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神明】道教神明介紹 |道教神祇列表 |

【道家神明】道教神明介紹 |道教神祇列表 |

三清道祖為道教尊神。

“三清” 是玉清,上清,太清合稱,是指玉清元天尊,上清靈寶天尊,太清道德天尊(稱太上老君)。

元始天尊居住玉清聖境清微天宮,故稱玉清;靈寶天尊居住上清聖境禹餘天宮,故稱上;道德天尊居住太清聖境赤天宮,故稱。

“三清”稱“三寶”。

玉清元天尊道寶尊,上清靈寶天尊經寶尊,太清道德天尊師寶尊,“道經師”三寶。

道教學道,修道為,得道成仙為目的。

因此入道者必先昄依“道經師”三寶,成為正式道教徒。

道經中説,玉帝妙相莊嚴、法身,統御諸天,統領萬聖,主宰宇宙,開化萬天;行天道,布天之德,造化萬物,濟度羣生。

道家神明 Play

元始天尊居三清大殿之中位,手捧混元寶珠,或者左手拈, 右手捧,象徵之時“無極”狀態。

此時“開,陰陽未判,天地形,萬物未生”,稱為第一世紀。

道氣所化,靈寶法,隨感而應,隨世度人。

靈寶天尊居元始天尊左位, 手捧太極圖或玉如意,象徵“始,陰陽”,此時第二世紀。

生於天地先,後分靈降世,歷劫度人。

《道德經》説:“老君母玄妙玉女,日精入口,吞而有孕, 懷了八十一年,剖左腋而生,生而白首,故號老子。

”老子任周朝國家圖書館館長,是春秋時思想家, 哲學家,道家學派創始人。
道家神明

著有一部千古名著《 道德經》,“道德”教化世人, 影響深廣,歷代名士所推崇,其註疏釋義者達數百家。

而今《道德經》翻譯成數十種語文,流通世界各地,啓智各國人民。

道德天尊居元始天尊右位,手執日月芭蕉扇或陰陽八卦扇,象徵“天地形成,陰陽定位,萬物化生”第三世紀。

玉皇上帝,稱玉皇大帝、俗稱天公、老天爺、玉皇、玉帝,全稱“昊天金闕至尊玉皇上帝”。

居太微玉清宮,稱昊天通明宮。

神階於三清,為天界至尊神,萬天帝王。

道經中説,玉帝妙相莊嚴、法身,統御諸天,統領萬聖,主宰宇宙,開化萬天;行天道,布天之德,造化萬物,濟度羣生。

總管三界(天上、地下、空間)、十方(四方、四維、上下)、四生(胎生、卵生、畜生、化生)、六道(天、人、魔、地獄、畜生、餓鬼)一切陰陽禍福。

每逢臘月二十五日,帝駕親臨,巡察世界,考察眾生善惡,賞善罰惡。

正月初九日為玉皇聖誕,俗稱“玉皇會”,天上地下要舉行慶祝盛會,玉皇誕辰日下午返駕回宮。

俗稱西王母,王母娘娘尊號“太虛九光龜台金母元君”或“九靈龜山金母”。

是西華妙之氣所化生,為道教崇高女神,先局西方,德配坤元,主掌陰靈真氣,是洞陰至尊,女仙宗。

道説西王母東王公共理陰陽二氣,養育天地,陶鈞萬物,三界十方得道仙女,名籍歸其管轄,並主掌人間婚姻和生兒育女事。

張道陵天師,公元34年生於中國浙江天目山,江蘇豐縣人,西漢留侯張良第九世孫,道教創始人,尊為“教祖”,尊號“高明大帝、降魔護道天尊”。

公元126-144年間,修道於四川鶴鳴山,奉太上老君為道祖,尊《道德經》聖典,著作《老子注》,建立傳教組織,制定教義教規,創立了具有華族文化特色道教。
道家神明

善道教化世人,治民,符水治病,行靜思、懺悔、祈禱法,世人尊稱“天師”。

後裔繼承道統,世居江西龍虎山,世襲“天師”之位。

真武大帝,稱玄天上帝。

稱“佑聖真君”、“蕩魔天尊”、“報恩祖師”。

真武大帝披髮黑衣,金甲玉帶,仗劍怒目踏龜蛇,頂罩圓光,形象十分。

《元始天尊説北方真武經》宣稱,真武大帝是淨樂國太子,生而神靈,察知運。

中國上古有祭天、祭地和祭水禮儀。

道家神明 Play

延伸閱讀…

上帝-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道教神明介紹

後遇紫虛元君,授以無上秘道,遊東海,遇天神授以寶劍,入武當(太和山)修煉。

居四十二年功成,白日飛昇。

玉帝下令敕鎮北方,統攝玄武之位,並“太和山”易名為“武當山”,意思是“非玄武不足以當下”。

歷代信仰玄天上帝普遍。

土地神,有各種稱謂包括伯公、大伯公、德福老爺、德福公、土地公、土地爺、地主公、社神、后土。

土地神乃民間信仰普遍神祇之一,有人羣居住地方有供奉土地神。

中國傳統文化中,祭祀土地神即祭祀大地,現代多屬於祈福、求財、保平安、保農業收成意。
道家神明

土地神是道教諸神中人民最親近神祇。

紫微大帝稱北極大帝、北極星君,全稱中天紫微北極大帝,是道教“四御”尊神之一。

古聖説“天有紫微宮,是上帝所居”。

所以紫微垣稱紫微宮,道經中説中北辰位居上天,位置,,是“眾星主”、“眾神本”。

故後來人間皇帝所居處稱紫禁城。

紫微大帝執掌天經地緯,統領河漢羣星及四時氣候,是一切現象宗主,能呼風喚雨,役使雷霆。

三官大帝指是天官、地官和水官三位尊神。

中國上古有祭天、祭地和祭水禮儀。

延伸閱讀…

道教神祇列表-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道教神祇列表-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東漢時,祖天師創立天師道,祭祀天地水三官,上三官手書作為道教徒請禱治病方法。

“其一上之天,着山上;其一埋地;其一沉之水。

謂三官手書。

”南北朝時天地水三官神和上中下三元神合二一。

“天官”上元一品賜福天官,紫微大帝,隸屬玉清境。

天官青黃白三氣結成,總主諸天帝王。

每逢正月十五日,即下人間,校定眾生罪福。

故稱天官賜福。

“地官”中元二品赦罪地官,大帝,隸屬上清境。

地官元洞混靈氣和黃之精結成,,總主五帝五嶽諸地神仙。

每逢七月十五日,即來人間,校戒眾生罪福,人赦罪;並大赦地獄眾生,得離地獄。

道教是我國土生土長宗教,是漢代黃老道家思想基礎上,吸收古代神仙家方術和民間巫術及鬼神信仰,於東漢末年形成。

道教魏晉南北朝時期走向,隋唐北宋達到鼎盛。

南宋金元時期,道教出現教派,教義和道法有改變。

明清時期,道教中國傳統社會進入晚期而日益。

中國成立後,道教界進行了宗教制度民主改革,使道教面貌煥然。

1957年4月,中國道教協會成立,實現了全國道教徒聯合、大團結。

道教繼承和發展了先秦道家思想,將“道”作為信仰,中演化出神靈,構建了神仙體系。

道教認為道可以修得,修煉目的是得道成仙。

道教尊老子為教主,奉老子著作《道德經》為主要經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