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主教教理》430~440,452~453
430. 耶穌希伯來語解説:「天主拯救」。
天使加俾額爾預報救主誕生時,説祂名字要叫耶穌,這名字同時表達了祂身分和使命。
於「只有天主才能夠赦免罪惡」(谷二7),祂要藉自己降生成人聖子耶穌,「自己民族他們罪惡中拯救出來」(瑪一21)。
這樣,耶穌身上,天主總結祂整個救恩史,造福人類。
431. 救恩史中,天主不但救以色列「擺脱奴役」(申五6),使他們離開埃及,而且救他們脱離罪惡。
因為罪惡常是天主一種冒犯,只有天主才能赦免。
因此以色列民,於意識到罪普遍性,呼求救主名字外,不能找到其他救援。
432. 耶穌名字,表示天主自己名字臨現祂降生成人聖子身上,能普遍而確實地補贖罪過。
這是唯一能夠帶來救恩名字,而且能眾人呼求,因為藉著降生,祂眾人結合,以致「天下人間,沒有賜下別名字,使我們賴得救」(宗四12)。
433. 救主天主名字每年大司祭,犧牲血灑聖所贖罪蓋後呼求一次,補贖以色列罪。
贖罪蓋是天主臨在地方。
聖保祿説耶穌「是天主公開,使祂自己血,為信仰祂人作贖罪祭」時(羅三25),是表示藉祂人性,「天主要基督內使世界與自己和」(格後五19)。
434. 耶穌復活光榮了救主天主名字,因為如今耶穌名字完全表達了它能力,它是一個「超越其他所有名字名字」(斐二9~10)。
邪神魔害怕祂名字,而耶穌門徒們是藉祂名字施行奇跡;因為他們祂名天父所求一切,天父應允他們。
435. 耶穌聖名是基督徒祈禱核心。
所有禮儀祈禱文這格式結束:「我們主耶穌基督……」。
「聖母經」「爾胎子耶穌並讚美」作為巔峯。
東方教會常作心靈祈禱、即那稱為「耶穌禱文」,説:「主耶穌基督、天主子,可憐我罪人」。
基督徒臨死時口中呼號「耶穌」名字,聖女貞德那樣。
436. 基督一詞來希伯來語「默西亞」希臘譯文,解作「受傅者」。
若非因為耶穌完全實現了這詞表達使命,它會成祂有名字。
因為以色列,那些執行天主賦予使命而奉獻於主人,天主名而被傅油。
例如:君王、司祭、以及少數先知。
而默西亞情況應是出的,天主派遣了祂,是正式建立祂神國。
默西亞應上主神所傅油,同一時刻中成為君王、司祭和先知。
耶穌其司祭、先知和君王三重功能,實現了以色列對默西亞期望。
437. 天使牧人們報告那誕生耶穌,乃是天主以色列預許默西亞:「今天達味城中,你們誕生了一位救世者,祂是主默西亞」(路二11)。
從祂「父所祝聖並派遣到世界上來」那一位(若十36),祂是貞女瑪利亞懷孕「聖者」(路一35)。
若瑟天主召是出於聖神」(瑪一20),使那「號稱基督」耶穌,生於達味默西亞後裔中若瑟妻子(瑪一16)。
438. 耶穌祝聖為默西亞顯露了祂神聖使命。
「這是祂名字所指示。
因為基督名字內,暗示了那位傅油、那位傅油以及那位傅油本身:那傅油聖父,那傅聖子,且是聖神內傅,聖神本身傅油」。
455. 「主」這名號,意指天主高權威。


祂工作和説話顯示祂是「天主聖者」(谷一24;若六69;宗三14)。
439. 許多猶太人,一些懷有他們期望其他民族,耶穌身上看到了天主許以色列默西亞、「達味子」基本特徵。
耶穌接受了祂應得默西亞名號,但有某種保留,因為當時一部分人,一種過分人性觀念去看此名號,主要是政治性觀念。
440. 耶穌接受了伯多祿承認祂默西亞信德宣認,並預告人子那迫近日子。
祂藉「自天降下」(若三13)人子超然身分,揭露了祂默西亞王權內容,正如祂藉受苦僕人救贖使命所揭露:「人子來不是受服事,而是服事人,並交出自己生命,大眾作贖價」(瑪二十28)。
此,祂王權意義只有在祂懸十字架上時顯示出來,但只有祂復活後,祂默西亞王權才能伯多祿天主子民前眾宣佈:「所以,以色列全家應確切知道:天主你們所釘死這位耶穌,主,默西亞了」(宗二36)。
《天主教教理簡編》
81. 「耶穌」這名字有甚麼意思?
「耶穌」這名字是天使預報救主誕生時所,意思是:「天主拯救」。
這名字同時表達了祂身分和使命,「祂要自己民族他們罪惡中拯救出來」(瑪一21)。
伯多祿肯定説:「天下人間,沒有賜下別名字,使我們賴得救」(宗四12)。
82. 耶穌甚麼稱為「基督」?
希臘語「基督」,希伯來語「默西亞」,解作「受傅者」。
耶穌是基督,祂受天主祝聖,救世使命而受聖神傅油。
祂是以色列所期待默西亞,父打發到世上來。
耶穌接受了默西亞名號,説瞭它含義:祂「自天而降」(若三13),釘死十字架後復活,是受苦僕人,「交出自己生命,大眾作贖價」(瑪二十28)。
基督徒一名是來自基督名。
《青年天主教要理》
72. 「耶穌」這名字有甚麼意思?
