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井原本稱「茄投莊」,日治時期九年(1920年)地方改正時取莊內「龍目井」之頭尾二字而改稱「龍井莊」。
龍目井此區境內蹟,《彰化縣志》中記載道:「龍目井,泉清味甘,湧起尺許,如噴玉花。
井旁二石,狀似龍目,故名。
里人環井居,竹籬茅舍饒」。
龍井區(台灣話:.mw-parser-output .sans-serif{font-family:-apple-system,BlinkMacSystemFont,”Segoe UI”,Roboto,Lato,”Helvetica Neue”,Helvetica,Arial,sans-serif}Liông-tsínn-khu/Liông-tsénn-khu),得名自龍目井,前身「龍井鄉」,位於中華民國台中市西南部,地處大肚溪下游北岸,清水平原與大肚台地南部。
農業特產有金蘭西瓜、地瓜、花生、鼠尾草、油菜花。
1901年(明治三十四年)11月,全台改置二十廳,本地區隸屬於台中廳下牛罵頭支廳(大肚中堡龍目井區)及塗葛堀支廳(大肚下堡塗葛堀區、茄投區)。


龍井區名由來,係於九年(1920年)龍井莊創立時,取自轄區內地名「龍目井」之頭尾二字,故而稱「龍井」。
該地有一對同名古井[2]。
龍井地區平埔族羣拍瀑拉族水裡社社域。
荷蘭領台時,本地區半獨立狀態大肚王國統轄。
明鄭王朝初期,於大肚王國並歸順,導致雙方發生數次武裝衝突,大肚王國分崩離析。
其後明鄭本地區劃歸承天府之下天興縣管轄。
清朝領台後,本地區隸屬諸羅縣。
康熙末年,漢人移民大肚溪沿岸墾拓荒地。
水裡社社址原大肚溪出海口附近,康熙末年遷大肚台地山麓地帶[3]:60。
到了道光年間,本地區已有三塊厝、田中央、海墘厝、山仔腳、茄投莊、龍目井、海埔厝、竹坑莊、水裡港、福頭崙、福州厝、新莊仔、塗葛堀漢人聚落,分屬於大肚中堡及大肚下堡。
[4]
甲午戰爭結束後,台灣於1895年(清光緒二十年、日本明治二十八年)割讓予日本。
日治初期政局,行政區劃變動,本地區先後隸屬台灣縣彰化支廳、台灣民政支部彰化出張、台灣民政支部鹿港出張、台中縣鹿港支廳、台中縣彰化支廳、台中縣大肚辦務署、台中縣梧棲港辨務署。
1901年(明治三十四年)11月,全台改置二十廳,本地區隸屬於台中廳下牛罵頭支廳(大肚中堡龍目井區)及塗葛堀支廳(大肚下堡塗葛堀區、茄投區)。
1905年(明治三十八年),塗葛窟支廳牛罵頭支廳合併沙轆支廳,本地區隸屬。
1909年(明治四十二年)9月,台灣總督府改革地方政制,將原有二十廳整併十二廳,並將區下級行政輔助機構正式改為下級行政官署;本地區隸屬台中廳沙轆支廳下龍目井區、塗葛堀區、茄投區。
1920年(九年),台灣總督府將二十廳改制五州二廳。
上述三區龍目井區井仔頭莊與茄投區汴仔頭莊劃大肚莊外,其餘編成龍井莊,隸屬於台中州甲郡。
1945年10月二戰後,中華民國政府接收日本台灣總督府轄區,更改為台中縣甲區龍井鄉。
1950年底廢區署後,改為「台中縣龍井鄉」。
2010年12月25日隨著台中縣市合併改制為「台中市龍井區」[5]。
龍井區位於台灣台中市西南部,西處臨台灣海峽該區之麗水裏,東背大肚山西屯區、南屯區界東裏及東海里, 北臨沙鹿區、梧棲區,西南端以中彰大橋隔著烏溪(俗稱大肚溪)台灣省彰化縣伸港鄉相望,陸路南接大肚區,行政地理上東西,南北。
龍井區於位於北迴歸線以北,且地處台灣平地地區,故氣候屬亞熱帶季風氣候,但受到海岸氣流影響,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東北季風盛行而乾旱風強,偶因沙塵暴盛行季節而使龍井區沙塵瀰漫。
幾年來每到秋分過後直到春分這段時間天氣空氣中總是瀰漫著多沙塵,惟有鋒面通過下雨過後一兩天才有改善。
台中市政府民政局統計,2023年底龍井區户數約2.6萬户,人口7.8萬人[1]。
區內人口和裏分是東海里和福田裏,2023年底兩裏人口10,670人和1,180人;人口密度和裏分是東海里和麗水裏,2023年底兩裏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10,299人和每平方公里726人[6]:15[1]。
直到甲午戰爭台灣割讓予日本後,初設塗葛堀支廳,1920年制度改正時取莊內“龍目井”之頭尾二字而改稱“龍井”,設龍井莊,隸屬台中州甲郡。


延伸閱讀…
另一名稱由來是村長陳波説,先人大肚溪附近、今龍新路發現兩處相鄰泉水穴,兩口井有如龍雙眼,所以有此名[1]。
