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地形區與地理概念整理
前言
地理概念的理解對於地理學習至關重要,本文整理了高中地理中最常見的一些地理概念,供大家參考。


我國十四大地形區
高原區
- 青藏高原
- 內蒙古高原
- 黃土高原
- 雲貴高原
盆地區
- 塔里木盆地
- 準噶爾盆地
- 柴達木盆地
- 四川盆地
平原區
- 東北平原
- 華北平原
- 長江中下游平原
丘陵區
- 遼東丘陵
- 山東丘陵
- 東南丘陵
其他地理概念
水資源
- 廣義:地球表層可利用之水
- 狹義:可供人類直接利用之淡水
軟流層
- 位於地幔上部,深度約60-400公里
陣風
- 風向不定,風速強弱劇烈變化的風
盛行風
- 長期流行某一風向之風
三角洲平原
- 由三角洲發展而成的平原
地勢
- 地表起伏大勢
地質構造
- 地殼及地質體之空間展布與形態特徵
汛期
- 由降雨或融雪造成河水位定時上漲現象
海陸風
- 由海陸氣壓日變化引起之風
季風
- 由海陸熱力差異導致之大範圍盛行風
礦物
- 形成礦產之物質基礎
礦產
- 富集之有用礦物
礦牀
- 礦產之富集地段
環境標準
- 污染物之最大允許量
人口承載力
- 可供人口生存之資源總量
國土資產
- 國家管轄範圍內之資源總和
晝夜現象
- 地球自轉導致之光明與黑暗更迭
地理用語
地理用語涵蓋地球表面豐富多樣的地形和特徵,讓我們深入瞭解其分類並探索不同類型的地貌。
地形分類
地形可分為兩大類:
- 山地地形:山脈、丘陵和高原等地勢起伏較大的區域。
- 平原地形:地勢較平坦且坡度較小的廣闊區域,如平原、盆地和沙漠。
山地地形
山地地形以其高聳的地勢和複雜的地貌為特徵,包括:
山地地形 | 特徵 |
---|---|
山脈 | 一系列連接的山峯,形成線性延伸的障礙。 |
山峯 | 山脈或丘陵中最高點。 |
山脊 | 連接兩個山峯的狹長山頭。 |
山坳 | 山脊之間的低處。 |
丘陵 | 高度較低的山地,通常地勢起伏較為平緩。 |
平原地形
平原地形特徵平緩,包括:
平原地形 | 特徵 |
---|---|
平原 | 廣闊的平坦區域,坡度極小。 |
盆地 | 被山地或高原包圍的低窪平原。 |
沙漠 | 降水量極少且植被稀疏的乾燥地區。 |
河谷 | 被河流沖刷形成的低窪平坦區域。 |
水文地理
水文地理探討地球表面與地下水的特徵和分佈,包括:
- 河流:流動的水體,通常沿著地形低處流動。
- 湖泊:被陸地包圍的水體,沒有明顯的流入或流出。
- 海洋:連接大陸的鹹水體,覆蓋地球表面約71%。
- 冰川:大型流動冰塊,形成於高緯度或高海拔地區。
氣候類型
氣候類型反映一個地區的長期天氣狀況,基於温度、降水量和風向等因素。
- 熱帶雨林氣候:常年炎熱潮濕,降水量豐沛。
- 乾旱氣候:降水量極少,植被稀疏。
- 温帶氣候:四季分明,夏季温暖,冬季寒冷。
- 極地氣候:極度寒冷,降水量極少。
結論
地理用語為我們提供了探索地球表面廣闊多樣性的語言。從山脈到海洋,從河流到沙漠,這些術語描述了地球地貌、水文特徵和氣候類型,豐富了我們對我們星球的理解。
延伸閲讀…
地理用語完全解説G (河合塾シリーズ)
用語集 – Map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