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法 | 用於 | 形式 |
---|---|---|
君王説話結束 | 臣子轉述 | 「欽此」 |
君王文書結束 | 大臣轉述 | 「欽此」 |
君王文書結束 | 廷寄、寄信 | 「欽此」 |
什麼是「欽此」?
「欽此」意思是「表示皇帝説話或文書結束」。原用於《尚書》中君王談話結束,表示「欽哉」。清朝時,大臣轉述皇帝口諭或引用詔書時,最後會加上「欽此」,表示皇帝吩咐、批示結束。


使用準則:
- 皇帝口頭諭旨轉為書面時,由大臣添加「欽此」。
- 廷寄、寄信等書面諭旨中,最後必須加上「欽此」。
- 臣子引述皇帝硃批或詔書時,最後也需加「欽此」。
功能:
「欽此」作為「句號加閂引號」,表示皇帝指示或命令結束,防止文書內容被竄改、增添。
「欽此」與皇帝簽批
儘管皇帝口諭中不會出現「欽此」兩字,但從雍正中期開始,大臣在謄寫硃批時會添加「欽此」。
「欽此」在影視劇中的表現
影視劇中宣讀完聖旨後的「欽-此-」結尾,與清朝大臣接旨的場景相符。
欽此——帝王最高諭令
欽此,出自於清代,意為「奉皇帝諭旨,遵照執行」,是一種專門用於表達皇帝最高諭令的特殊用語。
特徵
欽此具有以下特徵:
- 權威性:欽此是皇帝的最高諭令,具有至高無上的權威,必須嚴格遵照執行。
- 莊嚴性:欽此的書寫格式和用詞都十分莊嚴,以彰顯其神聖不可侵犯性。
- 簡潔性:欽此的內容通常簡潔明瞭,便於傳達和執行。
- 規範性:欽此的頒布有著嚴格的規範,通常由皇帝親自下令或通過內閣大臣頒發。
用途
欽此主要用於以下場合:
- 法令頒布:頒布重要法令,例如新條例或政策。
- 任命官員:任命重要官員,例如總督、巡撫等。
- 特赦詔令:宣佈特赦,赦免罪犯。
- 外交文告:向外國發佈重要外交文告,例如宣戰或媾和。
- 賜予封號:頒賜爵位、封號等。
書寫格式
欽此的一般書寫格式如下:
部件 | 例示 |
---|---|
頂格 | 欽此 |
接續語 |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 |
詔書內容 | 具體的諭令或法令 |
落款 | 年、月、日 |
範例
清光緒三十四年(1908 年)頒布的《欽定憲法大綱》,其開篇部分的書寫格式如下:
欽此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
自維新政以來,振興實業,民生漸裕;西法東漸,民智日開。
朕欽承大業,切維國勢之盛衰,民生日之休慼,胥繫乎政制之良窳。
表格:欽此的用途和書寫格式
用途 | 書寫格式 |
---|---|
法令頒布 | 欽此 |
任命官員 | 欽此 |
特赦詔令 | 欽此 |
外交文告 | 欽此 |
賜予封號 | 欽此 |
部件 | 例示 |
— | — |
頂格 | 欽此 |
接續語 |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 |
詔書內容 | 具體的諭令或法令 |
落款 | 年、月、日 |
影響
欽此的頒布對清代社會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 鞏固皇權:欽此體現了皇帝的至高無上,強化了皇權的地位。
- 規範吏治:欽此對官員進行任命和監督,規範了吏治秩序。
- 促進社會穩定:欽此通過法令頒布和特赦詔令,維護了社會秩序和民生 stability。
- 影響外交:欽此是清代外交文告的重要形式,影響了清朝與其他國家的關係。
總之,欽此作為皇帝的最高諭令,具有權威性、莊嚴性、簡潔性和規範性,對清代社會的運作和變革具有重大意義。
延伸閲讀…
辭典檢視[欽此: ㄑㄧㄣㄘˇ]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竟有問題!欽此又是何意? – 歷史- 網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