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辰干支與24小時對應
[己卯時為干支紀時,古代將一晝夜分為十二時辰,即一個時辰相當於兩小時,其十二時辰與24小時的對應關係:卯時為5~7點。從甲子日開始,這一天的時辰干支依次為甲子、乙丑、丙寅、……,乙丑日為丙子、丁丑、戊寅、己卯……按六十甲子一直循環下去。古代勞動人民最初描述時間主要參照顯而易見的天象、動物生物鐘和日常作息,比如雞鳴、平旦、朝食、日中、人定等,後來逐漸改用授時設備讀數來描述,後來也逐漸給這些授時設備讀數配上了五行。比如,給甲乙兩字配上木(4:48-9:36)、給丙丁兩字配上火(9:36-14:24)、給戊己兩字配上給土(14:24-19:12)、給庚辛兩字配上金(19:12-24:00)、給壬癸兩個字配上水(0:00-4:48)。這些附會並無實際意義。沒有乙卯時,只有卯時,是5點至7點。乙卯為干支之一,順序為第52個。前一位是甲寅,後一位是丙辰。論陰陽五行,天干之乙屬陰之木,地支之卯屬陰之木,是比例和好。\n太平天國時,曾把「卯」改為「榮」[1]。因此1855年在太平天國記為乙榮。\n]


[時辰干支對應24小時]
時辰 | 起訖時間 |
---|---|
卯時 | 05:00~07:00 |
寅時 | 03:00~05:00 |
醜時 | 01:00~03:00 |
子時 | 23:00~01:00 |
亥時 | 21:00~23:00 |
戌時 | 19:00~21:00 |
酉時 | 17:00~19:00 |
申時 | 15:00~17:00 |
未時 | 13:00~15:00 |
午時 | 11:00~13:00 |
巳時 | 09:00~11:00 |
辰時 | 07:00~09:00 |
[時辰干支五行對應]
干支 | 五行 |
---|---|
甲寅 | 木 |
乙卯 | 木 |
丙辰 | 火 |
丁巳 | 火 |
戊午 | 土 |
己未 | 土 |
庚申 | 金 |
辛酉 | 金 |
壬戌 | 水 |
癸亥 | 水 |
探究乙卯時:中華文化中十二時辰的重要時刻
乙卯時,即現代時間上午5點至7點,在中華文化中是一個極具意義的時辰。它標誌著夜幕的結束和新的一天開始,具有著豐富的文化內涵和影響。
乙卯時在十二時辰中的位置
時辰 | 時間 | 含義 |
---|---|---|
子 | 23:00~1:00 | 夜半 |
醜 | 1:00~3:00 | 雞鳴 |
寅 | 3:00~5:00 | 平旦 |
卯 | 5:00~7:00 | 乙卯時 |
辰 | 7:00~9:00 | 日出 |
巳 | 9:00~11:00 | 食時 |
乙卯時的自然特徵和寓意
乙卯時是清晨破曉時分。這時候,東方地平線泛起魚肚白,逐漸驅散黑暗,迎接光明。因此,乙卯時被視為一個充滿希望和活力的時刻。
乙卯時在文化中的影響
1. 民間習俗
- 在傳統農耕社會中,乙卯時是農民開始下田勞作的時間。
- 民間也有「朝拜乙卯」、「祈福乙卯」的習俗,祈求新的一天平安順遂。
2. 中醫理論
- 乙卯時屬於肝經當令,此時陽氣升發,氣血旺盛。
- 中醫認為,乙卯時是調理肝臟、促進毒素排出的最佳時機。
3. 武術養生
- 在太極拳、詠春拳等傳統武術中,乙卯時被認為是練功的最佳時辰。
*此時,身體靈活度較高,有利於鍛鍊氣血循環和柔韌性。
乙卯時養生秘訣
- 早睡早起,確保充足睡眠。
- 規律作息,在乙卯時起牀。
- 進行適當的運動或冥想,促進氣血流通。
- 多喝水,促進身體新陳代謝。
- 建議食用清淡且富含維生素的早餐,例如水果、燕麥或糙米。
注意事項: