛入泥中。
適水温22 – 26℃,喜好弱酸性水質。
珍珠魟魚水質變化,應儘可能使用水,不可全部換新。
如果沒有舊水,可用新水和原用水各半混合,但不可加鹽。
水槽砂應使用細砂,以便其潛入。
珍珠魟魚是亞馬遜河居民魚類之一,因其尾柄棘帶有劇毒,如果知道其潛身砂中,踩到,痛苦,還可能喪命。
它們當地淺灘中,挖掘無數圓形洞穴,藏身其中。
涉足河中時,須小心翼翼。
毒棘刺到時,可其刺拔除,但不要忘了塗上外傷藥,以免發炎了。
珍珠魟魚體態,動作,雖非一般性觀賞魚,但其模樣和動作,往往令人忘懷。
PH:6.7 H:8 T:26c L:100cm L:400L喜歡活食,胎卵生,鋪地沙(要細),可以和大型魚混養。
117、戴氏多鰭魚,俗名斑節恐龍。
體長可達40公分,原產地非洲西部剛果河流域。
多鰭魚(Polypteridae)包含一科二屬,產於非洲赤道湖邊及沼澤中,説存在地球上已有四億多年歷史,所以可説是一種“活化石魚”。
主要特徵是背鰭分為許多,故稱“多鰭魚”。
是鰓呼吸,但是可如肺魚肺呼吸。
戴氏多鰭魚主要特徵:第一背鰭位置胸鰭後方水開始,褐色泛白腹部和灰褐色背部,有6 – 7條黑色橫帶。
成魚時頭後方背部會隆起,體色變為青黑色。
適水温24 – 26℃,喜好中性鹼性硬水。
超過20公分後,魚性,具有食魚性,注意混養其他魚種。
屬於夜行性,白晝藏身於隱藏處,夜晚出來覓食。
PH:8.0 H:14 T:26c L:37cm V:350L 喜歡活食(小魚),卵生,適合有水草和沉木水族箱,可以和大型魚混養118、非洲肺魚,俗名鰭魚。
體長可達2公尺,原產於非洲大陸中部河川中。
非洲肺魚胸鰭和腹鰭,像手腳,是其特徵之一。
乾旱季節,它們可以泥底粘液將泥土粘成一土房,蟄居其中,進行夏眠,房頂留有小孔,可以和陸上動物,肺來呼吸空氣,所以稱為“肺魚”。
有水環境鰓來呼吸。
適水温20 – 25℃,喜好弱酸性到鹼性水質。
此魚性情,種間常會爭鬥,所以要飼養,使可和他種大型魚混合飼養。
是屬肉食性,喜吃魚。
原產地,肺魚是當地人民食用魚類。
PH:7.5 H:12 T:26c L:60cm V:400L喜歡活食(小魚),卵生,適合有水草和沉木水族箱,飼養。
119、澳洲肺魚,俗名角齒魚。
體長可達一公尺以上,10公斤大型魚,原產地澳大利亞。
i 肺魚亞綱(Dipnoi)現生者包括兩目:泥鰻目(Lepidosireniformes),其中包括泥鰻屬(Lepidosiren),南美產;原鰭魚屬(Protopterus),非洲產。
而角齒魚目(Ceratodontiformes)則只有一屬一種,產於澳洲,即澳洲肺魚,它是現存原始肺魚。
它和南美和非洲肺魚,不能離水生活,乾旱季節靜水潭中度過。
其主要特徵是鱗片大型,偶鰭葉狀,基部有鱗,性,肉食性,進行夏眠,發育中不變態。
120、澳洲星點龍,(相信吧友們這個應該陌生吧?)俗名喬氏鞏魚。
體長60 – 80公分大型魚,原產地澳大利亞北部河川、新幾內亞。
體色帶點銀色,魚鱗及鰓蓋有呈新月形金色斑紋,尾鰭、背鰭、臀鰭有金色斑紋,。
體型細長,口吻,野性味道,深受魚迷喜愛。
適水温22 – 28℃,喜好中性水質。
喜吃金魚、大肚魚活餌。
121、針嘴魚,俗名火箭、奇齒針魚。
原產地亞洲南部印度、斯里蘭卡、泰國及馬來半島。
針嘴魚是屬鶴(魚箴)科(Belonidae)中型魚,體型而受到重視。
體型而直,乍看下有如一支銀棒,故英文名之為“針魚”(Neddle Fish),確是名符。
人們體型,而斷定其性情屬於型,事實不然。
此魚大而長嘴,佈了鋭牙齒,性情,是肉食性,故與其他魚種混合飼養,倘若下小型魚養一起,會一口氣小魚吃光。
適水温22 – 26℃,因原棲息於半鹹水域,故宜飼育水槽中滲入食鹽,濃度10公升水加入5公克食鹽,喜歡鹼性水質。
水槽需加蓋,以防範其受到驚嚇而跳出。
喜食小魚、紅蟲活餌。
