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謂“先天”?何謂“後天”?“先天”,宇宙沒有形成以前或是一切事物形成以前,醖釀起始階段,地理改變前原始狀態、狀態,這個時期“先天”狀態。
“先天八卦”主旨講是宇宙本及其功能。
先天是“體”,體是源,體是前,體是道,體是大原。
“先天八卦”,其主要內容《·説卦傳》中有表述:“天地定位,山澤通氣,雷風,水火不相射。
八卦,數往者順,知來者逆,是故易逆數。
”其圖序,但其圖藏有天地間造化玄竅,能通達數理根源,可謂是,字字,聲聲肺腑!“後天”,宇宙開始形成後或是世間萬物處於產生、運動、變化、發展階段,地理改變後循環、變化狀態,這個時期“後天”狀態。
《經》中的繫辭説:萬物出乎震,齊乎巽,離,役坤,説言乎兑戰乎乾,勞乎坎,成言乎艮。
這是“後天八卦”基本內容。
“後天八卦”是“先天”另行組合,其主旨説宇宙萬有運行及其作用,描述了地球及其物質世界生成、變化、發展法則,揭示了宇宙天體運轉人類作用規律。
例如,於我們人類來説,母親孕育懷胎階段,我們脱離母體以前,即是我們生命體“先天”時期。
我們脱離母體出生後發展階段,我們生命體“後天”階段。
所以,我們每一個生命體,一半是先天,一半是後天。
“先天”階段,是男或是女,我們父母親、兄弟、姐妹,自己是無法選擇“後天”階段,我們可以選擇個人精神理想、選擇妻子、兒女,選擇個人工作環境。
換言之,“先天”講“對待”,討論是“對待”原理(如,天地、水火);“後天”演繹是“流行”原理運用。
中國傳統易學文化核心體系中,其所有理論涵蓋應用,全部包含以下五個方面當中:“先天八卦、後天八卦、河圖、洛書、干支”。
五個方面核心體系中,可分為先天後天兩個理論框架。
“先天八卦、河圖”為先天部分,“後天八卦、洛書、干支”後天部分。
何為“先天八卦體、後天八卦”?“先天體、後天為用”,就是指風水實踐中“先天卦”參考點,看“陰陽不”作用到“後天卦位”所在“卦”所包含人或事上吉凶禍福,這個關係“先天體、後天為用”。
先天八卦用途先天八卦是伏義“河圖”演繹而來,它稱為伏義八卦。
先天八卦顯示宇宙之本體及其功能,討論萬亊萬物原理。
先天八卦顯示體象功能,揭示宇宙一切事物原理。
天玄地黃、山嶽河川、風雷晴雨,人物走獸,花草樹木,沙石土壤,彼此相應,相激蕩,對立中寓有統一原理,統一中存有對立因素。
先天八卦乾南坤北,離東坎西定位。
其序乾一、兑二、離三、震四、巽五、坎六、艮七、坤八。
其象為天地定位,山澤通氣,雷風,水火不相射。
故云:“天尊地卑,乾坤定矣,陳,位矣:”此指其理不容變,其勢不能移。
先天八卦是乾坤主體,乾坤即陰陽,,一開一閨。
一生一滅,.天地道。
先天八卦卦位和作用是彼此對待,而對待現象中含有流行作用。
後天八卦用途周文王“洛書”演繹出了後天八卦,後天八卦闡明宇宙萬物運轉及其作用,演繹流行之法。
後天八卦演繹天地萬物生生不息,盈虛消長規律,揭示一切事物流行之法。
如春夏秋冬,盛衰隆替遞變,生老病死之輪,吉凶悔吝變數,一切演進冥冥之中自有其規律因果。
比如,計算機所有編碼原始語言是0、1,可以看成是陰陽兩個符號,單數陽,雙數陰。


後天八卦離上坎下,震東兑西定位。
其序帝出乎震,齊乎巽,離,致役坤.説言乎兑,戰乎乾,勞乎坎,成言乎艮。
其數戴九履一,左三右七,二四肩,六八,五居其中。
此指其生生之序不能改,其氣化數則有其。
後天八卦坎離取代乾坤。
乾陽坤陰乃天地氣化,而離火坎水即意味着天地造化功能。
水火為五行首,乃陰陽器,萬物主。
後天八卦卦位和作用是流行運轉,不過流行運轉中寓有對待作用。
萬物春生,夏長,秋收,冬藏,每年3600,八卦事各主45日,其轉換點表現四四隅。