有傳説是過去先人發現泉旁有了一塊外形像似龍首天然石,其上具一對神采弈弈眼球,因此喚作「龍目井」,並認為泉水能治療任何症,於是各地膜拜求治者沓來,建廟祭祀,可是荷蘭人破壞龍眼[2]。
1954年報導時井旁存像是眼窟凹洞[2],1987年記者趙鎮藩採訪時補嵌上[3]。
日治時期,茄投莊取「龍目井」之頭尾二字改稱「龍井」[4]。
2005年報導時,龍井鄉是台灣行政區劃唯一井名當成地名鄉鎮[5]。
世居龍泉村洪裕泰表示,龍泉村泉脈地表,泉眼龍目井處,但井邊以往是澇地,著力,所以村民樟樹頭擺泉汲水,傳出井水是死樟樹根部湧出的説法[3]。
村民楊萬居回想,此井可灌溉三十餘甲良田,湧出的泉水一下子可注滿大水桶[5]。
道光十二年(1832年)李延璧、周璽編著《彰化縣志》,井以「龍井觀泉」名收錄彰化八景之一[6]。
井旁有兩棵榕樹,故稱「雙榕抱泉」[7]。
居民將井旁榕樹下處稱「皇帝殿」,置石桌、石椅、烹井水品茗聊天[3]。
龍井以前稱為『茄投』,可能是平埔族社之譯音地名,後來改稱『龍井』,這是取自於今龍泉村地名『龍目井』,因為地沙田路清水祖師廟『龍泉巖宮』前有一古井而命名,後來改稱『龍井』。
龍井區是台灣台中市市轄區之一,日治時期之前稱“茄投莊”,清朝領台後,隸屬諸羅縣水裡社,雍正元年歸彰邑管轄。
直到甲午戰爭台灣割讓予日本後,初設塗葛堀支廳,1920年制度改正時取莊內“龍目井”之頭尾二字而改稱“龍井”,設龍井莊,隸屬台中州甲郡。
延伸閱讀…
1945年10月二戰後,中華民國政府接收日本台灣總督府轄區,改為台中縣甲區龍井鄉。
1950年廢區署後,改為“台中縣龍井鄉”。
2010年12月25日,隨台中縣市合併而改制為“台中市龍井區”。
龍井區是台灣台中市市轄區之一,日治時期之前稱“茄投莊”,清朝領台後,隸屬諸羅縣水裡社,雍正元年歸彰邑管轄。
直到甲午戰爭台灣割讓予日本後,初設…龍井社區十四區位於深圳市寶安區新安,總計房屋112户。
…… 龍井社區十四區位於深圳市寶安區新安,總計房屋112户。
樓盤名 龍井社區十四區 [1] 城市 深圳市 …潮陽龍井社區是原棉城鎮紅星大隊分拆後於1979年3月成立沿用至今。
社區位於潮陽中心城區南部,潮陽城南街道辦事處約2千米,城南街道辦事處東南方,屬城南街道管轄…龍井社區是廣東省深圳市寶安區下轄社區,成立於1992年6月,東至南山區,西新安湖社區,南至新樂社區,北至洪浪社區,社區面積0.52平方公里。
…龍井社區四區位於深圳市寶安區新安,總計房屋150户。
…… 龍井社區四區位於深圳市寶安區新安,總計房屋150户。
樓盤名 龍井社區四區 [1] 城市 深圳市 城區 …該社區隸屬廣南縣蓮城鎮,地處蓮城鎮南邊,屬於壩區。
距離鎮1.00公里, 國土面積1.37平方公里,海拔1200.00米,年氣温17.40℃,年降水量1227.40毫米,種植…龍井小區(二期),安慶大規模經濟適用住房,位於祭山路七中正面,安慶市原皮革廠地塊,地理位置,生活,總規劃面積3萬餘平方米,11幢住宅建築。
…龍井社區成立於1994年7月,位於安徽省宿松縣城中心地段,南面民東社區、古塔社區接壤,貫穿60米人民中路,東與玉龍社區相鄰,西民西社區園林路交界,北長鋪鎮…龍井小區位於中山市東區竹苑國小,總計房屋62户。
…… 龍井小區位於中山市東區竹苑國小,總計房屋62户。
樓盤名 龍井小區 [1] 城市 中山市 城區 東區 板塊 …浦口區湯泉街道龍井社區位於浦口區中部、老山南麓,緊鄰橋林新城,與浦口區政府相距10公里,是湯泉街道南大門。
京滬鐵、滬漢蓉鐵路、山大道、繞城公路、寧合…龍井社區隸屬昌寧縣田園鎮,地處田園鎮,田園鎮政府所在地1公里,到鎮政府道路為水泥路,交通,縣政府1公里,東鄰達丙村,南鄰關廟社區,西鄰,北鄰文昌社區…龍井社區居委會巖寺鎮龍井居委會位於徽州城區,於2005年實行村改居,轄12個居民組2063人。
2010年,全居經濟總收入達1.31億元,居民人均純收入7819元,全居資產…龍井社區位於貴州省六盤水市鳳凰街辦事處,佔地面積1.26平方公里,東抵川心路,西抵龍井高架橋,南抵碧雲路,北抵水城河…龍井社區屬貴州省鳳岡縣龍泉鎮管轄,成立於2003年12月,轄區面積0.97平方公里,有居民小區15個。
…老街村,隸屬於雲南省昭通市威信縣扎西鎮龍井社區。
2018年12月,住房城鄉建設部會同文化和旅遊部、國家文物局、財政部、資源部、農業農村部各省(區、市)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