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色痣】小心黑色痣!5 個徵兆辨識黑色素瘤,別輕忽「索命痣」

【黑色痣】小心黑色痣!5 個徵兆辨識黑色素瘤,別輕忽「索命痣」

黑色素細胞痣變惡性要注意八點

引言

身上有[黑痣]並非罕見,然而,民眾對其可能轉變為惡性的病變卻所知甚少。皮膚科醫師提醒,尤其是40歲以上的族羣,若發現[新痣]快速長大,則需特別留意,因為這可能是奪命的[黑色素瘤]。

黑色痣 Play

惡性與良性

黑色素瘤雖然在台灣並非常見癌症,但由於惡化迅速、易轉移,半數患者確診時已達第三或第四期。與其相似的疾病[表皮纖維瘤]和[脂漏性角化]多數為良性,可通過觀察或破壞性治療處理。

黑色痣

五要訣觀察黑色素細胞痣

歐美國家針對黑色素瘤採取「把握五要訣」:

  1. 對稱性:外觀是否不對稱,可分為四等分觀察。
  2. 邊緣:邊緣是否模糊不規則。
  3. 顏色:顏色是否深淺不一或偏藍、紅。
  4. 直徑:大小是否超過0.6公分。
  5. 隆起與變化:觀察有無凸起,以及是否有隨時間變化的現象。

先天性黑色素細胞痣

後天形成的黑色素細胞痣通常較易觀察,而先天性的痣則觀察難度較高。無論後天或先天,一旦發現痣有異常變化,建議及時就醫。

美國國立癌症研究所

美國國立癌症研究所提出「ABCD」準則,協助早期診斷惡性黑色素瘤:

ABCD準則 判斷內容
A(Asymmetry) 不對稱性
B(Border) 邊緣不規則
C(Color) 顏色深淺不一、偏藍紅
D(Diameter) 大於0.6公分

總結

身上如有黑色素細胞痣,應持續觀察,若發現有擴大、不規則、顏色不均等變化,務必立即就醫檢查。早期發現並治療,有助於預防黑色素瘤的惡化。

黑色痣:你的皮膚上的小點點

黑色痣,又稱為色素細胞痣,是皮膚上常見的良性腫瘤。它們通常呈深色,可以是圓形、橢圓形或不規則形狀。雖然大多數黑色痣是無害的,但有些情況下它們可能會發生變化,變成皮膚癌。

黑色痣的類型

黑色痣可分為以下幾種類型:

類型 外觀
交界痣 出現在表皮與真皮的交界處,通常呈棕色或黑色,邊緣不規則
皮內痣 位於真皮層,通常呈凸起狀,顏色較淺
複合痣 既包含交界痣也包含皮內痣

黑色痣的變化

大多數黑色痣都保持穩定,但有些情況下它們可能會發生變化,表明可能有皮膚癌的風險。這些變化包括:

  • 大小或形狀改變:痣的直徑大於 6 毫米,或形狀變得不對稱。
  • 邊緣不規則:痣的邊緣呈鋸齒狀、缺口或模糊不清。
  • 顏色不均勻:痣中同時有深色和淺色的區域。
  • 變厚或隆起:痣變得凸起或隆起。
  • 出血、滲液或結痂:痣會出血、滲液或結痂。
  • 周圍發炎:痣周圍出現發紅、腫脹或疼痛。

黑色痣的風險因素

使黑色痣發生變化和變成皮膚癌的風險因素包括:

  • 大量陽光照射:過度陽光照射會損傷皮膚細胞,增加黑色痣變性的風險。
  • 曬傷:嚴重曬傷會增加黑色痣變性的風險。
  • 家族史:有黑色素瘤家族史的人更容易患上黑色素瘤,黑色痣變性的風險也更高。
  • 免疫系統減弱:免疫系統減弱的人,例如艾滋病患者,更容易發生黑色痣變性。

黑色痣的治療

大多數黑色痣是無害的,不需要治療。然而,對於外觀上令人擔憂或症狀性的黑色痣,可能有必要進行治療。治療選擇取決於痣的類型和嚴重程度,可以包括:

  • 觀察:定期觀察痣的變化。
  • 切除:外科切除黑色痣。
  • 激光治療:使用激光去除黑色痣。
  • 冷凍治療:使用液態氮冷凍黑色痣。

預防黑色痣

預防黑色痣發生變化的最重要方法是保護皮膚免受陽光傷害。這包括:

延伸閲讀…

是痣還是瘤?黑色素瘤的類型、症狀與治療

不大驚小怪!如何辨別「黑痣」與「黑色腫瘤」?

  • 限制陽光照射:在上午 10 點到下午 4 點之間避免陽光照射。
  • 穿戴防護服:穿著長袖襯衫、長褲和帽子。
  • 使用防曬霜:塗抹廣譜防曬霜,防護係數(SPF)至少為 30。
  • 曬後修復:曬傷後,使用保濕霜和冷敷舒緩受損的皮膚。

定期檢查皮膚,注意任何變化,並聯繫皮膚科醫生進行進一步評估,對於及早發現和治療黑色痣的變化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