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星旗意思」一詞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的設計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這面國旗鑲嵌著五顆黃色五角星,象徵著中國共產黨、工人階級、農民階級、城市小資產階級和民族資產階級。這些星星排列成圖形,也呈現出中國領土海棠的形狀。當年普通公民曾聯松的設計被選為這面國旗的樣稿,成為新中國誕生的象徵。」
當我想到「五星旗意思」這個關鍵字時,我們就會想到中華民國的旗幟,這個具有重要象徵意義的國旗。


中華民國的國旗是一個矩形的紅色布料,上面有一個藍色的方格,方格內有白色的大旗中。
旗子的右上角有四個大小相等,靠近旗桿的白色五角星,呈現左傾的67.5度角。
中華民國的國旗是許多人民眼中的驕傲,因為它代表了這個國家的獨立和自由。
「五星旗意思」這個詞組被廣泛用於描述中華民國國旗的含義和象徵。
每個元素都有其獨特的意義,包括紅色的背景代表勇氣和奮鬥,藍色的方格代表和平與協調,白色的大旗中代表純潔和團結,最後,五顆白色的五角星代表五個具有獨立意識的國民,它們代表著中華民國的五個行政區域:台灣、福建、廣東、廣西和海南。
這些元素共同組成了中華民國的國旗,並在世界各地代表著這個國家。
無論是在國內還是國外,當我們看到這面五星旗時,我們都會聯想到中華民國的獨立和自由,以及這個國家的歷史和文化。
所以,當我們談到「五星旗意思」時,我們不僅僅是在談論圖案和色彩,更是在談論中華民國這個國家的精神和價值觀。
這面旗幟將永遠代表著這個國家和人民的努力和奮鬥。
無論是在官方場合還是民間活動中,「五星旗意思」都是一個凝聚情感和象徵意義的詞語。
五星紅旗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名為五星紅旗,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旗之一,代表着中國的國家象徵。這面旗幟左上角繡有五顆黃色五角星,四顆小星環繞在一顆大星右側形成半環形,大五角星象徵着中國共產黨,四顆小五角星則代表了工人、農民、小資產階級和民族資產階級。五顆星的排列圖案象徵着中國領土的形狀,宛如一輪朝陽。
五星紅旗的設計者是來自浙江瑞安的普通公民曾聯松。在中國共產黨取得國共內戰的勝利之際,新政治協商會議籌備會於1949年7月發布了徵集國旗圖案的通告。曾聯松的設計從2992幅參賽作品中脱穎而出,並在經過多次討論和少量修改後,被選為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旗。1949年9月27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通過決議,確立五星紅旗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此後的憲法均作出了相同規定。在1949年10月1日的開國大典上,毛澤東主席宣佈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並在天安門廣場上升起了第一面五星紅旗。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法》
1990年6月28日,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四次會議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法》,該法律於1990年10月1日起施行。該法不僅規定了國旗的製作方法、懸掛場合及方式,還強調了國旗作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象徵和標誌”的重要性,要求每一個公民和組織都應該尊重和愛護國旗。
國旗圖案的徵集
1949年7月4日,新政治協商會議籌備會第六小組決定徵集國旗、國徽圖案和國歌詞譜。在周恩來和毛澤東的修改下,徵集啓事於7月15日至26日期間在各大報紙上連續刊登。截至8月20日,國旗評選委員會共收到了2992幅國旗設計樣稿。包括郭沫若、陳嘉庚在內的多位籌備會成員也提交了他們設計的圖案。
延伸閲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
五星紅旗的由來及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