耶穌希伯來語解説是「天主拯救」。
(參閲天主教教理430~435,452)宗徒大事錄中,伯多祿説:「天下人間,沒有賜下別名字,使我們賴得救」(宗四12)。
這所有傳教士實質上要帶人訊息。
73. 甚麼耶穌稱為「基督」?
「耶穌是基督」這公式揭示了基督徒信仰核心:納匝肋那位木匠兒子耶穌,期盼默西亞和救世主。
(參閲天主教教理436~440,453)希臘文Christos及希伯來文Messiah意謂「受傅那一位」。
以色列,君王、司祭和先知會傅油。
宗徒們認識到耶穌是「聖神」(宗十38)傅了。
我們基督名字稱為基督徒,作為我們崇高召叫表達。
《天主教教理》441~445,454;
441. 天主子舊約裡,是給予天使、特選民族、以色列兒女以及他們君王一個名號。
它表示一種義子名分,即指天主受造物之間,建立關係。
所許默西亞君王稱為「天主子」時,這些章節字面意義,並意味著祂是超越人性。
那些以此觀念指耶穌以色列默西亞人,他們想説外如此。
442. 但伯多祿承認耶穌「是默西亞,永生天主子」(瑪十六16)時,是另一回事,因為耶穌地回答他説:「不是肉和血啟示了你,而是我天父」(瑪十六17)。
,保祿説到自己大馬士革路上歸化父時,説:「母胎中選拔我,恩寵召叫我天主,決意祂聖子啟示我,叫我異民中傳揚祂……」(迦一15~16)。
「他各會堂中宣講耶穌,説祂是天主子」(宗九20)。
耶穌身分,自始宗徒信仰核心,並作為教會基礎伯多祿宣認。
443. 伯多祿所以能辨認耶穌默西亞天主子超越特性,是因為耶穌地讓主子了?」耶穌回答説:「你們説了,我」(路二十二70)。
很久以前,祂稱是認識父「子」,於天主過去自己子民所派遣「僕人」,且超越天使。
祂自己作兒子身分門徒分開,而説「我們父」除非命令他們:「所以你們應這樣祈禱:我們天父」(瑪六9);並強調了這種區別説:「我父和你們父」(若二十17)。
444. 福音敍述了兩個時刻:基督受洗聖容時,聽到了父聲音,稱祂自己「愛子」。
耶穌稱為「天主獨生子」(若三16),並這稱號肯定祂先前存在永恆性。
祂要求人們信「天主獨生子名字」(若三18)。
基督徒這種宣認,百夫長面十字架上耶穌而發出的驚歎中出現:「這人天主子」(谷十五39);因為只有在逾越奧跡中,信徒才能給予「天主子」這稱號終極意義。
445. 是祂復活後,祂那天主子身分,其受顯揚人性大能中才顯露出來:「聖神性,於祂死者中復活,祂立具有大能天主子」(羅一4)。
宗徒們可以承認:「我們見了祂光榮,正如父獨生者,恩寵和真理」(若一14)。
454. 「天主子」這名號,意指耶穌基督與天主聖父唯一及關係:祂是聖父生子,祂本身是天主。
要成為基督徒,相信耶穌基督是天主子。
《天主教教理簡編》
83. 耶穌是「天主獨生子」有甚麼意思?
耶穌稱為天主獨生子,具有意義。
耶穌受洗聖容時,聖父稱祂自己「愛子」。
耶穌自稱是「認識父」(瑪十一27)子,因而肯定祂自己父天主有獨一無二和永恆關係。
祂是天主「獨生子」(若壹書四9),是聖三第二位。
祂是宗宣講核心:宗徒們見了「祂光榮,正如父獨生者」(若一14)。
《青年天主教要理》
74. 説耶穌「天主獨生子」是甚麼意思?
耶穌自稱「天主獨生子」(或「獨生子」,若三16),以及伯多祿和其他人此而作證時,這個表達意謂只有耶穌眾人中不只是人。
(參閲天主教教理441~445,454)新約許多段落中(若一14,18;若壹書四9;希一2,),耶穌稱為「子」。
他領洗聖容時,天上聲音稱耶穌「我愛子」。
耶穌門徒透露他天父關係:「我父一切交給了我;父外,沒有人認識子;子和子願意啟示人外,沒有人認識父。
」(瑪十一27)。
耶穌基督天主子事實,他復活中顯露了出來。
《天主教教理》446~451,455
446. 舊約經書希臘文譯本中,天主啟示梅瑟那無可言喻名字「雅威」(YHWH),譯成了〝Kyrios〞「主」。
那時起,主成了通用名字,來表示以色列天主神性。
新約利用「主」這個意義名字稱呼父,但是,用來稱呼耶穌,藉以承認祂是天主。
447. 耶穌法利塞人辯論聖詠第一百一十篇意義時,祂含蓄地這名號歸給自己,但祂宗們顯地披露自己這名號。
祂公開生活中,祂行動克服、疾病、魔鬼、死亡及罪惡,顯示了祂天主性高權能。
448. 福音中,很多次,有些人走到耶穌跟前,稱祂「主」。
這個名號表示那些耶穌人,耶穌一種尊敬和信賴,期待著祂予他們援助和痊癒。
聖神感動下而發出此種稱呼,則表示耶穌天主性奧跡承認,復活耶穌相遇,則成了朝拜:「我主,我天主!」(若二十28)因此,這稱呼帶有一種喜愛傾慕色彩,成了基督徒傳統特點:「是主!」(若二十一7)449. 教會「主」名號歸於耶穌, 初期信仰宣辭一開始確認:天主父應享有德能、尊崇和光榮,適合於耶穌,祂「具有天主形體」(斐二6),而聖父顯示了耶穌這種尊威,使祂死者中復活,並自己光榮中顯揚祂。
450. 基督徒從其歷史開始,肯定耶穌世界和歷史主身分時,要求我們承認:人不該地自己個人,屈服於任何地上權力下,而應屈服於天主聖父和主耶穌基督:凱撒並非「主」。
「教會深信,人類整個歷史樞紐、中心和宗旨,於她主和導師身上」。
451. 基督徒祈禱「主」名號作為特色,無論邀請祈禱時:「願主你們同在!」或結束祈禱時:「我們主耶穌基督」。
信賴希望呼喚中:“Maran atha”「主來了!」或“Marana tha”「主,請來吧!」(格前十六22),「阿們,主耶穌,禰來吧!」(默二十二20)。
455. 「主」這名號,意指天主高權威。
宣認及呼號耶穌主,相信祂天主性。
「除非受聖神感動,沒有一個人能説:『耶穌是主』」(格前十二3)。
《天主教教理簡編》
84. 「主」這名號有甚麼意思?
