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筆下的山水之美
在繁忙的學習中,學生們總是需要花費許多時間尋找生字的部首、筆畫、讀音和意義,雖然這在初階時已經熟練,但是當他們要創作時,這會使他們的速度變慢,因此,不妨嘗試一下其他的活動。比如讓學生事先編組,在課前用樹狀圖畫出同部首的字羣,或指涉同意義範疇的字族。在課前預習時,讓學生將所讀到的課文內容畫成一張圖,不論是「文章結構圖」或「主題概念圖」都可以,只要能把課文內容完整地呈現,讓人看得懂的就好。
在課堂上,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嘗試改動課文中的説法,如果可以的話,老師可以親自示範一下。由於課文是兩首詩,因此不要改動太大,儘量以字為單位比較好。例如:「水光瀲灩晴方好」中,「水」改為「波」如何?「欲把西湖比西子」中,「欲」改為「強」如何?教師應特別告訴學生自己改動一個字的原因,讓學生們有理可循,直接寫在課文該段敍述的旁邊。


讓學生試著讀完課文後,説出自己最喜歡的文中的哪位人物或景物,以及原因,寫在課文的空白處。經過一段時間後,老師可以指定某些詩段,讓學生們自己找所謂「寫得最好」的詩段,並談談自己的感受。
因為有了課前預習,每位學生的課本一定都很熱鬧,因此讓他們彼此檢查,很容易就發現誰沒有做預習工作。如有偷懶、不積極的學生,在同學彼此檢查時可能會感到羞愧,以後便會有所改進。
這時的朗讀是為了再度喚起學生對課文內容的記憶,因此朗讀的方式可以多樣性變化,以增加學生的注意力和參與度,趣味感,例如:領讀、接讀、分組讀、分行讀等方式。
這些問題的答案是可以直接從課文內容中找到,屬於有標準答案的記憶性問題。老師問這些問題的目的不是要考倒學生,而是為馬上要進行的思考性對話暖身,因此,讓每位學生都寫下答案,然後老師再問他們答對的舉手即可,但不必真的一個個去檢查。
開放性問題
- 聲喧二字過的時間,時間是條河,兩岸是時間的遷移,喧喧嚷嚷是匆匆過客,或泊或停或抵或遇。 | 聲喧二字過了的時間,乃是時光長河,兩岸是時光流逝的不捨晝夜;喧嘩吵鬧是匆忙的過客,或駐足或流連或抵達或邂逅。
- 相約多日,終於在蒼蒼莽莽裡駐足。 | 約好許久,終於在蒼翠遼闊裏駐足沉思。
- 裡面的山也蒼莽蒼,外面山的蒼莽蒼,相映襯託。 | 林中的山嶺也是蒼翠蒼茫,林外的峻山蒼翠蒼茫,彼此映襯點綴。
- 船錯絲纜,人錯腳步。 | 船隻錯亂了纜索,遊人錯踏了步履。
- 望著星星,感覺到星星在瞪視自己。 | 目睹漫天星光,彷彿羣星正在凝視自己。
- 石頭越尖鋭,就越不會受傷。 | 岩石越是陡峭險峻,反倒能免於遭受侵蝕。
湖光山色心智圖:自然美景與身心靈連結的心智鍛鍊
湖光山色心智圖是一種結合自然美景與身心靈鍛鍊的心智圖法。透過觀察湖光山色,提取關鍵元素,並以視覺化方式呈現,幫助我們深入探索自身與自然的連結,提升身心靈的平衡與和諧。
湖光山色心智圖架構
要素 | 含意 |
---|---|
湖泊: | 心靈的寂靜與平靜 |
山巒: | 身體的堅固與韌性 |
森林: | 心靈的成長與智慧 |
天空: | 無限的可能性與自由 |
雲彩: | 轉變與流動的心境 |
繪製湖光山色心智圖的步驟
- 觀察自然:在一個寧靜的湖光山色環境中,仔細觀察周圍的景物,注意色彩、形狀、光影變化等。
- 提取關鍵元素:從觀察中提取關鍵元素,如湖水的波光、山巒的輪廓、森林的綠意盎然等。
- 視覺化呈現:將關鍵元素以視覺化方式呈現,可以使用彩筆、色紙或數位軟體。
- 添加文字:在心智圖中加入相關文字,記錄你的觀察、感受和思考。
- 展開聯想:從關鍵元素出發,展開聯想,探索不同元素之間的連結與象徵意義。
湖光山色心智圖的益處
益處 | 説明 |
---|---|
身心靈連結:幫助我們深入探索與自然界的連結,提升身心靈的和諧與平衡。 | |
心靈平靜:湖泊的靜謐與波光,能撫慰心靈,帶來平靜與祥和。 | |
自我覺察:透過觀察山巒的堅固與森林的成長,幫助我們認識自己的能力與潛力。 | |
無限可能性:天空的遼闊與藍天白雲,激勵我們打破限制,擁抱無限的可能性。 | |
創意與靈感:湖光山色的自然美景,喚醒我們的創造力與靈感,促進新的思維與解決方案。 | |
減壓與放鬆:在製作心智圖的過程中,專注於自然之美,有助於減輕壓力,放鬆身心。 |
結論
湖光山色心智圖是一種強大的心智鍛鍊工具,它結合了自然之美與視覺化呈現,幫助我們探索自身與自然界的連結,提升身心靈的和諧與平衡。透過繪製和解讀心智圖,我們可以更深入地認識自己,獲得創意與靈感,並在紛擾的世界中找到平靜與安適。
延伸閲讀…
〈湖光山色〉的素養導向活動@ 老馬閒閒請喝茶
彰化縣鹿東國小110 學年教學觀察-觀察前會談紀錄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