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君麗(1934年1月29日—2018年9月26日),廣東中山小欖人,原名吳燕雲,是1960年代香港粵語片演員及粵劇花旦。
[1]
早年居住上海,讀中信學校。
中國抗日戰爭後,隨母親到香港定居。
1962年成立「新麗聲影業公司」,直接參與電影拍攝工作。


後加入陳非儂辦香江粵劇學院,[1]成為陳非儂「入室弟子」,有「玉喉艷旦」譽。
擅演青衣及刀,參與120部電影,包括粵劇電影及時裝電影。
吳君麗鄧碧雲(藍牡丹)、鳳凰女(紅牡丹)、羅艷卿(銀牡丹)、餘麗珍(紫牡丹)、于素秋(黑牡丹)、南紅(綠牡丹)、林鳳(黃牡丹)七位粵劇女演員結義金蘭,號稱「八牡丹」,吳其中「白牡丹」。
其中,餘麗珍吳君麗二人名字中有「麗」字,戲行輩份稱呼餘、吳二人為「大麗姐」及「姐」以示區別。
[2][3]
吳君麗有一個兒子及孫子,叫金池和梓笙。
1962年成立「新麗聲影業公司」,直接參與電影拍攝工作。
1970年代1980年代,參與林家聲「頌聲劇團」。
1987年1993年間,陳劍聲、新海泉組織「新麗聲粵劇團」,並參與粵劇演出。
1991年於新加坡舉辦個人演唱會《吳君麗獅城會知音》,其後演出。
2004年吳君麗3000項服飾、戲箱、道具,以及劇本、宣傳刊物、照片捐贈予香港文化博物館。
吳君麗(1934年1月29日-2018年9月26日),原名吳燕雲,是60年代香港粵語片演員及粵劇花旦。
後加入陳非儂辦香江粵劇學院,師承於陳非儂,有「玉喉艷旦」美譽。


延伸閱讀…
[1]
吳君麗父親早逝, 所以麗姐社會分擔家計。
2008年麗姐接受陳志雲於電視節目《志雲飯局》訪問時表示是緣份令她認識了商人陳先生,當時方已有家室但她發展感情,麗姐對方誕下一名兒子。
礙於發展事業,隱瞞人母事。
年屆70歲麗姐談及感情事時説::「要是可以頭選,我情願清茶飯,要選一個屬於我丈夫。
」[2]
吳君麗跟尹學習粵曲。
後加入陳非儂辦香江粵劇學院,師承於陳非儂,有「玉喉艷旦」美譽。
延伸閱讀…
擅演青衣及刀馬旦麗姐,古裝時裝得宜, 參與超過120部電影。
吳君麗超過二十歲才半途出家學戲,當時筋骨變,全憑基本功及學習克服困難。
麗姐出身北派,武場戲討好《梁紅玉擊退金兵》一戲首次擔任印花旦。
後來唐滌生特地她寫一齣文戲《香羅塚》,從此改變了她一生。
[3]
1962年吳君麗成立「新麗聲影業公司」,直接參與電影拍攝工作。
7080年代間麗姐參與林家聲「頌聲劇團」。
1987年1993年間,麗姐陳劍聲、新海泉組織「新麗聲粵劇團」,並參與粵劇演出。
1991年於新加坡舉辦個人演唱會《吳君麗獅城會知音》,其後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