PH:7.0 H:8 T:27c L:30cm V:200L喜歡活食(小魚),卵生,喜歡水草密植水族箱,適合飼養或和大型混養.122、皮頷,俗名水針、半顎火箭、馬來亞尖嘴魚。
原產地亞洲南部泰國、馬來西亞、蘇門答臘、婆羅州。
皮頷(魚箴)是棲息於河口區淡水魚,體呈銀灰色,主要特徵是下顎突出。
適水温22 – 26℃,喜好鹼性而帶鹽分水質,因其原棲息於海水交界河口區,故淡水飼養,應水族箱內加入一些人工海水。
雄魚攻擊力強,如果同一水槽內有二尾以上雄魚,他們會地爭鬥,突出下顎因此而折斷,死亡。
喜食水蚤、血蟲活餌,愛吃其他餌料。
PH:7.5 H:12 T:26c L:7cm V:80L 喜歡活食,卵生,喜歡水草密植水族箱,適合飼養。
123、環紋擬平頷魚,原產地非洲西部熱帶地區。
體呈米黃色而有4帶黑色環紋,胸鰭、腹鰭及臀鰭鑲,尾鰭中央突出,並有藍色及紅色花紋,體色燦爛奪目。
是多年生魚。
適水温22 – 28℃,喜好弱酸性舊水,水質變化,飼育上困難,適合初學者飼養。
餌料上喜歡而營養價值活餌,如水蚤、豐年蝦。
124、三角鯛,俗名黑雲。
體長20 – 25公分中型魚,原產地南美洲亞馬遜河流域及圭亞那。
本種是成魚體側中央到尾柄,具有三角形黑帶而稱“三角鯛”,因此黑帶形似天空中雲彩,故水族業者俗稱“黑雲”。
但幼魚時,體側是規則斑紋。
體色暗藍色,到了繁殖期時背鰭會略帶青色,性格。
適水温24 – 28℃,喜好弱酸性軟水。
慈鯛科魚類中,性情算是魚種,可以和其他魚種混合飼養。
但水質,嗜食水草,注意。
雄魚背鰭、臀鰭會伸長,到繁殖期時,會有婚姻色出現,辨別雌雄。
PH:7.0 H:10 T:26c L:26cm V:200L 喜歡活食,卵生,適合有水草和沉木水族箱,可以和體形相魚混養。
125、牛頭魚,俗名頭藍寶石。
原產地南美洲巴西東部。
體側呈現橘、綠、藍色彩,顏色向來同屬魚類中,可説是豔麗。
不論雌雄,額部有瘤狀突起,酷似牛頭,故稱“牛頭魚”。
適水温22 – 26℃,喜好中性水質,餌食並挑剔,能接受任何餌料,是屬雜食性魚。
魚性,能同體型他種魚混合飼養,但牛頭魚有用口掘砂習性,所以要注意水草保護。
PH:7.3 H:10 T:25c L:10cm V:100L 雜食性,卵生,適合有水草和沉木水族箱,可以和同體形慈鯛類混養。
126、頂鯛,俗名變色龍。
原產地南美洲亞馬遜河流域。
體色褐綠色,身體後半部有數條橫紋,從眼睛到尾柄部,有時會出現黑色條紋。
於繁殖季節發情時,黑色條紋下方會出現藍色光彩,其背部、尾柄部中會帶點橘色。
適水温22 – 26℃,喜好中性弱酸性軟性新水,故每週換水三分之一。
魚性,體質,飼養,受飼育者喜愛。
短小身軀,配合鰭部擴展姿態,可愛。
喜歡植有水草魚缸。
PH:7.0 H:8 T:25c L:8cm V:80L 雜食性,卵生,適合有水草和沉木水族箱,可以和同體形慈鯛類混養。
127、西洋棋盤鯛,俗名絲鰭頭鯛。
慈鯛科魚中屬小型魚,原產地南美洲亞馬遜河流域。
雄魚尾鰭細長如琴尾狀,自頭部有延伸尾柄部黑色斑點,使此魚令人留下印象。
雌魚尾鰭短,身上有二排邊續大黑斑。
全身可見紅色和藍色斑點,看來體型。
適水温24 – 26℃,喜好中性到弱酸性軟水。
此魚性情十分,因此,飼育此魚,而且水槽內佈置岩石、洞穴,及多栽植些水草。
嗜吃活餌,對人工餌料能接受。
PH:7.0 H:8 T:24c L:4cm V:40L, 喜歡活食,卵生,是患有水草和沉木水族箱,可以和鯛類混養128、眼斑鯛,俗名皇冠三間、眼斑麗魚。
原產地可長90公分,是屬大型肉食性慈鯛科魚。
廣泛地分佈於南美洲熱帶地區。
體色黃色底,而有暗帶,雖然此魚體型可分為多種類型,是尾鰭部有一個鑲有黃邊眼斑,故稱“眼斑鯛”。
適水温25℃左右,喜好弱酸性到鹼性水質。
此魚口,食慾貪婪,會捕食體型它魚兒,是南美洲慈鯛科魚中食量人,且魚種,所以不可勉強地其他魚種混合飼養。