聖經中,這名號用來表示高者天主。
耶穌這名號歸給自己,並以行動克服、魔鬼、罪惡及死亡,自己復活,顯示祂天主性高權能。
初期基督徒信仰宣誓辭,宣稱天主父應享有德能、尊崇和光榮,適合於耶穌:天主「賜給了祂一個名字,超越其他所有名字」(斐二9)。
祂是世界和歷史主,人應自己個人完全屈服於祂。
《青年天主教要理》
75. 甚麼基督徒稱耶穌「主」?
「你們稱我『師傅』、『主子』,説得:我是。
」(若十三13)。
(參閲天主教教理446~451,455)《天主教教理》456~460;
456. 我們尼西亞‧君士坦丁堡信經,承認聖言「我們人類,並為了我們得救,從天降下;祂聖神童貞瑪利亞取得肉軀,而成為人。
」457. 聖言成了血肉,是拯救我們拯救我們,,使我們天主和:是天主「愛了我們,且打發兒子,我們做贖罪祭」(若壹書四10)。
「父打發了子來作世界救主」(若壹書四14)。
「祂顯示出來,是為除免罪過」(若壹書三5):聖額我˙尼撒,《教理講述》:我們本性患了病,需要醫治;墮落了,需要救起;死了,需要復活。
我們失去了擁有過財富,我們;沉迷在黑暗中,需要我們帶來光明;成了俘虜,我們期待一位救主;成了囚犯,我們期待一個援助;做了奴隸,我們期待一位解救者。
道所有這些理由嗎?既然人類於一種極端可憐處境中,不足以感動天主,使祂下降深入我們人性來看顧它嗎?458. 聖言成了血肉,是使我們因此認識天主愛:「天主我們愛這事上顯示出來:天主自己獨生子,打發到世界上來,好使我們藉著祂得到生命」(若壹書四9)。
「天主這樣愛了世界,賜下了自己獨生子,使信祂人喪亡,反而獲得永生」(若三16)。
459. 聖言成了血肉,是作我們聖德模範:「你們背起我軛,我學吧……」(瑪十一29)。
「我是道路、真理、生命,除非我,誰不能到父那裡去」(若十四6)。
顯聖容山上,聖父命令説:「你們要聽祂!」(谷九7)。
事實上,祂是福典範和新誡命則:「你們該彼此相愛,我愛了你們」(若十五12)。
這愛要求確實自我奉獻,去作祂追隨者。
460. 聖言成了血肉,是使我們「成為有分於天主性體人」(伯後一4):「因為這聖言成了人、天主子成了人子理由:使人進入聖言融和領受天主義子名分後,成為天主子女」。
「主子成了人,是使我們成為天主」,「天主獨生子,要使我們分享祂天主性,取了我們人性,是成了人後祂,能使人成為天主」。
《天主教教理簡編》
85. 天主子為何成為血肉?
天主子聖神童貞瑪利亞取得肉軀,是我們人類,並為了我們得救,這説:使我們罪人與天主和;使我們認識天主愛;作我們聖德模範;使我們「成為有分於天主性體人」(伯後一4)。
86. 「降生成人」這話有甚麼意思?
教會天主性和人性聖言唯一位格內結合奧跡,稱為「降生成人」或「道成肉身」。
實現我們救恩,天主子「成了血肉」(若一14),成了一個真人。
信奉天主子降生成人,乃識別基督徒信仰標記。
《青年天主教要理》
76. 甚麼天主耶穌內成為人?