後天八卦實際應用總論“後天八卦”所揭示理客觀內涵,如果要預測宏觀上天下走勢,主要“先天八卦”,因此,先天八卦多用於“理數”方面“本體”((即“客觀定律”)。
如要看“方位”,推演個人運程、家族命運,要側“後天八卦”準,其中基本信息來掌握事物變化規律。
如何應用“先天八卦”與“後天八卦”?易學中“先天八卦”和“後天八卦”哪個實際中運用多?先天主要記住哪些方面知識,後天要記住哪些知識?“先天八卦”是基礎架構,是大樓地基,是天性本源客觀存在規律,研判“大局、大勢”時用,“後天八卦”才是用來預測。
“數字”是“先天”,“方位”是“後天”。
先天八卦“數”是揭示“規律”,象是“公式定理”一樣。
後天八卦“象”是變化,象無數複雜計算題一。
只有瞭解了“先天”“定理公式”,才有可能後來卦計算出來。
先天八卦算是“自身”固有屬性,後天八卦算是“周邊”。
先天主“靜”,為“靜止”;後天主“動”,為“變化”。
“先天”是地理改變前狀態,“後天”地理改變後狀態。
因此,先天“沒五行”(是否有“五行”??陰陽),後天“有五行”。
比如,地球誕生之前為“先天”,後“後天”;雲形成之前為先天,後後天。
算卦不用看先天(沒有五行),得看後天“五行生剋化制”準。
比如,你沒出生之前(母親肚子)為“先天”,出生後“後天”;“先天”是“”,“後天”是“應用”;先天八卦代表是“本體”,而後天八卦代表是“事用”。
所以運用時,主要是“後天八卦”。
但應用方面,有時會用到“先天八卦”(主要是它“數”,如,佔斷複雜問題時,參考“先天八卦”“數”和“方位”本源屬性作輔助研判會)。
—“數以先天主、應用以後天八卦主”。
伏羲是“天地陰陽應”“順序”排“先天八卦”,所以能反應物象(所以,“數字”是“先天”);後天八卦是實際“應用”需要對“先天八卦”進行改進而來,是實際地理“位置”排(比如説東方陽升起,西方太陽落下,東方震卦,震為木,樹木象徵生命,生機勃勃;西方兑,兑為金,秋,殺之氣;南方離,離為火,為南方,南方地理是,是,同理北方水)。
到應用方面,主要是看你用來幹什麼?今人是“後天八卦”,有些時候兩個同時(如,上面説的複雜情況)。
例如:風水“先天、後天”兩者要(“先天”主要其“數”);紫微六壬“先天、後天”兩者要;六爻先天多,後天看風水;梅花易數“先天八卦”“數”;八字基本不用,懂卦詞,能忽悠得。
如,南懷堇《易經雜説》説—應用方面,現在是兩者結合—先天八卦“數”配合後天八卦“象”而使用。
其實,失傳“歸藏”和“連山”,各有其理,應該是三者結合。
“安宅立墳、占卜預測”是用“後天八卦”。
“數字”是“先天”,“方位”是“後天”。
“變卦”為“走勢”,預測當下看“本卦”,走向看“變卦”。
“後天八卦”主要記下“64卦名稱、卦辭”,配合“河圖洛書、天干地支”,那麼大多數術數基礎能覆蓋。
先天八卦和後天八卦中“方位”,哪個準?先天八卦是伏羲創造,“河圖”演變而來;而後天八卦是周文王創造,“洛書”演變而來。
兩種八卦區別“方位”,兩者“卦位”是不相同。
後天八卦是“應用”需要,“先天八卦”基礎上改變而來,不能混為一談。
“先天體、後天為用”,説瞭先、後天八卦實際應用上是。
風水中“八卦方位”是先天八卦“方位”,是後天八卦“方位”?研究“經”要先天八卦“方位”,其它如研究風水科目還是後天八卦“方位”。
比方説,後天八卦“乾卦”,西北方,九宮飛星論為“六白”,屬“金”,後天八卦是有“方向性”,後天“”。
但“六”數本身先天五行屬“水”(天一生水,地六成),“河圖”上“一六共宗”,為“水”居北了,這是先天八卦應用“數理”上“五行”。
你只要多看一些關於河圖和洛書文章,會明白。
風水學中,定地理“實際方位”,是“後天八卦”—“坎北、離南、震東、兑西、乾西北、巽東南、坤西南、艮東北”。
而“先天八卦”用作定實際位置,而用作判斷“時間應期”。
可以説是後天八卦是“空間”模型,先天八卦是“時間”模型。