PH:7.0 H:10 T:25c L:75cm V:400L 喜歡活食,卵生,適合有水草和沉木水族箱,可以和同體型慈鯛類混養。
129、橫紋鯛,俗名藍火口、帶鯛。
慈鯛科中屬於中型魚,原產地南美洲厄瓜多爾。
全身呈現着橘黃色和黑色相間條紋,。
魚性,於喜愛野性慈鯛科魚迷來説,是魚種。
本種時美麗,體色呈鮮豔亮麗的橘色,黑帶,故稱為“帶鯛”。
適水温22 – 28℃,喜好弱酸性中性水質。
體質,飼養,但性情,雌雄之間會打架,要注意,水槽中佈置岩石、流木、洞穴以供躲藏隱蔽之所。
具有攻擊性,應避免和其他魚種混合飼養。
雄魚體色,頭部突出,各鰭末端伸長,藉此可用來區雌雄。
130、阿里,原產地非洲東部馬拉威湖。
體長13 – 15公分中型魚,體型,魚身長到10公分左右,雄魚全身泛起淡淡的金屬藍,閃閃生,美麗,深深地吸引魚迷,是目前受歡迎魚種之一。
適水温22 – 28℃,喜好鹼性硬水,對水中亞硝酸,所以需換水,保持水質。
餵食動物性餌主,飼養照顧困難。
131、黃金鯛,俗名黃金雀。
體長13公分左右,原產地非洲東部馬拉威湖。
本種是擬斑麗魚屬(Pseudotrophues)中魚種,雌雄魚體完全,是其處,雄魚金黃色,雌魚是暗青色。
適水温20 – 28℃,喜好鹼性(ph7.6以上)硬水,飼養於60公分以上水槽,並於水槽中岩石、流木佈置。
餌料並挑剔,人工餌喂飼,適合初學者飼養。
132、金斑單色鯛,俗名藍金鋼。
體長12 – 15公分,原產地非洲東部馬拉威湖。
金斑單色鯛魚體,幼魚體側有三個黑斑,到成魚發情時,雄魚全身呈金屬藍,色彩美麗。
適水温22 – 28℃,喜好鹼性硬水。
其習性是一面迴遊池底,一面吃浮游動物,但飼養時習慣吃人工飼料挑食了。
133、鱘身鯰,俗名直升機。
原產地南美洲巴拿馬到厄瓜多爾太平洋沿岸河川。
體型,高雅氣派,稱得是鯰魚類中貴公子。
其尾鰭成90度彎曲,鰭末端伸長。
適水温25 – 30℃高温。
喜歡流動弱酸性水。
性情温和,能其他性情温和魚混合飼養。
此魚喜食苔藻,能接受人工餌料。
PH:7.0 H:10 T:22c L:12cm V:100L 素食主(食藻),卵生,適合有水草和沉木水族箱,可以和中小型魚混養。
134、鏟子鯰,俗名黑白鴨嘴。
原產地南美洲亞馬遜河流域。
此魚特徵是頭部扁平,有如一把鏟子,故稱“鏟子鯰”,是引進國內鯰目魚類之一。
嘴下側,嘴邊有3觸鬚,藉以砂上尋找食物。
體色銀灰色,體側有一黑色條紋,從嘴部延伸尾部,因此外型迷人。
適水温22 – 28℃,喜好弱酸性軟水,是屬夜行性,日間靜伏處,到夜晚上才出來活動,行動,但喜捉小魚食,故應避免與小型魚混合飼養。
PH:6.8 H:8 T:26c L:45cm V:500L 喜歡活食,卵生,喜歡環境,適合有水草和沉木水族箱,可以和大型魚混養。
135、鐵甲鯰,俗名鐵甲鼠、戰車鼠。
體長15 – 20公分,原產地南美洲亞馬遜河流域。
身體兩排鱗片覆蓋着,符合其“鐵甲鯰”稱呼。
其體色灰褐色,全身滿布黑色斑點,尾鍺呈圓形。
雄魚胸鰭鑲橘色邊,但到繁殖發情時,會橘色轉變豔色。
適水温22 – 26℃,喜好弱酸性軟水,是水族箱內最佳“清道夫魚”種,可掉落缸底殘餌,揀食得一乾二淨136、棘甲鯰,體長自然界中可達50公分,於水族箱中10 – 15公分。
原產地南美洲亞馬遜河流域中游地區。
體呈藍褐色,而有色斑紋散佈全身,是種質樸無華魚種。
但其利用胸鰭前後擺動時,會發出吱吱聲,如果手去抓它,而發出聲音同時,胸鰭會合攏,那時手刺傷而有刺痛感覺。
若想它裝入塑膠袋中,此魚會張開全身魚鰭,使入袋。
適水温23 – 28℃,水質並十分挑剔,但以弱酸性軟水。
水族箱中鋪細水砂粒。
魚性,藏身巖下,或掘砂潛入。
喜吃水蚤、絲蚯蚓活餌。
137、武士鯰,俗名木鼠。
體長可達10公分以上,原產地南美洲亞馬遜河遊域。
全身呈現木紋色彩,故俗稱為“木鼠”。
雌雄區別,是雄魚背鰭棘伸併成彎曲狀,區別。
適水温22 – 28℃,喜歡弱酸性軟水。