「我們人類,並為了我們得救,從天降下」(尼西亞信經)。
(參閲天主教教理456~460)耶穌基督內,天主使世界與自己和,並罪惡牢獄中救贖了人類。
「天主這樣愛了世界,賜下了自己獨生子」(若三16)。
耶穌內,天主負擔起我們有死肉軀(降生成人),分享了我們塵世命運,我們,和我們死亡,且罪過外,成了一個各方面我們相似人。
降生成人Incarnation(拉丁字caro,carnis = 肉體,「成為肉體」):天主耶穌基督內成為人行動。
這是基督信仰基礎,是人類救贖希望基礎。
《天主教教理》464~467,469
464. 天主子降生成人是唯一及無倫比事件,但並不是説耶穌基督一部分是天主,一部分是人;不是天主性和人性混合產物。
祂成了人,但是天主。
耶穌基督是天主,是真人。
教會最初幾個世紀裡,維護和澄清這端信德真理,對抗那些想它歪曲異端。
465. 最初異端倒是否認基督天主性,而是否認祂人性(唯識主義幻象論)。
宗徒時代起,基督徒信仰強調天主子「肉身內」降生。
但到了第三世紀,教會安提約基召開會議中,駁斥保祿‧撒莫撒達 (Paul of Samosata),聲明耶穌基督是因本性、而非繼嗣而成為天主子。
325年第一屆尼西亞大公會議,其信經中宣認天主子是「聖父所生,而非聖父造,聖父同性同體」,並譴責了亞略(Arius),他認為「天主子來自虛無」,而且是「聖父同性同體」。
466. 奈斯多略異端認為,基督內一個屬人位格天主子屬神位格結合。
他持相反意見,是聖濟利祿‧亞歷山和431年於厄弗召開第三屆大公會議,他們宣認「聖言其位格內,那具有理性靈魂肉體結合一時候,成了人」基督人性天主子屬神位,無其他主體,而這人性是祂受孕時攝取而成為自己。
因此,厄弗大公會議於431年宣認,瑪利亞於自己胎中懷了成為人天主子,故確實成了天主母親:「説她是天主母……不是説聖言性體或其天主性,是出生於聖童貞。
而是説,那個她所生具有理性靈魂聖肉身,天主聖言合成一位,故聖言肉身而言,可説是受生那一位」。
467. 基督一性論者聲稱,基督人性,於天主子屬神位格所攝取,停止存在。
駁斥這項異端的,有451年加採東召開第四屆大公會議,它這樣宣認:
步武聖教長後塵,我們教導人相信:同一聖子、我們主耶穌基督,具有完全天主性和完全人性,是天主而是真人,即具有理性靈魂和肉身,其天主性而論,聖父同一性體;人性而論,我人同一性體,即「各方面我們相似,只是沒有罪過」(希四15)。
祂天主性而論,是萬世之前,聖父所生;但人性而論,近世,我們並為了我們得救,天主母童貞瑪利亞所生。
我們該承認:同一基督、主、獨生子身上,具有兩個本性,彼此混淆、變更、分割、相離。
但兩個本性區別它們結合而消失,反而能保持各自特性,結合在同一個位格和主體內。
469. 這樣,教會宣認耶穌是不可分真天主和真人。
祂是天主子,成了人、成為我們弟兄,但並因此而終止其天主、我們主:羅馬禮儀唱道:「過去所有,如今仍保存;過去沒有,如今攝取」。
金口聖若望禮儀這樣歌頌和詠唱:「啊,天主獨生子和聖言!禰是死滅,但我們得救,禰甘願天主聖母童貞瑪利亞胎中降生成人。
禰是恆變,卻成了人並人釘死。
啊,基督天主!禰禰死亡戰勝了死亡,禰是聖三中一位,聖父聖神同受,求禰拯救我們」!《天主教教理簡編》
87. 耶穌基督怎樣是天主是真人?
耶穌其唯一天主性位格中,是不可分真天主和真人。
祂是天主子、「是聖父所生,而非聖父造,聖父同性同體」,祂成了真人、成為我們弟兄,但並因此而中止其天主、我們主。
88. 加採東大公會議(451年)這奧跡有甚麼教導?
加採東大公會議宣認説:「同一聖子、我們主耶穌基督,具有完全天主性和完全人性,是天主而是真人,即具有理性靈魂和肉身,天主性而論,聖父同一性體;人性而論,我人同一性體,即『各方面我們相似,只是沒有罪過』(希四15)。
祂天主性而論,是萬世之前,聖父所生;但人性而論,近世,我們並為了我們得救,天主母童貞瑪利亞所生。
」《青年天主教要理》
77. 説耶穌基督同時是天主和真人是甚麼意思?
耶穌內,天主成為我們一分子,因而成為我們長兄;然而,他沒有同時停止了作為天主,所以他是我們主。
西元451年加採東大公會議教導我們,天主性和人性同一位格耶穌基督內結合一起,「分割或混淆」。
(參閲天主教教理464~467,469)教會花了時間解決如何表達耶穌基督內天主性和人性關係這個問題。
天主性和人性並不是彼此競爭,致使耶穌基督部分是天主、部分是人,不是天主性和人性混淆。
天主耶穌內取了人身體;並不只是外觀(幻象論),而是他成為一個人;不是基督內有兩個位格,一個人性、一個天主性(聶斯多略異端);後不是耶穌基督內人性完全地被天主性所吸收(一性論異説)。
和以上這些異端相反,教會堅持耶穌基督同時一個位格內是天主和真人。
那公式「分割或混淆」(加採東大公會議),並不是嘗試解釋這個多度超越人理性事情,而是劃出一個所謂信仰上界限。
