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火木】我國三大區域林火特點及應對分析 |火災防治 |

【林火木】我國三大區域林火特點及應對分析 |火災防治 |

林火木,以山林為背景,汲取自然之靈氣,自幼便沉浸於傳統文化之中。他的作品,正如他的名字,透著一股深邃的林木氣息,細水長流般的筆觸中,透露出對自然的深深眷戀。此次展覽,我們有幸一睹林火木近年來的精選作品,從中不僅能看到他對傳統繪畫技法的繼承與發揚,更能感受到他對自然的獨特情感表達。

  • 他的詩歌作品也頗有特色,主要以抒情詩為主,風格清新脱俗,情感真摯。
  • 林火木還涉足戲劇創作,他的話劇作品《舊夢》曾獲得當年話劇界的大獎。
  • 除了創作,林火木還在文學評論方面有所建樹,他的一些評論文章對當時文壇的發展產生了影響。

林火木的影響

林火木的文學影響不僅表現在他的作品本身,還體現在他的創作精神對後輩作家的激勵作用。他的堅持真實、關注社會底層的寫作態度,為後來許多文學家樹立了榜樣。他的作品至今仍然是中國現當

森林火災加劇:氣候變化的影響

加拿大今年遭受有史以來最嚴重的森林火災季,自10月2日以來,全國已發生近6500處森林火災,過火面積達18.5萬平方公里。美國則有9個州發生了64起火災,加利福尼亞州和內華達州的“約克”大火形成了火龍卷,吞噬了32375公頃土地。夏威夷州毛伊島在8月8日發生了美國百年來致死人數最多的一場大火,拉海納被夷為平地。巴西亞馬孫地區在2023年上半年有145萬公頃土地被燒焦,與2022年同期相比增加了14.26%。巴西西部潘塔納爾濕地發生的大面積火災導致馬託格羅索州和南馬託格羅索州進入緊急狀態,森林火災數量達到3880起,累計造成約100萬公頃林地被燒燬。智利中南部2月爆發的森林火災使得比奧比奧大區、紐夫萊大區和阿勞卡尼亞大區進入公共災難狀態,多地處於紅色警戒狀態,過火面積達45.1萬公頃。蒙古國東部8個省份的15個地區發生火災,過火面積達20萬公頃。哈薩克斯坦東部地區阿拜州在6月8日發生森林大火,火勢迅速蔓延,9日至10日過火面積從3萬公頃擴大到6萬公頃。希臘夏季發生了1000多起森林火災,超過12萬公頃森林和農田被火災燒燬。西班牙前8個月發生了300多起森林火災,過火面積超過7萬公頃。阿爾及利亞境內在7月23日至24日凌晨發生了97起森林火災,貝賈亞省、布

美國加利福尼亞州連年肆虐的大火造成大面積樹冠損失,積雪融化速度加快,冬季積雪減少,在控制水庫蓄水、水力發電、為農場提供足夠水源等方面帶來各種挑戰。毛伊島大火燃燒的木材、塑料、有害垃圾及其他建築材料釋放的濃煙和灰燼可能含有數千種化學物質,可能污染土壤和水源,增加飲用水安全隱患,直接威脅當地居民身體健康。在滅火救援和清理廢墟期間,污染物可能會流入河道並進入海洋,威脅海洋生物生存。夏威夷地區在20世紀初廣泛使用帶有砷元素的除草劑,大量有毒化學物質沉積在土壤和植物中,大火焚燒後,砷元素可能附着到灰塵中進入大氣。全球變暖的背景下,加拿大正在經歷近40年最嚴重的森林火災,預計眼下這場已持續4個月的火災還將持續至秋季。加拿大發佈的數據顯示,截至當地時間8月25日,該國仍有1000多處林火在燃燒,其中6成處於失控狀態。令人擔憂的是,目前加拿大林火排放的温室氣體已相當於約14億噸二氧化碳當量。因此,加拿大林火不再只是一國之災難,而是已發展成為全球性環境事件。今天我們請中國科學院瀋陽應用生態研究所研究員劉志華來介紹林火的特點及其與環境的關係,以及全球性環境事件意味着什麼。從今年4月底至今,加拿大遭遇了近40年最嚴重的林火。根據加拿大森林消防中心的最新數據,截至當地時間8月25日,全國累計發生5900處火災,現在仍有1000多處林火在燃燒,其中6成林火處於失控狀態,過火面積累計約15萬平方公里,超過韓國國土面積(約10.3萬平方公里),是1980年以來歷史紀錄的兩倍。自地球出現森林以來,森林火災就伴隨發生。在歷史上

