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ㄑㄧㄤ】紅外線相機幫你錄下來 |山羌自保育類除名 |山羌的一天怎麼過 |

【山ㄑㄧㄤ】紅外線相機幫你錄下來 |山羌自保育類除名 |山羌的一天怎麼過 |

山羌(學名:Muntiacus reevesi,英語:Reeves’s muntjac),稱羌仔,中國大陸稱麖、小麂、麂子、黃麂,鹿科麂屬草食性動物,原生於台灣和中國華中華南地區。

台灣鹿科動物中體型一種,體長47~70公分,體重6~7公斤之間,四肢細小。

雄山羌有角,但很少超過10公分,且分叉,每年12月時頭角開始生長,隔年六月掉落;雌性無角。

體背呈暗黃色,上胸體側為灰褐色,四肢是黑褐色。

於台灣社會一談到「保育類」牽扯到狩獵議題,這份公告會帶來哪些層面影響?修正過程中有什麼事情發生呢?讓我們繼續下看。

山ㄑㄧㄤ Play

[2]該動物屬於可食用野生動物,台灣原住民傳統獵物之一。

2019年1月9日起,台灣農委會林務局山羌保育類調整類野生動物。

[3][4]
身長不及一公尺,雄性有短角而雌性有骨質隆起,鹿科動物中公山羌角並特化,且保有其他鹿科動物沒有上犬齒,靠保護色及行動來避敵,雄性額內緣角基內側各有一黑色條紋,雌性額前有盾型班塊,白色腹部以及尾巴下方白色是主要特徵,叫聲犬吠。

[5]
許多人會黃麂赤麂混淆,誤將兩者視為同一種動物,但分類學家黃麂和赤麂歸為同屬種。

兩者外形很相似,黃麂身形,膚色黃色棕色有;赤麂身形,呈棕色。
山ㄑㄧㄤ

2006年香港漁護署做大型普查,發現港所謂「黃麂」,全部是赤麂,不過現時《野生動物保護條例》之內,受保護野生動物一項上寫黃麂,而非赤麂。

[6][7]
黃麂分佈於中國華中、華南地區,另外有人為引入族羣分佈於日本(房總半島、伊豆大島、千葉縣)及英國(德比郡以南)地;海拔到海拔3,000公尺都有分佈,闊葉林及水源處可找到牠們。

2019年年初,行政院農委會正式公告修正,《陸域保育類野生動物名錄》物種進行調整,引人注目是,較大眾知曉台灣獼猴、山羌、鼻心,從保育類動物中除名。

於台灣社會一談到「保育類」牽扯到狩獵議題,這份公告會帶來哪些層面影響?修正過程中有什麼事情發生呢?讓我們繼續下看。

像中國古代後宮,野生動物們有「位份」別。

只是在民主法治台灣,這些區分於法有。

《野生動物保育法》裡面,給予野生動物法律上定義1,第4條第1項分成了下列兩種:
這樣條文設計,只把保育類標示出來,言下之意,「只要不是保育類那野生動物」。

因此,哪些野生動物是屬於「保育類」,事關問題。

《野生動物保育法》接著規定,交由主管機關農委會設置諮詢委員會,負責一一列舉哪些野生動物是保育類,並製作成一份名錄公告周知。
山ㄑㄧㄤ

而這份《保育類動物名錄》依法詳細分成三個次分類(《野保法》第3條第3-5款):
因此,島上野生動物們這份《名錄》中,分門別類地被置放在級別。

然而,是誰來決定這些分類呢?
第4條第2項:「前項第一款保育類野生動物,野生動物保育諮詢委員會評估分類,中央主管機關指定公告,並製作名錄。

」第5條第1項:「中央主管機關保育野生動物,設野生動物保育諮詢委員會。

山羌是屬於原住民族狩獵文化目標獵物之一以外,山羌、台灣獼猴、鼻心,從「其他應予保育」降為「」野生動物,違反野保法效果隨。

山ㄑㄧㄤ Play

延伸閱讀…

山羌-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山羌的一天怎麼過?紅外線相機幫你錄下來

《行政程序法》規定2,法律授權行政機關發佈行政命令,要「預告」草案,讓大眾這段期間預先規定變更有所瞭解,並且陳述相關意見,讓行政機關正式發佈生效之前有機會進行調整、修正。