「這是祂名字所指示。


延伸閱讀…
《天主教教理》525~530,536
525. 耶穌生於家庭、一個馬槽中誕生;牧人們這事首批見證人。
這樣貧窮環境中顯示了上天。
教會地歌頌那一夜:拜佔廷禮,歌者羅馬諾斯禮儀詩歌:今天貞女世界帶來永恆,大地高者獻出馬槽。
天使歡唱,牧童頌揚,星光前導,賢士來。
禰了我們而誕生,永恆天主,小小的聖嬰!基督教與天主教是信同一位上帝, 但基督教與天主教有以下五點(內容參照《信仰疑惑四百間》,頁369-373, 馬利編著, 資源出版):1. 所用聖經: 天主教基督教接受聖經教會生活教導標準, 相信三位一體以及耶穌是信仰中心, 但天主教舊約聖經基督教多了七卷次經, 而基督教承認它們經正典權威地位。
2. 教皇無誤: 天主教認為教皇解釋信仰、倫理以及教會做後決定時, 是可能錯, 但這一點並不符合聖經教導。
基督教所高舉是聖經權威, 而並不是個別宗教領袖聖經解釋, 相信神會藉聖靈工作, 引導每一個願意上帝人認識祂, 明白聖經所記載神的説話。
3. 平信徒聖職人員份: 天主教將祭司和平信徒嚴格分開, 平信徒通過神甫才能新近神, 領聖餐只能分餅, 神甫才能飲杯。
但聖經教導, 神職人員信徒區別是工作呼召職責分工, 因為聖經教導每一個信徒祭司(彼得後書二9)。
4. 信稱義和善功: 天主教認為信天主教人, 大罪經因信而稱義而得赦免, 但罪需憑得贖, 否則成了沒有行為支持信心了。
但基督教相信, 著基督救贖, 我們得以稱為義, 看為無罪, 但我們乃需靠聖靈幫助和引導, 而過一個和討神生活, 所以善行是一個愛神表現, 而不是贖罪途徑。
5. 馬利亞地位: 論到馬利亞, 天主教認為她基督人之間中保, 認為信徒若通過馬利亞不能接近聖子, 認為她耶穌救贖人類。
基督教認為馬利亞只是蒙神揀選童貞女, 神使用養育聖子耶穌基督, 她既沒有神擁有神性和能力, 不是人類救贖途徑。
天主教與基督教雖教義上有很多分歧, 但不能而論天主教徒不得救恩, 而兩者之間有發展話空間, 取長補短。
只有明白信徒會兩者相信。
信了基督教後, 知道所信是創造天地萬物真神, 明白三位神, 明白主話及其和救恩, 相信他們會轉教, 只有適合或有需要而會轉教會, 轉教和小心了。
422. 「但時期,天主派遣了自己兒子來,生於女人,生於法律之下,法律之下人贖出來,使我們獲得義子地位」(迦迦 5)。
這有關「天主子、耶穌基督」(谷 1:1)喜訊:天主眷顧了自己民族,現了祂亞巴郎和他子孫們作許諾,而且超越了所有期待:派遣了自己「愛子」(谷 1:11)來。
423. 我們相信和宣認:納匝肋人耶穌,黑落德王和凱撒奧古斯都時代,是一位白冷出世猶太人,生於以色列女子,他事木匠工藝。
後來於提庇留為王、般雀比拉多總督執政時,耶路撒冷人釘死。
祂是降生成人天主永遠子,祂「來自天主」(若 13:3),「自天降下」(若 3:13; 6:33),「且肉身內降世」(若一 4:2),因為「聖言成了血肉,寄居我們中間;我們見了祂光榮,正如父獨生子,滿溢恩寵和真理……祂盈中,我們領受了恩寵,而且恩寵上加恩寵」(若 1:14,16)。
424. 受了聖神恩寵感動和聖父吸引,我們相信耶穌並宣認:「禰是基督,永生天主子」(瑪 16:16)。
這是聖伯多祿宣認信仰,這信仰磐石上,基督建立了祂教會。
425. 傳授基督徒信仰,主要是宣講耶穌基督,能引人信奉祂。
首批門徒一開始腔地要宣講基督:「我們説我們見聞事」 (宗 4:20)。
他們邀請各時代人,要進入基督共融喜樂:論到那有生命聖言,我們聽見過、我們親眼看見過、瞻仰過、以及我們親手摸過生命聖言——這生命顯示出來,我們看見了,祂作証、且這原父同在,且顯示我們生命,傳報你們——我們所見所聞傳報你們,使你們我們相通;我們是同父和祂子耶穌基督相通。
我們你們寫這些事,是叫我們喜樂得以(若一 1:1-4)。
426. 「教理講授中心,我們主要是講那一位,祂納匝肋人耶穌、聖父獨生子……祂我們受苦而死;復活後,如今我們一起生活……講授教理揭開基督身上天主整個永恆計劃……這設法瞭解基督言行舉止和祂行奇跡意義」。
教理講授目的是:「使人……耶穌基督共融:只有祂能聖神內引導我們歸聖父愛,使我們分享天主聖三生命」。
427. 「教理講授中,教導是降生聖言、天主子基督——其他一切都是祂依……只有基督施行教導,其他人不過是祂代言人,讓基督藉他口教導……每個傳道員應耶穌奧話貼合在自己身上:『我教訓不是我,而是派遣我來者』(若 7:16)」。
428. 所以那奉召「講解基督」人,應尋求「認識基督」崇高價值,要準備損失一切,「賺得基督,結合於祂」,並要「認識基督和祂復活德能,參祂,相似祂死,希望得到死者中的復活」(斐 3:8-11)。
429. 這種基督認識愛慕,地湧出一種願望:去宣講基督及「傳播福音」,並引導別人信奉耶穌基督而説:「是」,同時,使人感到需要日益深入地認識這信仰。