兩相交互,構成了風水體系。
現在看陽宅毫無疑問是用是“後天”,先天八卦只有在“洛書”中才,看陽宅“後天八卦”加上“八門套九星”,配上“門主灶”,是看陽宅“內五行”主要條件,真傳一句話–“傳萬卷書”。
八卦圖是我國上古傳下來未解圖形,八卦是中華民族基本哲學概念,八卦概括“人處事,逢凶化吉”八個字,是古代陰陽學説,所謂八卦八個卦相,八卦其文字,是文字符號。
八卦代表易學文化,滲透東亞文化各個領域。
八卦傳説是古代聖人伏羲創造出來。
《經》中記載着我國伏羲氏時代,一匹龍馬馱着奇怪圖案游出黃河它獻伏羲,這《河圖》;有一隻神龜洛水爬出來,龜殼上寫着些符號,這《洛書》。
伏羲氏得到《河圖》和《洛書》後苦思冥想,恍然大悟後畫出了八卦,用以推算曆法、預測吉凶。
中國傳統文化中認為八卦圖裏面藴含着其奧道理,它可以推算天命、預測未來,使八卦中摻雜進了萬物天定宿命論內容。
後來學者否定了這種迷信説法,但關於八卦只有傳説和切猜想,它因此成為中國歷史中引人入勝未解謎之一。
注:河圖洛書詳解請翻閲五體以往發佈文章。
《經》代表陽,代表陰,陰陽是萬事萬物,是萬事萬物運動變化動力和規律。
天有陰陽變化,人有陰陽變化,地有陰陽變化,如此,天有陰陽兩種屬性,人有陰陽兩種屬性,地有陰陽兩種屬性。
、天人地三者相乘即2×2×2-8,有八種屬性,形符表示八種屬性,古人稱為八卦,這天地人系統變化狀態總數。
我們人類居住地球上,一切物質和生命離不開陰陽。
陰陽是一切生命產生原始因素。
比如,白天陽,黑夜陰,陰陽交替構成了一天。
比如,男人陽,女人陰,一陰一陽結合,可以繁衍出整個人類。
比如,計算機所有編碼原始語言是0、1,可以看成是陰陽兩個符號,單數陽,雙數陰。
由0、1變化,可以構成整個計算機語言世界。
説,世界本質上來説,陰陽構成。
而經,其實人類研究陰陽變化學問。
八卦是宇宙間萬物分成了八種現象、元素,該八種事物展現出來,五行八卦圖是此基礎上發展而來。
八卦圖外觀是八邊形,每條邊上有一個符號,代表了宇宙八種主要物質,即乾、坤、震、巽、坎、離、艮、兑。
無極生,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演萬物,這段文字你應該各種場合見到過?它原型出自於《易傳》,這篇文章會讓你明白它所言為何義。
注:解請翻閲五體以往發佈文章。
宇宙終極我們稱之為無極,它空間上以及時間上是,沒有物質、沒有精神、無外無內、無大無小,代表着開天闢地(爆炸理論)之前宇宙狀態。
太極即是闡明宇宙無極而太極,以至萬物化生過程中一個時刻或者説力量(宇宙爆炸發生)。
遠古伏羲感悟到了這個道理,但於當時沒有文字,地上畫了一條線“一”來表現“太極”。
《易傳》稱伏羲 “一畫開天”,一切這裏開始。
想世間萬物根源,伏羲觀察到太陽有升有降,世間有上有下、有有反,動物有牝有牡,人類有男有女, 總是有着兩種力量作用、循環復,於是他稱“陰陽”:“陽”是萬物生成中起着創始、施與、主動和領導作用,“陰”起着完成、接受、 動和服作用,所謂““孤陰不生,獨陽不長”,陰陽依賴、不可缺,“太極生兩儀”即為此意。
同時伏羲一條線一代表陽,一條中間斷開線–代表陰。
陰陽會相互作用,“陰”和“陽”內部存在陰陽力量,於是我們陰(一)陽(–)疊加,生成了四象(22),我們可以“陰、陽、剛、柔”來理解這四象。
比如一日之中,早上雖然有太陽但大地升温(陰中之陽),於是稱為少陽;到了中午,太陽當空照,大地吸收了足夠熱量,為一天時(陽中之陽),稱老陽;夕陽西下,氣温涼,太陽沒有熱量了但大地有積蓄一天熱量(陽中之陰),所以稱為陰;到了半夜,沒有太陽、大地熱量散發殆盡,到了一天時(陰中之陰),稱陰。
推而廣之,一年四季及現代性別觀念都可以兩儀生四象來理解。
四象之上疊加陰陽,生成了八卦(23)。
