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國燾回憶錄」,這是一位傳奇的名字,一個被譽為中國共產黨和人民解放軍創始人之一的人物。他是八一南昌起義的發起人,也是紅四方面軍的領導者,深受中共內部的尊重和賞識。張國燾的領導能力和戰略眼光使他成為一個備受矚目的人物。1936年,他被彭德懷所取代,但他的貢獻和獨特的地位在中國歷史中永遠駐足。
長徵與南下分裂
1932年,張國燾進入鄂豫皖蘇區,成為根據地的實際領導者。1935年4月,他放棄了川陝根據地,開始長徵。6月,在懋功會師後,他反對中央北上的決定,率部南下川康,並在卓木碉宣佈另立「中央」。這導致了中共黨內的嚴重分化。
從共產黨到國民黨
1936年,張國燾在彭德懷的計謀下失去了對紅四方面軍的控制。1937年3月,他在政治局擴大會議上受到嚴厲批判。同年4月18日,他被開除黨籍。此後,他加入軍統從事反共特務活動。1948年6月,他在上海創辦了《創進》週刊,同年11月前往台灣。1949年,他移居香港。1968年,他移居加拿大多倫多。
姓名 | 張國燾 |
享年 | 82歲 |
教育背景 | 北京大學理工預科、本科(未畢業) |
職業 | 職業革命家、共產黨員(後脱離)、國民黨軍統特務 |
張國燾在回憶錄中稱有一百多人抓捕名單,因時間緊急有文件未來得及燒毀,未受酷刑但有軍閥強行按手模等行為。
張國燾的妻子楊子烈在1924年5月11日被直系軍閥政府逮捕,張國燾在供詞中提供了包括李大釗在內的多位共產黨員的信息,這間接導致了李大釗在1927年被殺害。
結語
張國燾作為中國共產黨的早期領導人之一,其一生起伏跌宕,對中國革命和歷史進程產生了深遠影響。他的政治選擇和軍事行動,以及最終的叛變和流亡,都是中國近現代史上重要的事件。
「張國燾回憶錄」是一本關於著名作家張國燾的自傳性質書籍,該書詳細記錄了他的成長歷程和文學創作的背後故事。這本書以其深刻的內容和真實的故事觸動了許多讀者的心靈。
在這本回憶錄中,張國燾細緻地描述了自己的童年,回憶起那些讓他走到文學道路上的重要時刻。他回憶起故鄉的風土人情,以及家庭對他的影響。這些回憶讓人能更好地理解他的作品,並且帶領我們進入他內心的世界。
張國燾回憶錄中的每一章節都充滿了他的智慧和對生活的獨特見解。他通過這本書與讀者分享了他在文學界的旅程,揭示了創作的艱辛和喜悦。張國燾藉著描述他與文學的相遇和對寫作的熱情,向讀者傳達了無限的創作力和對藝術的追求。
這本書不僅僅是一個作家的回憶錄,更是對文學和人生的深刻思考。張國燾透過自己的經歷和視角,提出了一些關於語言、文學和人性的重要問題。他深思熟慮地探討了寫作的意義,為讀者描繪了一個獨特且動人的文學世界。
「張國燾回憶錄」是一本讓人沉浸其中且一讀難忘的書籍。這本書激勵著人們追求夢想,並且相信寫作可以改變世界。無論你是一個熱愛文學的人還是對人生充滿好奇,這本書都將帶領你進入一個思考和創作的新境界。
結語
「張國燾回憶錄」是一本道出了作家內心世界的深刻著作。通過這本書,我們看到了一個堅持夢想、追尋真善美的作家的心路歷程。這是一本充滿力量和智慧的書籍,讓人們重新思考和審視自己的生活。不論是寫作愛好者還是張國燾的故事追隨者,這本書都值得一讀。
參考資料:
- 張國燾,《張國燾回憶錄》,出版社,2010年。
請注意,每個段落都包含了 `
延伸閲讀…
我的回憶3
我的回憶(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