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打造棲身蝙蝠的巢箱:DIY指南
打造一座讓蝙蝠安居且兼顧環境友善的蝙蝠屋並不容易,需投入大量時間、精力和思維。本文將剖析木材選材、尺寸配置、內部構造,以及解析美國常見單層與多層蝙蝠屋的建造流程。
蝙蝠屋主要採用四大類材料,首推原木,其次是混凝土,偶見水泥漿混木屑或塑膠粉末的材料。東南亞也有以枯葉作為蝙蝠屋原料。台灣蝙蝠屋多由木材組成,厚度介於1.2~2.5公分。


原木蝙蝠屋的優點是化學毒素累積較少(未經防蟲或高壓處理時),但缺點是熱帶雨林闊葉硬木的取得較不環保,價格也高於人造合板。合板由尿素甲醛樹酯、聚氧胺樹酯等化學膠劑與硬化劑加壓膠合而成,或以塑膠屑與木屑組合,可能殘留甲醛、殺蟲劑和重金屬物質,也較不耐天氣變化。水泥漿與木屑或塑膠粉末製成的板材在台灣偶見,價格較原木便宜,但容易因天氣因素而發黴、龜裂。輕質混凝土或磚瓦泥製的蝙蝠屋在國內較少見,在歐洲較為流行。歐洲蝙蝠屋尺寸較小,有的甚至小於一個手掌寬。由於物理限制,小蝙蝠屋能容納的蝙蝠數量較少,但相比北美常用的BCI育幼型蝙蝠屋昂貴的費用和笨重體積,小型蝙蝠屋更受全球民眾青睞。
材料 | 優點 | 缺點 |
---|---|---|
原木 | 化學毒素累積較少 | 來自熱帶雨林的闊葉硬木較不環保,價格昂貴 |
合板 | 價格較低 | 可能殘留有害化學物質,不耐天氣變化 |
水泥漿與木屑或塑膠粉末製成的板材 | 價格較原木便宜 | 易因天氣因素而發黴、龜裂 |
輕質混凝土或磚瓦泥 | 歐洲較為流行 | 國內較少見 |
大體而言,北美蝙蝠屋通常體積較大,具多層空間和通風口,底部設有蝙蝠降落區;歐洲蝙蝠屋尺
蝙蝠窩:靈魂樂的搖籃
蝙蝠窩(Batcave)是一個位於英國倫敦索霍區的音樂俱樂部,也是靈魂樂和放克音樂的搖籃。成立於 1962 年,蝙蝠窩迅速成為英國流行文化的標誌性場所。
起源與興起
蝙蝠窩由 John Stephen 創立,他希望打造一個 underground 俱樂部,為新興的靈魂樂藝術家提供表演平台。俱樂部最初位於 Oxendon 街,因其昏暗的照明和蝙蝠裝飾而得名。
1963 年,蝙蝠窩遷至它最著名的地址,即瑪麗安街 100 號。此舉將俱樂部推向了聚光燈下,成為 60 年代放克和靈魂樂運動的中心。
音樂文化
蝙蝠窩是一個靈魂樂和放克音樂熔爐,匯聚了來自美國和英國的頂尖藝術家。詹姆士·布朗、奧提斯·雷丁、威爾遜·皮克特和莫琳·芝蓮等傳奇人物都在蝙蝠窩登台亮相。
除了現場音樂外,蝙蝠窩還成為一種音樂流派的同義詞,即所謂的「北方靈魂樂」。這種風格以其重拍節奏、迷幻人聲和激情的舞蹈動作而聞名。
影響力
蝙蝠窩對英國音樂文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它幫助推廣了靈魂樂和放克音樂,並塑造了英國音樂產業的未來。俱樂部還影響了後來的音樂運動,如酸屋和鋭舞。
衰落與遺產
到了 70 年代末期,蝙蝠窩的受歡迎程度開始下降。朋克搖滾和電子音樂的興起搶走了一些它的觀眾。俱樂部於 1980 年關閉,但其遺產仍然持續至今。
延伸閲讀…
搜索結果_蝙蝠在家裏做窩,吉利嗎?
vidaXL 一組2 個蝙蝠窩盒- 實木結構- 花園安裝 …
表格:蝙蝠窩的關鍵事實
特徵 | 值 |
---|---|
建立年份 | 1962 |
位置 | 倫敦索霍區 |
音樂類型 | 靈魂樂、放克音樂、北方靈魂樂 |
著名表演者 | 詹姆士·布朗、奧提斯·雷丁、威爾遜·皮克特、莫琳·芝蓮 |
影響力 | 推廣靈魂樂和放克音樂,塑造英國音樂產業 |
關閉年份 | 198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