此,信經次序,介紹耶穌主要名號:基督、天主子、主(第二條)。
然後信經宣認基督生平主要奧跡:祂降生(第三條)、祂逾越奧跡(第四及第五條)和祂受顯揚 (第六及第七條)。
430. 耶穌希伯來語解説:「天主拯救」。
天使加俾額爾預報救主誕生時,説祂名字要叫耶穌,這名字同時表達了祂身分和使命。
於「只有天主才能夠赦免罪惡」 (谷 2:7),祂要藉自己降生成人聖子耶穌,「自己民族他們罪惡中拯救出來」(瑪 1:21)。
這樣,耶穌身上,天主總結祂整個救恩史,造福人類。
431. 救恩史中,天主不但救以色列「擺脱奴役」(申 5:6),使他們離開埃及,而且救他們脱離罪惡。
因為罪惡常是天主一種冒犯,只有天主才能赦免。
因此以色列民,於意識到罪普遍性,呼求救主名字外,不能找到其他救援。
432. 耶穌名字,表示天主自己名字臨現祂降生成人聖子身上,能普遍而確實地補贖罪過。
這是唯一能夠帶來救恩名字,而且能眾人呼求,因為藉著降生,祂眾人結合,以致「天下人間,沒有賜下別名字,使我們賴得救」(宗 4:12)。
433. 救主天主名字每年大司祭,犧牲血灑聖所贖罪蓋後呼求一次,補贖以色列罪。
贖罪蓋是天主臨在地方。
聖保祿説耶穌「是天主公開,使祂自己血,為信仰祂人作贖罪祭」時 (羅 3:25),是表示藉祂人性,「天主要基督內使世界與自己和」(格後 5:19)。
434. 耶穌復活光榮了救主天主名字,因為如今耶穌名字完全表達了它能力,它是一個「超越其他所有名字名字」(斐 2:9-10)。
邪神魔害怕祂名字,而耶穌門徒們是藉祂名字施行奇跡;因為他們祂名天父所求一切,天父應允他們。
435. 耶穌聖名是基督徒祈禱核心。
所有禮儀祈禱文這格式結束:「我們主耶穌基督……」。
「聖母經」「爾胎子耶穌並讚美」作為巔峯。
東方教會常作心靈祈禱、即那稱為「耶穌禱文」,説:「主耶穌基督、天主子,可憐我罪人」。
基督徒臨死時口中呼號「耶穌」名字,聖女貞德那樣。
436. 基督一詞來希伯來語「默西亞」希臘譯文,解作「受傅者」。
若非因為耶穌完全實現了這詞表達使命,它會成祂有名字。
因為以色列,那些執行天主賦予使命而奉獻於主人,天主名而被傅油。
例如:君王、司祭、以及少數先知。
而默西亞情況應是出的,天主派遣了祂,是正式建立祂神國。
默西亞應上主神所傅油,同一時刻中成為君王、司祭和先知。
耶穌其司祭、先知和君王三重功能,實現了以色列對默西亞期望。
437. 天使牧人們報告那誕生耶穌,乃是天主以色列預許默西亞:「今天達味城中,你們誕生了一位救世者,祂是主默西亞」(路 2:11)。
從祂「父所祝聖並派遣到世界上來」那一位(若 10:36),祂是貞女瑪利亞懷孕「聖者」(路 1:35)。
若瑟天主召叫,要「娶他妻子瑪利亞」,因為她懷孕,「那她內受生,是出於聖神」(瑪 1:20),使那「號稱基督」耶穌,生於達味默西亞後裔中若瑟妻子(瑪 1:16)。
438. 耶穌祝聖為默西亞顯露了祂神聖使命。
「這是祂名字所指示。
延伸閱讀…
因為基督名字內,暗示了那位傅油、那位傅油以及那位傅油本身:那傅油聖父,那傅聖子,且是聖神內傅,聖神本身傅油」。
祂祝聖默西亞,其現世生活中顯露出來,若翰祂授洗時,當天主「聖神和德能傅了祂」(宗 10:38),「使祂顯示於以色列」(若 1:31),作為他們默西亞。
祂工作和説話顯示祂是「天主聖者」(谷 1:24;若 6:69;宗 3:14)。
439. 許多猶太人,一些懷有他們期望其他民族,耶穌身上看到了天主許以色列默西亞、「達味子」基本特徵。
耶穌接受了祂應得默西亞名號,但有某種保留,因為當時一部分人,一種過分人性觀念去看此名號,主要是政治性觀念。
440. 耶穌接受了伯多祿承認祂默西亞信德宣認,並預告人子那迫近日子。
祂藉「自天降下」(若 3:13)人子超然身分,揭露了祂默西亞王權內容,正如祂藉受苦僕人救贖使命所揭露:「人子來不是受服事,而是服事人,並交出自己生命,大眾作贖價」(瑪 20:28)。
此,祂王權意義只有在祂懸十字架上時顯示出來,但只有祂復活後,祂默西亞王權才能伯多祿天主子民前眾宣佈:「所以,以色列全家應確切知道:天主你們所釘死這位耶穌,主,默西亞了」 (宗 2:36)。
441. 天主子舊約裡,是給予天使、特選民族、以色列兒女以及他們君王一個名號。
它表示一種義子名分,即指天主受造物之間,建立關係。
所許默西亞君王稱為「天主子」時,這些章節字面意義,並意味著祂是超越人性。
那些以此觀念指耶穌以色列默西亞人,他們想説外如此。
442. 但伯多祿承認耶穌「是默西亞,永生天主子」(瑪 16:16)時,是另一回事,因為耶穌地回答他説:「不是肉和血啟示了你,而是我天父」(瑪 16:17)。
,保祿説到自己大馬士革路上歸化時,説:「母胎中選拔我,恩寵召叫我天主,決意祂聖子啟示我,叫我異民中傳揚祂……」(迦 1:15-16)。
