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聖鬥母摩利支天,也有人依據梵語,翻譯成摩利支提婆、摩裏支天、末利支天。意思是指陽焰威光、也就是積光天焰的意思。在佛教中,他是一位能夠自我隱形,同時為眾生除滅障難,施予利益的女神!尊稱他為鬥母摩利支天菩薩、大斗母摩裏支菩薩。
他的法相有非常多種,有一種是以天女的形象出現,有的是坐,有的是站在蓮花上;左手在胸前拿着天扇,右手下垂,身如閻淨檀金色,光明如日,頂戴塔,着天衣彩裙,以腕釧、耳璫、寶帶、瓔珞等等華嚴!在藏傳佛教中,鬥母摩利支天菩薩,常見的法相有三面六臂、三面八臂,以及一面二臂等等;重點是,如果他是以多面廣臂的形象出現,那麼菩薩的三面,一定是面相各異,其中有一面是豬面,尖嘴獠牙,龕作塔形。還有一種憤怒相,有


摩利支天:陽焰威光與隱形自在
摩利支天,亦名摩利支提婆、摩裏支天、末利支天,意指陽焰威光或不動威光,乃是一位能在日天前自在行走而日天不得見之菩薩。據密教所傳,其三面六臂或三面八臂之憤怒相,乘七頭或九頭豬拉車,左手持無憂樹、罥索及弓弦,右手持金剛杵、針、箭與金剛斧。《摩利支天經》載其有大神通自在之法,能隱身無人能見。宋代以來,摩利支天即為密教重要本尊之一。
摩利支天的形象與神通
摩利支天,這位受人尊崇的菩薩,不僅名字多樣化,他的形象也呈現多種面貌。在不同的典籍中,我們能夠看到他或坐或立,有時手持天扇,有時則以多面多臂的形象出現。其中,最引人注目的當屬他能夠自我隱形的神通,以及他對眾生的庇佑,使其免受侵害。
神通 | 隱形 |
利益 | 除滅障難,施予利益 |
化現 | 天女身相 |
護法 | 密宗的重要本尊之一 |
摩利支天的故事在佛教經典中有著詳盡的描述,尤其在密宗中,他被視為一位極具威能的大自在菩薩。他的隱形術不僅能夠保護自己,也能為信徒消除災難,這使得他成為許多修行者虔誠供奉的對象。在實際生活中,摩利支天的信仰也曾幫助過不少信徒度過難關,這點在歷史上的感應事例中得到了驗證。
摩利支天信仰的現實影響
- 高宗的例子:據傳,宋朝高宗在位時,曾因摩利支天的庇佑而免於難。
- 隆佑太后的故事:另一則著名的故事是,隆佑太后在逃避追兵時,依靠對摩利支天的信仰與供奉,最終得以安全抵達目的地。
這些真實發生的事件,不僅為摩利支天的神通與慈悲提供了有力的證據,也使得他的信仰在當時得到了廣泛的傳播。時至今日,摩利支天依然是許多佛教徒心中的保護神,他的故事與形象在一代又一代的傳承中不斷演變,但他那無所不能的陽焰威光,卻始終如一地照耀著信徒們的心靈。
鬥母摩利支天
在日本神道中,鬥母摩利支天是一位重要的女神。她被視為戰鬥與勝利的象徵,在歷史上被廣泛崇拜和祭拜。鬥母摩利支天的名字經常出現在神社和寺廟中,並且她在許多神話故事中扮演著關鍵的角色。
鬥母摩利支天是一位威武的女神,擁有強大的力量和智慧。 傳説中,她的形象為一位身穿盔甲,手持武器,站在鳥背上的女性。她的武器通常是劍或弓箭,代表著她的戰鬥技能和勇氣。
據説,在重要的戰役中,士兵們會尋求鬥母摩利支天的庇護和祝福,相信她的存在能夠帶來勝利和保護。她的名字被視為一種魔術咒語,在戰鬥中念出她的名字,人們相信可以驅除邪惡和不幸。
鬥母摩利支天的崇拜在歷史上非常普遍,特別是在軍事上。在每年的某些節日,人們會舉辦盛大的祭祀儀式,向她祈禱,並獻上祭品和禮物。此外,許多人也將她視為個人保護神,並為她建立小型的神壇或祀堂,以供奉和祈求她的庇佑。
鬥母摩利支天的形象在藝術和文學中經常被描繪,她優美而威武的形象激勵著人們,並傳達著勇氣和希望的訊息。她的形象也經常出現在傳統的日本風格中,例如浮世繪和漫畫中。
總之,鬥母摩利支天是一位傳奇中的女神,她的存在代表著勇氣、力量和勝利。她在許多領域中都受到尊敬和崇拜,並持續地影響著日本文化和藝術。祭拜她,人們希望獲得勇氣和庇佑,並追求勝利和成功。
延伸閲讀…
鬥姥元君
化解災難的守護本尊:摩利支天菩薩(鬥姥元君) – 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