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能風場位置」
中能離岸風力發電場位於台灣彰化縣大城鄉外海,經濟部能源局所公佈之第29號離岸風力發電場場址上,為中國鋼鐵公司與丹麥哥本哈根基礎建設基金兩家公司合資成立的中能發電公司所籌畫成立,目前正在進行海上基樁打設工程,預計2024年底完工商轉。


而離岸風力發電因當時台灣不具有開發經驗,能源局訂定離岸風力發電發展分為示範、評選、區塊競標等三階段實施,第一階段的示範由台電離岸風力發電場、海洋離岸風力發電場、與福海離岸風力發電場等三家拔得頭籌。
中國鋼鐵公司為具有官股背景的台灣鋼鐵廠,配合政府政策,與具有離岸風力發電開發經驗的丹麥哥本哈根基礎建設基金合作,於2015年成立中能發電公司,並在該年10月2日向」
中能離岸風力發電場
台灣的綠色能源新基地
-
位置 位於台灣彰化縣大城鄉外海 開發商 中國鋼鐵公司與丹麥哥本哈根基礎建設基金合資成立的中能發電公司 工程進度 正在進行海上基樁打設工程,預計2024年底完工商轉 -
發展階段 第一階段示範,由台電等三家拔得頭籌 能源局政策 分為示範、評選、區塊競標等三階段實施 -
中能發電公司成立 2015年成立,該年10月提交計劃書,2018年5月獲得能源局備查 開發容量 共配300MW 場址面積 約36.54平方公里 -
籌設許可 2019年1月取得,當年2月與台灣電力公司簽訂電能購售契約 商轉期限 依規定需在2024年底前完工商轉 -
環保評估 2020年7月,因風機基樁更改為三腳式水下基樁,經環保署審查通過 機組更新 風機改採用裝置容量更大型機組,以減少機組數 -
專案融資 2021年12月,新台幣450億元的專案融資已到位 融資參與者 台灣八大行庫在內的公股銀行統籌主辦,包括外商銀行共20間參與
CIP 的五位合夥創辦人,擁有超過 80 年的離岸風電實務經驗,管理超過 300 億歐元的離岸風場計畫及合約。曾在歐洲催生風電產業鏈。
參考了不同資料和觀察,在中能風場位置的選擇上,有幾個關鍵因素需要考慮。
首先,中能風場位置必須滿足風能資源豐富的要求,這樣才能確保風輪機發揮最大的效能。然而,風能資源的分佈並不均勻,因此在選擇位置時需要進行詳細的風能評估。
其次,中能風場位置應該遠離人口密集地區,以減少對居民的影響。風輪機運轉時會產生一定的噪音和陰影,這對周圍居民的生活造成一定程度的幹擾。因此,在選擇位置時需要考慮到對當地居民的影響,選擇離居民區較遠的地點。
同時,中能風場位置需要考慮到與電網的連接情況。風輪機發電需要與電網進行連接,因此位置應該靠近電網,這樣既可以減少輸電損失,也有利於發電的運營和管理。
最後,中能風場位置應該符合環境保護的要求。風輪機的建設和運營可能對當地環境產生一定的影響,因此在選擇位置時需要考慮到自然環境的保護。選擇位置應避免對生態系統和珍貴的自然資源造成損害。
綜合考慮以上因素,我們可以在風能資源豐富、遠離人口密集地區、靠近電網且符合環境保護要求的位置建設中能風場,這樣可以最大程度地發揮風輪機的效能,同時減少對居民和環境的影響。
延伸閲讀…
台灣離岸風機基礎暨海事工程協會- 中能風場
中能離岸風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