「他各會堂中宣講耶穌,説祂是天主子」(宗 9:20)。
耶穌身分,自始宗徒信仰核心 ,並作為教會基礎伯多祿宣認。
443. 伯多祿所以能辨認耶穌默西亞天主子超越特性,是因為耶穌地讓此特性瞭解。
公議會前,面控告者質問:「那麼,你主子了?」耶穌回答説:「你們説了,我」(路 22:70)。
很久以前,祂稱是認識父「子」,於天主過去自己子民所派遣「僕人」,且超越天使。
祂自己作兒子身分門徒分開,而説「我們父」除非命令他們:「所以你們應這樣祈禱:我們天父」(瑪 6:9);並強調了這種區別説:「我父和你們父」(若 20:17)。
444. 福音敍述了兩個時刻:基督受洗聖容時,聽到了父聲音,稱祂自己「愛子」。
耶穌稱為「天主獨生子」(若 3:16),並這稱號肯定祂先前存在永恆性。
祂要求人們信「天主獨生子名字」(若 3:18)。
基督徒這種宣認,百夫長面十字架上耶穌而發出的驚歎中出現:「這人天主子」(谷 15:39);因為只有在逾越奧跡中,信徒才能給予「天主子」這稱號終極意義。
445. 是祂復活後,祂那天主子身分,其受顯揚人性大能中才顯露出來:「聖神性,於祂死者中復活,祂立具有大能天主子」(羅 1:4)。
宗徒們可以承認:「我們見了祂光榮,正如父獨生者,恩寵和真理」(若 1:14)。
446. 舊約經書希臘文譯本中,天主啟示梅瑟那無可言喻名字「雅威」(YHWH),譯成了 «Kyrios»「主」。
那時起,主成了通用名字,來表示以色列天主神性。
新約利用「主」這個意義名字稱呼父,但是,用來稱呼耶穌,藉以承認祂是天主。
447. 耶穌法利塞人辯論聖詠第一百一十篇意義時,祂含蓄地這名號歸給自己,但祂宗們顯地披露自己這名號。
祂公開生活中,祂行動克服、疾病、魔鬼、死亡及罪惡,顯示了祂天主性高權能。
448. 福音中,很多次,有些人走到耶穌跟前,稱祂「主」。
這個名號表示那些耶穌人,耶穌一種尊敬和信賴,期待著祂予他們援助和痊癒。
聖神感動下而發出此種稱呼,則表示耶穌天主性奧跡承認,復活耶穌相遇,則成了朝拜:「我主,我天主!」 (若 20:28)因此,這稱呼帶有一種喜愛傾慕色彩,成了基督徒傳統特點:「是主!」(若 21:7)449. 教會「主」名號歸於耶穌, 初期信仰宣辭一開始確認:天主父應享有德能、尊崇和光榮,適合於耶穌,祂「具有天主形體」(斐 2:6),而聖父顯示了耶穌這種尊威,使祂死者中復活,並自己光榮中顯揚祂。
450. 基督徒從其歷史開始,肯定耶穌世界和歷史主身分時,要求我們承認:人不該地自己個人,屈服於任何地上權力下,而應屈服於天主聖父和主耶穌基督:凱撒並非「主」。
「教會深信,人類整個歷史樞紐、中心和宗旨,於她主和導師身上」。
451. 基督徒祈禱「主」名號作為特色,無論邀請祈禱時:「願主你們同在!」或結束祈禱時:「我們主耶穌基督」。
信賴希望呼喚中:«Maran atha»「主來了!」或 «Marana tha»「主,請來吧!」(格前 16:22),「阿們,主耶穌,禰來吧!」(默 22:20)。
452. 「耶穌」這名字,意指「天主拯救」。
那位生於童貞瑪利亞嬰孩名叫「耶穌」,「祂要自己民族,他們罪惡中拯救出來」(瑪 1:21)。
「天下人間,沒有賜下別名字,使我們賴得救」(宗 4:12)。
453. 「基督」這名號,意指「受傅者」、「默西亞」。
耶穌是基督,因為天主「聖神和德能傅了祂」(宗 10:38)。
祂是要來那一位,是「以色列所希望」對象(宗 28:20)。
454. 「天主子」這名號,意指耶穌基督與天主聖父唯一及關係:祂是聖父生子,祂本身是天主。
要成為基督徒,相信耶穌基督是天主子。
455. 「主」這名號,意指天主高權威。
宣認及呼號耶穌主,相信祂天主性。
「除非受聖神感動,沒有一個人能説:『耶穌是主』」 (格前 12:3)。
456. 我們尼西亞‧君士坦丁堡信經,承認聖言「我們人類,並為了我們得救,從天降下;祂聖神童貞瑪利亞取得肉軀,而成為人。
」457. 聖言成了血肉,是拯救我們,使我們天主和:是天主「愛了我們,且打發兒子,我們做贖罪祭」(若一 4:10)。
「父打發了子來作世界救主」(若一 4:14)。
「祂顯示出來,是為除免罪過」(若一 3:5):聖額我•尼撒,《教理講述》:我們本性患了病,需要醫治;墮落了,需要救起;死了,需要復活。
我們失去了擁有過財富,我們;沉迷在黑暗中,需要我們帶來光明;成了俘虜,我們期待一位救主;成了囚犯,我們期待一個援助;做了奴隸,我們期待一位解救者。
道所有這些理由嗎?既然人類於一種極端可憐處境中,不足以感動天主,使祂下降深入我們人性來看顧它嗎?458. 聖言成了血肉,是使我們因此認識天主愛:「天主我們愛這事上顯示出來:天主自己獨生子,打發到世界上來,好使我們藉著祂得到生命」(若一 4:9)。
