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憐天下父母心】可憐天下父母心 – 老少咸宜的動人故事

【可憐天下父母心】可憐天下父母心 – 老少咸宜的動人故事

「可憐天下父母心」是一部香港經典電影,描述了陳志康和玉薇夫婦艱困而堅韌的生活。他們經歷了困境,卻用無限的愛和堅持照顧著他們的孩子們。這是一個感人至深的故事,散發著真摯的人性和家庭情懷。無論在充滿挫折的現實中,他們始終堅持著對家庭的無盡奉獻,這種母愛和父愛令人傾佩。

《父母恩深似海》

慈禧太后曾言:「世間爹媽情最真,淚血溶入兒女身。」這句話至今仍被廣泛引用,然而其原意往往被誤解。據史料記載,慈禧的母親七十大壽之際,她親手書寫了一首《祝母壽詩》,其中「可憐」二字,並非現代人所理解的「憐憫」或「可惜」,而是含有「值得」和「珍惜」的意味。雖然這幅書法已於動亂中毀壞,但詩作內容至今仍被人們傳誦。

可憐天下父母心 Play

《父母恩深似海》是1960年上映的一部香港家庭倫理電影,由楚原導演,白燕、張活遊主演。影片講述了一個普通家庭在貧窮和疾病的困擾下,父母與子女之間温暖動人的情感羈絆。陳志康一家生活清貧,但夫妻二人對子女的愛從未減少。志康當掉了結婚戒指,只為了讓家人過得更好;玉薇則在病痛中堅忍,不願讓家人擔心。

當志康為了保護學生與校長發生衝突而被解職,他的抉擇讓家裡生活更加艱難。玉薇為了家庭債台高築,但她的苦楚卻不為人所知。最終,玉薇病倒,家中的困境迫使孩子們走上街頭乞討。志康在得知真相後,內心痛苦不堪。

可憐天下父母心

目錄

角色

陳志康 小學教員,為了家庭犧牲自我,最終失去工作。
玉薇 陳志康的妻子,辛苦持家,瞞病不報。
小薇 長女,負責做飯,深受鄰居大媽喜愛。
小康 長子,為了給母親治病,帶弟妹行乞。
林老師 落魄歸來的校長,最終餓死街頭。

劇情簡介

陳志康夫婦育有二子二女,生活貧寒,但充滿温情。志康因打抱不平與校長衝突而失業,求職過程中又因同情他人而放棄機會。家庭經濟日益困窘,玉薇只得向富有表姐求助,卻只獲得微薄的接濟。玉薇的頭痛隱瞞不報,終於病倒。小康為了籌措母親的藥費,帶弟妹上街乞討,卻被誤會捱打。志康的學生幫助兩個男孩兒在晚上打理小店以賺取收入。

歷史意義

《父母恩深似海》是一部反映60年代香港社會現實的經典粵語片。影片通過真實而深刻的故事,展現了普通家庭面對困境時的堅韌與温情。導演楚原以寫實的風格,將父母對子女的無私付出和不求回報的愛情描繪得淋漓盡致。本片獲香港電影金像獎協會評選為「最佳華語片一百部」之一,具有深刻的社會意義和教育價值。

可憐天下父母心

「可憐天下父母心」是一句至理名言,它傳達了對所有父母的尊敬和關懷。無論在哪個時代、哪個國家,父母都是無私付出的代表,他們總是心甘情願地為孩子付出一切。他們的愛是無私的,他們的付出是無止境的。

對父母的愛是世上最偉大的愛之一。正是因為「可憐天下父母心」,我們才懂得珍惜父母的愛。他們從我們還是脆弱的嬰兒時,就開始悉心照顧我們,給予我們無微不至的關愛和呵護。他們犧牲自己的時間、精力和金錢,只是為了讓我們成為優秀的人。

父母的愛是無與倫比的,他們給予我們無條件的支持和鼓勵,激勵我們從失敗中學習,從挫折中成長。他們是我們成長道路上的明燈和指南針,他們的智慧和經驗為我們的人生帶來了無盡的價值。

但是,我們常常在父母的付出中感受不到他們辛勞的心。我們對他們的愛和關懷常常視為理所當然,甚至對他們的指責和抱怨。這是一種對他們愛的不珍惜和不理解。我們應該常常問問自己:在成長的過程中,我們是否足夠珍惜父母的愛?是否有足夠的時間和關注去陪伴他們?

我們應該要意識到,父母的愛是無價的。他們對我們的愛永遠不會變,無論我們是否成功或失敗,他們總是在身邊支持著我們。不管我們犯了多少錯誤,他們總是包容和原諒我們。他們的愛是堅定的象徵,就如同「可憐天下父母心」一樣,永遠都不會改變。

在我們邁入成人世界後,更要珍惜父母的愛。我們應該用行動去回饋他們,讓他們感受到我們的愛和關心。無論是一個温暖的擁抱、一聲問候,還是一份小小的禮物,都能讓他們感受到我們的愛。我們應該常常陪伴他們、聆聽他們的心聲,和他們分享生活的點滴。

總結來説,「可憐天下父母心」是一句真理,它提醒著我們珍惜父母的愛。無論我們身在何處、面對多少的困難,我們都應該銘記父母的付出和無私的愛。讓我們用言語和行動,讓他們感受到我們無限的愛和感激。

謝謝你閲讀這篇文章,希望它能讓你思考和珍惜父母的愛。如有需要,歡迎隨時再來找我。

延伸閲讀…

可憐天下父母心(清代慈禧創作的七言絕句)

《可憐天下父母心》第1集| 譚炳文、鮑起靜、文頌嫻 – YouTu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