白天躲藏於岩石或流木陰影下,但到黑夜來臨,開始活躍起來夜行性魚。
喜食絲蚯蚓、紅蟲活餌,人工餌料能接受。
有挖掘砂石習性,因此水草根部要放置石頭加以保護,不可小魚混養,以免其犧牲。
138、豹斑脂鯰,體長7 – 8公分,原產地南美洲的哥倫比亞。
銀白體色上有黑色斑點,搭配美麗而。
加上三長長觸鬚,引人注目。
適水温22 – 28℃,喜好弱酸性舊水,於水槽中擺設流木、岩石及洞穴,供其隱蔽之所,無鱗片,羅患白點病,飼育水温宜些。
換水或移動時,要注意其背鰭或胸鰭棘,以免它刺傷。
喜吃絲蚯蚓、紅蟲活餌。
139、黃帶羽,俗名橘紅羽鼠。
原產地非洲西部剛果河流域。
此魚和倒流鯰魚(Synodontis nigriventris)是同屬魚。
體側有橘紅色縱帶,觀賞價值。
適水温22 – 28℃,喜好弱酸性軟水,水槽內應栽種闊葉水草外,要擺設流木、巖塊及洞穴,以供其躲避隱藏。
是屬夜行性魚,魚性,餌食並挑剔,但需喂予動物性餌。
PH:7.3 H:14 T:28c L:15cm V:100L 雜食性,卵生,適合有水草和沉木水族箱,喜歡環境,可以與其他魚混養。
140、鬚雙鰭鯰,俗名迷你鴨嘴鯰。
體長8 – 10公分,原產地南美洲亞馬遜河流域。
本種和鐵甲鯰(Hoplosternum thoracatum)很相像,人混淆不清。
體色淺褐色,全身滿布黑點。
其背鰭基部吻部成線,且吻端的開裂可見;眼睛鐵甲鯰大而位置,尾形如鯽魚尾。
適水温22 – 28℃,喜好弱酸性水質。
習性其他鯰魚,可小型魚混合飼養;會拉扯水草。
是屬夜行性魚種,白晝岩石或流木陰影處蟄伏不動。
喜吃絲蚯蚓活餌。
141、虎鯰,俗名虎皮鴨嘴。
體長70公分1公尺左右,原產地南美洲亞馬遜河流域。
體呈流線形,體上有十幾條橫紋,頭呈扁平,吻而扁平似圓鍬,什麼東西吃,是標準大食客。
迅雷不及掩耳速度水中遨遊。
地域或變換,魚身斑紋會改變,並且會蜕皮而成長,脱下皮會其吃掉,其特徵。
是大型鯰魚中受喜愛魚種之一。
適水温22 – 28℃,喜好弱酸性軟水,若喂以充分餌食,可大型魚混合飼養。
魚身大,備有120分分大型水族箱。
夜行性,喜歡微暗的環境,可佈置巖洞、流木掩蔽物。
巴西視為食用魚,而禁止輸出。
142、仙女鯰,俗名滿天星。
原產地非洲剛果河遊域。
藍紫色身軀,點綴着白色斑點,像天星星夜晚,美得令人陶醉,故俗稱“滿天星”。
它是岐鯰屬(Synodontis)中極品,是每個魚迷夢寐以求,希望能擁有珍魚。
其吸引力是他魚無可比擬,有人“水中妖精”來形容其一舉一動,見其姿態。
此魚數不多,價格。
適水温22 – 30℃,喜歡弱酸性到中性,而鐵質多水質。
水槽內應多栽植些水草及擺設流木、岩石等以提供場所。
魚性,會用口中細齒攻擊他魚,直到方皮破血流為止。
即使是同種,會殘殺,混養時注意。
PH:7.1 H:8 T:28c L:30cm V:200L雜食性,卵生,適合有水草和沉木水族箱,喜歡環境,可以與大型魚混養143、琵琶鼠,俗稱清道夫。
原產地南美洲拉布拉他河。
全身為鱗片披覆着,體色淡褐色,上佈褐色花紋及斑點,口呈吸盤狀。
此魚説來,奇無,但因此外表而贏得大家側目,“魚行大運”。
適水温22 – 28℃,喜好具硬度鹼性水質。
能接受任何餌料,喜食苔藻類,是水族箱中清道夫魚,需注意是此魚長後,會吞食小型魚。
夜行性,白天靜悄悄的隱藏陰暗的角落修身養性,入夜即生龍活虎般活動。
幼魚,成魚個性稍嫌,避免與小型魚混養。
水槽中佈置巖洞或流木掩蔽物。
PH:7.0 H:10 T:26c L:60cm V:250L 雜食性,卵生,適合有水草和沉木水簇箱,喜歡環境,建議大型魚混養144、濺水魚,俗名四線花、銀葱。
體長6 – 8公分,原產地亞馬遜河流域。
此魚外型並,但因其產卵習性,而受到許多人喜愛。
脂鯉科魚會自食其親產卵,而濺水魚方法,保護自己卵。
説,產卵時,雌雄種魚會跳出水面,而卵產於魚類不能到達岸邊岩石或水草上,這是令人習性。