「天主這樣愛了世界,賜下了自己獨生子,使信祂人喪亡,反而獲得永生」(若 3:16)。
459. 聖言成了血肉,是作我們聖德模範:「你們背起我軛,我學吧……」(瑪 11:29)。
「我是道路、真理、生命,除非我,誰不能到父那裡去」(若 14:6)。
顯聖容山上,聖父命令説:「你們要聽祂!」(谷 9:7)。
事實上,祂是福典範和新誡命則:「你們該彼此相愛,我愛了你們」(若 15:12)。
這愛要求確實自我奉獻,去作祂追隨者。
460. 聖言成了血肉,是使我們「成為有分於天主性體人」(伯後 1:4):「因為這聖言成了人、天主子成了人子理由:使人進入聖言融和領受天主義子名分後,成為天主子女」。
「主子成了人,是使我們成為天主」,「天主獨生子,要使我們分享祂天主性,取了我們人性,是成了人後祂,能使人成為天主」。
461. 引用聖若望話:「聖言成了血肉」(若 1:14)時,是天主聖子取人性,人性內救我們這一事實稱「道成人身」(incarnation)。
教會聖保祿記載一首歌曲來讚頌降生奧跡:你們該懷有基督耶穌懷有心情:祂雖具有天主形體,並沒有自己與天主同等,應當把持捨,使自己空虛,取了奴僕形體,人相似,形狀一見如人;祂貶抑自己,聽命,且死十字架上(斐 2:5‐8)。
此,基督一進入世界説:犧牲和素祭,非禰要,我預備了一個身體。
燔祭和贖罪祭,非禰喜,於是我説: 看,我到…… 承行禰旨意 (希 10:5-7)。
463. 信奉天主子降生成人,乃識別基督徒信仰標記:「你們此可認出天主神:明認耶穌為默西亞,且肉身內降世神,便是出於天主」(若一 4:2)。
這是教會一開始有令人信念,致使她高唱「奧跡」:「祂出現於肉身」(弟前 3:16)。
464. 天主子降生成人是唯一及無倫比事件,但並不是説耶穌基督一部分是天主,一部分是人;不是天主性和人性混合產物。
祂成了人,但是天主。
耶穌基督是天主,是真人。
教會最初幾個世紀裡,維護和澄清這端信德真理,對抗那些想它歪曲異端。
465. 最初異端倒是否認基督天主性,而是否認祂人性(唯識主義幻象論)。
宗徒時代起,基督徒信仰強調天主子「肉身內」降生。
但到了第三世紀,教會安提約基召開會議中,駁斥保祿‧撒莫撒達 (Paul of Samosata),聲明耶穌基督是因本性、而非繼嗣而成為天主子。
325年第一屆尼西亞大公會議,其信經中宣認天主子是「聖父所生,而非聖父造,聖父同性同體」,並譴責了亞略 (Arius),他認為「天主子來自虛無」,而且是「聖父同性同體」。
466. 奈斯多略異端認為,基督內一個屬人位格天主子屬神位格結合。
他持相反意見,是聖濟利祿‧亞歷山和 431年於厄弗召開第三屆大公會議,他們宣認「聖言其位格內,那具有理性靈魂肉體結合一時候,成了人」 基督人性天主子屬神位,無其他主體,而這人性是祂受孕時攝取而成為自己。
因此,厄弗大公會議於 431年宣認,瑪利亞於自己胎中懷了成為人天主子,故確實成了天主母親:「説她是天主母…… 不是説聖言性體或其天主性,是出生於聖童貞。
而是説,那個她所生具有理性靈魂聖肉身,天主聖言合成一位,故聖言肉身而言,可説是受生那一位」。
467. 基督一性論者聲稱,基督人性,於天主子屬神位格所攝取,停止存在。
駁斥這項異端的,有 451年加採東召開第四屆大公會議,它這樣宣認:天主教會教理教我們,天主三位形象,向人類顯示祂自己:聖父、聖子、聖神。
教會稱「天主聖三」。
天主聖三是天主三位一體的奧蹟:聖父,聖子,聖神。
聖三位一體的奧蹟是信仰和基督徒生活核心奧蹟;它是天主本身奧蹟;它是所有其他信仰奧蹟泉源,它是「信仰真理等級」中基本和主要訓示。
救恩歷史聖父,聖子和聖神向人啟示方式保持一致。
最初幾個世紀裡,教會設法格式去表達天主聖三信仰,早期大公會議工作,及教父們神學探討方面協助 (天主教教理 250)。
教會發展「實體」名詞來指明一體中天主本質,「位格」名詞來指明來指明聖父、聖子、聖神彼此間實際區別,及「關係」一詞,來指明三位區別。
(天主教教理 251-252)聖三是一個天主。
我們並宣認三個天主,而是一個天主有三位。
同時,天主三位並分割同一天主性,而是每位是整個天主。
(天主教教理 253)整個基督徒生活是聖三每一位共融,無論如何不能祂們分開。
誰光榮聖父,是透過聖子聖神內光榮祂;誰跟隨基督,是因受到聖父吸引和受到聖神推動而隨祂。
(天主教教理 259;若望 6:44;羅馬書 8:14) 耶穌説:「誰愛我,遵守我話,我父愛他,我們要到他那裡去,並要他那裡作我們住所。
」(若望 14:23)公教會信仰於聖三內欽崇唯一天主,唯一天主內欽崇聖三,既無位格混淆,無實體分離:事實上,父、子及聖神位格各不相同,但父、子、聖神天主性是同一,光榮相等,同是。
(天主教教理 266;聖亞大納修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