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最近的調查顯示,劏房居住空間的狹窄程度導致許多生活上的不便。缺乏獨立的廚房、洗手間,甚至基本的分隔設備。在這樣的環境下,劏房住户的生活所需受到了嚴重的影響,包括煮食、個人護理和兒童的學習。
為了滿足他們的需求,政府最近推出了一個名為「社區客廳試行計劃」的項目,在社區提供設施和服務以供劏房住户使用。這項計劃的首個社區客廳已經在深水埗區正式啟用,一年後將進行評估,並考慮在其他社區擴展。


此外,社福機構也一直致力於為劏房住户提供支援服務,例如香港聖公會麥理浩夫人中心,他們在葵涌的服務中心提供了各種設施和支援,包括社區廚房、洗衣乾燥、兒童遊樂、生活用品共購、就業支援以及福利服務的協助。
社區客廳試行計劃:改善劏房居民生活條件
計畫 | 內容 |
---|---|
社區客廳試行計劃 | 提供設施及服務,包括社區廚房、洗衣乾衣、兒童遊樂等,滿足劏房居民的需要 |
深水埗社區客廳 | 首個試行項目,面積約8,000平方呎,設施包括共享客廳、飯廳、自助洗衣站、淋浴間等 |
石籬服務中心 | 由香港聖公會麥理浩夫人中心營運,提供社區廚房、洗衣乾衣、兒童遊樂等服務 |
土瓜灣區公共空間研究 | 進行研究,製作公共空間地圖,優化社區環境 |
社區規劃參與設計工作坊 | 與建築師合作,透過工作坊瞭解社區人士對公共空間使用的意見 |
為了改善劏房居民的居住條件,香港社會服務聯會(社聯)最近進行了調查,發現許多劏房缺乏基本的家居設備和分隔空間,甚至沒有獨立的廚房和洗手間,這給居民的生活帶來了諸多不便。社聯的調查顯示,劏房居民的人均居住面積中位數僅為55平方呎,兒童經常需要在牀上做功課和温習,這種情況被認為是不理想的。
為了應對這些問題,政府啟動了「社區客廳試行計劃」,旨在提供各種設施和服務,以滿足劏房居民的需求。深水埗區的社區客廳是這個計劃的首個項目,面積約8,000平方呎,提供了多種設施,如共享客廳、飯廳、自助洗衣站、淋浴間和小童遊戲區等。這個計劃預計將為至少500個劏房家庭提供服務,全年服務預計將達八萬人次左右。
此外,社聯還與香港聖公會麥理浩夫人中心合作,在葵涌設立了一個服務中心,面積約一千多平方呎,提供類似的服務,如社區廚房、洗衣乾衣、兒童遊樂等,以滿足石籬一帶劏房居民的緊迫需求。
這些計劃和服務不僅提供了基本的日常生活設施,還創造了社區交流的空間,讓居民可以在舒適的環境中相互支持。同時,政府還在土瓜灣區進行公共空間的研究,旨在透過小型的美化或工程項目來優化該社區的公共空間。
總之,這些努力旨在改善劏房居民的居住環境,提升他們的生活品質,並促進社區的整體發展。
社區客廳 – 社區的多功能聚集場所
社區客廳是社區生活中的重要場所,它提供了一個多功能的聚集場所,讓居民們能夠互相交流、共享資源,以及參與各種有益的活動。社區客廳通常位於社區中心,是一個開放給所有居民的公共空間。
社區客廳的設計和佈局通常非常注重舒適性和便利性。它通常配有舒適的座位、桌子、咖啡機和飲水機等基本設施,讓居民可以在這裡放鬆身心,享受社區的氛圍。同時,社區客廳也提供了一個討論和交流的場所,許多居民在這裡與鄰居聊天、討論社區事務、分享經驗,甚至籌組社區活動。
社區客廳還促進了居民之間的合作和共享。例如,有時候居民會組織一個社區拍賣會,把自己不再需要的物品出售給其他居民,從而實現資源的共享和循環利用。社區客廳還提供了一個場所,讓居民可以共同學習和進行各種培訓活動,例如講座、工作坊、興趣班等。這些活動不僅擴大了居民的知識和技能,也促進了社區的凝聚力和互助精神。
社區客廳的重要性不僅體現在居民的日常生活中,也體現在社區的發展和進步上。社區客廳經常舉辦各種社區活動和節日慶典,吸引了更多的人來到社區,推動了社區的發展和經濟增長。同時,社區客廳也是社區治理的平台,通過與政府、非政府組織和商業團體的合作,促進了社區問題的解決和社區發展的可持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