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鐘台語】新鮮、有趣!體驗台語時鐘帶來獨特的時光

【時鐘台語】新鮮、有趣!體驗台語時鐘帶來獨特的時光

根據教育部台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時鐘台語中稱作時鐘果(sî-kè-kó)、時鐘瓜(sî-tsing-kue),名字的由來是因為百香果的花長得像時鐘,讓人印象相當深刻,所以才被稱為時計。

時鐘台語 Play

2023亞洲盃資格賽

台灣男籃準備就緒

台灣男籃即將在2023年2月22日於主場迎戰紐西蘭,開啟亞洲盃資格賽。台灣隊的24人大名單包括來自CBA、SBL、T1和PLG的職業球員,以及UBA的遊艾喆。最終名單將在2月14日前公佈。本屆資格賽共有24支隊伍參加。

台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中,穿山甲被稱為鯪鯉,而「穿木屐躦鯪鯉」是指台中南屯在端午節的傳統活動,人們穿著木屐踩街,製造聲響以便吵醒埋在地下的穿山甲,期望穿山甲能協助農民耕作。根據台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整天可用「規工、歸工」來表示,這個詞曾因口語傳播而誤寫為「歸剛欸」,但文化部已指出正確寫法應為「規工」。百香果則被稱為時計果或時鐘瓜,因為其花形狀像時鐘。企鵝在閩南語中稱為「徛鵝」,意指站立的鵝,儘管企鵝實際上與鵝的親緣關係並不近。小黃瓜被稱為「瓜仔哖」,大黃瓜則被稱為「刺瓜仔」。在2024年亞洲盃資格賽中,中華隊將於2月22日在和平籃球館迎戰紐西蘭,24人名單已公佈,主帥桑茂森表示會以球員意願為優先,並希望中華隊能建立固定的班底。中華男籃正在為2025亞洲盃資格賽做準備,24人名單涵蓋了不同職業聯盟的選手,最終12人名單將在2月14日前公佈。棒球方面,台鋼雄鷹正在為新賽季做準備,前旅日投手張奕也以自主培訓的身分加入,期待能趕上季中選秀會。旅日多年的張奕表示,促使他返回台灣的關鍵是去年底與洪一中監督的會面。日本職棒球隊讀賣巨人過去兩年在中央聯盟表現不佳,部分原因可能是多位明星球員受到傷病困擾,包括前王牌投手菅野智之和外野手丸佳浩,兩人能否在本賽季東山再起將是關鍵。

時鐘台語是一種獨特而豐富的語言形式,深植於台灣的民俗文化之中。時鐘台語是一種以台灣閩南語為基礎演變而成的語言,具有豐富多樣的詞彙和表達方式。

時鐘台語
時鐘台語是許多台灣人民重要的溝通工具,特別是在家庭和社區活動中。台灣人民非常自豪地使用時鐘台語,因為它代表著他們的獨特文化和身份。

時鐘台語在台灣的許多傳統節日和慶典活動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例如,在農曆新年期間,人們使用時鐘台語互相祝賀、交流和傳達祝福。這種使用方式使得時鐘台語成為了台灣社區和文化的核心。

時鐘台語的特點之一是其豐富多樣的詞彙。針對不同的主題和情境,時鐘台語擁有許多特定的詞語和俚語。這些詞彙使得時鐘台語在交流中更加生動活潑,也使得台灣人民能夠更深入地表達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時鐘台語同樣擁有獨特的語法和句式。與其他語言相比,時鐘台語的語法結構更加自由和靈活。這使得台灣人民在使用時鐘台語時能夠更自由地表達自己的意思,讓交流更加順暢和流暢。

時鐘台語也是台灣傳統藝術表演中的重要元素之一。許多表演藝術形式,如歌仔戲和布袋戲,都以時鐘台語為主要語言。這些藝術形式將時鐘台語融入劇情和對話中,使得表演更具語言色彩和地方特色。

總而言之,時鐘台語是台灣獨特而重要的語言寶藏。它不僅是台灣人民的語言工具,更是他們自豪和傳承的一部分。時鐘台語的獨特之處在於其豐富多樣的詞彙和自由靈活的語法結構。這種特性使得時鐘台語成為台灣社區和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為台灣的民俗傳統帶來了獨一無二的魅力。

延伸閲讀…

撨時鐘-詞目 – 教育部台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2020.5.28.台視台語新聞逐工一字「鐘」(tsing.tsi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