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獅子吉祥物】獅吉祥物 |獅吉祥物 |獅子形象 |

【獅子吉祥物】獅吉祥物 |獅吉祥物 |獅子形象 |

12萬年前,獅子首次佔歐亞大陸;2萬多年前,亞洲獅第一次從北非進入亞洲,到達歐洲南部、近東和印度半島,成為地球上分佈廣泛的大型陸地動物之一。

作羣居動物,雄獅獅羣中負責守衞領地,而雌獅則負責狩獵和照顧幼崽。

因此,西亞、北非大部分獅子原產地,獅子是“守衞者”,這一點古今中外獅子文化中,地繼承和發揚光大。

但是,西方文化中獅子往往是征服者,而中國,獅子是鎮宅、吉祥物,這種文化差異是怎麼產生呢?人類獅子描繪是西亞兩河流域北部。

自此,英雄主義和獵獅文化成為西亞經久不衰主題,蘇美爾文明滾印、王朝楔形文字泥版、巴比倫宮殿浮雕、薩珊王朝銀盤以及神話史詩中出現。

獅子吉祥物 Play

文明出現之前,兩河流域北部文化期處於領地位。

1萬年前,兩河北部哥貝克力遺址T型石碑上,大型貓科動物淺浮雕顯示出人類獸中王野生力量崇拜。

6000多年前,人類獅子搏鬥形象出現兩河流域北部哈拉夫文化晚期彩陶上,體型、騰躍而起猛獸出人類體格上弱勢,反襯出個人英勇和征服。

6200多年前,兩河流域北部聚落規模增長,考古學家印紋塊上發現了獅子、狗和長角動物組合場景。
獅子吉祥物

可以看出,史前城市化,獅子已成人類社會一部分。

而500年後,印紋塊上發現獵獅場景,這一次,人類身形、鎮定有力,具“王者風”,認為是“王”形象。

考古證據顯示,此時兩河流域北部中心城市具有集權行政系統,並出現類似“王”有力領袖,而這南部蘇美爾文明早了幾百年。

自此,英雄主義和獵獅文化成為西亞經久不衰主題,蘇美爾文明滾印、王朝楔形文字泥版、巴比倫宮殿浮雕、薩珊王朝銀盤以及神話史詩中出現。

不論是蘇美爾史詩中半人半神吉爾伽美什,還是希臘神話裏宙斯子赫拉克勒斯,手刃巨獅。

獵獅成為定義英雄人物高光時刻,預示其成為征服者。

成書於公元前聖經《·撒母耳記上》中,衞年時守護羊羣殺死過獅子,預示着他會成為征服者和王者。

到古羅馬時期,鬥獸場上歐洲角鬥士們和獅子作着殊死搏鬥,英雄主義和獵獅文化極端表現。
獅子吉祥物

看出,作為西方文明源頭,希臘羅馬文化和希伯來文化繼承了西亞史前文化獅子力量崇拜和征服者王思想,並深深地刻在了西方文明基因中,影響着西方社會思想觀念和生活方式。

中國人獅子形象認識早在先秦時期有了,但見到活生生獅子,要歸於西漢張騫開闢絲綢之路。

史書記載,東漢時期安息王遣使進貢獅子。

隋唐時期貢獅到達峯,反映了當時中西文化交流盛況。

獅子吉祥物 Play

延伸閱讀…

獅子形象“征服者”或“吉祥物”

分類:獅吉祥物

這一時期,道而來獅子只是皇家苑囿中稀有動物,皇親貴族,老百姓接觸不到。

它們到來雖然彰顯了中原王朝歐亞大陸上影響力,但中國文化產生多影響。

獅子走入中國傳統文化,要到魏晉南北朝時期。

一方面,佛教傳入中國,佛教中獅子是釋迦牟尼象徵,宣揚非暴力、寬容和生命。
獅子吉祥物

有學者研究發現,早期佛教造像獅子是雄獅,北齊開始,部分菩薩造像獅子座上是一對雄獅,而是一雄一雌兩隻獅子。

雌雄雙獅圖像很可能中國文化講究陰陽思想藝術上體現,是獅子文化融入中國傳統本土化產物。

另一方面,薩珊波斯文化中亞一路東傳,帶來了獅子力量崇拜和獵獅圖案,但是並沒有中國文化吸收。

隋唐時期貢獅到達峯,反映了當時中西文化交流盛況。

延伸閱讀…

Category:獅吉祥物-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Top 100件獅子裝飾物- 2024年1月更新

獅戲和獅舞龜茲地傳入中原,不僅風靡於宮廷之中,民間流行,並延續到現在。

獅子形象地出現在建築和器物上,塑造得世俗化,並演化出千姿百態圖樣。

飛禽走獸到花鳥蟲魚,從景物作器皿,若細數傳統文化中寓意“吉祥物”,多少篇文章寫盡。

有人“吉祥物”國人關係,比作「水於魚,天空於鳥,空氣於人」,雖然有點誇張,但確道出了國人吉祥兆頭喜愛。

而這些“吉祥物”藴含寓意來源,大都離不開一個古今文字遊戲——諧音取意。

即,利用漢字音同或音條件,某一事物和某一吉祥觀念間建立聯繫,來表達抽象吉祥寓意。

各種諧音取意吉祥物,閃現着古人風趣生活智慧,以及對未來滿心期盼。

觀復博物館館藏「清乾隆粉彩三獅碗」,製作了——「事事如意三獅碗」及「事事如意三獅盤」,“吉祥獅”期“獅獅”如意,“獅獅”順心。

獅,音“事”、“師”。

“事”,有事事如意,事事順心寓意。

諧音“師”,有步步高昇吉祥寓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