適水温24 – 26℃,喜好中性到弱酸性水質,習性,但水槽加蓋,以防其跳出。
喜食活餌。
繁殖法:雄魚背鰭、臀鰭尾鰭雌魚長,而體弄一號,區別。
繁殖時準備60x36x30公分水槽,裝三分之一量水,另備磨霧玻璃一片,斜立50°於水槽中央,供作產卵牀。
選擇雌雄魚各一尾,放入產卵槽,會開始產卵。
產卵行動是雌雄並行跳出水面,爬斜立玻璃板面,產出的卵粘貼其上,同時做受精前動作,每次需時2秒。
魚卵膠狀物質包着,每次產卵數100 – 300粒,3日可孵化。
孵化期間,雄魚附近看守,經常用其尾鰭魚卵潑水,防止卵乾燥,得“濺水魚”名。
稚魚孵化時,膠質膜會溶化,而稚魚落入水中開始遊動,可餵食輪蟲3 – 4天,改用水蚤來餵養。
145、黃金燈,體長3 – 4公分小型魚,原產地南美洲東北部蓋亞那。
體色閃亮金黃色,故稱“黃金燈”。
有脂鰭,並尾柄部有黑色斑點,其特徵。
適水温22 – 26℃,喜好弱酸性水質,性,喜好羣遊,飼養5 – 6尾種魚,可他種小型魚混合飼養。
但此魚水質變化,故每次只能換掉三分之一水。
雌雄魚,除非抱卵時,雌魚腹部外,區別。
146、鰭鉛筆魚,俗名三線鉛筆魚。
原產地南美洲亞馬遜河上游。
體長5 – 6公分,身體側面有三條黑紋貫穿,故英文名字稱“三線鉛筆魚”。
而其臀鰭、腹鰭、背鰭及尾鰭有紅色斑點,稱“鰭鉛筆魚”。
此魚迷人。
適水温24 – 27℃,喜好弱酸性軟水,習性,喜好羣遊,所以飼養3 – 5尾同種魚,並避免活動力強魚混合飼養。
喜好植有水草及陽光照射水槽。
喜吃活餌,而幹餌或冷凍餌食能接受。
147、長鰭霓虹,原產地非洲西部熱帶區域。
受光線影響,全身會反射出金黃色光芒,可愛,配上紅色眼睛,顯耀。
尾柄到尾鰭末端有一黑色帶斑,使尾柄上部金色反光,奪目。
適水温23 – 26℃,喜好弱酸性(ph5.4 – 6.6)軟水,所以飼育水泥炭苔過濾處理。
性情温和,水槽內種植水草及放入流木,做成隱蔽場,及可供遊動空間。
雄魚背鰭伸長,雌魚無,故性別區辨。
PH:6.8 H:6 T:25c L:13cm V:100L 喜歡活食,卵生,適合有水草和沉木水族箱,可以和中小型魚混養。
148、鼻小丑,俗名鼻六間小丑、鼻皇冠六間。
體長可達70 – 80公分,脂鯉科中屬大型魚。
原產地非洲剛果河流域。
體色粉紅白色,並有六條深色橫紋,乍看之下,會認為是六間小丑(Distichodus ***fasciatus),鼻小丑吻部六間小丑長,因此而得名。
是有人緣魚種,價錢。
適水温24 – 27℃,喜好弱酸性中性軟水。
此魚性情,種間發生爭鬥,同種魚一起飼養,應避免與小型魚混合飼養。
此魚嗜吃水草,如水槽內種有水草應加以注意。
活餌或凍餌來者拒,但別忘了補充植物性餌料。
149、嘴,俗名非洲火箭、鑽石鯊。
體長30 – 40公分大型魚,廣泛地分佈於非洲熱帶地區。
體色橄欖綠色,腹部金黃色,幼魚鰭部有點狀暗斑,。
適水温23 – 27℃,水質並挑剔,但為弱酸性軟水,儘量養大型水族箱。
此魚性情,應避免與小型魚混合飼養,否則成其腹中物。
PH:6.8 H:6 T:26c L:30cm V:200L 愛活食,卵生,適合有水草和沉木大型水族箱,單養或大型魚混養。
150、長鰭紅旗,原產地南美洲亞馬遜河上游、哥倫比亞。
體形和體色紅旗(Hyphessobrycon callistus)很相似,體色紅棕色,鰓蓋後方有一黑斑。
之處,紅旗背鰭是全黑,臀鰭鑲有黑邊,而本魚種背鰭黑斑,且臀鰭無黑色鑲可區別。
另此種雄魚背鰭伸長。
水温22 – 28℃,喜好弱酸性軟水,性情温和,喜羣遊,像其他燈魚(Tetra)類,一個水槽內要放飼6尾此魚,並應多栽植些水草。
PH:6.5 H:6 T:25c L:4cm V:50L 喜歡活食,卵生,適合水草密植水族箱,可以和小型魚混養。
151、鋸脂鯉,俗名玻璃扯旗。
原產地南美洲北部亞馬遜河流域。
魚體透明而帶黃色銀白。
背鰭、臀鰭有鑲着白邊黑斑,尾鰭粉紅,迷人。
適水温22 – 26℃,喜好弱酸性軟水,性情温和並喜羣遊,與其他小型燈魚類(Tetra)混合飼養,可增添養殖情趣。
飼料水質管理,繁殖,適合初學者飼養。
152、鱗尾脂鯉,俗名鱗尾平克。
體長20 – 30公分,原產地南美洲圭亞那及秘魯地。
鱗尾脂鯉是大型脂鯉中發現,其紅色鰭配着發出金屬光澤銀色鱗,吸引魚迷焦點。
適水温26 – 30℃,喜好中性到弱酸性(ph6.4 – 7.0)水質。
個性而,雖為同種會鋭齒咬搏鬥,所以應飼養,或於大水槽中養10尾左右,若養太少會彼此殘殺。
避免與小型魚及魚種混養,適合迴遊中、下層中、大型魚混養。
水槽加蓋,以防範其跳出。
PH:7.0 H:12 T:25c L:25cm V:300L 喜歡活食,卵生,適合有水草和沉木水族箱,可以和同體形魚混養。
153、九間鯊,俗名美國九間。
原產地南美洲亞馬遜河流域。
體型流線型,配上黃色底而有黑色繞身帶紋,風格別緻,幼魚期黑帶只有5條,而成長而進增至10條。
適水温23 – 26℃,喜好中性到弱酸性水質。
性情温和,體質,飼養,食餌無任何愛,並喜吃草類,但後有捕食小魚惡癖,而跳躍能力,如受到驚嚇時,常會跳出水面,所以水槽需加蓋防範。
另其領域性強,水槽內佈置流木、石頭、洞穴,以供其躲避。
PH:7.0 H:10 T:24c L:30cm V:100Laup 雜食性,卵生,喜歡水草密植水族箱,可以和同體形魚混養。
154、黑脂鯧,俗名斧頭銀板。
原產地南美洲亞馬遜河流域、巴拉圭、拉布拉他河。
黑鰭鯧紅翅鯧(Mylossoma duriventre)相似,但型,且臀鰭呈現橘紅色。
適水温25 – 28℃,喜好弱酸性(ph6.8 – 7.0)軟性水質。
個性,適合大小他種魚混合飼養。
體質,飼養,能吃任何餌料,嗜吃水草,注意。
PH:6.6 H:10 T:27c L:25cm V:200L雜食性(偏食水草),卵生,裸缸飼養或水草密植水族箱,可以體形魚混養。
155、長石斧魚,野生可長21公分左右,原產地南美洲亞馬遜河流域。
體型扁平如斧刀,全身銀白色,配個長而胸鰭,常會跳躍出水面。
尾鰭中央鰭條呈黑色並後延長,使尾鰭呈叉狀。
適水温23 – 28℃,喜好乾,植有水草而有陽光照射水槽。
此魚性好動,預留供其遊動空間。
性,能同體型魚混合飼養。
喜食浮餌或昆蟲,沉下水底餌食。
水槽需加蓋,以防範其跳出。
弱酸性軟水,性情温和並喜羣遊,與其他小型燈魚類(Tetra)混合飼養,可增添養殖情趣。
飼料水質管理,繁殖,適合初學者飼養。
156、迷你馬甲,原產地越南、馬來西亞、泰國及蘇門答臘。
迷你馬甲體型類似珍珠馬甲,但比麗麗(Colisa lalia),是鬥魚類中體型。
體色咖啡色而有深色縱斑貫穿體側,各鰭鑲有藍邊。
迷你馬甲喜愛水温(26 – 30℃),性而,故水槽需多栽植些水草。
可餵食人工飼料或活餌。
PH:7.0 H:8 T:27c L:3cm V:40L 喜歡活食,卵生,適合有水草和沉木水族箱,可以和小型魚混養157、印尼鬥魚,原產地爪哇及蘇門答臘。
體長6 – 8公分,體色黃棕色而有豔縱帶,雄魚鱗片會閃爍着藍色光澤,雖然體色有暹邏鬥魚(B.splendens)豔麗,但可愛。
適水温26℃左右,水質並挑剔,但喜歡水。
飼養,喜吃絲蚯蚓活餌,適於初學者飼養。
158、安氏櫛蓋魚,原產地非洲西部熱帶地區。
體長5 – 8公分,安氏櫛蓋魚是櫛蓋魚屬(Ctenopoma)中魚種,體色棕色,全身有6 – 7條藍綠色橫紋,游泳時所有鰭張開,。
適水温24 – 27℃,喜好弱酸性到中性水質。
幼魚體質,水質要求嚴格,飼育管理上困難。
習性,能同體型魚種混合飼養,但同種魚,領域性,需利用水草、岩石、流木,佈置隱蔽。
喜食活餌,但能接受人工餌料。
PH:7.0 H:8 T:27c L:7cm V:80L雜食性,卵生,適合有水草和沉木水族箱,可以和小型魚混養。
