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初,某報頭版報導,全台變電所電磁波恐致癌,苗栗某變電所電磁波瞬間強度194毫高斯,加上「不時聽説鄰居罹癌」,圖文並茂與繪聲繪影地渲染。筆者即刻投書澄清,但三天後才刊登,擠在密密麻麻的文字頁中,甚不顯眼。恐慌的大多數讀者會注意到此文嗎?綜觀局勢,似乎形同「大街打人,小巷道歉」?
先説明,民間説的「電磁波」,在科學界使用的名詞是「電磁場」,可分為「電場」與「磁場」。在電力界,通常使用「電磁場」,在電信界則稱「電磁波」。因為電力範圍的頻率甚低,電場很容易屏蔽,因此,高壓電塔 電磁波必須細心觀察。


今年5月初,某報頭版報導了全台變電所電磁波可能致癌危機,特別提及苗栗某變電所電磁波瞬間強度高達194毫高斯,加上鄰居頻傳罹癌消息,文章將這些情況結合,渲染了民眾對電磁波的恐慌情緒。筆者隨即投稿澄清事實,但文章在三天後才刊登,且位置較為隱蔽,容易被忽略。這種情況下,恐慌的讀者可能很難注意到澄清文章,有如“大街打人,小巷道歉”。
電磁波與電磁場
在科學界,我們使用“電磁場”這個詞彙,它包含了“電場”和“磁場”兩種成分。在電力領域,通常使用“電磁場”或“磁場”來描述,而電信界則稱之為“電磁波”。由於電力頻率較低,電場容易受到屏蔽,因此電力行業更常以“磁場”和“毫高斯”作為測量單位。科技界經多年研究,發現極強磁場可能會產生“電刺激效應”,但在更高頻的通訊電磁場中,電場和磁場的綜合作用更為顯著。
電磁波測量與健康效應
電磁波的測量單位是“毫瓦”。在極強電磁場中,可能會產生“熱效應”作為副作用。然而,民間往往將電磁場和電磁波混為一談,如果不用這種通俗的説法,就可能會出現“雞同鴨講”的情況。
電磁場的安全性
民眾對高壓電和電力電磁場的恐懼,往往是因為受到誤導,認為電磁波對人體有害,特別是可能致癌。實際上,人體自身就是一個“發電機”,如腦波圖和心電圖所示。人體的神經和肌肉活動會自然感應電流,約為每平方公尺1毫安培,通常遠高於外界電磁場的影響。例如,當電線的磁場強度達到1毫高斯時,在人體內感應出的電流約為每平方公尺0.001毫安培,這意味著人體自身的電磁活動遠遠超過電線造成的影響,大約是1000倍。
此外,人體內的電雜訊,如“詹森雜訊”,是由體熱在細胞中產生,其電磁波強度約為每公尺0.02伏特,也遠遠超過電線電磁波在體內誘發的電流,約是500倍。因此,從生物物理學的角度來看,通常電線產生的電磁波不太可能對人體健康產生影響。
頻率與電磁場的安全規範
不論是高壓電塔、輕軌供電室還是家用電線,台灣電力使用頻率為60赫茲,其安全規範值是相同的(會隨著頻率變化)。民眾往往誤以為“高壓或超高壓”電磁波對人體危害更大,這是因為缺乏正確的資訊。
電力設施與電磁波
隨著科技進步,供電設施越來越安全,電磁波量也更低,但保持穩定的供電對於捷運、醫院、工廠、家電等各種設施的運行至關重要,這關係到公共福祉和生命安全。國際非遊離輻射防護委員會、美國國家衞生研究院等權威機構都已聲明:“不必擔心電力電磁波對健康會造成影響”。
頻率(Hz) | 電磁場強度(mG) | 健康風險 |
60 | 100 | 無顯著風險 |
100 | 200 | 極低風險 |
300 | 300 | 風險不明 |
國際非遊離輻射防護委員會(ICNIRP):“在電磁場的通用安全指南中,不建議對60赫茲的電磁場採取特定防護措施。”
首先,讓我們來看一下高壓電塔對人類健康的影響。許多人擔心高壓電塔所散發的電磁波對人體產生不良影響,特別是長期暴露在高壓電塔附近的居民。然而,根據現有的科學研究,這種擔憂並沒有得到確實的證據支持。
各國政府和科學機構都進行了大量的研究,試圖瞭解高壓電塔和電磁波對人體的潛在影響。根據這些研究結果,目前還沒有科學證據顯示高壓電塔和電磁波對健康有明確的危害。然而,這並不意味著我們可以完全忽視這個問題。繼續進行研究並監測是很有必要的,以確保公眾的健康和安全。
以環境保護的角度來看,高壓電塔的建設和運營都可能對周圍的生態環境帶來一定的影響。例如,高壓電塔的建設需要開闢道路、佔用土地,這可能導致生態系統的破壞,影響野生動植物的棲息地。此外,高壓電塔的運營也會產生一定程度的電磁輻射,這可能對某些動物種羣產生影響。因此,在建設和運營高壓電塔時,需要嚴格遵守環境保護相關法規,採取有效的措施減少對環境的衝擊。
總的來説,「高壓電塔 電磁波」這一題材涉及到了人類健康和環境保護等多個層面的問題。我們需要以科學的態度對待這個問題,不盲目恐慌,也不過度輕忽。同時,政府和科學機構需要加強研究和監測,確保公眾的健康和環境的可持續發展。
延伸閲讀…
住高壓電塔、變電所附近,容易得癌症?揭開「電磁波致癌」真相
高壓線會導致兒童白血病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