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五行表是一份引人入勝的資料,其中有許多有趣的發現。這些五臟,就像是身體各處的窗口,當五臟出現問題時,它們會透過這些窗口發出警訊與徵兆。從細微的變化我們可以觀察到五臟的內在狀況。例如,肝出問題時,眼睛可能變乾澀、手指甲易斷裂;脾有問題時,嘴唇易龜裂、睡眠時流口水。這些觀察都可以透過《五臟保養書》所提供的知識來實踐。該書由中藥商公會與黃景龍(金牌主廚)共同撰寫,方舟文化早安健康週報為你整理每週的熱門好文,讓你不會錯過任何健康新知。此外,還有其他專題報告,包括癌症預防、肝膽腸胃健康和瘦身飲食等,每兩週發送,分享醫界權威的防癌步驟、保肝膽和健腸胃的秘訣,以及均衡飲食和運動的重要性。
五臟之官與功能
肝,將軍之官,謀慮出焉。心,君主之官,神明出焉。脾,倉廩之官,五味出焉。肺,相傅之官,治節出焉。腎,作強之官,伎巧出焉。


五腑之官與功能
膽,中正之官,決斷出焉。胃,受盛之官,化物出焉。小腸,倉廩之官,五味出焉。大腸,傳道之官,變化出焉。膀胱,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氣化則能出矣。
髒象與功能
肝,罷極之本,魄之居也,其華在爪,其充在筋,陽中之少陽,通於春氣。心,生之本,神之變也,其華在面,其充在血脈,陽中之太陽,通於夏氣。脾、胃、大腸、小腸、三焦、膀胱,至陰之類,通於土氣。肺,氣之本,魄之處也,其華在毛,其充在皮,陽中之太陰,通於秋氣。腎,封藏之本,精之處也,其華在發,其充在骨,陰中之少陰,通於冬氣。
十一髒與膽的關係
凡十一髒,取決於膽也。
中醫五行表是中醫學理論中的一個重要概念,用來描述事物之間的相互關係及相生相剋的原理。根據中醫學的觀點,宇宙萬物都可以歸納為木、火、土、金和水這五個元素。這個概念可以幫助我們理解身體的平衡和疾病的起因。
關於「中醫五行表」,木代表著生長和發展,火代表熱情和活力,土代表穩定和安全,金代表收斂和温和,而水則代表流動和靈活。這五個元素之間存在著相互的生成和剋制關係,從而保持整個宇宙的平衡和和諧。
在中醫學理論中,「中醫五行表」還與人體的五臟、五色、五聲、五味等相關聯。每一個元素都與特定的器官、顏色、聲音和味道相對應,這種對應關係體現了中醫中的平衡觀念和治療方法。
中醫師通過觀察舌苔的顏色、聽取患者的聲音、詢問其喜歡的味道等信息來判斷患者的體質和健康狀況。基於「中醫五行表」的理論,醫師可以用特定的療法來調整患者的元素平衡,從而達到治療的效果。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中醫五行表」只是中醫學理論的一部分,並不是對現代科學的完整解釋。現代醫學對於疾病和健康的認識更加複雜和精確,並且基於不同的病因和症狀提出相應的治療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