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膠設計】塑膠設計:從觀唸到實踐,提升生產效率的關鍵

【塑膠設計】塑膠設計:從觀唸到實踐,提升生產效率的關鍵

要打造成功的塑膠產品,主要的關鍵來自於好的塑膠設計。然而,在把「設計構想」轉化成可量產的過程中,必須先對塑膠生產的製程有基本的概念,如此一來,設計者便可以在產品的開發過程中,事先技巧性地簡化日後量產的難度,並大幅提高量產時的良率。

塑膠設計 Play

以下就列出塑膠產品開發前,開發者不得不知的六項塑膠基礎觀念。塑膠原料的種類相當多,設計者在產品設計初期,在決定產品的功能及需求後,就要先決定使用何種塑膠材料。決定好塑膠材質,再進行圖面繪製,這個順序真的很重要。較為妥當的設計流程應該是:由於某些塑膠材質間的物性差異很大,事後才決定材質,會很容易造成設計圖面有很多的矛盾與不可行的設計缺失。換句話説,相同的產品設計,搭配不同的

塑膠設計
塑膠設計,將會導致不同的效果和成本。

塑膠產品開發前的六項基礎觀念

塑膠材料選擇與製程簡化

塑膠產品設計的關鍵在於選材。設計者應在產品的開發初期,根據功能和需求選擇合適的塑膠材料,並依此繪製設計圖。這種先決定的設計流程能有效避免後續問題。塑膠材料種類繁多,其物性差異很大,若在設計後期才更改材料,可能會導致設計圖面上的矛盾和無法實現的設計。不同的塑膠材質會影響模具的製作,若選擇的材料收縮率與原設計不同,可能需要報廢模具,重新開模。

塑料收縮率與模具製作

塑料具有收縮特性,不同材料的收縮率不同。模具根據材料的收縮率製作,若日後更換材料,且收縮率差異大,則可能無法修改模具,必須報廢重製。行業中常用添加物降低純塑膠原料的收縮率。根據圖表,當原料中添加30%的玻纖,結晶性材料的收縮率可顯著降低。

產品肉厚設計的三大要點

產品肉厚設計要注意三點:主結構的肉厚、補強肋的肉厚,以及均勻性。肉厚設計不當可能導致競流效應,即塑料往容易流動的地方移動,造成肉厚處流動較快,而肉薄處易出現包封現象。

肉厚均勻與成形的挑戰

成品的肉厚不均,可能引發短射或真空泡問題。肉厚太薄易短射,肉厚太厚易有真空泡。常見合適的肉厚在1.5至4.0毫米之間。當肉厚小於1.5毫米甚至1.0毫米時,可能需要工廠協助,精算L/T比及射出機台能力,以評估成形難度。

塑膠設計是現代工業中不可或缺的一環,它融合了科學、工程和藝術的元素,為我們的生活帶來無盡的可能性。從日常用品到高科技產品,塑膠設計無處不在。

優秀的塑膠設計需要專業的知識和創意的靈感。材料的選擇是成功設計的首要考慮因素之一。不同的塑膠材料具有不同的特性,如強度、彈性和耐温性,這決定了產品在各種應用情境下的表現。塑膠工程師必須熟悉各種塑膠材料的特性,並根據具體需求做出明智的選擇。

設計師在塑膠設計過程中需要考慮到產品的功能、美觀和可製造性。保證產品功能完善的同時,設計師還需要注重外觀設計,使其符合人們對美的追求。同時,可製造性是成功設計的關鍵要素之一。好的設計不僅要考慮到產品的形狀和結構,更需要兼顧生產工藝的可行性,降低成本並提高效率。

現代塑膠設計充滿了創新和挑戰。隨著科技的發展,塑膠設計的應用領域越來越廣泛。先進的材料技術和製程技術不斷推動著塑膠設計的進步。例如,3D列印技術使得設計師可以更快速地創造出複雜形狀的產品原型,這為設計師的想像力提供了更大的發揮空間。同時,可再生材料的應用也成為塑膠設計的重要趨勢。這些創新與工藝的結合,彰顯了塑膠設計領域的無窮魅力。

塑膠設計不僅僅是技術和工藝的結合,它也反映了社會和環境的價值觀。在塑膠設計中,可持續性是一個日益重要的考慮因素。設計師們積極尋找可循環利用的材料,並設計出具有長壽命的產品,以減少對環境的影響。塑膠設計領域的創新和可持續性不僅推動了塑膠設計的發展,同時也促使人們對環境保護的關注和行動。

總結而言,塑膠設計是一個充滿挑戰和機遇的領域。它融合了科學、工程和藝術的元素,為產品的創新和發展提供了無限的可能性。無論是選擇材料、考慮功能還是追求美感,塑膠設計師都在努力實現設計的完美結合。我們期待著未來塑膠設計的發展,相信它將繼續推動技術、環境和社會的進步。

延伸閲讀…

塑膠射出產品設計指南與塑膠射出開模5個注意要點

新手不可不知:塑膠射出成型產品的11 個基礎設計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