傳説中伏羲卦台山(今甘肅天水)上,仰觀俯察,取近視,這八卦古人類觀察到天地間八種基本元素應,這八種元素是天地雷風水火山澤。
有了文字後,我們結合三畫卦卦象八種元素特點,命名為乾坤震巽坎離艮兑,這便是四象生八卦 。
世間萬物無複雜,有了八卦代表天地間八種基本元素,於是我們八卦之上疊加陰陽,而八卦上下相疊成為六十四卦(2^6)。
我們稱卦中每一條線“爻”,64卦每卦6爻,因而共有384爻,動態理解每一卦和每一爻,世間事可以盡了,因此稱為八卦演萬物 。
「天動地靜」,「陽」,靜為「陰」。
卦爻「-」陽爻,「–」陰爻,「乾」是三個陽爻組成,「坤」是三個爻組成,所以先天八卦「乾為天上、坤為地下」,從而確立了「天南地北」「對待」關係—即(天和地、男和女)–「天地定位、山澤通氣、雷風相搏、水火不相射」,這先天八卦「方位」理論。
★★★★★2、隨著時代,到了漢代出現了「天派」,並製成了天儀,認為「天包地外」,否認了「蓋天派」確立「天地上下」觀點。
是因為「先天八卦」既然是講「天地對待(定位)」,但只有冬夏符合,春與秋位置並稱。
其次是雖然冬夏位置定位,但「先天八卦」強調「乾陽上、坤陰下」,這違背規律(陽下可上升、上可下降)。
那麼,先天八卦「乾在上坤下」陰陽不能相交,怎能生出六子(萬物)?怎能概括理呢?★★★★★於是,周文王對「先天八卦」進行了改進,創製了「後天八卦」。
3、到今天,有了「先天八卦」與「後天八卦」同時存在局面,有了先天八卦講「對待」、後天八卦講「流行」規則.伏羲河圖創製「先天八卦」,而周文王洛書創製「後天八卦」八卦事實上是古人他們宇宙認識進一步科學化宇宙圖解。
因此八卦上不僅包含了宇宙運行規律,體現了宇宙中八種現象及其變化出萬種狀況。
其中,「先天八卦」主要體現是宇宙萬物「生成演化過程」,而「後天八卦」則反映了萬事萬物「發展演變規律」。
宇宙萬物「生成演化過程」,後確立了「天地定位」「陰陽應」法則,「序數」方式這種存在客觀定律確定下來。
而「後天八卦」所反映萬事萬物「發展演變規律」,「五行生剋制化」運行規則。
後天八卦順序是:「帝出乎震,齊於巽,離,致役坤,説言乎兑,戰乎乾,勞乎坎,成言乎艮。
」(《周易.説卦》)「帝」,指「太陽」,太陽萬物能量和生命,故稱為「帝」。
它初升於東方,故東方有「一陽」為「震」,即「帝出乎震」;日照上午,使空氣温暖並流動,故午前為「巽風」,即「齊乎巽」;日照中午,故南方為「火離」,中午能見度,即「離」;午後日照雖然,但地表氣温上升,故稱其「致役坤」;太陽沒入地平線,大地開始轉涼,陰陽能量交流轉換,故正西頂上「一陰」兑,即「説言乎兑」;太陽雖沒入地平線,其能量天空折射回到大地,故稱「戰乎乾」;太陽能量全部大地吸收,故稱「勞乎坎」;地球吸收太陽能量後四周散發熱量,直到剩下後一絲能量,故稱「成言乎艮」。
「後天八卦」是「中 國」為本位確立。
「上南下北、左東右西」環境和人類習慣,南方於赤道火(離)表示,北方冰水(坎)表示,東方有森林(震),西方有湖泊(兑),東南有季風(巽),西南有高原(坤),西北多晴天(乾),東北有高山(艮)。
周文王創製「後天八卦」後,人們進行了驗證預測,如果後天「卦數」進行預測。
然而,先天「卦數」。
★★★★★周文王改進「先天八卦」後,後天八卦所揭示理客觀內涵,確立了以下幾條理應用規則:★先天八卦為「體」(即原則、客觀定律),後天八卦為「」(即應用、實踐、運用);★先天八卦講「天道」(「天道」不可違),後天八卦論「人道」(「人道」可變化);★先天八卦講「對待」(「對待」者「數」),後天八卦講「流行」(「流行」者「氣」);★先天八卦主「靜」,後天八卦主「動」;★先天八卦「合十」,後天八卦「合九」;★陽「順」陰「逆」,八卦有順逆陽陰之分;★先天八卦主「時間」,後天八卦主「空間」;★陰極陽生、陽極陰生,孤陰不生、獨陽不長;伏羲「河圖」創製「先天八卦」,而周文王「洛書」創製「後天八卦」。
