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明園十二獸首銅像
前言:
圓明園獸首銅像,昔日的皇家園林珍寶,歷經劫掠流散,如今重聚故園,訴説著歷史與文化的交織。
劫難與掠奪:


1860年,圓明園遭英、法聯軍洗劫,獸首銅像亦難逃厄運,流落海外。
首次拍賣:
1980年代末,馬首作為獸首銅像首次公開拍賣,由台灣收藏家蔡辰洋購入。
陸續回歸:
2000年至2007年,保利集團拍得牛、猴、虎首;2003年,豬首由中國搶救流失海外文物專項基金購回;2007年,馬首由何鴻燊捐贈。
捐贈與回歸:
2013年,法國皮諾家族將流失海外的鼠、兔首捐贈中國國家博物館。
重聚圓明園:
2013年,鼠、兔首入藏國家博物館;2020年,馬首歸還圓明園;2023年,牛、虎、猴、豬首重聚故園,上演「五首重聚」盛況。
爭議與價值:
獸首銅像的藝術價值曾引發爭議,有人認為其過於粗糙;而其歷史意義和象徵性價值,無可置疑。
海外流拍:
2009年,鼠、兔首拍賣被叫停,因買家蔡銘超拒絕付款,認為其為非法流失文物。
龍首現身:
2023年,疑似圓明園龍首現身法國拍賣會,最終以約2400萬元 人民幣落槌,買主為一華人。
概要:
| 獸首 | 歸屬 |
|—|—|—|
| 鼠首 | 中國國家博物館 |
| 兔首 | 中國國家博物館 |
| 龍首 | 私人收藏 |
| 牛首 | 圓明園 |
| 虎首 | 圓明園 |
| 兔首 | 圓明園 |
| 蛇首 | 流落海外 |
| 馬首 | 圓明園 |
| 羊首 | 流落海外 |
| 猴首 | 圓明園 |
| 雞首 | 流落海外 |
| 豬首 | 圓明園 |
圓明園龍首:清帝國的象徵
引言
圓明園龍首,作為昔日清帝國園林圓明園的標誌性文物,見證了清帝國輝煌一時的過往。這兩件珍貴文物,在歷經劫難後,現分別收藏於中國國家博物館和法國國家吉美博物館。
圓明園龍首的歷史
圓明園龍首原為圓明園海晏堂噴水池上的十二生肖獸首之一,分別代表中國傳統十二生肖。這些獸首由義大利傳教士郎世寧設計,由清宮造辦處工匠銅鎏金製作,是東西方文化交流的結晶。
獸首的流失與尋回
1860年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龍首獸首隨園中其他珍貴文物一同被掠奪。1987年,中國政府從香港古董商手中購回圓明園牛首和猴首,開始了獸首尋回之路。2000年,法國皮諾家族將龍首獸首無償贈還給中國。
圓明園龍首的藝術價值
圓明園龍首的藝術價值極高,是中西方文化交融的傑作,體現了當時的工藝水平。獸首造型生動逼真,雕刻精緻,鎏金工藝華美,融合了中國傳統文化與西方美學元素。
龍首獸首的文化意義
獸首 | 象徵意義 |
---|---|
牛首 | 勤勞 |
猴首 | 機智 |
龍首 | 尊貴、權威 |
圓明園龍首的現存情況
獸首 | 現藏地 |
---|---|
牛首 | 中國國家博物館 |
猴首 | 中國國家博物館 |
龍首 | 中國國家博物館 |
鼠首 | 失蹤 |
虎首 | 失蹤 |
Rabbit首 | 失蹤 |
Snake首 | 失蹤 |
馬首 | 法國國家吉美博物館 |
羊首 | 失蹤 |
猴首 | 香港邦瀚斯拍賣 |
狗首 | 西班牙賽維亞聖特爾莫宮 |
豬首 | 法國國家吉美博物館 |
失蹤獸首的現狀
目前,尚有七件圓明園十二生肖獸首下落不明。這些失蹤獸首的尋找,成為中國文物流失追索工作的重中之重。
延伸閲讀…
龍首銅像_百度百科
清圓明園12獸首仍有5個神隱傳龍首在台灣
結語
圓明園龍首,作為清帝國的象徵,經歷了劫難與傳奇,承載著歷史的記憶和文化價值。其藝術和文化價值無與倫比,不僅是中國民族藝術的瑰寶,也是人類文明的共同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