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龍是什麼】古厝建築知多少 |過水亭等23種特色一次看懂 |

【護龍是什麼】古厝建築知多少 |過水亭等23種特色一次看懂 |

宅院內外空間設計主要是滿足家庭生活需求,內部主從有序倫理觀念來配置,以中軸線主,正廳,靠近正廳房間地位,而左邊(龍邊)右邊(虎)。

「間」為衡量建築面基本單位,每兩根柱或兩面牆身之間距離一「間」。

居中者稱「明間」,明間兩側稱「次間」,再向外稱「梢間」與「盡間」。

「間」多奇數,如一、三、五、七、九、十一開間。

院落規模深度「落」或「進」稱。

客籍人將廳稱為「堂」。

護龍是什麼 Play

門樓:前埕外另建獨立屋舍,有設二樓,門樓兩側圍牆。

水池:位於住宅前方,為半月形,風水考量外,主要為防火、防禦、供水、調節氣候養魚之用。

埕及天井:稱「庭院」、「中庭」或「天井」,為屋舍之前或屋舍內所圍成空地。

內埕天井是各廳房光源,是家居活動空間。

埕分內外,用途。
護龍是什麼

外埕是曬稻、晾衣或農事工作空間;內埕私密性,多半是婦女操持家事或家人生活起居地方。

門廳:為宅第門面。

院落第一進會設門廳,供主人接待賓客之用。

正廳:稱「正堂」,為民居建築組羣主體,位於正身中央明間,是祭祀祖先、供奉神明以及接待賓客處,裝飾講究,是全宅空間敞一間。

客籍人將廳稱為「堂」。

護龍:閩南人習稱「伸手」、「護室」、「室仔」、「間仔」,客籍人稱「橫屋」,金門人稱「櫸頭」,位於正身左右,與正身呈垂直之長條房屋。

房間:位於正身兩側或護龍間內,主要作為起居或寢室之用。

廚房:俗稱「灶腳」,位於屋後側或邊間,可兼為用餐處。

步口廊:位於正廳或護龍屋簷下走廊,串連合院半户外環狀廊道。

(參上頁圖)軒亭:外島地區習稱「抱廈」,正廳前出抬樑式構架屋簷,正廳重要性,是遮蔭處。
護龍是什麼

(參47頁圖)過水廊:有稱「過水亭」,為聯繫正廳護室之間廊道,多見於多院落式民宅內。

若有隔牆,稱為「過水廳」。

昔時墾拓,不但漢人時原住民發生衝突,漳、泉、客漢人族羣間爭奪土地而械鬥,加上治安欠佳、盜匪出沒,同籍移民唯有彼此結社並機動支援求生存,私人宅第建屋時加強防禦設施,抵擋攻擊、防範入侵。

另外,防禦可見敵人之外,看不見無形世界,如神鬼無法解釋現象,以及災害,需要防禦,因此居民設置各式辟邪物來撫慰恐懼無助人心。

林靖宇觀點:4成選票綁架6成民意,是要一起合葬?風評:憂核電延役排擠綠電,環團暴露外行廂房,稱護龍,是指正房兩旁房屋,三合院、四合院中,於正房坐北朝南,因此廂房東西兩旁而立,其中東廂房位於東側,坐東朝西,西廂房位於西側,坐西朝東。

我想無論是誰,會得月樓庭院豎立碉堡吸引,然後得月樓大門走入,黃輝煌洋樓側門走出,那些沒有留意遊客,很錯過鄰旁僑鄉文化展示館。

護龍是什麼 Play

延伸閱讀…

古厝建築知多少?護龍、銃眼、劍獅、過水亭等23種特色一次看懂

護龍

[1]

若要整個金門縮成一座村裏,那可能是水頭聚落;無論是戰地風情、閩南建築洋樓建築,或是僑鄉風情這裡找到蛛絲馬跡。

如果要「濃縮濃縮」,我會選擇佇立於得月樓身後黃俊古厝。

這座古厝度過了百年,像是世界角落,時代變遷呈現它閩洋混搭建築美感上。

建築物即使總有傾頹一天,往往人留存,靜靜刻畫下時代痕跡。

每個定居於此人,意留下足跡,累積並交織一起。
護龍是什麼

這次,讓我們踏上金門建築巡禮,美麗光影、緻工法風格異裡,看見其中隱含歷史記憶。

人三合院誤認為四合院,其實三合院配置動線有學問。

若要整個金門縮成一座村裏,那可能是水頭聚落;無論是戰地風情、閩南建築洋樓建築,或是僑鄉風情這裡找到蛛絲馬跡。

如果要「濃縮濃縮」,我會選擇佇立於得月樓身後黃俊古厝 (今僑鄉文化展示館)。

我想無論是誰,會得月樓庭院豎立碉堡吸引,然後得月樓大門走入,黃輝煌洋樓側門走出,那些沒有留意遊客,很錯過鄰旁僑鄉文化展示館。

延伸閱讀…

廂房-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三合院結構介紹

(延伸閲讀:夢酒館三角堡上咖啡館,來金門做一個微醺夢)應該是緣故吧?金門三合院總會「ㄇ」缺口處立上一道牆,如果沒有走近看常會三合院誤認為四合院。

時候是,進寺廟時大家總右門進廟、左側出廟,於坐在正廳神明而言,我們是祂左前方進門,右前方離開,是左尊右卑表現。

建築細節背後,是其來有自歷史發展 回到黃俊古厝,正廳是閩式建築,右側護龍(註1)是洋樓混搭合院,這些房子建起時候,差不多西方勢力踏入這片土地時候。

我想這棟建築這時代畫上註腳,中央閩式正廳用來供俸祖輩、緊鄰其右側西式護龍是主人實際居住卧房會客廳,洋樓頂樓看出去可以看到子輩居住廂房。

這座古厝大陸邊緣海角度過了百年,像是世界角落,而它身上記憶不容得它忘記這個世界,那是來自大海風沙、移民軍隊。

(延伸閲讀:入住洋樓新史詩,為古宅注入血液)*註1:護龍,平行於兩側廂房、正廳垂直外圍房屋。

黃俊古厝 (今僑鄉文化展示館)
地點:金門縣金城鎮金水裏前水頭39號
電話:08-2313281
開放時間:每⽇08:30 – 17:00 (農曆除夕或公告停⽌上班⽇狀況,停⽌開放)
⾨票資訊:免費飛行235公里距離後,來到了這個島嶼。

「一個熱情温暖地方」,這是這片土地第一印象。

幾年前踏上金門,感受這代都市年人未有生活步調,過了一個小鎮眼前是無際高粱田,一隻隻牛近在眼前。

這一路上遇見許多有故事人事物,告訴著我們,金門於台灣過去和保留文化傳統。

金門人、文化歷史是,我們希望有一天,毫無特色夜市、商店街,熱潮,而地方原有文化、老屋街景也已消失無蹤,成了一座死寂偏鄉。

「保存」「開發」,「維護」「新建」。

因此我們決定透過文字、影像,紀錄這片土地上故事。

融入地方,而非獨立發展;不是觀光客改變當地風貌,而要讓外地遊客或是地人,融入當地。

想瞭解金門多,可至臉書:「金門國際傳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