「後天八卦」所揭示理客觀內涵,如果要預測宏觀上天下走勢,主要「先天八卦」,因此,先天八卦多用於「理數」方面「本體」((即「客觀定律」)。
如要看「方位」,推演個人運程、家族命運,要側「後天八卦」準,其中基本信息來掌握事物變化規律。
易學中「先天八卦」和「後天八卦」哪個實際中運用多?先天主要記住哪些方面知識,後天要記住哪些知識?◆「先天八卦」是基礎架構,是大樓地基,是天性本源客觀存在規律,研判「大局、大勢」時用,「後天八卦」才是用來預測。
◆「數字」是「先天」,「方位」是「後天」。
◆先天八卦「數」是揭示「規律」,象是「公式定理」一樣。
後天八卦「象」是變化,象無數複雜計算題一。
只有瞭解了「先天」「定理公式」,才有可能後來卦計算出來。
◆先天八卦算是「自身」固有屬性,後天八卦算是「周邊」。
◆先天主「靜」,為「靜止」;後天主「動」,為「變化」。
「先天」是地理改變前狀態,「後天」地理改變後狀態。
因此,先天「沒五行」(是否有「五行」??陰陽),後天「有五行」。
比如,地球誕生之前為「先天」,後「後天」;雲形成之前為先天,後後天。
算卦不用看先天(沒有五行),得看後天「五行生剋化制」準。
比如,你沒出生之前(母親肚子)為「先天」,出生後「後天」;◆「先天」是「」,「後天」是「應用」;—先天八卦代表是「本體」,而後天八卦代表是「事用」。
所以運用時,主要是「後天八卦」。
但應用方面,有時會用到「先天八卦」(主要是它「數」,如,佔斷複雜問題時,參考「先天八卦」「數」和「方位」本源屬性作輔助研判會)
伏羲是「天地陰陽應」「順序」排「先天八卦」,所以能反應物象(所以,「數字」是「先天」);後天八卦是實際「應用」需要對「先天八卦」進行改進而來,是實際地理「位置」排(比如説東方陽升起,西方太陽落下,東方震卦,震為木,樹木象徵生命,生機勃勃;西方兑,兑為金,秋,殺之氣;南方離,離為火,為南方,南方地理是,是,同理北方水)。
到應用方面,主要是看你用來幹什麼?今人是「後天八卦」,有些時候兩個同時(如,上面説的複雜情況)。
六爻先天多,後天看風水;八字基本不用,懂卦詞,能忽悠得。
如,南懷堇《易經雜説》説—應用方面,現在是兩者結合—先天八卦「數」配合後天八卦「象」而使用。
其實,失傳「歸藏」和「連山」,各有其理,應該是三者結合。
「數字」是「先天」,「方位」是「後天」。
「卦」為「走勢」,預測當下看「本卦」,走向看「變卦」。
「後天八卦」主要記下「64卦名稱、卦辭」,配合「河圖洛書、天干地支」,那麼大多數術數基礎能覆蓋。
但是,否定它,無探討「太極八卦」物質基礎,誇大,推聖境,會陷入不能圓其説地步,認為是「迷信」。


延伸閱讀…
兩種八卦區別「方位」,兩者「卦位」是不相同。
後天八卦「應用」需要,「先天八卦」基礎上改變而來,不能混為一談。
「先天體、後天為用」,説瞭先、後天八卦實際應用上是。
◆風水中「八卦方位」是先天八卦「方位」,是後天八卦「方位」?研究「經」要先天八卦「方位」,其它如研究風水科目還是後天八卦「方位」。
比方説,後天八卦「乾卦」,西北方,九宮飛星論為「六白」,屬「金」,後天八卦是有「方向性」,後天「」。
但「六」數本身先天五行屬「水」(天一生水,地六成),「河圖」上「一六共宗」,為「水」居北了,這是先天八卦應用「數理」上「五行」。
你只要多看一些關於河圖和洛書文章,會明白。
風水學中,定地理「實際方位」,是「後天八卦」—「坎北、離南、震東、兑西、乾西北、巽東南、坤西南、艮東北」。
而「先天八卦」用作定實際位置,而用作判斷「時間應期」。
可以説是後天八卦是「空間」模型,先天八卦是「時間」模型。
兩相交互,構成了風水體系。
