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時,中寮山上三合院古厝裡。
準備年節吃龜粿鋪曬前院,一塊一塊像小孩子手掌大小,躺芭蕉葉上做日光浴。
「咦!我好像看到了,歲歲。


我模仿外婆動作,輕輕戳戳、摸摸看,眼睛仔細瞧。
「你看,這塊是命百歲,那塊是萬事如意……」外婆説,這些龜粿充祝福,所有吉祥話包含裡面。
明明只是一塊龜粿,什麼外婆看得到它祝福語,我沒看到?「沒有吉祥話呀?」我翻著龜粿仔研究。
「看看,拿起來對著陽光看,你會看到。
」外婆説。
「咦!我好像看到了,歲歲。
」看著那紅色年糕,想到我年節期間小心摔破一個碗,大人罵我,趕説:「歲歲」。
一時之間,好像那句話龜粿上浮現。
幼時懂那四個字含義,知道是話。
後來外婆告訴我,那是「碎」諧音。
壓平龜粿,放到芭蕉葉上蒸熟,出籠帶著蕉葉淡淡香氣,外皮紅潤,口感彈牙。


延伸閱讀…
從冬至開始,外婆家裡石磨開始忙了起來。
忙著磨米成漿,石塊壓出水,米糰搓成湯圓。
接著,春節大事炊粿、蒸發糕。
孩子們喜歡幫忙做龜粿,將糯米糰加入紅色食用色素攪拌,製成豔外皮,包入豆泥內餡,手掌大小糯米糰一球球放進「粿印」,壓平、印上龜紋圖形。
壓平龜粿,放到芭蕉葉上蒸熟,出籠帶著蕉葉淡淡香氣,外皮紅潤,口感彈牙。
延伸閱讀…
龜粿不只好吃,還富有深義。
紅色外皮象徵著吉祥,粿圓形則是團圓和氣象徵,龜甲圖形多樣式,有長壽、吉祥、寓意。
不論是餐桌上拿來祝福長輩長壽和,或是供桌上用來祭拜祖先,祈求,少不了龜粿。
我小年夜想著吃龜粿,但總要盼到初二時才能嘗到。
吃龜粿時候,母親愛隨口唸一句:「食,乎你漢。
」有「吃年糕,得」、「吃蘋果,平平安安」、「年菜,長命百歲」。
依著家人教,我學會了許多吉祥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