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四角不燒衣】新居裝修拜四角:拜四角不燒衣的必讀宜忌

【拜四角不燒衣】新居裝修拜四角:拜四角不燒衣的必讀宜忌

所謂的「拜四角不燒衣」,源於廳堂四角象徵著天門、地户、人門、鬼户。這一傳統儀式旨在請求鬼怪離開,祓除惡氣和負能量,同時也是向新居的土地神明致意,祈求平安順遂。準備適當的祭品非常重要,在基本清單中包括衣紙、水果等。拜四角的過程中,將祭品擺放在廳堂四角及中心位置,展開祭拜的儀式。

拜四角的民俗意義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四角」是一位專責尋找丟失物品的神祇。其形象多為一位女性,手拿著一根棒子或鞭子,騎著一隻狗。據説,她會在夜晚巡行,幫助人們找回丟失的物品。為了表達對她的感激之情,人們在搬入新居或裝修房屋之前,會進行「拜四角」的儀式。

拜四角不燒衣 Play

拜四角儀式的目的

拜四角不僅是為了向四角神表示尊敬,還有一個更為重要的目的——驅邪。在中國傳統信仰中,新居或裝修後的房屋可能會引來一些不祥的靈體或負能量。透過拜四角這一傳統儀式,人們試圖將這些不祥之物驅除出屋,以保佑家人平安健康,家宅興旺。

拜四角的祭品準備

  • 拜四角衣紙一套,包括拜四角紙料4份及地主衣1份。(建議在地下的道場或專門店購買)

    拜四角不燒衣

  • 準備水果五份,至少三種不同顏色的水果,如蘋果、橙、梨、香蕉等。

拜四角的儀式流程

  1. 在大門開始,根據大門的位置決定拜祭的方向(如果大門在右邊,就順時針方向拜祭;若在左邊,則逆時針方向拜祭)。
  2. 在廳堂四角和中央點擺放祭品。
  3. 點燃香燭和衣紙,誠心祈禱,祈求神明的庇佑。
  4. 當香燭燒至一半時,開始化寶(即燃燒紙錢等供品)。
  5. 待火種熄滅後,清理現場。

其他注意事項

  • 拜四角需選擇吉日進行,可參考通勝上的「成日」、「定日」、「滿日」、「宜移徒」、「宜入宅」等日子。避免在「歲破」、「月破」、「四離」及「四絕」等日子進行。
  • 農曆新年期間、農曆七月(鬼門關開放之時)以及日落入夜後,都不宜進行拜四角儀式。
  • 拜四角時應保持良好心態,避免粗言穢語,並穿戴鮮艷colored衣物以示尊敬。
  • 香燭不應用口吹熄,而應耐心等待其自然熄滅或用手撥熄。

〈拜四角的民俗意義〉

在古早的中國民間信仰中,「四角神」是一位負責尋找遺失物品的神祇。她經常被描繪為一位女性,騎著一隻狗,手持一支棍棒或鞭子。據傳説,四角神會在夜晚巡行,幫助人們找回不慎遺失的物品。為了表達對四角神的感激之情,人們通常在搬入新居或進行房屋裝修之前,會舉行「拜四角」的儀式。

〈拜四角儀式的目的〉

拜四角儀式不僅是對四角神的尊重,更深層的意義在於驅邪。在傳統觀念中,新落成的房屋或者經過裝修的房子可能會招來不祥的靈體或負能量。因此,透過拜四角這一習俗,人們試圖將這些不祥之物趕出室內,為家人祈求平安健康,並保佑家宅的興盛繁榮。

〈拜四角的祭品準備〉

  • 拜四角衣紙一套,包含拜四角專用紙錢和其他必要的衣物紙品。這些通常可以在宗教用品店或專門的道場購得。
  • 五種水果,至少三種不同顏色,如蘋果、橙子、梨、香蕉等,每種水果準備一份。

〈拜四角的儀式流程〉

  1. 從大門開始拜祭,如果大門在右邊,則按照順時針方向進行;如果大門在左邊,則按逆時針方向進行。
  2. 在房子的四個角落以及中間點擺放祭品。
  3. 點燃香燭和衣紙,並誠心祈禱,祈求神明的護佑。
  4. 當香燭燃燒到一定程度後,開始化寶,即燃燒紙錢和其他供品。
  5. 等待火焰自然熄滅,然後清理儀式現場。