現在看陽宅毫無疑問是用是「後天」,先天八卦只有在「洛書」中才,看陽宅「後天八卦」加上「八門套九星」,配上「門主灶」,是看陽宅「內五行」主要條件,真傳一句話–「傳萬卷書」。
現實中,不論是陰宅風水是陽宅風水,歸屬堪輿學範疇。
堪輿學學理陳述和實地堪測,離不開「羅盤」。
如果你手頭有了羅盤,細加揣摸,這個問題能基本解決。
羅盤版本,層數,其功用。
但基本幾層,總會有。
裏外數,第一層排「先天八卦」。
先天八卦其實「太極圖」(黑白二魚追逐)演變,羅盤上具象徵性意義,實際使用中是用不上(有時用作判斷「時間應期」)。
一層層看,所有層次,那是「後天八卦」衍化出來,實用東西這裡。
其中一層是表明「二十四山」那一層。
這一層中,明白無誤地標出「乾坤艮巽」位置(四偶方位),但找不到「坎離震兑」(四方位)哪裡。
其實,它隱藏「子午卯酉」下面。
「二十四山」中「子山」「坎位」,「午山」「離位」,「卯山」「震位」,「酉山」「兑位」。
所以説,後天八卦才是「實用八卦」。
於「先天八卦圖」排列「後天八卦」,所以很多初學易易友一頭霧水。
下面會説一下「先天後天」分別及方位是應用那一種八卦圖。
「天地定位, 山澤通氣, 雷風相溥, 水火不相射, 八卦。
數往者順, 知來者逆, 是故【】逆數。
」其實,所謂「先天」,即人類未出現之前,這客觀現象存在了, 所以,伏羲畫「先天八卦」—「乾位定南方,坤定北方,而乾天,所以放於上方,坤為地,置於下方;東離西坎,是因日出東方,月出西方,而出現日月交替情況,即日夜,兑為雨為澤,艮雲為山,震為雷為動,巽風為散」。
這説瞭天氣及地理現象。
「後天八卦圖」是「洛書九宮」基礎,北半球黃河流域為中心–華夏民族生活而設計。
周文王活動中心是西安一帶,地理方位,特徵,氣侯變化,北是黃河,自北而來,所以代表水;坎卦放到北面,農曆十一月(子月)、一天中最黑子夜應。
東北方是山西高原及太行山,所以代表「山、、停止」,屬土艮卦放到東北方;農曆十二月(丑月),正月(寅月)和一天中黑夜與黎明交接時,寅時應。
第一聲春雷東方而來,春天草木生長,所以代表「雷、震動」,屬木震卦放在東方,農曆二月(卯月),早晨卯時應。
春夏之交接,風東南方刮來,草木,東南沿海一帶風多,草木多,所以代表「風」,屬木巽卦置於東南方;農曆三月(辰),四月()及辰時應。
南方天氣,夏烈日高照,所以代表「火、太陽、光明」離卦放南方;農曆五月(午)及午時應。
西南是四川盆地,秋天收割,所以代表大地,收藏坤卦置於西南;農曆六、七月(、申)及未時申時應。
西有青海湖沼澤地,雲雨多西來,秋天是收穫莊稼季節,農民興了,所以代表「澤、雨,代表(代表口舌,古人往往一天兩餐於辰酉二時)」兑卦放到西方;八月(酉),酉時應。
西北多金屬礦產,而西北風一刮天氣開始轉冷,同時古人認為天西北、地陷東南,所以代表「天、君主、金屬礦產、父親」乾放到西北;九月(戌)、十月(亥)及戌時亥時應。
這樣,成為我們祖先生存時間空間統一性描繪出來,因而成為文王後天八卦圖放置方法。
上面詳述左先天及後天八卦。
所以身中國人,如要看「方位」話,多用「後天八卦」準;而先天八卦多用於「理數」方面本體。
摘要:一部《周易》,「簡捷明瞭」。
「象、數、理」寓其中,需去説。
《周易》繫辭講得,「一陰一陽謂道」,即凡事一分二,《周易》之書,因其過於,隨著時間變易,語言環境變遷,思辯方式演變,弄得末節,反而不能了了。
其實,《周易》有其深化,完善過程,有其內規律性。
「數、象、理」是其核心內容,「佔」是其技術手段及應用。
本文論述「數、象、理」是「日、月、地」三者運動關係而來,具有客觀性。
「日、月、地」運動是地上一切能量變化,生命活動源泉。
任何生命活動和社會現象脱離不了「日、月、地」天體運動節律及其影響範圍,即超越不了太極八卦規律。
任何事物遵循太極八卦「數象理」。
故太極八卦具有物質基礎,具有客觀性。
