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秋是幾月】季秋到底是幾月?農曆四季解惑!

【季秋是幾月】季秋到底是幾月?農曆四季解惑!

農曆九月:菊月,重陽

農曆九月,又稱菊月,為一年中的第九月。地處秋季尾聲,萬物蕭瑟。菊花盛開,一片金黃,故而俗稱「金色的九月」。

季秋是幾月 Play

九月為陽數之極,與初九相合,故稱「重陽」。

季秋是幾月

孟仲季的含義

古人以「孟、伯、仲、叔、季」表順位,孟和伯為第一,仲為第二,叔和季則表後序。

四季各分三個月,秋季三個月依次為孟秋、仲秋、季秋。

農曆月份對照

農曆十二個月,依次為:

季候 月份
孟春 正月
仲春 二月
季春 三月
孟夏 四月
仲夏 五月
季夏 六月
孟秋 七月
仲秋 八月
季秋 九月
孟冬 十月
仲冬 十一月
季冬 十二月

農曆九月的別稱

  • 菊月:因菊花盛開而得名。
  • 建戌之月:狗年生肖。
  • 律中無射:表示音樂清高。
  • 中氣霜降:以霜降節氣為中氣。
  • 重陽:月日並陽。

收穫的季節

九月,秋收之時,瓜果飄香。金色稻浪隨風搖曳,飽含著農民的辛勤汗水。

季秋是幾月?

季秋,為古時曆法中的月份,但其具體對應的現代月份卻説法不一。

各家説法

説法 季秋對應月份
漢代緯書 陰曆七月
唐代《正字通》 陰曆八月
南宋王應麟 陰曆九月
明代《釋名》 陰曆十月

原因探討

各家對季秋月分的不同説法,主要原因有:

  • 曆法演變: 古時曆法歷經多次改制,導致月份順序變動。
  • 地域差異: 各地域採用的曆法不同,對月分的劃分也可能不同。
  • 古籍記載有誤: 古籍中對季秋的記載可能存在錯誤或歧義。

現代對應

目前較為通行的説法是季秋對應於 陰曆八月。這是因為:

  • 清代《欽定古今圖書集成》中,採用唐代《正字通》的説法,將季秋定為八月。
  • 近代學者大多沿用清代説法,認為季秋為陰曆八月。

季秋的含義

季秋,意為「秋季的最後一個月」,表示暑氣漸消,秋意漸濃。這個月份在古代也具有重要的文化意義:

延伸閲讀…

季春、仲夏、孟秋、季冬是哪幾月

仲春,季夏,仲秋,孟冬分別指幾月份?

  • 收穫祭祀: 季秋是農作物收穫的季節,古人會舉行祭祀活動,感謝上蒼的恩賜。
  • 賞月賞菊: 季秋中秋節前後,正是賞月賞菊的好時機,成為傳統的文化習俗。
  • 文人雅聚: 季秋時節,天氣宜人,文人雅士常會聚會吟詩作賦,寄情山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