159、蛇紋馬甲,原產地中南半島雜草生、灌木佈池沼、湖泊水流處,泰國是屬時尚佳餚、極具經濟價值。
體長原產地可達26公分左右大型魚,體色橄欖綠色,體側有斜紋狀暗帶,形似蛇狀,故稱“蛇紋馬甲”。
適水温23 – 27℃,喜好弱酸性軟性水質。
體質,飼養,對任何食物能接受,但魚種獲得。
PH:6.8 H:7 T:26c L:26cm V:300L 雜食性,卵生,適合水草密植水族箱,可以體形魚混養(鬥魚科)160、梳尾魚,原產地亞洲南部斯里蘭卡。
體型中國鬥魚(Macropodus viridiauratus)相似,但,讓人感到厚實。
體色褐色,雄魚體色褐色變成紅色,且鰭末端伸長,可做雌雄之區。
適水温22 – 28℃,喜好弱酸性水質,魚性,適合小型魚混合飼養。
能接受任何飼料,飼養。
PH:7.0 H:8 T:25c L:13cm V:100L雜食性,卵生,適合在有水草和沉木水族箱,性情,同類魚混養。
161、歐氏攀鱸,體長可達60公分大型魚,原產地越南、泰國、馬來西亞及大巽他羣島。
歐氏攀鱸鬥魚亞目中體型,但相貌,全身呈棕灰色,搶眼,原產地是作食用魚種。
適水温23 – 28℃,喜好水質。
幼魚性,但10公分後,漸具攻擊性,不要和小型魚混合飼養。
幼魚喜食動物性餌料,隨著成長偏向於草食性。
PH:7.0 H:8 T:27c L:60cm V:800L 雜食性,卵生,適合有水草和沉木水族箱,飼養。
162、黃金鯛,分佈馬杜格魯斯附近即巴拉圭境內河系,體形屬魚種渾圓些,產地使得體色有所,可分為兩種:一種是頭部黃色,體側帶有閃耀藍光亞馬遜河系產品種,一種是鰓蓋具有相間斑點小型巴拉圭河系產品種。
體表,雄魚背鰭和臀鰭既,可完全伸展開來,是成金黃色澤頭部是焦點所在。
PH:6.5 H:4 T:24c L:7cm V:60L, 喜歡活食,卵生,適合在有水草和沉木水族箱中,可以和同體形鯛混養。
163、鸚嘴鯛,分佈秘魯境內亞馬遜河系及烏卡雅利河,他主要特徵魚嘴部分其他品種鯛些,而且背鰭末端圓弧狀伸展。
性情温和,具有領域習性,須提供多處藏匿場所供他躲避休息,肉食性,雄魚體長可達8公分,雌魚可達6公分左右。
PH:6.3 H:3 T:25c L:5cm V:40L 喜歡活食,卵生,適合有水草和沉木水族箱,可以和同體形鯛混養。
164、紫衣皇后,產於瓜地馬拉,整個體表呈青紫色,綴上金色眼睛,兩之下,成為魚種。
其性情温和且飼養,喜愛中型軟水,雄魚可長到9公分,雌魚可長到6公分左右。
165、白蘭特鯛,產於巴西奧波斯河流域,是且稀有難得魚種,體表上有貫穿體軸黑色縱紋,金黃帶土黃色澤,配上魚鰭上紅色斑紋點綴其上,是魅力無窮魚種。
進口,所以有關飼養情況不得而知,不過可以確定是,他可以引起鯛高手飼養興趣。
雄魚體長可達5公分,雌魚4公分。
166、鳳尾鯛,分佈哥倫亞境內亞馬遜河流域,而馬拉開波湖及秘魯境內亞馬遜河系亦有發現他的蹤跡。
體型修長,雄魚背鰭有6棘,口器,背鰭呈琴絃狀,背鰭末端及尾鰭會有橘紅色的斑點分佈,故因而稱為鳳尾鯛。
雖然他們會地同種或異種魚支爭鬥,不致置方於死地。
喜愛弱酸性中性軟水,肉食性,體長可達7公分。
PH:6.5 H:6 T:26c L:5cm V:40L喜歡活食,卵生,適合有水草和沉木水族箱,可以和同體形鯛混養。
167、花面皇冠,分佈於哥倫亞,巴拿馬地,是受歡迎魚種,有着青色體表,魚鱗邊緣有許多青輝色斑點。
性情温和,飼養,繁殖不成問題,不過水質不可,水族箱內不要養太多魚種。
雜食性,維持她們體態,人工飼料少量餵食,體長12公分。
PH:7.0 H:10 T:24c L:20cm V:150L 喜歡活食,卵生,適合在有水草和沉木水族箱,可以和同體形鯛類混養。
168、凱特鯛,分佈於巴西境內凱特河及阿普河,雄魚體表泛着藍光,頭部零星散佈些斑點,是一種魚種。
性情温和,肉食性。
水族箱內宜栽種些水草和放置些沉木,提供它們棲息隱藏及產卵場所。