致於「佔」,類似於當今生命「克隆」技術,是一種信息克隆。
以來,對待《周易》有兩種態度:一種是肯定。
持肯定態度者,傾畢生精力,學習,研究,應用《周易》。
歷朝歷代以來,著書《周易》可謂汗牛充棟。
一種是否定。
持否定態度者歪曲,打壓《周易》研究,應用。
是「唯物主義」認識論佔領思想陣地後,認為「八卦」應用,是「無根無據迷信」。
不管是肯定也好,否定也好,《周易》研究應用,由過去官方太卜掌握,到後來流入民問,不衰,《經》之外,世上沒有任何一種學問,持續研究,應用幾千年而不衰,這不是「文化熱」現象能解釋得了。
那麼,「太極八卦」藴含了什麼?説「太極八卦」物質基礎是什麼?象一個運動健,回顧性觀看他蹣跚學步影像,態度是即不能誇大他蹣跚學步作用,不能否定他幼雉行為存在。
今天回顧性總結中《》文化及其演化過程,覺得人類早期認識是那麼幼雉,可笑。
但是,否定它,無探討「太極八卦」物質基礎,誇大,推聖境,會陷入不能圓其説地步,認為是「迷信」。
延伸閱讀…
我們今天應用普遍,高科技機器過於電子計算機(電腦)。
它不是一朝發明,應用。
不是一個人功勞,這中間有一個複雜過程。
人類發明電,繼之生產電阻、電容、二極體、三極體電子原件,若干年,組裝成收音機,若干年,發明集成電路,組裝成電視機,後才有計算機。
是計算機有一個性能化,功能多樣化,攜帶化過程。
《》文化是如此。
它是人類矇昧無知基礎上建立起天體認識,後「三聖」,到無數實踐、探索、補充,發展起來。
是有其物質基礎和內規律。
《繫辭》雲「古者包羲氏仰觀天文……」,那麼,他仰觀什麼天文?有什麼樣天文反覆出現,具有規律性而亙古不變?人類動物狀態進化到文明狀態人時,應説不知日、月週期及規律。
但是日、月是反覆出現和可以感知存在。
於是有了種種關於日月崇拜神話傳説。
種種神話傳説中,現在分不清哪些是想像結果,哪些是認識過程。
而中華人文始祖伏羲既使稱不上一個「科學家」,能稱為上古時期一個「觀測家」,是他觀測日月,創立「太極、八卦」圖畫古人觀測日影工具是「土圭」,土築成,上圓下方,分三點設立(立著叫圭或立圭,卧著叫表或叫圭表)。
見上「圖1』。
「日出、日入」兩點定東西,平分兩半,中間一垂線子午線定南北。
(圭表放在南北線上,有立表一端南)。
後來「立圭」改成立「八尺標杆」,操作一樣,記錄每天(重點二十四節氣)中午時日影長度。
一年之中,立柱陰影圭表上距離者冬至節,者夏至節。
圭表劃成十二段(分二十四節氣),如圖2所示。
記錄日影數據,某地觀測台記錄數據如表1。
(摘自《周易全書》P2338。
出版社)上圖2「圭表」本是一個「直尺表」,上頂端「夏至」點,下頂端「冬至」點。
另,二十二個節氣共用十一個刻度。
即小寒=大雪;大寒=小雪;立春=立冬;雨水=霜降;驚蟄=寒露;春分=秋分;=白露;穀雨=處暑;立夏=立冬;小滿=大暑;芒種=小暑。
見圖2。
那麼,圖2圭表標尺刻度作一個變量處理,使成為一個圓形。
如上圖3所示。
這樣,「24節氣」分佈一個圓圖上,表1數據填上,得出一個實測數據圖。
見下圖4。
表 1 和圖 4 中我們可以看出,夏至日影 1 尺 6 寸。
留有一個「小尾巴」。
設某觀測點,夏至點日影為「 0」 ,説,作圖,我們每一個節氣數據減去 1 尺 6 寸。
那麼,修正後圖形如圖 5 。
如圖 5 圖 4 中每一個向量減去 1 尺 6
寸後修正「桃心圖」。
古人觀測日影,不是單純觀測而觀測。
觀測目的於弄明白日月運行規律。
修正數據圖中(圖5),圓中「桃心形」每一條線段,可以理解某地理位置24節氣日影實際,而桃心形外對應空白部分,表示白天增加部分。
進一步分析和觀察得出結論,從冬至到夏至,日影雖縮短,白天延長,到夏至白天達到。
那麼,過夏至點後,日影延長,白天縮短,到冬至日白天,夜晚。
晝夜時間總量不變。