加拿大林火:蔓延全國的生態災難

林火的發生同樣與全球氣候變化有關,極端天氣事件頻繁發生已成為新常態。世界氣象組織專家警告稱,減少温室氣體排放是減緩氣候變化和極端天氣事件頻發的關鍵。

林火木 Play

加拿大林火的影響並不僅限於國內,其產生的煙霧和空氣污染物甚至遠播至歐洲,對周邊地區的空氣質量造成了嚴重影響。監測數據顯示,林火產生的煙霧多次影響北美和歐洲的空氣質量,導致多個國家和地區的航班被取消,學校停課。

林火木

林火的發生同樣與全球氣候變化有關,極端天氣事件頻繁發生已成為新常態。世界氣象組織專家警告稱,減少温室氣體排放是減緩氣候變化和極端天氣事件頻發的關鍵。

加拿大林火不僅是一場生態災難,其釋放的甲烷、氧化亞氮和二氧化碳等氣體更是增強了温室效應,加速了氣候變暖的進程。據統計,加拿大林火排放出的温室氣體相當於數億噸二氧化碳當量,嚴重破壞了環境。

林火木

加拿大林火釋放的細懸浮粒子(PM2.5)不僅對當地空氣質量造成嚴重影響,還在風力的作用下形成長距離跨境傳輸。根據報告,這些污染物在5月25日已經到達歐洲的斯堪的納維亞半島,並在6月8日擴散至冰島和格陵蘭島,6月26日更波及了歐洲大陸。此外,加拿大林火產生的煙霧還影響了北非和亞洲的部分地區,對我國西部地區的PM2.5濃度貢獻約為1-2微克每立方米。

日期 地區 影響
5月25日 斯堪的納維亞半島 林火煙霧到達,空氣質量下降
6月8日 冰島、格陵蘭島 煙霧擴散,環境影響
6月26日 歐洲大陸 PM2.5濃度上升,健康風險增加

林火對人體健康的影響

林火木 Play

延伸閲讀…

野火

我國三大區域林火特點及應對分析

林火煙霧的長距離傳輸和對空氣質量的影響

林火木

加拿大林火釋放的細懸浮粒子(PM2.5)不僅對當地空氣質量造成嚴重影響,還在風力的作用下形成長距離跨境傳輸。根據報告,這些污染物在5月25日已經到達歐洲的斯堪的納維亞半島,並在6月8日擴散至冰島和格陵蘭島,6月26日更波及了歐洲大陸。此外,加拿大林火產生的煙霧還影響了北非和亞洲的部分地區,對我國西部地區的PM2.5濃度貢獻約為1-2微克每立方米。

日期 地區 影響
5月25日 斯堪的納維亞半島 林火煙霧到達,空氣質量下降
6月8日 冰島、格陵蘭島 煙霧擴散,環境影響
6月26日 歐洲大陸 PM2.5濃度上升,健康風險增加

林火對人體健康的影響

延伸閲讀…

火災防治

近40年最嚴重林火肆虐加拿大,一國之災已發展為全球性環境事件

加拿大衞生部門警告稱,短期內,林火煙霧可能會引發眼部不適、流鼻涕、喉嚨疼痛、呼吸不暢以及呼吸道感染風險的增加。長期來看,暴露在煙霧中可能會導致嚴重的哮喘、心臟病、中風、肺癌等疾病,並且可能對兒童的智力發育產生影響。

大火延燒:加拿大野火危機

加拿大正遭遇全國範圍內的野火蔓延,火勢急劇擴大,將大面積森林變成一片火海。截至6月9日,過火面積已超過300萬公頃,成為該國歷史上最嚴重的野火災害之一。面對這場自然災難,加拿大政府不得不投入大量人力物力,進行緊急疏散和消防工作。

據加拿大林業局火災研究專家Perrakis指出,林火本身有其生態價值,但一旦過度或失控,將造成嚴重後果。這次野火災害過火面積廣大,燃燒時間長,已遠超出正常林火的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