〈其他注意事項〉

  • 拜四角應選擇在吉祥的日子進行,這些日期通常可以在農民曆或通勝上找到,比如「成日」、「定日」、「滿日」、「宜移徒」、「宜入宅」等。
  • 避免在「歲破」、「月破」、「四離」和「四絕」等不利日子舉行拜四角儀式。
  • 在農曆新年期間、農曆七月(俗稱「鬼月」)以及日落後,都不適合進行拜四角儀式。
  • 進行儀式時,參與者應該保持良好的心態,避免使用不當言詞,並且穿戴鮮豔的衣物以表示對神明的尊敬。
  • 香燭不要用口吹熄,而是應該耐心等待它們自然熄滅,或者用手輕輕撥熄。

〈拜四角儀式的表格呈現〉

項目 內容
目的 驅邪、祈求家宅平安與興旺
祭品 拜四角衣紙一套、五種水果
儀式流程
  1. 從大門開始順時針或逆時針拜祭四角
  2. 在中間點擺放祭品
  3. 點燃香燭和衣紙,誠心祈禱
  4. 當香燭燃燒到一定程度後,開始化寶
  5. 等待火焰自然熄滅,清理現場
其他注意事項
  • 選擇吉日進行,避免不利的日期
  • 農曆新年、農曆七月及日落後不宜進行儀式
  • 儀式時保持良好心態,穿戴鮮豔衣物
  • 香燭須自然熄滅或用手撥熄

拜四角不燒衣

拜四角不燒衣是一句古老的成語,意思是説即使環境變得困難或逆境,但我們仍然要以正確的道德標準行事。這句成語指引著人們在處理困難的時候保持清醒和堅定。四角象徵著人的道德觀念和價值觀,而不燒衣則是一個比喻,表示即使面臨極大的困難,也不擺脱自己的道德原則。

這個成語的由來可追溯到古代的故事。相傳,在古代有一位名叫李四角的商人。李四角是個富有的商人,他以誠實和正直聞名於世。不過,有一次,他遭遇了一場火災,生意全部被燒燬了。他的朋友建議他可以藉此向保險公司詐騙賠償金,但李四角毅然拒絕了這種不道德的行為。他堅信誠實和正直是無價的價值,而金錢並不能彌補這種道德上的虧損。

對李四角來説,拜四角不燒衣這句成語代表了他堅持正直和道德的信念。即使他面臨火災的困境,但他仍然拒絕了詐騙保險公司的機會,因為他知道這樣做是不對的。李四角的堅持和道德勇氣讓他贏得了人們的尊敬和信任,並在商業界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這句成語在現代社會中仍然具有重要的意義。我們生活在一個充滿競爭和誘惑的世界,道德和倫理價值觀有時會被忽視或犧牲。然而,拜四角不燒衣提醒我們,即使在困難時期,我們也應該堅持自己的原則,不輕易妥協自己的道德底線。

拜四角不燒衣帶給我們的啟示是價值觀的力量。只有堅守道德標準,我們才能在面臨困難時保持純粹而清晰的心智。這種堅持不懈地堅守道德的信念使我們在自己和他人面前保持尊嚴和誠信。

在現代社會裡,金錢財富的誘惑往往使人們迷失自己的道德底線。然而,拜四角不燒衣教導我們,不管遇到多少誘惑和挑戰,我們都應該牢記自己的價值觀和道德準則。

拜四角不燒衣提醒我們誠實和正直的重要性,並激勵我們在困難時刻保持堅定和強大。這句成語不僅僅是一個祖先的遺產,更是一個在現代社會中維護道德價值體系的指南。

結語

拜四角不燒衣告訴我們,無論面臨何種困難和誘惑,我們都應該保持自己的道德底線。即使在商業和日常生活中,我們也應該堅持誠實、正直和尊重。這句古老的成語在現代社會中仍然具有重要的價值,並且是我們堅持價值觀的一個指南。

拜四角不燒衣,我們應該永遠記住這句成語所傳遞的道德價值觀。

延伸閲讀…

新樓唔俾燒衣, 點拜四角? – 自由報料

拜四角(下-拜祭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