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寫後的文章
法
依《説文解字》正篆,「法」作「灋」。大徐本:「法,刑也。平之如水,從水;術,所以觸不直者去之。從去。灋,古文。」段注本:「法,刑也。平之如水,從水;術,所以觸不直者去之。從、去。法,今文省。灋,古文。」1. 依法評罪,《説文解字》正篆作「灋」。《説文解字.水部》:「灋,刑也。……法,今文省。」《國語.魯語下》:「(季平子)具舟除隧,不共有法。」三國時期吳國韋昭注:「法,刑也。」《漢書.卷九○.酷吏傳.王温舒》:「(王温舒)此人雖有百罪,弗法。」2. 法律、法令。如:「法令」、「法律」。《玉篇.水部》:「法,法令也。」《韓非子.定法》:「法者,憲令著於官府。」《三國演義》第二二回:「(董卓)卑侮王室,敗法亂紀;坐領三台,專制朝政。」3. 制度。《禮記.曲禮下》:「祭祀之禮,居喪之服,哭泣之位,皆如其國之故,謹修其法而審行之。」《史記.卷五.秦本紀》:「衞鞅説孝公變法修刑。」4. 範式、準則。如:「文法」、「語法」。《廣韻.入聲.乏韻》:「法,則也。」《梁書.卷一○.列傳.楊公則》:「(楊公則)湘俗單家以賂求州職,公則至,悉斷之,所辟引皆州郡著姓,高祖班下諸州以為法。」宋朝蘇軾〈潮州韓文公廟碑〉:「(韓愈)匹夫而為百世師,一言而為天下法,是皆有以參天地之化,關盛衰之運。」5. 效仿。如:「效法」。《周易.繫辭上》:「知崇禮卑,崇效天,卑法地,天地設位,而易行乎其中矣。」《呂氏春秋.季冬紀.序意》:「(呂尚)爰有大圜在上,大矩在下,汝能法之,為民父母。」6. 值得依循的典範。如:「法書」。《法帖譜系.雜説上.劉丞相私第本》:「劉丞相既刻法帖於郡齋,復依倣前本,刻石十卷,以歸私第。」7. 途徑、方法。如:「教法」。《字彙.水部》:「法,方法。」《孫子.謀攻》:「(孫子曰):『凡用兵之法,全國為上,破國次之。』」《老殘遊記》第七回:「老殘道:『此事卻有個辦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