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在哪一省境內】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個直轄市 |

【上海在哪一省境內】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個直轄市 |

上海市,簡稱滬,稱申,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一個直轄市,全國金融中心、交通樞紐,其港口為全球港口;主要產業包括商貿流通、金融、信息、製造。

上海位於中國東部弧形海岸線間,長江三角洲最東部,東臨東海,南瀕杭州灣,西江蘇、浙江兩省相接,北端崇明島處於長江入海口中。

上海市是世界城市之一,截至2016年,常住人口2419.70萬,其中本地户籍人口佔59%,達1439.50萬;近年來,上海市周圍江蘇、浙江兩省發展多個城市構成了長江三角洲城市羣,是世界幾大城市羣之一。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中央政府實行計劃經濟,主要發展內陸重工業,西方國家中華人民共和國經濟封鎖,上海大量支援中國大陸其他地區發展。

改革開放後,1990年,上海迎來浦東開發開放政策,經濟成長速度加快;2005年設立國家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2013年批准的上海自貿區,令上海經濟進一步發展,成為了世界級大都市,中國大陸經濟、金融、貿易中心城市,財政收入支柱城市,但同時面臨外地來滬人員犯罪,上海話及海派文化流失問題。

上海是中國現代經濟發展典範,因此擁有地標景觀,包括豫園-城隍廟、南京路-外灘、陸家嘴摩天大樓天際線。

上海是我國經濟發達城市,是我國四大直轄市之一。

但清朝時候,上海不過是江蘇下轄一個普通城市而已。

秦漢時期上海於遠離當時中國政治、經濟中心,經濟落後。

上海在哪一省境內 Play

中華大地出現文明曙光時候,並沒有上海這個地方。

那時候上海,基本是一片汪洋,大部分地區是水深20米海,只有西部局部地區露出海面。

可以説那時上海,是名副其實海上。

雖然是大海,但上海地區具備了形成陸地條件。

當時長江入海口位於今天揚州、鎮江一帶,入海口形狀如一個西向東開放喇叭。

奔流長江水從上海來到此處後,流速減慢了下來。

於是長江水裹挾大量泥沙此沉積。

地,沉積泥沙多,到了距今3000多年時候,西部變成了平原。

我們祖先是此時,此地。
上海在哪一省境內

上游帶來泥沙多,上海陸地面積。

到了唐朝時期,今天浦西和寶山出現。

到了明朝時候,崇明島和浦東基本成型。

基本這個時候,上海陸地面積今天上海陸地面積基本相差無幾。

對上海進行管理政權是春秋時期吳國。

秦始皇滅六國,一統天下後,全國推行郡縣制。

當時上海人口,經濟落後,面積像今天那麼大,獨立建成一個縣資格沒有。

於是秦朝將上海大部分地區浙江北部一部分地區一起聯合起來,成了海鹽縣,隸屬會稽郡。

秦漢時期上海於遠離當時中國政治、經濟中心,經濟落後。

到魏晉南北朝時期,於北方人口南遷,上海地區經濟有所起色。

玄宗天寶十年,唐朝政府將上海地區22個鄉獨立設置成華亭縣,隸屬於浙江西道蘇州。

這是上海地區第一次獨立設置成一個行政區域。

南宋時候,中國經濟南移完成。

上海一個遠離經濟邊緣縣,一下子成了中國經濟輻射區域。

從此上海地區經濟迅速發展。

元朝於上海地區行政區劃進行一次變動,整個上海地區升格為松江府,隸屬於江浙行省。

清朝建立後,上海地區歸屬江蘇省,松江府衙和上海道署這兩個行政機構負責管理。
上海在哪一省境內

清朝前期上海地區,藉着航運優勢,上海成為當時中國航運中心。

此時上海,是過去那個鄉僻壤,而成為了江蘇境內和蘇州、南京提並論經濟重鎮。

什麼樣情況下,一座城市能夠所在省脱離出來,成為一個獨立省級行政單位?一種情況是這座城市是,比如北京。