法律架構當中,規定「要件」,伴隨著「效果」。

《野生動物保育法》前面説保育類、類野生動物區別,第40條以下罰則規定裡有所不同。

綜合來説,是獵捕、宰殺、騷擾或虐待野生動物,對象若是「保育類」會是有期徒刑、拘役或併科罰金刑罰;若是「類」是處以數額罰鍰。

兩者區別於前者屬於刑事犯罪,後者是類似於開罰單等行政機關處罰。
山ㄑㄧㄤ

事實上,這次《名錄》修正程度影響原住民族狩獵權利。

不論是有權訂定修正《保育類野生動物名錄》諮詢委員會,明文規定委員中有原住民代表,或者第21-1條針原住民族狩獵野生動物允許規定3、第51-1條原住民族狩獵「主管機關許可」處罰規定4,能夠看見現代法律原住民族傳統文化慣習之間,產生衝突試圖緩解痕跡。

這次《名錄》修正影響此。

山羌是屬於原住民族狩獵文化目標獵物之一以外,山羌、台灣獼猴、鼻心,從「其他應予保育」降為「」野生動物,違反野保法效果隨。

延伸閱讀…

Akoy 簡年佑/山羌自保育類除名,原住民就能一槍

台灣山羌

其實,光是法律扶助基金會原住民提供扶助案件中,自2004年中統計2018年初,涉及《野生動物保育法》、《槍砲彈藥管制條例》者總計有639件。

另外一份數據顯示,原住民違反《野保法》而受到有罪判決,其中獵捕山羌遭判刑多達7成,計259人。

山羌保育類移往類野生動物後,日後一部份「罪犯」擔心犯下刑事犯罪了。

舉例來説,假設原住民族人Sakinu報請主管機關上山狩獵,這天打到兩頭山羌,他可能面臨處罰以往「獵捕保育類動物」5年有期徒刑加上100萬罰金(第41條),此次修正後,降低1萬元罰鍰,但如果Sakinu是初犯,則不予處罰(第51-1條但書)。

不過,即使這次公告修正後,獵捕山羌處罰乍看之下從刑事罰降行政罰,「放寬」民族狩獵法律上允許空間,但Sakinu還是可能因為是墾丁國家公園範圍追捕到獵物,判處一年有期徒刑5。

可能因為Sakinu獵槍「屬於原住民製」、「來路不明」而被判10年有期徒刑6,可能日後申請後獵捕,因為獵到水鹿、野山羊或是「申請」其他種類動物、追逐獵物超出申請地域範圍,遭受《野生動物保育法》處罰。

所以,「擔心」部分保育類動物改列類後,成千上萬族人、非原住民蜂擁而至,山羌野生動物殺絕。

來説,修正公告後整個法律體系,讓原住民族狩獵時動輒得咎。

《民族基本法》第23條:「政府應民族選擇生活方式、習俗、服飾、社會經濟組織型態、資源利用方式、土地擁有利用與管理模式權利。

」這個條文內容基本價值,受到前述其他法律種種行政措施桎梏。

您瀏覽器支援JavaScript語法,但關係,這裡JavaScript語法並不會影響到內容陳述。

IE請利用鍵盤按住Alt鍵 + V → X → (G)(L)(M)中(S)(A),來選擇適合您文字大小Chrome、Firefox 瀏覽器可利用鍵盤 Ctrl + (+)放大(-)縮來改變字型大小, 列印可使用瀏覽器提供(Ctrl + P)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