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疊於日月潭畔,一座擁有逾百年歷史的連龍牆,是許多遊客打卡的熱門景點。這道牆不僅美化了環境,更象徵著當地豐富的人文底藴。當陽光照耀在連龍牆上,其精細的雕刻與色彩繽紛的圖案,總是能夠吸引眾人的目光。連龍牆的設計,巧妙地將傳統與現代元素相融合,成為日月潭地區的標誌性建築。
香港的連儂牆也見證了類似的社會動盪。在2019年反對逃犯條例修訂的運動中,連儂牆再次出現,成為香港市民表達不滿和對示威者支持的重要平台。牆上的內容不僅反映了對《逃犯條例》修訂的抗議,也包括對三起自殺事件的悼念,這些事件被認為與反送中運動有關。


連儂牆的靈感源自於捷克斯洛伐克的民主運動,那裡有一堵著名的牆壁被用來作為政治表達和反共產主義宣傳的場所。在1988年的捷克,連儂牆成為了反對胡薩克共產主義政權的象徵,激發了社會的不滿情緒,並最終導致了大規模的警民衝突。
香港的連儂牆也見證了類似的社會動盪。在2019年反對逃犯條例修訂的運動中,連儂牆再次出現,成為香港市民表達不滿和對示威者支持的重要平台。牆上的內容不僅反映了對《逃犯條例》修訂的抗議,也包括對三起自殺事件的悼念,這些事件被認為與反送中運動有關。
第一代香港連儂牆在2014年雨傘革命期間誕生,成為金鐘佔領區的顯眼地標。2019年,連儂牆在反送中運動中復現,其影響力擴展至全港十八區,成為社區民主表達的場所。
在藍儂遇刺後,人們在這面牆上塗寫披頭四的歌詞及有關自由與民主的宣言,以此紀念他,並間接表達對當時政權的不滿。這成為了反抗獨裁、爭取言論自由及和平
香港的連儂牆:從藝術創作到社會運動
日期 | 2019年6月至9月 |
地點 | 香港多個地區,最初在政府總部附近 |
目的 | 表達反對《逃犯條例》修訂的訴求,以及對民主、自由的追求 |
影響 | 連儂牆成為社運文化的一部分,其理念擴散至全球30多個城市 |
在2019年的6月,香港的連儂牆再次出現,它們不只是表達對民主選舉的渴望,更是香港人對自由與民主不懈追求的象徵。這些連儂牆不僅出現在香港的政府總部附近,更蔓延至全港十八區,成為街頭藝術與社會運動的結合體。


延伸閲讀…
連儂牆 – 維基百科
生於亂世,有種責任:「連儂牆」的前世與今生
連儂牆的歷史與意義
連儂牆(Lennon Wall)一詞原本指的是捷克布拉格修道院大廣場的一面牆,在1980年代成為捷克民眾對於當時共產政權不滿的象徵。這個詞語中的「連儂」指的是披頭四樂隊的創始成員及著名歌手約翰·藍儂(John Lennon)。他以反戰、歌頌和平的理念著稱,其作品《Imagine》表達了對和平的渴望,並在20世紀末東歐、中亞國家的顏色革命中產生了深遠影響。
在藍儂遇刺後,人們在這面牆上塗寫披頭四的歌詞及有關自由與民主的宣言,以此紀念他,並間接表達對當時政權的不滿。這成為了反抗獨裁、爭取言論自由及和平
香港的連儂牆:從藝術創作到社會運動
日期 | 2019年6月至9月 |
地點 | 香港多個地區,最初在政府總部附近 |
目的 | 表達反對《逃犯條例》修訂的訴求,以及對民主、自由的追求 |
影響 | 連儂牆成為社運文化的一部分,其理念擴散至全球30多個城市 |
在2019年的6月,香港的連儂牆再次出現,它們不只是表達對民主選舉的渴望,更是香港人對自由與民主不懈追求的象徵。這些連儂牆不僅出現在香港的政府總部附近,更蔓延至全港十八區,成為街頭藝術與社會運動的結合體。
延伸閲讀…
香港連儂牆Lennon Wall Hong Kong
連儂牆
與5年前相比,連儂牆的概念已深入人心,它們以一種和平且易於參與的方式,吸引了數百萬香港市民和全球各地的支持者。連儂牆的影響力不僅侷限於香港,它在東京、紐約、巴黎等城市也以“流動連儂牆”的形式出現,展示了自由表達的全球力量。
台灣的連儂牆活動也是這股全球浪潮的一部分,它們展示了台灣社會對多元意見的包容,以及對人權和民主價值的支持。台灣的連儂牆不僅是一個表達意見的平台,也是一個教育場所,讓家長可以向孩子解釋當前的事件和社會運動的意義。
香港的連儂牆在最初設立後,因其巨大的
自香港邊城青年於 8 月 31 日舉行「告別及傳承」儀式以來,台灣各界對香港的支持一直未曾停歇。邊城青年除了繼續聲援香港外,也將重心放在台灣各地的連儂牆設置,以延續公館連儂牆的精神,並與台灣青年民主協會合作,於 9 月 1 日啟動「全民連儂‧遍地開花」運動。這個運動的目標是將公館連儂牆上的聲援留言和資訊文宣發送到全台各地,讓更多人能夠參與和關注香港的民主運動。
連儂牆的影響力
連儂牆的設置不僅是為了紀念香港的民主運動,更是為了鼓勵台灣民眾參與其中,發表自己的看法,並將對民主自由的渴望轉化為實際行動。截至 8 月 31 日,已有超過 20 所大專院校、9 所高中職和國立台灣博物館表示願意參與這個運動,且合作機構的數目仍然在不斷增加。
連儂牆的破壞與法律後果
然而,連儂牆也遭遇了一些破壞行為。一名中國男子在 10 月 7 日撕毀了台大校內的反送中海報,隨後被警方依《毀損罪》移送北檢。移民署表示,該男子將被廢止停留許可,並根據《兩岸條例》限制或強制出境,且在 5 年內不得再次入境。這是首例因破壞連儬牆而遭法辦的陸客案例。此外,在 9 月和 10 月期間,包括義守、文化、東吳、世新、中山、清華在內的 6 所大學的連儬牆也遭到了破壞。
總之,台灣民眾對香港民主運動的支持持續不懈,而連儂牆不僅是一個表達心聲的平台,更是凝聚力量、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