這裡只要換個角度看問題—-上半年看白天,白天增加;下半年看夜晚,夜晚延長。
夏至到冬至延長陰影看作夜晚一部分,平移到圓圈邊上,而晝夜時間問題會改變。
圖象出現了變化—-具備了「太極圖」雛形。
圖6中陽影和陰影表示:上半年白天延長同時,有夜晚存在,故「陽魚」中有陰眼。
下半年黑夜延長同時,有白天存在,故「陰魚」中有陽眼。
於是圖6修改成圖7。
以上為「太極圖」演化過程,沒有人因素,完全是實際數據而來。
只是在作圖時,比例縮小而已。
所以説,「太極圖」是有物質基礎。
以上推演了「太極圖」形成,具有客觀性,是先民觀測、記錄、提煉結果。
那麼,八卦是?由何而來?為何只有「八經卦」,每卦三爻,而不是十六卦,每卦四爻或其他形式?説,「八卦」、「六十四卦」是什麼決定?「卦」者,掛。
「縣(懸)象著明莫大乎日月」。
「卦」字,古人觀測工具「土圭」而來。
所以「卦」觀測「日月」這兩個「象」有關。
從以上推演太極圖我們可知,「太陽」循環一週,這麼一個抽象過程,是謂「太極」。
同理,「月亮」循環一週,這麼一個抽象過程,視為一個「太極」。
廣義講,一點中心作圓周運動,或者一點中心,向外擴布空間範圍視作一個「太極」,一個圓圈表示。
如圖8。
後來演變成一個哲學概念,表示任何事物或者發展變化著事物任何階段,可視見為「太極」。
「太極」,可以理解為中心點、初始點、原始狀態。
所以太極圈有「零」含義,於「無」概念。
所以,《老子》曰「有生於無」。
上推演太極圖可以看出,「太極圖」是太陽年運動日昝變化觀測而得。
從冬至到夏至,白天延長,視為「陽」。
從夏至到冬至,夜晚延長,視為「陰」。
那麼,説,我們太極圈「一分二」,一半陽,一半陰。
這「一陰一陽」「兩儀」。
它太極概念一樣,演變成一個哲學概念:如大地為中心,太間範圍太極話,那麼,兩儀太陽陽,月亮陰(繫辭:陰陽二儀配日月)。
人類太極,則男人陽,女人陰。
雄性動物陽,雌性動物陰,動為陽,靜為陰,陽,柔陰;……。
「陰陽」是普遍現象,陰陽概念是哲學概念。
古人取象於男女生殖器官,規定陽爻用「」表示,陰爻「」表示。
「太極」一分二後,還不能足以説問題。
如上半年、下半年各有160天,還不能細化。
太極生兩儀這種「二分法」規則打破話,應當以此辦法繼續劃分上、下半年。
上半年有一個「春分點」、下半年有一個「秋分點」處於各自中點。
這樣,一年分出「春、夏、秋、冬」四季。
同理,一月分出「朔、望、既望、晦」四象。
一晝夜分出上半天、下半天、上半夜、下半夜來,這樣就出現了四中現象(即「四象」)。
「四象」是一個概念,符號「、、、」表示。
「一分二」數學規則,圖10中每一部分先陽後順序劃分原有「四象」,可以得出圖11形式,即八個部分。
圖11我們可以看出,每一步可以一個「陰、陽爻」符號表示。
那麼,這八個部分,實際「八個卦」。
圖中陽影用陽爻表示,圖中陰影用爻表示,內向外排列陰()陽(),會得出如圖12八卦來。
我們可以看出,圖12於任何一種八卦形式。
如此分法,只是嚴格「一分二數學法」,表示是一種「數」關係。
《黃帝內經》曰:「陰陽數各有多少者,曰三陰三陽」。
這裡「三陰三陽」指另外數字系統——「太陽、陽明、少陽,陰」,太陰、厥陰,和本八卦系統意思很接近。
那麼,本八卦各卦數是多少呢?「二進位」規則,=0,=1,與八卦數(十進位)應關係如下表。
圖12這種八卦圖於任何八卦圖,它只是推理一個過程。
圖12可以看出,是一個漸進量變過程。
表2二進位數,十進位數和八卦次序數可以得出同樣結論。
但是,從到,或者從反向直接到,雖然相鄰,卻不能銜接,不能過度,説,圖12雖是圓形,卻不能「流通」,不能表示「日、月圓周運動」,不符合日月循環運行事實。
因為它代表是直線型變量,而非曲線型變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