有一種情況,這個城市是有錢了,有錢到足以影響到周邊乃至全國經濟發展,上海後者。

但清朝時期上海經濟不足以影響到全國經濟發展,直到一羣外國人來了後。

1840年鴉片戰爭爆發,清政府戰敗,英國人簽訂條約。

英國人此戰目的,打開中國大門,讓英國貨物能夠進入中國,以及讓中國原材料能夠地輸出。

後結果,清政府《南京條約》中英國人要求,上海開闢通商口岸。

於是江南製造總局,輪船招商局洋務企業上海拔地而起。

上海在哪一省境內 Play

延伸閱讀…

上海市,簡稱滬,別稱申,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個直轄市

上海市-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上海位於北緯30°40′-31°53′之間,靠近中國大陸海岸線中線,南北貨物到這裏離不是。

其次是上海既靠東海,位於長江入海口。

使得上海既是港口,是內河航運重鎮。

國外商品這登陸後,可以很地銷中國內地。

而中國產絲綢、茶葉以及瓷器通過內河到達上海後,通過遠洋貨輪銷往世界各地。

統計,清末時候,上海一座城市年進出口貿易額佔了全國進出口貿易額一半以上。

伴外國貨物,大量外國人上海這片土地,並上海建立了租界。

這些外國人到來後,他們經濟制度帶到了上海,使得上海資本主義工商業迅速發展起來。

上海經濟發展,吸引了大批中國人來到上海謀生。
上海在哪一省境內

這種外地人湧入上海情況,太平天國戰爭期間達到了一個高潮。

1853年,太平軍攻佔南京,江南大部分地區太平軍控制。

上海於租界存在,太平軍一時半會直接進攻上海。

於是浙江、江蘇大批人了躲避戰亂,湧入上海。

於是上海人口,經歷了一次爆炸式增長。

19世紀60年代後期,清政府洋務運動,大力引進西方技術。

而上海因為開埠多年,常住外國人很多,因此成了清朝洋務運動一個基地。

於是江南製造總局,輪船招商局洋務企業上海拔地而起。

延伸閱讀…

駐滬辦- 省/市基本資料- 上海市

上海是怎麼脱離江蘇成為直轄市的?

民間一些商人看到,政府帶頭辦企業了,咱辦吧。

這些洋務企業後,許多商人上海辦起了資本主義工廠。

可以説時上海,是中國資本主義經濟發達地區。

經濟發展,來上海謀生人,而這些外地人到來,上海經濟發展提供了勞動力。

由此上海進入到經濟發展良性循環。

1900年時候,上海常住人口超過了一百萬,成為中國境內超級特大城市,其經濟實力位居全國首位。

上海經濟發展,後來脱離江蘇,獨立建成一個省級行政單位奠定了經濟基礎。

上海經濟騰飛之前,並沒有什麼“上海人”概念,居住上海土著江蘇周邊地區文化差距不明顯。

西方人和外地人大批湧入,上海社會文化周邊地區差距。

上海人覺得自己江蘇周邊地區,對自己上海人身份認同感。

上海人身份認同感基礎,便是現代上海話誕生。

明清時期,上海地區方言周邊地區方言並沒有區別。

但移民大量湧入,上海本地方言外來移民方言結合,形成了於江蘇其他地區現代上海話。

地,會説一口流利上海話成了上海人身份特徵。

方言,上海人這幾十年經濟增長中,形成了講究實惠、重視規範品質。

品質加上方言,加大了上海江蘇其他地區差異。

於大量租界存在,江蘇行政長官管不到整個上海。

因此,多國內外媒體,提到上海時候,往往將上海作為一個獨立形象進行傳播,而不是江蘇省下轄一座城市。

方言、品質,加上媒體宣傳,加深上海人上海這座城市認同感。

而身份認同感增強,加上高度發達經濟,讓上海人開始有了一種脱離江蘇想法。

1905年,上海紳商們開始發起上海地方自治運動,雖然這場自治運動沒有取得實質效果,但它上海脱離江蘇,奠定了思想基礎。

上海能夠脱離江蘇,經濟、文化,離不開政治。

伴資本主義經濟發展,上海民族資本家們實力增強,他們開始自己在政治上訴求。

部分民族資本家們開始支持革命。

於是上海地成了革命黨人中國活動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