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蛇龜(Cuora flavomarginata),又稱黃緣盒龜,是一種台灣特有的爬行動物。
外觀描述
黃緣盒龜背甲深褐色,稜脊上有一條醒目的黃線。頭部呈黃綠色,眼睛後方有一條鮮豔的黃色縱帶。腹甲呈黑色,中間有橫向韌帶,可使腹甲前後分開活動。背甲可長達 18 公分。


生活習性
黃緣盒龜為雜食性,以昆蟲、蚯蚓、蛙、蝸牛、魚、腐屍為食。牠們也能攝取蕈類、果實和菜葉。儘管是淡水龜, 但牠們不擅長游泳。
分佈與棲息地
黃緣盒龜分佈於中國大陸東部、南部和中部,包括湖北省、湖南省等地。牠們也分佈在日本,特別是琉球羣島, 石垣島和西表島。在台灣,牠們主要棲息在翡翠水庫集水區、宜蘭等地。
保育現況
黃緣盒龜為瀕危物種。牠們面臨棲息地破壞和非法捕殺的威脅。牠們已被列入CITES附錄 II 中。
分類學
分類層級 | 名稱 |
---|---|
界 | 動物界 |
門 | 脊索動物門 |
綱 | 爬行綱 |
目 | 龜鱉目 |
科 | 地龜科 |
屬 | 閉殼龜屬 |
種 | 食蛇龜 |
亞種 | 台灣食蛇龜 |
黃緣閉殼龜:瀕危保育的中國原生珍龜
簡介
黃緣閉殼龜(Cuora flavomarginata),又稱「金頭閉殼龜」,是東亞地區特有的一種爬行動物,因頭部具有黃色斑紋而得名。牠們棲息於中國廣西、貴州、四川、湖北、湖南、浙江等地,也分佈於越南北部。
分佈與棲息地
黃緣閉殼龜主要分佈於中國長江中下游,棲息於海拔 50-1000 公尺的丘陵、山坡、溪流、森林等環境,偏好陰暗濕潤的落葉林與灌木叢。
形態特徵
黃緣閉殼龜背甲呈暗褐色或灰黑褐色,長 12-15 公分,較寬,脊椎骨凸出成顆粒狀。頭部大型,呈黑色,眼後有黃色或橙色斑紋。腹甲為黑色或褐色,有黃色或橙色的條紋或斑點。四肢為黑色或深褐色,趾間具蹼。
食性
黃緣閉殼龜為雜食性動物,以嫩葉、花朵、水果、昆蟲、軟體動物、蚯蚓等為食,偶爾也會食用腐肉。
行為與生活史
黃緣閉殼龜性情温和,有冬眠習性,通常在 11 月至翌年 3 月進入冬眠狀態。牠們以雌雄成對形式生活,交配季節在 5-7 月,雌龜每次產下 2-5 顆球狀卵。幼龜孵化後約 90-120 天。
保育現況
黃緣閉殼龜因棲息地破壞、寵物貿易等因素,數量急劇下降。目前被列為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瀕危物種紅色名錄中的「瀕危(EN)」。
保育措施
為了保護黃緣閉殼龜,中國政府已採取了多項措施,包括:
- 制定《野生動物保護法》,將黃緣閉殼龜列為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
- 建立自然保護區和野生動物救護站,為其提供棲息地和保護。
- 加強執法力度,打擊非法野生動物貿易。
- 開展人工繁育和野化放歸計畫。
保育成效
通過上述措施,黃緣閉殼龜的保育成效逐漸顯現。近年來,其野外種羣數量有所恢復,一些保護區內的種羣數量甚至已接近歷史最高點。
小結
黃緣閉殼龜是中國珍貴的爬行動物,因棲息地和非法貿易等因素而面臨嚴重威脅。通過持續的保護和保育措施,我們可以確保這一物種在未來的繁榮發展。
延伸閲讀…
黃緣閉殼龜金金
黃緣盒龜(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