體長可達6公分左右。
169、花鯛,分佈於巴拉圭河及巴杜格魯芬附近小型鯛,體軸有一條黑色縱紋貫穿體表,尾鰭柄端有一塊黑色斑紋。
雄魚魚鰭上帶有藍色光彩,而且鰓蓋是紅,藍,黃三色鑲嵌着。
性情温和,飼養,繁殖。
喜歡弱酸性中性軟水,肉食性,體長可達6公分左右。
170、青面鯛,是分佈亞馬遜河流域魚種。
體軸上縱紋是他特徵,而吸引人們目光焦點,過於他那泛着青光頭部。
雄魚鰓部有藍色,紅色斑紋,鰓蓋上側帶着黃色色調171、斑點鯛,分佈於巴西境內,尼羅河瑪瑙斯桑塔輪水域。
體形修長,體表有一條黑色縱紋貫穿尾鰭,尾柄部位形成黑斑,背鰭邊緣有紅色綴彩。
具領域性,但可以和其他魚,成對飼養,肉食性。
雄魚體長6公分,雌魚4左右172、黑間鯛,分佈於巴西尼羅河及亞馬遜河交匯處,雖然他體色,但雄魚背鰭前端5條棘可豎起,藍色條交錯排列,尾鰭成琴絃狀,體側上,體軸有一條黑色縱紋,腹部有5條隱隱約約,甚臀帶,因而故名黑間鯛。
性情温順,但具領域性,肉食性,體長可達7公分。
PH:6.4 H:5 T:24c L:5cm V:40L 喜歡活食,卵生,適合有水草和沉木水族箱,可以和同體形鯛混養173、彩鰭鯛,分佈委內瑞拉境內奧利諾克河水系,且稀有,體形瘦長,體軸有一條黑色縱紋,尾柄有塊黑斑,橢圓形尾鰭,腹部有三條斑點組成縱紋。
引人注目,過於背鰭上泛着水藍,橙紅及鵝黃光澤。
飼養,喜歡亞硝酸鹽弱酸性軟水,體長可達8公分。
PH:6.5 H:4 T:25c L:6cm V:40L 喜歡活食,卵生,適合有水草和沉木水族箱,可以和同體形鯛混養174、印第安鯛,分佈於哥倫亞境內亞達巴波河,且。
他是屬於紅珍珠鯛支系中小型魚種,體軸上有一條黑色條紋,延伸尾部,並以不明顯條紋延展尾鰭,橢圓形尾鰭。
肉食性,體形7公分175、紅帆鯛,分佈秘魯附近水域得稀有魚種,雄魚背鰭,上有條紋佈,尾鰭成琴絃狀。
於雄魚爭鬥或求偶時魚鰭會顯現出暗紅色,所以稱紅帆鯛。
成魚7公分176、兩點鯛,分佈於蘇利南及尼羅河流域,正如他名稱,體軸黑色縱帶上及尾柄部分各有一處黑斑,於鯛中擁有這樣黑斑魚種有3種,成魚前他和琴尾鯛分辨,不過他特徵是尾鰭保持圓弧形,可以此辨別。
性情温和,可飼養水草缸中,肉食性,雄魚可達7公分,雌魚5177、女王鯛,分佈哥倫亞境內塔亞格西河,屬於兩點鯛系列,魚體背鰭綴有藍色條紋,其背鰭後伸展,末端好似一把利刃,尾柄部分有色斑點,性情温和,肉食性。
雄體長8公分,雌體長5公分178、林開鯛,分佈於玻利維亞瑪摩河,乳白鵝體表體,軸縱紋若有似無,體表上半部有黑斑散列着,採一夫多妻制,雄魚會盡職保護雌與產卵,飼養。
雄魚體形6公分,雌魚4公分179、兩點鯛,分佈哥倫亞境內馬塔河系,其雌魚背鰭及臀鰭完全張開時,會顯現出紅色光彩,是尾鰭上下兩端布有略成琴絃狀紅色斑點,有些魚支體軸上縱帶前方附有紅色鱗片,是具魅力鯛。
酸性軟水,喜歡活食,雄長達10公分,雌魚6公分。
PH:6.5 H:4 T:25c L:7cm V:60L 喜歡活食,卵生,適合有水草和沉木水族箱,可以體形鯛混養180、馬克鯛,分佈於亞馬遜河普魯斯河,屬於紅珍珠鯛一個支系魚種,他特徵紅珍珠鯛十分相似,區別。
雄魚而言,紅珍珠鯛背鰭可完全張開,而馬克鯛只能張開。
飼養,喜歡酸性軟水,肉食性,體長可達6公分181、藍色兩點鯛,分佈地區仍不明,只知野生鯛名荷蘭引進,但數量多,未能普及。
體色成藍色,腹部,前額兩抹黃色尾鰭上兩點紅斑,凸顯了整體的豔麗美麗,體長可達5公分182、熊貓鯛,分佈於秘魯境內烏卡雅利河,雄魚體色呈紫色,尾鰭外圍紅色及黑色相映着,他眾地方是鰓蓋及體側中央會出現黑色斑紋,雌魚體色黃色及藍色襯託之下突出醒目,因此命名熊貓鯛。
性情温和,不過地域性,儘量不要與其他鯛混合飼養。
雄體長8公分,雌魚5公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