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 | 位置 | 按摩手法 |
---|---|---|
百會穴 | 兩耳尖直上與中線的督脈交會頭頂中央處 | 由輕漸重慢慢揉按 |
聽宮穴 | 耳屏前方凹陷處 | 由輕漸重慢慢揉按 |
翳風穴 | 耳垂後方,下頜骨後緣凹陷處 | 由輕漸重慢慢揉按 |
風池穴 | 後頸部斜方肌外緣、枕骨下方的凹陷處 | 由輕漸重慢慢揉按 |
合谷穴 | 手掌虎口,第二掌骨橈側中點處 | 由輕漸重慢慢揉按 |
眩暈五穴位緩解


眩暈纏身往往令人感到不適,甚至影響日常生活。中醫認為眩暈與氣血不暢、經脈堵塞有關,因此透過按摩特定穴位可以有效改善症狀。
本文介紹的五個穴位分別為百會穴、聽宮穴、翳風穴、風池穴和合谷穴。這些穴位位於頭頸部和手部,是疏通經絡、調理氣血的關鍵部位。平時可適當按摩保健,以預防眩暈發作。
按摩手法建議由輕漸重慢慢揉按,每天數次。眩暈發作時可加強按摩力道,可有效緩解不適。同時提醒民眾,眩暈原因眾多,建議諮詢專業中醫師進行診斷和治療,避免延誤病情。
前庭穴:暈眩嘔吐的剋星
前庭穴是位於頭部耳後,耳垂後方的凹陷處,是一個重要的穴道,對於緩解暈眩嘔吐等症狀有著顯著的效果。
前庭穴的功效
症狀 | 適應證 |
---|---|
暈眩 | 頭昏目眩,天旋地轉 |
噁心嘔吐 | 孕吐、暈車、暈船 |
耳鳴 | 耳中持續性響聲 |
耳痛 | 耳朵疼痛 |
面癱 | 顏面神經麻痺 |
偏頭痛 | 頭痛的一側 |
取穴方法
- 耳垂後方,正對耳孔,耳後乳突旁凹陷處。
- 口微張,拳頭握緊,以小拇指掌側壓在耳後根處,小指尖即可觸及前庭穴。
按摩手法
- 指壓:用拇指或食指按壓前庭穴1-2分鐘,以產生酸脹感為佳。
- 艾灸:使用艾灸條灸治前庭穴,每次5-10分鐘,視個人耐受程度調整。
注意事項
- 按摩前庭穴時,動作應輕柔緩慢,避免過度用力。
- 孕婦不宜按摩前庭穴,以免刺激子宮收縮。
- 若暈眩嘔吐嚴重且持續,應及時就醫,找出病因並對症治療。
與其他穴道的搭配
前庭穴可與以下穴位搭配使用,以增強緩解暈眩嘔吐的效果:
- 風池穴
- 合谷穴
- 太衝穴
- 內關穴
結語
前庭穴是一個簡便實用的穴道,對於緩解暈眩嘔吐等症狀有著顯著的效果。通過正確取穴和按摩手法,可以有效緩解不適感,提高生活品質。
延伸閲讀…
速效緩解暈眩、腰痠背痛,多功能神穴位原來藏在腳踝!-第2頁
經常暈車的看過來!#1個穴位緩解暈車#… 來自人民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