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過早搏動】在正常的脈搏中出現一次較弱的搏動,其後有一較長的間歇。【期前收縮】是指竇房結以外的起搏點發出衝動,使心臟提早搏動。


二聯律與三聯律: 規律性不整脈,每隔一個或兩個正常搏動出現一次過早搏動。
脈搏短絀: 心律不規則,心率快慢不一,心音強弱不等,脈率少於心率,指向心肌收縮力不均。
洪脈、絲脈、交替脈: 脈搏大小、強弱的變化。洪脈:心輸出量增加,脈搏大有力。絲脈:心輸出量減少,脈搏細弱無力。交替脈:心肌受損,收縮力交替強弱。
表格: | 類型 | 原因 | 特徵 | 治療 |
|—|—|—|—|
| 過早搏動 | 異位起搏點 | 提早搏動 | 藥物、燒灼術 |
| 二聯律、三聯律 | 同上 | 規律性過早搏動 | 相同 |
| 脈搏短絀 | 心肌收縮力不均 | 心律不規則,脈率低於心率 | 原發疾病治療 |
| 洪脈 | 心輸出量增加 | 脈搏大有力 | 原發疾病治療 |
| 絲脈 | 心輸出量減少 | 脈搏細弱無力 | 相同 |
| 交替脈 | 心肌受損 | 脈搏一強一弱交替 | 相同 |
絲脈:脈診在中醫診斷中的關鍵角色
緒論
絲脈是中醫脈診中的一種常見脈象,特徵在於脈弦細無力,如同絲線一般。在中醫診斷中,絲脈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可以反映身體的氣血運行狀況,協助醫師判斷疾病的性質和辨證論治。
絲脈的特徵和成因
絲脈的典型特徵包括:
特徵 | 描述 |
---|---|
脈弦 | 脈搏細小而緊張,彷彿 натя緊的絲線 |
脈細 | 脈搏幅度小,不易觸摸 |
脈無力 | 脈搏跳動微弱,按壓時力量不足 |
絲脈的成因主要是氣虛血少,導致氣血運行不暢。氣虛是指身體陽氣不足,而血少則表示體內血量不足。氣虛血少時,氣血運行無力,脈搏自然會顯得細小無力。
絲脈在中醫診斷中的應用
絲脈的出現常伴隨著虛證,例如:
症狀 | 成因 | 辨證 |
---|---|---|
氣短 | 氣虛 | 氣虛證 |
乏力 | 氣血不足 | 氣血虛症 |
心悸 | 心氣虛 | 心氣虛證 |
此外,絲脈也可能出現在一些特定的疾病中,例如:
疾病 | 成因 | 脈象 |
---|---|---|
心臟衰竭 | 心臟功能低下 | 脈弦細無力,或 kèm nqo慢 |
貧血 | 身體缺血 | 脈細無力,伴隨面色蒼白 |
風濕 | 風邪侵襲 | 脈弦細數,伴隨遊走性關節疼痛 |
絲脈的辨證論治
絲脈的辨證論治主要以補氣養血為主,常見治法有:
治法 | 方劑 |
---|---|
補氣 | 四君子湯、理中湯 |
養血 | 十全大補湯、歸脾湯 |
補氣養血 | 八珍湯、參芪養榮湯 |
預防絲脈出現的建議
日常生活中可以採取以下措施來預防絲脈的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