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象 五行」在古代哲學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它們描述了宇宙的奧秘和人類存在的混沌起源。「關尹子•二柱」中提出了一元之氣和一物的思想,藴含著一元之意的一元,是萬物起初的根源。而「皇極經世」中則説明瞭世運時會之數,以及一元所代表的運勢。古人認為能得到一元者可享幸福長壽,並藉此心靈修煉達到神凝形釋的境界。
在天地人三才中,天地的功能和本質與人的能力緊密相連。常用天時、地利、人力(或人和)這種通俗的語言來描述這三要素。而兩儀則形容了混沌未開的狀態,代表著宇宙的生成。而兩儀生出四象,説明瞭四象對於宇宙的重要性和存在價值。
宇宙之源與陰陽五行
混沌之初的宇宙與生命
|
《關尹子•二柱》提到:‘先想乎一元之氣,具乎一物。執愛之以合彼之形,冥觀之以合彼之理,則眾存焉。’這裡的‘一元’指的是宇宙之初的混沌氣,而‘合彼之形’和‘合彼之理’則是指在混沌中尋找形態和道理,從而理解萬物的存在。 |
世運時會的變化
-
《皇極經世》中描述了時間的劃分:‘三十年為一世,十二世為一運,三十運為一會,十二會為一元。’這是指宇宙間萬物從混沌到有序的過程,也是宇宙循環變化的原理。
-
在仙家理論中,如果人能夠掌握‘一元’,即宇宙的原始混沌之氣,便能夠享受到長壽的福運。《玄珠心境注》中寫道:‘世有得之一元,便能艱苦寂寞,冥心練形,自然神凝形釋,骨肉都融。’這意味着通過內心的修行和身體的鍛煉,人們可以達到與宇宙和諧共處的狀態,從而獲得長久的生命。
陰陽四象與五行
陰陽概念源自於太極理論,太極生兩儀,兩儀即陰陽。四象則是從兩儀的陽爻上再生出陽爻或陰爻,形成老陽(太陽)、少陰、老陰(太陰)和少陽。四象可以用來表示四季、方位或者金木水火土等元素。
五行之數,循環相生。五行是指金、木、水、火、土,它們被認為是大自然的五種基本元素,助長了萬物的變化。中國古代哲學家認為,萬事萬物都是由這五種元素的相互作用和生克變化所構成。在漢代,董仲舒賦予了五行以道德含義,分別對應仁、智、信、義、禮。
六合與六爻
六合指的是地支相合,即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六爻則是根據《周易》原理進行占卜的方法,也稱為周易預測。六爻成卦的方法有多種,高手指導下可以隨意創立。
總的來説,宇宙的起源和陰陽五行的理論構成了古代中國人對自然和生命的理解。這些概念不僅用於解釋宇宙的構成,也用於預測人間的變化,對中國的哲學、醫學和占卜等領域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四象 五行
四象
四象是中國古代哲學概念中的一個重要部分,也稱為「四象圖」。四象分別是青龍、白虎、朱雀和玄武,象徵著東南西北四個方向。每個方向都有不同的特點和象徵。
青龍,象徵東方,代表春季和木。它被認為是生命和成長的象徵,有著強大的力量和活力。青龍也象徵著希望和重新開始。
白虎,象徵西方,代表秋季和金。它象徵著力量和壯麗,被視為保護者和守護者。白虎也象徵著勇氣和正義。
朱雀,象徵南方,代表夏季和火。它象徵著熱情和炎熱,被視為幸運和喜悦的象徵。朱雀還象徵著勝利和成功。
玄武,象徵北方,代表冬季和水。它象徵著冷靜和平靜,被視為穩定和安全的象徵。玄武也象徵著智慧和保護。
五行
五行是中國古代哲學中的一個核心概念,它是指木、火、土、金和水這五種基本元素。五行之間相互制約、相生相剋,形成了一個動態平衡的體系。
木象徵著生長和蓬勃發展,它代表著春季和新生命的開始。木也與生命力、成長和青春相關聯。
火象徵著熱情和活力,它代表著夏季和陽光的熱能。火也與創造力、領導力和熱情相關聯。
土象徵著穩定和祥和,它代表著季節的轉換和土地的肥沃。土也與安全感、實用性和耐心相關聯。
水象徵著流動和變化,它代表著冬季和水的冷靜。水也與情感、靈感和無限潛力相關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