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時間用語】古代的十二時辰都是幾點 |23點到 |中國古代的時間用語有哪些 |

【古代時間用語】古代的十二時辰都是幾點 |23點到 |中國古代的時間用語有哪些 |





古時代的時間語言

古時代的時間語言

自古以來,人們就用各種方式來描述時間。在古代,由於科技的限制,人們主要依靠自然界的變化來判斷時間。這種對時間的感知和描述方式,形成了許多獨特而又豐富的時間術語。以下將介紹一些古代的時間用語及其背後的文化含義。

古代的時間計量

在古代,人們將一天分為12個時辰,用來計量時間。這些時辰的名稱來自於地支,即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每個時辰都有其習慣上的稱法,例如“雞鳴”、“日出”、“食後”、“西傾”、“黃昏”等人們耳熟能詳的詞語。這些稱法在中國古代的文學作品中常見,如《西遊記》和白居易的《琵琶行》中都有所體現。

古代時間用語 Play





古時代的時間語言

古時代的時間語言

自古以來,人們就用各種方式來描述時間。在古代,由於科技的限制,人們主要依靠自然界的變化來判斷時間。這種對時間的感知和描述方式,形成了許多獨特而又豐富的時間術語。以下將介紹一些古代的時間用語及其背後的文化含義。

古代的時間計量

在古代,人們將一天分為12個時辰,用來計量時間。這些時辰的名稱來自於地支,即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每個時辰都有其習慣上的稱法,例如“雞鳴”、“日出”、“食後”、“西傾”、“黃昏”等人們耳熟能詳的詞語。這些稱法在中國古代的文學作品中常見,如《西遊記》和白居易的《琵琶行》中都有所體現。

古代時間用語

時間的劃分

古代計時法的演變與應用

在中國古代,人們早就發明瞭各種計時方法,從最基本的觀察太陽位置的日晷,到利用水鐘、火鐘和沙漏等工具,再到以十二時辰為基礎的計時制度,以及百刻制的應用,構成了古代計時法的多樣性。隨著歷史的發展,這些計時方法不斷演變和完善,最終形成了複雜而又精密的計時體系。

古代時間用語

西方鐘錶的引入

明末清初,西方機械鐘錶傳入中國,這時的計時方法既有十二時辰,也兼用一天二十四小時的制度。為了配合百刻制,古人先後改用96刻、108刻和120刻制。到了清代,才正式規定一晝夜為96刻,每個時辰八刻,且分為上四刻和下四刻。

古代時間用語 Play

延伸閲讀…

古代的十二時辰都是幾點?子時:23點到… 來自人民日報- 微博

中國古代計時單位——時、刻、更、點

古代時間用語

西方鐘錶的引入

明末清初,西方機械鐘錶傳入中國,這時的計時方法既有十二時辰,也兼用一天二十四小時的制度。為了配合百刻制,古人先後改用96刻、108刻和120刻制。到了清代,才正式規定一晝夜為96刻,每個時辰八刻,且分為上四刻和下四刻。

延伸閲讀…

中國古代的時間用語有哪些

看《長安十二時辰》 學古人計時方式

古代的刑罰時辰

中國古典小説中常見的“午時三刻開斬”,指的是在正午之前的15分鐘,這時陽氣最盛,按照陰陽家的説法,人死後的陰氣會立即消散,罪大惡極的犯人甚至無法成為

時辰 描述
子時 夜半,即23:00至1:00
醜時 雞鳴,即1:00至3:00
寅時 平旦,即3:00至5:00
卯時 日出,即5:00至7:00
辰時 食時,即7:00至9:00
巳時 隅中,即9:00至11:00
午時 日中,即11:00至13:00
未時 日昳,即13:00至15:00
申時 哺時,即15:00至17:00
酉時 日落,即17:00至19:00

百刻制、一百二十刻制與九十六刻制的對比

  • 百刻制下,一刻等於14分24秒。
  • 一百二十刻制下,一刻等於12分鐘。
  • 九十六刻制下,一刻等於15分鐘。

夜晚的計時單位:更

古代時辰 現代時段 解釋
夜半 23:00 – 01:00 半夜11點到凌晨1點,公雞開始報曉
雞鳴 01:00 – 03:00 下一個時辰,稱為雞鳴
平旦 03:00 – 05:00 日夜交替的時辰
日出 05:00 – 07:00 太陽升起的時辰
食時 07:00 – 09:00 第一餐的時間
隅中 09:00 – 11:00 接近中午的時間
日中 11:00 – 13:00 太陽升到正中央的時辰
日昳 13:00 – 15:00 太陽開始偏西的時辰
晡食 15:00 – 17:00 晚餐的時間
日入 17:00 – 19:00 太陽下山的時辰
黃昏 19:00 – 21:00 日落後天色昏黃的時間
人定 21:00 – 23:00
更數 開始時間 結束時間
一更 戌時(19:00-21:00) 亥時(21:00-23:00)
二更 亥時(21:00-23:00) 子時(23:00-01:00)
三更 子時(23:00-01:00) 醜時(01:00-03:00)
四更 醜時(01:00-03:00) 寅時(03:00-05:00)
五更 寅時(03:00-05:00) 卯時(05:00-07:00)

古代的報時方式

古代用敲鐘報白天的時辰,用打鼓報夜晚的更數。一鼓即是一更,兩鼓是二更,以此類推。

修改後的文章盡量保持與原文章字數相近,並且包含了1個表格和1個 blockquote 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